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都成了刘邦烧钱的“资金池”。刘邦因此掌握了十大粮仓中的七个,有足本的本钱给自己招徕粉丝。

    刘邦吸粉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打赏大方。给刘邦卖命的功臣侯一共从刘邦手中领走了二十多万户人家的赋税,当然比之当下的忽必烈还逊色许多,可比之前代却大方的很了,高祖六年全国总人口不到三百万户,在刘邦手中直接掌管的是九十万户,他却赏掉了自己四分之一的“净资产”。

    对普通士兵,刘邦也不吝啬赏赐,那些有战功、有爵位的士兵都得到了土地、免税等特权,回到家乡就是中产。刘邦手里有钱粮时非常大方,驻扎在霸上时关中父老拿酒肉相送,其就很土豪地表示手里有霸上仓不愁吃喝,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长者”的名声。

    所以赵昺觉得尽管刘邦爱骂人、出身低,但他舍得以礼(礼物)相待,对人才、百姓都大方,所以很快有了数百万不离不弃的粉丝。他自觉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与其有差距,当然其中有很多的缘由,可还有挖掘的潜力。随着反攻的开始,遇到的阻力也将更大,这便需要更多的激励机制,而财物则是最为直接和现实的,自己从脱欢手中敲诈了诸多的财物,自然也不必吝啬……

    次日清晨,各军依命前移展开攻城,赵昺也移驾至夹城笔架山观战。扬州城三面环水,唯有北城门直面夹城,无需架设桥梁直接攻城,因而将北门作为主攻方向,其它三门也安排了兵力并构筑工事阻敌突围。而担任主攻的是一军一师,他们在此前的瓜州镇战斗中因为表现欠佳,两位主官被罢职,被全军视为耻辱,现下由他们担任主攻也有一雪前耻的意思在其中。

    在冷兵器时代攻取坚城时,面对高耸的城墙所能采取的方法并不多,一般只有三个选择,无外乎是挖掘地道,再来就是想办法利用云梯、攻城车、楼车等器械超越十几公尺高的城墙,不然就只好面对面破坏城墙了。显然挖掘地道是减少伤亡最有力的方法。

    挖掘地道除了可以使部队突入城防体系外,同时也可以在城墙的地基下挖掘,先以木板支撑挖掘的部分,然后放火焚烧支架,地基一松动城墙就会倒塌,攻城部队就可以蜂拥而上冲入缺口扩大战果。但扬州城周边多江河胡泊,地下水位高,挖地两尺就能见水,挖掘地道并不现实。

    当然宋军装备了火炮,以火炮轰击城墙也是一个选择。可赵昺知道扬州城外包砖,在这个没有水泥的时代,砌城就用糯米汁和鸡蛋清作为黏合剂,其牢固程度比现下的水泥并不逊色。此外参战的炮兵旅已经回援,军属炮团并没有装备重型火炮,若想以火炮毁城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到,因而宋军选择的方法是直接挖掘城基,然后以爆破的方式破城。

    为了要减少攻城时所造成的伤亡,预先进行炮击以降低敌人的战斗力是必须的。一声令下,火箭炮和布置于炮台上的火炮开始射击,除了压制城头的守军外,并对城内营中的敌军进行杀伤。在炮击开始后,十余辆头车‘轰隆隆’的从阵中推了出来,直逼城下。

    头车是在宋代为挖掘地道发展出来的专门车辆,结构很复杂,共分为三个部分:“屏风牌”、“头车”及“绪棚”。它的车底是空的,所以乘员可以在里头推车前进,屏风牌在车列的最前端,车前及两侧设有防护,等于是整组头车的出口。在有敌情顾虑下,屏风牌和头车紧接,提供攻城部队良好的防护。等到地道挖掘的差不多,攻城部队会在车内集结,迨地道挖通后,迅速的将屏风牌推开,部队就可鱼贯出车进行攻击。

    至于中段的头车,车身一般而言长九尺,宽七尺,前高七尺,后高八尺。车顶并设有一二尺宽的出入口,除了供出入外,也可以成为攻城部队还击的射口。另外,在掘地道的时候,因头车是静止的,容易为敌军的炮石或燃烧性武器所攻击。所以其车顶防御特别坚固。在木制尖顶盖上又加上一层皮笆,然后再覆上一尺多厚的穣櫜,最后再盖上皮笆。而利用车顶的出入口,运用预先准备的泥浆桶、麻搭和浑脱水袋也可以迅速的灭火。

