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搬运滚木石,补充被炸毁的作战物资。

    ‘轰、轰、轰……’正当城上的蒙元军民有条不紊的清理战场,准备抵御宋军攻城时,城下集结的宋军士兵却停止了脚步,而炮声又骤然响起。愕然间,铺天盖地的炮火已至,在城上、城下炸响,城上的人瞬间便被火光和硝烟吞没。此时他们明白过来了,宋军这是在使诈,故作攻城状来吸引他们上城,然后再突然发动炮火急袭。但明白过来也已经晚了,上城的军民死伤多半,逃下城的人也是人人带伤,城外却传来宋军的大笑声。

    刘志学十分明白战争的目的就是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和后勤补给,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因此他定下计策,在炮击后以进军鼓声诱使敌军上城防守,然后再次实施炮火打击,杀伤敌军士兵,消耗其守城力量,以减少攻城时受到的阻力。

    这次炮击不仅迫击炮参加了轰击,连前沿步兵配置的百子铳和奔雷铳也加入其中,这些发射霰弹的小炮虽然威力小,却杀伤面大,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战果。而威远炮也改换阵地,在临时堆砌起的几与城墙平齐高台上平射,并加装霰弹。飞射而出的小弹丸也可轻易洞穿盾牌、盔甲,中者几无生还可能。

    接下来,宋军又故技重施,诱杀守城的敌军。这就像一个难解的死局,若是不上城,敌军可能会顺势发起进攻,夺占了城头。可若是上城,谁又能保证宋军此次不是弄假,且上去了就回不来了,与送死无异。如此以想见那些被催着上城的士兵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毕竟死的滋味也许并不难受,若明知是死却还要去的滋味肯定是生不如死,士气为之大降。

    几次反复下来,蒙元守军也学聪明了,不再往套里钻,而是每当宋军炮击停止,只是遣少数敌兵上城察看虚实,大部分兵力则伏于城墙之后待命,却不再一窝蜂似的冲上城去。城内的变化被望哨看在眼中,以火炮去轰一个人,宋军还没有奢侈到如此地步。

    但宋军的炮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更加猛烈。刘志学知道以攀登城墙的方式攻城,不仅需要反复争夺,付出极大的伤亡,也会拖延时间。而城门向来是城池最为薄弱的地点,因此他决定集中力量攻破城门,所以在全面压制城垣上的敌军同时,集中数门威远炮轰击东城门,又令以火箭炮向城内射击,以进一步打击敌军的士气,引发混乱,为攻破城门赢得战机。

    既然每座城池的城门是防御最薄弱的环节,攻城也会是以城门为重点,守城也想当然的也会以城门为重点。于是加强城门的防御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古人便在城楼的左右两侧建有城墙与相对应的城楼和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突出,称为“瓮城”的封闭区域小城,起到即把城楼的防御线外移,增强了保护城楼安全的双重作用。

    瓮城的城门不会与正门相对,而是需要绕过一个弯才能进入正门,以减少敌军的冲击力。人员和物资入城就必须就通过瓮城门进入瓮城后,再经城门入城,反之是通过城门、瓮城门出城。而瓮城还能起到‘瓮中捉鳖’的作用,当敌军进入瓮城后便关闭城门,将敌军困在瓮城中,然后自伤而下的给予杀伤。所以瓮城的城门也与常规门扇式对开大门不同。

    瓮城的城门是垂直起降的,形如闸门,也就是俗称的‘千斤闸’,作用相当于如今家庭里的防盗门。在城门后两三米的地方,修有一道宽半尺左右的石槽,这个石槽就是千斤闸起降的轨道,直通到城墙顶端,白天城门开启时,千斤闸就被收到城墙顶端。这样战争来临时就可放下千斤闸关闭瓮城门通道,用来防守阻挡敌军入侵,也不怕敌方利用火攻、撞击等手段进攻。平时可以吊起,开通瓮城门通道,便于是城内外的物资出运、人员交通往来。

    千斤闸多以铁皮包裹实木制造,上面又布满加固的铁钉,因此十分沉重,重过千斤。而传奇故事中也就有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勇猛非常,曾力举千斤闸,让士兵逃生;《隋唐演义》中雄阔海奋力托起千斤闸,让各路豪杰迅速通过,而自己则筋疲力尽丧生于千斤闸下。

