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来算去,就只有五房的展哥儿适合。

    老太太本还想着回去和丈夫说一声,只是被五太太母女给劝住了,开什么玩笑?今儿不把事情弄好,让老太太回家,再想提此事,就不容易了。

    回到家中,老太太要做什么,老太爷那儿立刻就知道了,要是没说服老太爷,不知这事得拖多久才能成,五太太可没信心自己能说服公爹。

    夜长梦多嘛!既然都出来了,就把事情办好再回去吧!

    老太太心说也对,回到家后要她再出门,她就觉得懒了,还是一口气把事情给办了的好。

    “公子?”

    “我记得这老太太信佛?”

    “是。”

    凤公子笑着伸手招他过来,轻声交代几句后,那人就笑着离去。

    凤二公子坐在旁边看棋谱,见那人走了,才道,“你就不怕浅浅知道了,嫌你多事?”

    “这有什么?不过是帮她处理一点小麻烦罢了!没必要告诉她。”

    年关将近,集市上热闹非凡,茶楼、酒楼等地更是人满为患,掌柜和东家是眉开眼笑,伙计们也乐得脚不沾地,客人越多打赏越多,他们赚的越多啊!

    同一时间,就有传言说,黎侯爷嫡母的娘家人蒋家,求娶黎侯爷的宝贝女儿。

    没头没尾的,但这样的传闻,让刚闲下来忙着采办年货的人们,忍不住八卦起来,有人猜是小两口看对眼,怕孝期一过,黎侯爷就急吼吼给女儿定亲,所以赶在孝期未过,赶紧传出消息,好打消黎侯爷为女儿订亲的主意。

    也有人说,黎老太太过世前,曾经为娘家的子侄们,和黎侯爷家的二子一女订下亲事。

    不过这话一传出来,立刻就有人驳斥,若真有此事,为何黎老太太刚过世那会儿不说,下葬后也不说,直到黎侯爷被皇帝夺情,指派他们父子去守边关,才传出有这件事?

    难道是看黎侯爷前途有望,才打算认这门亲?哦,还不止一门亲事而已,是三桩呢!

    有人驳斥,自然也有人力挺,还拍捧了黎老太太一番,说老人家对庶子一家还真是关爱,临终了还记挂着他家儿女的婚事!

    当然蒋家最大的八卦消息,蒋茗婷及祥哥儿兄弟两个婚事,可都不是什么好事呢!这两件事自然也没被众人放过,水澜城中一时之间,因为这些八卦,而显得热闹非凡。

    反观京城,因为皇帝近来龙体欠安,而显得有些安静,边关驻守诸将传回来的好消息,都没能让朝臣们松开紧锁的眉头。

    对众皇子来说,今年这个年关真是难挨,先是死了好几位皇兄,他们这些小的,便被拱上台面来,皇帝欠安,让朝臣们个个提心吊胆,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可是这些年轻的皇子们,就算已经成亲开府建衙,到底资历浅薄,没什么杰出的才华,资质平平,实没一个让朝臣们看了就认定他具有未来贤君的资质。

    每每这种时候,诸大臣们就忍不住在心里开骂!都是那个蠢货,想上位,你直接逼宫嘛!没胆子,没胆子你还想跟皇帝叫板?

    搞半天,就杀了几个已经得了不少人支持的皇子们,害大家多年辛苦全都付诸流水!真是长眼睛没见过这么蠢的家伙。

    现在他们又要重新来过,就不知皇帝还能撑多久?能不能撑到他们把心目中理想的太子给择出来,催着皇帝立太子啊?

    宫中南楚皇帝咳了好一会儿,接过太监手里的药丸子,大拇指甲盖大小的药丸子,看着就不怎么好吞,不过南楚皇帝吃惯了,放进嘴中接过水就咽了下去。

    吃过药后,皇帝的脸色看起来渐好,不过还是有些青白。

    “如何?”

    “西越边境很安静,倒是东齐这头蠢蠢欲动。”

    “呵!他们是觉得我们南楚人好欺负?”

    大太监呵笑,端了杯白开给皇帝用。

    皇帝用过一些,便把杯子放到桌上,“赵国呢?”

    “赵国前些日子动静不小,有人说,天盛帝国的宝藏其实根本就没离开过皇宫,一直到在地底下藏着。”

    “哦?”