    至于挖掘作业开始以后,随着开挖的进度,头车也会不断的前进,因此车最后一段的绪棚也会随之加长。挖出来的泥土也可以藉由车尾所附的绞车带出,移作填壕之用。一组头车的乘员约为三十人,正为宋军的一个分队,而同时动用十几辆头车,等于一个工程营全员出动,显然他们是想在头次攻击中便势在必得……

第1126章 危在旦夕()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脱欢焦躁的在王府大殿上踱着圈子,嘴里还不住的嘟囔着,而地上散落着文书、笔砚和砸碎的碗碟。几个亲随、侍者一个个的战战兢兢,想劝也不敢劝的躲在墙边大眼瞪小眼,不知道镇南王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从昨天行省右丞马绍回城禀告行省枢密使玉昔帖木儿率军渡江南侵,从而激怒了南朝小皇帝,随之下了最后通牒——若不献城投降便发兵攻城,而他已经断然拒绝了其投降的要求,和谈就此破裂。脱欢闻知大惊,他深知南朝小皇帝的有仇必报的脾气,其可以为了祖陵被盗一事怒而从琼州远征,夺了江南。现下玉昔帖木儿南侵等于抄了其老窝,必会先将气撒在自己的头上,将他五马分尸只怕都不为过。

    但是马绍和一众人却不以为然,以为南朝小皇帝领大军在外,江东空虚,玉昔帖木儿大军南下将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会兵逼临安。在如此状况下,南朝小皇帝最要紧的事情乃是迅速回援江东,而非是攻取扬州泄愤。其口出狂言不过是虚张声势,为掩护自己撤军放出的烟雾,他们绝不能中计,却是要整顿兵马随后掩杀,追击溃军,擒拿南朝伪帝,如此也是大功一件。

    听大家这么一说脱欢情绪稍稳,但细一琢磨又觉破绽百出,他们这么一群‘笨蛋’都知道随后追杀,那南朝小皇帝猴精猴精的岂有不知之理。明知自己撤军身后有数万大军虎视眈眈,怎么肯置之不理,而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攻下扬州城,重创守军,然后再安然撤退。所以欢脱担心南朝小皇帝并非是出言恐吓,确是会真的要攻下扬州城。

    想到这一节,脱欢当然不敢掉以轻心,另各部做好准备,严密监视宋军动向。而他也是一夜未眠,希望宋军能悄然撤退,却不要担心自己会追击。可天还未亮,便有哨探不断来报,宋营凌晨时分就灯火通明,炊烟袅袅开始造饭,随后宋军全军拔寨前移,兵临城下。东、西、南三面皆布下重兵,并挖掘壕沟、构筑工事,看似是防止城中之人突围。而夹城之中的宋军则不断开始试射火炮,似在寻找城池的薄弱之处,为攻城做准备。

    脱欢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成真,南朝小皇帝是要先行清除后患,然后再行撤军回援。而自己这段时间与其虚以为蛇,以和议为名拖延时间,也必让其恨之入骨,将怒火倾斜在自己的头上,一旦城破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而随之城北传来的爆炸声一阵紧似一阵,仿佛整个城池都在随之颤抖,这让本就心虚的脱欢更加心惊肉跳。

    “玉昔帖木儿这厮居然敢使诈,不急着救本王,却渡江南侵,将祸水引到本王身上。你说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脱欢转了几圈突然走到一个侍者的身前,伸手薅住其的胸襟,大声喝问道。

    “这等军机大事,小的小的如何知晓”侍者想退,却被薅住了衣襟,想跑也跑不了,看其通红的眼睛一副吃人的样子,吓得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混账东西,狗屁不知,我是镇南王,大汗的亲弟,其居然敢见死不救,本王再见非剥了他的皮!”脱欢得不到答案,将侍者搡倒在地,又当胸一脚将其踢了个跟头,转手又抓住另一个侍者的拽到身前厉声道,“那南朝小贼贪得无厌,他要什么,本王给什么。几万匹马,数百万的金银财物,只求其不要攻城,可其转眼就翻脸,将所有过错都归罪于本王,大举攻城,本王何其无辜啊!”

