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就知是小的在无理取闹,老的大概是觉得把女儿扔给老母亲,一扔就是十几年,有些对不起女儿,故而女儿在闹腾时,他自觉理亏,总是骂没几句,女儿一哭,他就败北,然后就是割地赔款,哄着女儿开心。

    黄侍郎头一回还颇有兴趣的听了个全,王少卿家也有个养在老母亲跟前的女儿,也是娇惯得很,与那查大小姐有的比,因此听了头,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走了。

    黄侍郎听完之后,还饶有兴致的去找王少卿聊查老爷此人。

    王少卿却道,“说起来,我家也有个女儿,和查大小姐一样,不瞒老哥,我家那丫头比查大小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兄那也是没办法,不是吗?”王少卿的老母亲年纪大了,想抱养个孙子在跟前逗趣,可是谁敢把顽皮的儿子养在母亲身边,最后只得把一个女儿养到母亲跟前。

    那些年他外放为官,妻子带着儿女跟着天南地北的跑,那个女儿一直跟祖母在京里,直到他回京进大理寺为官后,才发现这个女儿被母亲娇惯坏了。

    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弄到手,眼看着就要及笄,要议亲了,想到此事王少卿的脑仁儿就生疼,查老爷夫妻是不经查老太太同意,就为查大小姐订下婚事,他家老太太则是没问他们夫妻的意见,就径自为孙女挑丈夫,王少卿实在不太信任老娘的眼光。

    尤其老太太纵着孙女,肯定是孙女儿喜欢谁,她就给她订谁家,别人家的闺女儿择婿是如何,他不知道,可他闺女儿挑相公是只看脸,谁好看她挑谁,只是到目前为止,她相中的人家都自知高攀不起,而不敢上门求娶。

    黄侍郎同在京中为官,对王家的事多少也有耳闻,因王少卿心绪不佳,他也不好径自去寻查老爷。

    故此,黎漱总算松了口气,不用再担心这两位找上门来。

    客船很快就抵逹荷塘码头,黄侍郎他们下了船,客船补充了食用水和食物,一路再不停靠直奔京城。

    黄侍郎他们才下船,派出去访查的人回来了,将消息汇整之后,黄侍郎略震惊的发现,承平侯夫人与冀王妃的母亲是姐妹,冀王的母妃苏贵妃向来看十三公主母女不顺眼。

    王少卿翻阅着回京访查的部下带回的资料,若有所思的道,“原来苏贵妃曾有意把十五公主许给庆国侯世子!”

    这个消息应是严贵妃授意,命人传给他们的吧?否则他们怎么可能查得到。

    “严贵妃既然让人传给我们知道,就表示,她早知苏贵妃有此意。”

    “应该是吧!”庆国侯世子确实很有才华,人又长得出众,怪不得会被十三公主一眼相中。

    尚公主一般来说是件荣耀的事,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公主一般来说,都不是好相与的,一样是尚公主,与其要一辈子面对如十五公主那样的,还不如挑个貌美的如十三公主这般的。至少赏心悦目嘛!

    若要黄侍郎他们选,他们也会选择十三公主,苏贵妃和冀王虽有苏太后撑腰,一旦苏太后有个万一,谁知道冀王还剩多少优势,反观严贵妃,虽无苏太后这样的靠山撑腰,但人家自一进宫就得宠至今,而且不管做什么,六皇子都比冀王强上许多。

    太子虽也不差,但比起六皇子,那也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由此再想到京中盛传十三公主克夫的传闻,黄侍郎觉得自己真相了。

    “可若真是苏贵妃和冀王妃从中插手,这件案子要怎么往下查啊?”破庙里头丧命的,可不止庆国侯世子一人而已。黄侍郎头疼了。

    王少卿轻叹一声,“这也不过是我们的猜测罢了!没有证据如可服众?再说,我们也还没查到动手的那些人现在在那里。”那些人大概都已经被他们的主子灭口了吧?只有死人才会保持缄默。

    没有证据,没有行凶之人,有的只是猜测,想来严贵妃也晓得。

    “就将我们查到这些呈报上去吧!由皇帝圣裁吧?”