    “所以赵国皇帝派了人在宫里找密道,听说还真让他找出一条来,只是,尽头已经塌了,他们没能进行,便又退了回来,只是赵国皇帝不认输,听说大发恩旨,只要能找到密道,便有重赏。”

    南楚皇帝听了直笑,“重赏?该不会是赏人去跟前朝皇室作伴吧?”

    大太监不敢应声,只是憨憨的笑着。

    “黎经时他们可有消息回来?”

    “回皇上的话,黎侯爷送了请罪折子,您要不要瞧瞧?”

    “怎么,我之前没看?”

    大太监头低得更低了,“是,您那会儿正忙着。”大太监没好意思说,皇帝那会儿正在和俪妃赏花,天晓得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俪妃能在御花园看出什么花来?明明花都凋谢了好吗?这样的天拖着皇帝去赏花,这不是找罪受吗?

    没看皇上从御花园赏花回来,就病了吗?直到今儿才好一些。

    不过也怪不得俪妃要花心思讨好皇帝,她的儿子才刚出宫开府,婚事因几位皇子过世而停摆,她这会儿不赶紧在皇帝跟前,为儿子筹谋一番,难道要等到别人登上皇位后,再来后悔莫及?

第七百三十六章 捞钱() 
    黎经时的请罪折子很简单,就是把他三儿子的事给招了,皇帝看了几眼后,问身边侍候的太监,“朕记得,黎经时的三儿子,很小的时候被他嫡母黎老太太给卖了?”

    “是。”侍候笔墨的太监其实早就从别的管道得知,黎经时的三儿子已经找回来了,还是同他们一起从东齐回来的,不过在皇帝面前,他一个字都没说,在皇帝身边侍候,很多时候就是不能表现得你比皇帝消息还灵通,就算你真比皇帝聪明,也不能表现出来,不然你就死定了。

    皇帝得了肯定的答复后,又继续往下看,黎经时很老实,特别老实的,把他家三儿子被嫡母卖了之后的遭遇,全都一五一十的跟皇帝禀报了,反正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黎令熙是东齐杀手组织清平门的现任兼可能已卸任门主的事,确实是不好对外说,但皇帝是谁啊?是他顶头上司啊!老实跟他说,还能跟他争取一下印象分,毕竟黎令熙的遭遇全是黎老太太一手造成的,可不是他自己乐意的。

    身为一个疼爱儿子、又对儿子甚为愧疚的亲爹,给皇帝上的折子,全是满满的疼惜与愧疚之情,还有身为人父,却不知怎么对亏欠的儿子做出补偿的苦恼,这让同为人父,对枉死的儿子们同感亏欠的皇帝心有戚戚。

    皇帝看到这儿,有些忍不住的想为黎经时分忧,只是,黎令熙身无功名又无军功,想给他个官位做补偿,都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正发愁呢!就看到黎令熙竟会布阵?这就有点出乎人意料之外,这不会是黎经时造假的吧?此番派去支持黎经时的军队,有他派去的监军,若真有,监军应该会上报吧?还是他们瞒着监军?

    “把派去东齐边境的监军上呈的信找出来。”

    “是。”侍候的太监应诺,很快就把唐监军的信找出来了,呈给皇帝后,他不由好奇的偷偷瞄了一眼,到底黎侯爷折子里写了些什么?

    皇帝很快就把唐监军的信看完了,黎经时父子做了些什么,他统统写得清清楚楚,只是那会儿皇帝没心思细看,所以草草扫过并未详读,因此便错过了。

    唐监军其实并不怎么了解黎令熙布的阵法,只晓得他去过的地方,东齐军想攻过来都会变得有些困难。

    监军其实很惜命的,但凡有危险的地方,他们一般都不想涉及,只有皇命难违职责所在,有的时候不得不勉强为之。

    唐监军原在皇帝身边侍候,本来这监军一职轮不到他,不过眼见皇帝为派谁去黎经时身边监军头痛,他不得不毛遂自荐,毕竟皇帝都在他面前露出为难之色了,他要不识相自己请命,难道看着皇帝等人递梯子好下台?