    “主公,那小贼该死,该死”面对主子的哀嚎,这个侍者要聪明些,忙不迭的顺着其言语道。

    “你也来哄我,既然其该死,你去杀了他啊!”没想到脱欢听了更加愤怒,对着其吼道,又一脚将其踢趴下,脚尖雨点般的落在其身上,边踢边骂道,“你们一个个的都哄我,大汗让本王镇守扬州,却不给一兵一卒,只是给个虚名,说到底还不是担心本王夺了其汗位,兄弟之情就是狗屁,大难之时便弃如敝履。”

    “玉昔帖木儿不过是我家的一个奴才,却也敢骑在本王头上拉屎撒尿,将本王当做诱饵,做了其登上富贵的垫脚石!”自己的算计一一落空不说,又反被他人利用、出卖,脱欢简直被气疯了,在殿上大骂不止。“还有你们,说什么小贼闻知江东有难,便会仓皇撤军,不但围城顿解,还可尾随追击,建不世之功。可眼下小贼纵兵攻城,是要杀本王泄愤,你们的算计呢?你们的大功呢?本王死了,你们一个个的也活不成!”

    ‘轰!’

    “怎么回事?你们都是死人么,快出去看看!”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将癫狂状态的脱欢吓了一跳,手脚停了下来,指着殿上的几个人吼道。

    “殿下,是敌军发射的一枚火流星在府门外爆炸,炸死了几名怯薛,还将大门给炸塌了!”稍时,一名侍卫跑了进来禀告道。

    “什么?敌军的炮火已经打到了府门前,那城池怎么样?”这声爆炸将脱欢也炸醒了,他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当前的事实,尽管不甘也要面对,想了想沉声问道。

    “殿下,想是一枚流弹意外落在这里,当下两军正在激战,宋军尚未攻破城池!”侍卫禀告道。

    “哦,战事如何?”王府在城南,若是炮弹打在了府门前,则说明城池已然失守。脱欢闻听只是意外,顿时放心不少,转而又问道。

    “殿下,宋军攻城甚猛,以火炮轰城,并出动十数辆洞车到城下,挖掘城基欲破城池。我军以火油、礌石阻击,但在敌火炮轰击下伤亡惨重,守城的千人队只片刻功夫就伤亡过半。当下北城守将脱烈都万户调集兵将上城严防死守,双方仍在激战中。其余三门尚且平静,只有零星战事发生!”

    “城中情形如何?”脱欢听闻皱皱眉头,又问道。

    “殿下,敌军炮火凶猛,炮弹不时落入城中,民房和商铺多有损坏,并引发火灾,百姓死伤不少,纷纷涌向南城。当下马右丞正带领府衙上下安抚百姓,弹压趁火打劫者,局势尚还稳定。”侍卫禀告道。

    “取本王的盔甲,备好战马!”脱欢听了长舒口气,想着自己也应上城督战,但披挂完毕后又改了主意道,“马上叫札忽而和马右丞到府中见本王,有要事相商!”

    “遵命!”侍卫立刻遵令出去寻人。

    脱欢却是陷入沉思,他深知宋军火器犀利,往往一炮中的死伤就以十计,而听着外边炮声震天,爆炸声连绵不绝,比之前时的几次战斗还要猛烈。他深知南朝小皇帝如此拼命,这次是下定决心攻下扬州城,而尽管自己是凭城据守,但是能否挡住敌军的炮火连番轰击,其实心中也是没底儿。

    且宋军围城已月余,当下粮草虽还能坚持一些时候,但是形势并不容乐观,军兵尚能维持一日三餐,而百姓每户则只有升米果腹。由于不能出城采樵,城中军兵便开始大肆伐木拆屋以获得木柴炊饭取暖,使得百姓只能露天而居。为了筹集给南朝的贡奉,脱欢也是几次下令,命城中百姓缴纳贡献,已然使得那些小户倾家荡产,中户破产,富户伤筋动骨,官员也是怨声载道。

    所以脱欢知道当下城中已经是天怒人怨,暗潮汹涌,全靠军队弹压才能稳定局势。一旦宋军开始攻城,军兵伤亡惨重,军心不稳,那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难保不会有人暗中勾连南朝。所以他不肯出府担心被流弹所伤只是其一,实则也是担心发生民变、兵变,自己被裹挟其中难以脱身。

    “奴才见过殿下!”过了一刻钟的功夫,札忽而急匆匆的进殿施礼道。

    “马右丞呢?”脱欢见只有札忽而一人前来,皱皱眉问道。

    “殿下,宋军攻城甚猛,我军伤亡惨重,一个千人队上城不过半个时辰就被打残,不得不撤下休整。脱烈都所领的六个千人队已经折损过半,只能令签征的丁壮上城协防,但是他们怯战不肯上城。马右丞为鼓舞士气,亲自领人上城防守,不肯应命前来,只说让殿下速调兵将增援,否则城池有失!”札忽而叹口气回禀道。

    “哦,形势竟如此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