    “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两人便一起写了奏折,将庆国侯世子命案做个了结。

    虽有人证,但因耿家护卫非本国人,证词能否被相信,尚有疑虑,且此案可能涉及宫妃,他们不好再往下查。

    除非皇帝点头让他们查下去,否则此案就到此结束了。

    案件卷宗很快就由专人送回宫去,他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京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为难()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处置() 
黄侍郎他们的结案卷宗上,并没有很明确指出究竟是谁指使的,那些动手的人没有抓到,但想来他们应已被灭口。

    皇帝看到这样的一份结案卷宗,气得狠狠的把卷宗扔出去,卷宗里的纸张散落一地,皇帝的心腹大太监上前要收拾,皇帝却冷哼一声,他立时不敢动弹,皇帝平时脾气很好,可这种时候,他还是别去触怒他的好。

    “他们两个呢?”

    “黄侍郎和王少卿还在路上,卷宗是派人送进京的。”大太监垂着头低声道。

    “哼,他们两个好啊!什么时候做事这般滑头了!”他指指地上的卷宗,“你看看他们写的是什么?啊?全是狗屁!”皇帝气极,都口不择言了。

    大太监轻叹,“老奴那懂得这些啊!皇上!那上头的字认得老奴,可老奴不认得它们。”大太监说的其实并非事实,他并非目不识丁,但这会儿,他只能说自己不识字,不知那份卷宗上写了些什么。

    事实上他接到卷宗时,悄悄的翻了一遍,上头虽未明白把幕后指使者指名道姓的说出来,但其实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那幕后指使的,就是苏贵妃,然而黄侍郎他们不清楚原因为何,大太监却是心知肚明。

    这宫里谁人不知,苏贵妃恨死了严贵妃,更对得宠的十三公主很是厌恶,十三公主就像是天生来跟十五公主作对的,她的天生丽质,和生来圆润的十五公主相比,就如一个天一个地,此前他曾听说,苏贵妃本有意把十五公主下嫁给庆国侯世子。

    没想到严贵妃也相中了他,而且比苏贵妃的手脚快,苏贵妃还不及开口,严贵妃已请皇帝赐婚。

    大太监心说,就不知皇上知道此事后,会怎么处置苏贵妃?太后肯定是会护着苏贵妃的,毕竟是娘家侄女嘛!就不知皇上会怎么想?

    皇帝起身从御案后走出来,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没有证据指明,就算他想处置苏贵妃也不成,不过,谁说皇帝要处置一个宫妃,就一定要有证据才行?

    想到苏贵妃,就会想到苏太后,想当年苏贵妃还没进宫,太后就急着为侄女求名份,初进宫的就受封苏妃,本来太后要求封她为贵妃,不过皇帝没同意,苏氏何德何能能一进宫就封为贵妃?如此一来,日后她有诞育皇子之功时,是不是就要求皇后让贤,把后位让出来给她?

    皇后可是先帝亲选册封,苏太后再张狂也不敢越过先帝,更不敢违逆先帝心意,不过苏太后把皇帝找去,拐弯抹角绕了许久,其实就一个意思,让他日后随便找个由头废后,然后把苏氏拱上后位。

    皇帝自然是没答应,而且由于苏氏进宫前,苏太后闹腾了一番,太后动作太大,又没防着人,因此不过半日,宫里所有人都知道苏太后的心思了!

    因为如此,苏氏进宫之后,皇帝足足有半年不曾踏足她的寝宫,最后是苏太后又哭又闹还绝食,逼着皇帝去临幸她。

    皇帝对这个表妹可谓是反感到极点,可是有苏太后在,他也不能做得太绝,以免太后没了面子,实际上宫中所有人都知道,冀王和十五公主是怎么来的,要不是太后逼着,苏贵妃大概连孩子都不会有。

    对皇帝来说,苏贵妃母子就是他屈服于太后的证据,是他不可言说的耻辱,这些年,要不是有太后在,苏贵妃母子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但也因为如此,苏太后和苏贵妃姑侄才会积极的为冀王铺路。

    他忍太后这么多年,够久了!

    抬手拍了两下,一道暗影突然出现在屋子中间,皇帝没有看他,只道,“去给朕查清楚,苏氏到底做了些什么?”

    暗影点头,随即如一道轻烟般消失了,大太监早在皇帝拍手时,就跪下伏身不敢抬头,直到皇帝走到他面前,明黄色的靴子轻踢了他的膝头,他只觉背后冷汗涔涔。

    “命人盯着慈安宫和苏氏。”

    皇帝竟叫苏贵妃为苏氏?还要盯着太后?大太监不敢问,只低低应声。

    暗影的动作很快,不过短短两个时辰,就已经把事情查清楚,大太监心说,既然暗影的能力这么强,那还要大理寺和刑部干么?遇上什么棘手的案子,就派他们出马就好啦!

