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鸿跟他们几个还算有点共同语言,史熔和史烨也是在金陵史家族学里面上过学的,后来考上了秀才,便进了县学,陈勤和汪勉也就是他们在县学的时候熟识结交的,彼此之间关系很是不错,至于学问上,既然中了举人,还是在江南那种文风极盛之地,自然也不会差。史鸿与他们互相探讨,也颇有几分进益。

  那几人对史鸿倒也意外,毕竟,他们来的时候也没想到,史鸿还算有真才实学。加上史鸿从国子监弄回来一大堆国子监内部流传的会试考试资料,对史鸿立马又添了三分真心,平常来往更加亲热了起来。

  不过史鸿跟他们交流的时间也不多,国子监很快开课了,他们四人也要忙着准备会试。

  林微上一年没中,虽说嘴上说着不在意,不过国子监就这么大,读书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也多,国子监这边不说入监的途径,哪怕都是贡生呢,因为地域还有家世等各个方面的差别,虽说没多少人,还是分了小圈子的。史鸿他们算是京畿这派人中的领头的人物,不说史鸿如何,李约可是李守中的侄子,大家在国子监里面混,李守中可是绝对得罪不起的。

  林微这次跑去考试,却落了榜,大家碍于脸面,明面上不会如何,私底下难免有人窃窃私语,偏偏还让林微偶然间听了只言片语,林微性子再好,也要着恼了,偏偏也不好为此跟人家争吵,免得到时候闹大了更下不来台,因而这些日子都有些恹恹的。

  史鸿他们固然想要安慰,不过担心反而起了反作用,毕竟这种事情,不是当事人很难体会,好在这事也不是林微一个人,科举落榜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罕见的,相比较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这年头的科举命中率可低多了,没有恩科的话,三年也不过出个两三百个进士。当然,这年头进士的含金量比较高就是了。用这个年代的说法,公务员考试选拔的多半是小吏,科举出来,没有意外的话,可就是入了品级的官身了,一出来,起码也要弄个局长什么的当当,再好一点的就是县长,若是一甲还有通过庶吉士考试的,这就差不多是进了国务院了。相应的,难度自然也比较高,正经说起来,那些进士,除了少部分一路凯歌的,好的也要落榜一两次,多的七八次也是常见的,要不然,那些白发苍苍的新科进士是从哪儿来的?国子监这边的贡生,将来考中进士的可能性可比别的地方强多了,若是这会儿嘴上没个把门的,硬是结了仇,将来可就不少说了,谁知道哪片云上有雨呢!

  二月的时候,春闱就开始了,国子监里面也有了新的话题,在国子监苦读了好几年的当年落第的举人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振奋精神,就等着一雪前耻,金榜题名,将来也好衣锦还乡。

  史家这边,住在这里的本家侄孙少爷还有两个客人也是要去考试的,秦夫人非常妥帖地给他们准备好了考试用品。天子脚下不比别处,何况又是恩科,这会儿春寒料峭,又不是后世,有暖气时刻用着,弄得北方人比南方人还不耐冻。

  家里有个参加过考试的,不管是什么级别,但是考试要带的东西都是差不离的,家里不缺钱,秦夫人对于自家的亲戚,还是有出息的亲戚自然也大方,针线房在几个人住下来之后,就开始用上好的棉布每人赶制了近二十件的单衣,鞋子也做得偏大了一号,以备可以多穿几双袜子,免得到时候冻脚。

  笔墨什么的也就算了,为了防止夹带,会试所用的笔墨纸砚都是在考场上现发的,谁让科举多年来,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呢,什么笔杆中空就不说了,在墨条砚台上搞微雕的都不在少数。之前的考试,那些小吏可以进行严格的搜身,就算是让考生现场脱光了,你也只好认命,可是会试呢,大家都是举人了,被几个小吏那样搜检,万一遇上不识好歹的,更是斯文扫地,颜面大失。再说,到了举人这个位置上,大家也就看不上这些大众化的文房四宝了,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东西贪了去,不会消耗多少成本。因此,干脆就让大家轻身上阵,连衣服上也不许有绣纹,带的吃食水壶的形状大小都有规制,检查起来自然也就方便了,稍微搜一下身,再看看考篮里面带的水和食物,也就差不离了。