    千斤闸成就了很多英雄豪杰,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不过终究是传奇。事实上启动千斤闸至少要数个人同步操作,守城士兵需要转动城台上两根木柱上的绞盘,以简单的机械来控制闸门的起降,以人力是无法做到的。为了保护闸门又在瓮城墙之上建有闸楼,其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三面儿辟有箭窗,也可作为防御工事使用。

    正是由于闸门结构的特殊,上下浑然一体,又没有门枢等薄弱的零件,所以要摧毁闸门,过去只能以攻城锥将闸门撞毁。而寿州城防措施完备,城楼和箭楼都被头轮炮火摧毁,起降机械自然也一并被毁掉。而要打破这头道障碍,当然是用威力更大的火炮要比人力冲撞要简单,同时也可减少伤亡。

    火炮几轮齐射后,闸门已经粉身碎骨,但守军似早就做好了死守的准备,城门洞已经被其以砂石填堵,仅仅毁掉闸门还是难以通过,而要接近城门还要渡过护城壕,而桥早已被拆毁。这时待命的兵丁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填壕,当年苻坚号称可‘投鞭断流’,虽然有吹牛的成分,却也不能小视人多力量大这句话。

    此时城上的敌军已经完全被炮火压制,上万的宋军抱着柴草,兜着泥土轮番上前投入壕中。流水线似的作业,城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生生被填满,铺出了一条道路。工兵们首先上前清理城门中的填充物,能搬动的则迅速被清理出去,挪不动的则安放上火药炸碎后再行清理,好不容易才疏通出一条通路。

    在工兵们清理通路的同时,火炮依然在不断的射击压制城上城下的敌军,而火箭炮也以最快的速度倾泻着自己的愤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火箭炮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准,离开轨道后就变的十分任性,往往会偏离预定的目标;其次才是恐怖的杀伤力,大装药的陶瓷弹头爆炸后碎裂成无数的细小弹片,并产生巨大的火焰,使得方圆十数丈内的生灵无存。

    再有就是火箭炮自身的特点,使其弹道很高,在坠落的过程中又因为动力作用产生很高的贯彻力,可以轻易贯穿这个时代以砖瓦为主的建筑物顶部。在加上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发出令人心悸的啸叫声,使得其成为一件十分令人恐怖的武器。

    当然在头一次见识过火炮和火箭炮恐怖威力下的寿州军民眼中,很快也就由好奇变成了恐惧。而火箭炮的射程远,足以从城东飞到城西,让人产生避无可避的念头。胡乱飞窜的火箭弹,对整座城池进行了无差别轰炸,它是不管你是豪门大户,还是柴门寒舍。

    火箭炮在引发城中军民伤亡和恐慌的同时,也制造了一处处的火场。要知道当下的房屋还是以木结构为主,又是初春天干物燥的时候,一点火星就可能会引发火灾,而城市中又房屋毗邻,一旦火势起来就难以遏制。一时间城中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如同在城市上空加了顶华盖,连望塔上的哨兵都难以看清城中情形。

    但是此时在城外的宋军尚不知城中的具体情形,在工兵打通瓮城大门后,随后跟进的突击队小心翼翼的举着以门板草草制造的盾牌进入瓮城后,却惊异的发现并没有等来如蝗的箭雨和冰雹似的的滚木石,只听到爆炸声中夹杂着凄厉的呼号声。

    既然无人阻挡,随行的工兵一不做二不休,以足量的火药一举将东城主门炸开。可出入意料的,随之而来的却不是反击的敌军,却是一股炙人的热浪,将他们驱出了刚刚夺占的瓮城……

    

第1078章 烈焰焚城() 
城中大火熊熊,刘志学几次派人试图进入城中,但是皆被逼出。他只能下令暂缓入城,而此时即便在城外也感受到热浪扑脸,整个寿州城池仿佛都在燃烧,上空火红一片,浓烟在空中激荡盘旋,犹如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升起落下火星四处迸溅,甚至落到了城外。

    刘志学意识到城中之火已经无法扑灭,且很可能还会殃及自身,而己方阵地上摆满了火药,士兵身上也皆携带着弹药,一旦遇火就会燃烧爆炸,无法控制,于是下令后撤三里待命,只遣哨探绕城查看情况。午后大火依然没有熄灭的迹象,反而有愈燃愈烈之时。