    看看黄侍郎他们奉旨出京,花了多少时间,才查出这么些东西。

    大太监却忘了,若非黄侍郎他们先查出此事可能有宫妃牵涉其中,因已有了方向,暗影他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否则就算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这么快达成皇帝的要求。

    听完暗影的回禀后,皇帝忍不住冷笑,看看苏氏做了什么?她真以为让冀王妃居中牵线,就没人查得出来吗?黄侍郎他们既然已经查到承平侯府,就能查出承平侯府中是谁安排那些杀手,与承平侯府的侍卫一起出行的。

    知道冀王妃是承平侯夫人的外甥女,就算暗影不说,皇帝大概也猜得出,是谁安排的了!

    承平侯不会为妻子的外甥女安排此事,承平侯夫人管不到外院侍卫头上,那么安排此事的人,就只有承平侯世子了!皇帝还记得,苏贵妃当初催着自己给冀王和冀王妃赐婚时,他顺口问了一句,隔天大太监就回报说,承平侯夫人有意亲上加亲,不过南宫家似乎另有打算。

    不消说,这打算就是南宫梓荷想做皇子妃,而不想当世子夫人。

    皇子妃和世子夫人相比,谁都知道要怎么选择。

    尤其冀王还有苏太后大力支持,日后青云直上,又岂是世子夫人能相比的?

    皇帝冷笑数声,没再说什么,挥手让暗影退下,然后就端坐在窗下的大炕上,两眼直窗口外,外头阳光普照,可是大太监却觉得阴冷。

    没几日就传出苏贵妃病了,本来只是小小的风寒,苏贵妃自己和太医们都没放在心上,以为服药几日就会痊愈,不成想,病势越发沉重,苏太后心焦不已,想要去探望,却被皇帝给劝住了。

    “母后身份贵重,岂可以身涉险,苏贵妃有太医们照料着,相信不日就可痊愈。”

    “皇帝,哀家不过想去看看她,怎会是以身涉险?”苏太后板着脸不悦的道。

    皇帝看皇后一眼,皇后立刻上前柔声劝着,“苏贵妃虽在病中,但若知母后为她忧心,肯定要喜坏了,只是她到底是在病中,您这样去探望,要是被她过了病气,她肯定是要自责不已的。”

    “就是,苏贵妃姐姐最是孝顺太后,要是知道太后为她如此忧心,肯定要自责不已,这可不利养病呢!”

    嫔妃们见皇后都开口了,忙不迭的附和着,总算是把太后给劝住。

    只是,苏贵妃的病情一直反反复覆,太医们忙翻了,当她病情再次反复时,太医院院使和院正向皇帝坦言,宫中只怕不利苏贵妃养病,他们怕她的病会过人,就算封闭宫院,还是不安全。

    他们建议把苏贵妃移往离宫,一来清静,二来好避免病气过人。

    皇帝有些犹豫,但朝臣们强力相劝,为了皇帝的健康着想,想来苏贵妃受些委屈也是应当的,至于太后那里……她亲儿子的安危重要,还是她亲侄女重要?

    太后得知连朝臣都容不下苏贵妃在宫里养病,气得卧病在床,皇帝亲姐荣华长公主知道后,立刻进宫去见太后。

    见母后躺在床上,一脸委屈落泪的模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母后。”

    “荣华你来啦!”太后看到女儿,也没坐起身来,只倚着大红地绣折技牡丹大迎枕落泪,她伸出手让女儿过来,等荣华长公主来到面前,才握住女儿的手哭诉,“那些家伙真是狠心!你表妹犯到他们什么事了?他们要这样对她赶尽杀绝?她病了本就心情不好,要是再把她移出宫去,岂不叫她去死?”

    “苏贵妃到底是什么病?”

    “我哪里知道?那些太医说话老是拐弯抹角的,有话不直说,总爱显摆他们读的书多,我呸!他们要是了得,咋不去当翰林?”

    荣华长公主见她娘歪楼,也不着急,就由着老太太说,直到老太太又把话绕回来,她才道,“您啊!真是老糊涂了!”

    这种话也就闺女儿能说,要是皇帝说的,太后不念叨到他发誓再也不敢再犯才怪。

    “我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