  秦夫人有心为自家儿子应考积累经验,更是想得周到,里里外外无处不妥帖,倒是让四个人感念非常,心中庆幸不已,若是这些让他们自己准备,不说银钱问题,几个大男人,身边带的书童也是男人,难免有些疏漏,万一因此影响了考试,那就后悔莫及了。

  春闱第八天的时候,天色阴了下来,居然飘起了雨,还夹着一点雪片,有经验的人都喟叹不已,这年头的科举,只有三分是看自己,还有七分就得看运气,这运气便包括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气、考棚的位置还有主考官的倾向乃至圣上的倾向都在其中,那些二代们之所以容易在科举中出头,除了所受的教育之外,还是因为他们有长辈在朝中为官,很容易就能知道考官的喜好,揣摩出圣上的心意,考试的时候,自然能够投其所好。

  史熔史烨他们几个固然得了史鼎的几分提点,史鼎如今也算是在内阁为相,人也不是嚣张跋扈的,人缘还算可以,对这一科的主考还有副主考都有几分了解,哪怕不多呢,也能帮上几个晚辈一点忙,不过这天时可就没办法了,只能看这几个人身体怎么样,心理素质怎么样,抗不抗的过去。

  史熔汪勉还好,出来的时候除了没什么精神之外,并没有大问题,史烨却染了风寒,脸上烧得通红,陈勤更是出了考场,便一头栽倒,是被史家派去的下人抬回来的。虽说秦夫人早早请了惯用的大夫候着,知道了之后也心惊胆战,差点就没对史鸿说,你也别考了,别弄出个三长两短来,好在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第 31 章

  这几个人都是年轻人,底子还算不错,史熔和汪勉闷头睡了一天一夜,秦夫人又准备了大补元气的参汤等补品,很快便精神抖擞起来,便是史烨跟陈勤两人,用了两天药,又在屋子里躺了几天,也就差不多康复了,只是心中还有些惴惴,就是担心落榜。

  史鼎私底下缺根史鸿说,他们几个这一科若是考不上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说别的,若是吊了榜尾,到时候考个三甲同进士,反而影响仕途,他们还年轻,又不是磨不起,不过是再等个一两年罢了。

  只是史鼎毕竟不是当事人,在很多考生眼里,同进士也是进士啊,就像是后世高考,本二也是本科,也不算落榜呢!

  史鸿也就是休沐的时候回去了一次,跟这几位见了见面,言语间自然不会说什么万一落榜之类的话,不过,看这几位患得患失的模样,史鸿也不好多说了,哪怕辈分高一辈,实则这几个人最小的年纪也是他的两倍多呢!

  自己倒霉的时候,最愿意看到的是别人更倒霉,林微如今就是这个心态,国子监里面的举人差不多全部参加了这次会试,另外,还有几个去年通过了乡试的,那些举人跟林微没多大关系,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平常就算去饭堂也未必能打个照面,不过,那几个和他一起参加了乡试,却考上了的,这会儿状态多半不怎么样。

  林微自觉上次运气实在太糟糕,要不然,也不至于名落孙山,加上之前被人冷嘲热讽了一番,看那些同样去考了,却考上的人难免有些不顺眼,这会儿见那几个人蔫头蔫脑的,还有几个干脆病了,告了假,他们有的家离得远,只得继续住在国子监里面,很多时候经常能见到,林微这下子心理平衡了,光看他心情阴转晴也就知道了,还不等到休沐,就叫自己的书童从外面偷渡了一个铜火锅,又收拾了一堆的肉菜,连这个季节少有的绿色蔬菜都弄出了一些,就躲在自己的屋里面请史鸿杨时李约他们一起吃了一顿涮锅子。

  热气腾腾的涮锅子自然要比从国子监饭堂弄回来的饭菜好吃丰盛得多,亏得国子监对此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要不然,估摸着林微又要被看他不顺眼的人偷着打小报告了。

  在吃饭的时候,林微喝了点小酒,酒酣耳热之下,难免说了几句幸灾乐祸的话,说看那些人的样子,这次定是落榜无疑,看他们以后怎么面对同学之类的。李约差不多是李守中教养大的,李守中算是端方君子,李约虽说并不迂腐,不过,却极看重品行,在他看来,背后嚼舌就是一件极不道德的行为,加上他之前也不知道林微受的气,这会儿听林微说的话,脸上便有些不自在,只是强忍着不说罢了。

  史鸿也没想到林微居然会把这种本该在心里面腹诽的话给说出来,不过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上辈子的时候,跟一些旧时的朋友相聚,有时也会说某某以前那么嚣张什么的,如今如何如何,活该如何如何云云,史鸿那会儿也会跟着附和一番,少有阻止的时候。有句话不是叫做,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呢!