    他的信中,不止记录了黎经时一家四口的事,还有他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的原以为黎经时这个乡下泥腿子出身的,不懂什么人情世故,自己跑这一趟肯定不好过,倒是没想到,黎经时豪迈大气,他三个儿子,长子如细雨润无声,次子豪爽不拘小节擅与人打成一片,但也是有细心的时候,他初到地头,对安排给他的住处很不适应,便是这位二少将军,派人拿了全新的被褥来给他。

    至于那位三公子,为何不称少将军?因为他不是军人,而和黎大小姐一样,是个江湖人,不过他和黎大小姐不同,黎大小姐自小被她表舅收为徒后,这吃穿用度可都不同于一般人,三公子却是苦出身的。

    听说,他是被卖给人为奴,被东齐杀手组织清平门门主买下后,就被扔在庄子上弃之不顾,后来是他们一群人和苛待他们的庄头对上,才引起清平门门主的注意。

    唐监军搞不懂阵法,黎令熙也不可能去跟他解释,所以他便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黎令熙这些年来的遭遇上头,反正写了阵法怎么摆,皇帝也看不懂,既然他自己也不懂,那就不自曝其短啦!免得皇帝看不懂生气,把气出到他身上来。

    不得不说,因为唐监军这一手,间接证实了黎经时折子上所言,反倒让皇帝对黎经时父子多增几份同情,和同仇敌忾之情。

    黎经时的嫡母仗着是嫡母,就对庶子一家为所欲为,正如太后对他一样。

    皇子们虽非死于太后之手,但谁能说,咏亲王之所以有那个胆子,不是太后在他背后撑腰所致?

    皇帝这是不管是不是太后所为,都被他迁怒的认为是了,加上黎经时父子这事,皇帝一直压抑的怒火,终于一点一点的泄露出来。

    除了下旨给黎令熙忠勇将军的军职,还给黎浅浅一大堆赏赐,这算是爱乌及乌了,黎老太太不止卖了孙子,还害黎浅浅从嫡女变成庶女,当然,小蒋氏根本没上祖谱的事,就被瞒了下来。

    反正这事,黎浅浅他们几个人知情外,就连黎老太太、黎大太太等人都被蒙在鼓里,黎经时是后来看了祖谱才晓得这事,不过在他看来,小蒋氏有没有上祖谱,都让长孙氏和女儿受委屈了。

    在皇帝心里,也作如是想,所以,趁着给黎令熙军职身份的机会,又赏了黎浅浅,算是给他们兄妹的补偿,至于黎顺熙,人都已经死了,还是别去打扰他的好。

    上回皇帝就曾想,黎经时的功劳不小,干脆连他家下落不明的三子,和早夭的四子都封个一世伯爵好了,反正这个爵位只一世,又没封地,每个月不过少少的俸银,黎顺熙都死了,这俸银都不必发呢!

    谁知就被首辅他们给驳了,说什么不可对武将荣宠太过,一门三爵已经很过份了,再来两个爵位,对其他有功之人要怎么封赏呢?云云。

    皇帝也知,首辅他们说的没错,其实给黎韶熙兄弟爵位,就已经有些过了,只不过当时还有黎经时那些部下们,他们兄弟两个夹在其中,其实并不显眼,再说那些人当中封爵的,也都跟黎韶熙兄弟一样,得的是一世爵,再要世袭?那就再接再励啦!努力建功好把一世爵转换成世袭。

    这么做,皇帝也是有私心的,其一当然是拉拢这些人,其二就是做给其他人看,瞧,有立功,朕绝对不会吝惜给予封赏。

    老实说吧!皇帝赏了这几位一世爵之后,心里也不是不后悔的,可是想要笼络这些将才,他不得不大方一回,再说了都是没封地,只有俸银的,爵位嘛!也只有名头好听没有实权,倒是一口气赏下去的东西略多,皇帝感到颇为心疼。

    想到这儿,皇帝不禁就对自己刚刚赏给黎浅浅的东西,感到心疼了,对了!“朕记得,黎卿的儿女都还没订亲?”

    “似乎是如此。”侍候的太监回道,心里却在想,黎将军的女儿已经跟凤公子口头婚约了,只是碍于黎老太太才过世,所以才没把这件事传开来,看来皇上的消息来源也没查到这事,还是他们没说?侍候的太监默默思量着。

    “你看,那位皇子堪配黎卿的爱女?”

    呃?皇上您确定自己没病胡涂了?“皇上,这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难道朕的皇子还配不上黎卿的女儿?”那丫头是江湖人养大的,能入皇子府做个美人就已经很抬举她了好吧?好吧!看在她爹和哥哥们的份上,做个侧妃勉强可为啦!

    侍候的太监苦笑,皇帝觉得自家儿子好,可在侍候的太监看来,人家黎大小姐可不愁嫁。

    “皇上,您看重黎侯爷父子,若将黎小姐赐婚给皇子殿下们,会不会让皇子们有过多的联想?毕竟,您还没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