    傍晚时分,哨探回报城中有人跳城逃出,被我军俘获。刘志学急忙令人将逃人带到帐前亲自讯问,只见被被带来的十数人皆是衣衫褴褛,头发、眉毛皆被烧焦,看不清本来的面目。且这些人皆神情呆滞,眼神中带着惊恐,话都说不清楚。

    刘志学令人送上食水,又安抚了一番才再次询问。如此才知,战斗开始后城中守军在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士气极为低落几近崩溃,全赖守将以死相胁和开出重赏才没有立时崩溃。而助战的丁壮们同样死伤不少,不断有人趁乱逃走,起初还有兵丁拦截追捕,后来已是无人顾及。

    待后来火箭炮轰城之时,四处飞落的火箭弹引发了火情,起初官府还组织人灭火,可随着起火点的增多根本扑救不及,火势渐渐失控。而火箭弹的轰击也让城中大乱,人们四处躲避,扑火也陷入停滞,于是乎火势蔓延,已经无法扑灭。至后来城中已如同一座火炉,人们纷纷逃到水塘边躲避,却被拥挤入水淹死者甚众。

    避无可避之人便涌向城门,试图逃到城外躲避,但是为了防止攻城,四处城门皆已经被封堵,一时无法打开,又遭到守军拦阻,许多人被射杀不少。而急于逃命的人哪里还顾得上,纷纷向前拥去,竟然将守城的兵将冲垮,但数不清的人被踩踏而死,人们依然前赴后继攀爬而上,以致尸体堆积如山,几以城门齐高,竟然将路都堵死了。

    而后人们又冲上了城垣,人们受不了火浪的炙烤,纷纷跳城逃生,可城池高大,跳下去的人皆被摔死。而他们这些人寻了绳索缒城而下,才得以逃出城外。留在城中的家人他们估计凶多吉少,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烧死、摔死、淹死,或是死在逃跑的路上了。

    刘志学等众人听罢皆是默然,他们也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一场大火竟然让固若金汤的寿州城化作了一片火海,不战而下,但是民众的惨重伤亡又让他们高兴不起来。而此时又有回报,称城中有人自东门出城,他想想下令让开东城门,对出城的百姓勿要拦阻,任他们自去逃命。

    城中大火直至次日清晨才渐渐减小,又燃烧了一天一夜才渐渐熄灭。刘志学才遣兵入城,但此时的寿州城宛如一座死城,四处散发着焦臭的气味,犹如下了场黑雪般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黑灰,到处都是坍塌的建筑物,草木皆化为灰,烧焦的尸体随处可见,死里逃生的人也皆是一脸茫然。

    刘志学令伤者与以医治,死者运出成为安葬,尽力安抚百姓,并搜捕城中官员和守军。两日后经过粗略统计,城中近十万军民,死于此战的约有六万之多,大部分烟熏火烤而死;城中的房屋损毁十之七八,衙门仓廪皆被焚毁,财产损失无法统计;城中的守敌经点验也不足千人,根本生不起再战之心,如行尸走肉般的乖乖就降……

    “都帅,如实上报朝廷只怕会生出祸事来!”帅帐之中却无大胜之后的喜悦,众将也脸色阴沉,二军都虞侯马瑛看向刘志学言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数万人知晓此事,你又能堵住每个人的嘴吗?”刘志学摇摇头叹道,“此战计划是本帅制定的,开炮的命令也是本帅下达的,但有责罚皆由本帅承担,你们只是遵从本帅的命令而已!”

    “都帅,仗是我们二军全体将士打的,难道都帅要独占功劳?”一师都统严峰听了却是大为‘不满’地责问道。

    “呵呵,就是、就是,都帅怎能独占功劳!”三师都统李挺也接过话附和道。

    “我以为就如都帅所言如实上报,洒家就不信咱们不伤一兵一卒就攻下了寿州城,他们不奖赏也就罢了,难道还会为多死了些敌国百姓而惩处我等!”二师都统周复不服气地道。

    “唉,你不知那些文臣的心思,他们担心的是我等立下滔天之功,抢了他们的风头,没有事情还要生事,况且我们此战确是杀戮太过!”马瑛看向周复叹口气道。他虽随军作战,却是属于文官,归兵部管辖,最知道其中的猫腻,叹口气道。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不是你死便是我死,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顾及,况且此战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也非是我们的本意,主要还是因为敌军守将封堵了城门,导致百姓无法外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