  杨时却是个灵醒的,这会儿压低了声音,轻声道:“你们许是不清楚,之前林兄落榜,本来并未放在心上,却听不少同窗私底下嘲笑讥讽,难免心中愤愤,这不……”

  李约脸上缓和了一些,那边林微也没发现这边的不对劲,还在那里热情地招呼几个人,李约想想也是,不管怎么样,林微大概也就是一时气愤,因而失言罢了,因此,心里难免存了一点疙瘩,不过还是继续推杯换盏,又从锅里捞了一块冻豆腐吃了。

  好在第二天他们一早并不需要上课,要不然,哪怕喝的是淡酒,闹得晚了,第二天也都起迟了。

  没过多久,皇榜就张贴了出来,国子监出去的人总体来说还不错,那些举监中了好几个,而那几个原本的贡生毕竟学问不足,除了一个人侥幸吊在榜尾之外,其他的人均落了榜,难免有些郁闷,不过,史鸿他们以后也不怎么会跟他们打多少交道了,既然是举人,自然要跟以前的举监一样上课,平常见面次数也不多。

  史家这边,史烨意料之中的没有中,史熔中了,名次还在中间,陈勤虽说后来状态不好,出了考场直接就被抬了回去,哪怕名次比较靠后呢,不过还是中了,倒是汪勉,却名落孙山,这会儿一边恭喜史熔和陈勤,脸上神情却有些勉强。

  史鼎听说了之后,也对汪勉跟史烨进行挽留,毕竟,下一场春闱也就是两年后的事情,留在长安,跟这边的士子多多交流,史鼎卖个面子,也能让他们进国子监听课,等待下一次的考试。尽管史鼎挽留得听殷切,汪勉最终还是拒绝了,毕竟,这里是史家,他又不是正经的亲戚,哪能在人家家里住个一两年呢,何况,他家里的情况也有些麻烦,他是家中独子,姐妹也已出嫁,虽说有妻子侍奉父母,不过,父母终究年迈,很多事情还得他做主,因此最终还是坚持告辞,准备回江南了。

  史烨倒是没什么,毕竟是本家的长辈,而且他来长安,也没抱着必中的心思,与其回去被人讥笑,不如留在这里,还有史鼎照应着,即便下一科还是不中,史鼎想来也能帮他谋个前程,远比回乡来得强。

  秦夫人对这些事情也管不了多少,她如今的重点放在史湘雯的婚事上。她跟史鼎交流过,史家如今既然想要脱离勋贵的圈子,几个孩子的婚事上就不能跟那些勋贵世交们联姻了,史湘雯是嫡长女,秦夫人也有意培养她管家交际,也该嫁一个嫡长子才算般配,而且,还要对方懂事上进才行。

  这样的条件,说实话有点高,又要有家世,不管怎么样,侯爵尚书家的嫡长女,你总不能嫁个小门小户,将来就围着柴米油盐的事情转悠吧,又要是嫡长子,还有人家上进会念书,最好有功名,秦夫人还不想女儿远嫁,这就麻烦了。

  秦夫人挺想在这一科的进士里面找,不过,一来,考中进士的,多半年纪已经不小了,同进士史家可不稀罕,而一般而言,真正的少年进士十年都未必出得了一个,因此,这些进士大半都已经成婚了,你总不能叫人家休妻另娶,史家可做不出这种事情。再者说了,史鼎之前就担忧,这一科的进士,难免会卷入当今与上皇还有几位王爷的争斗中,难免不太平,史湘雯是夫妻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两人对她都是极疼宠的,若是有个万一,受罪的也是女儿,心疼的也是他们。因此,最终秦夫人的目光就放在了如今在长安的一些举人身上,开始耐心挑选起来。


第 32 章

    不光秦夫人在费心,史鼎同样也在琢磨,每天上朝下朝,在内阁办公,看到同僚都琢磨着人家家里有没有适龄的未婚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