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交盐税,还有就是找出这些盐商后头的人,将跟圣上过不去的人给揪出来,还要附带一系列的证据。林如海之前遇刺,也是因为这个。贾敏离世,说是病逝,但是这里面也有那些盐商的手笔,林如海如今是被逼着要背水一战,如今唯一的牵挂,也就是自己的女儿了。

    丈母娘又来了信,要接女儿过去,林如海想了很久,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不管怎么样,林黛玉总是贾家的外孙女,贾家不会亏待了她,与其让林黛玉留在扬州担惊受怕,让他无法静下心来,不如让女儿去贾家暂避,等到扬州这边尘埃落定,自己便能回京任职,到时候,自然可以父女团圆。

    这样想着,林如海自然答应了史太君,让林黛玉与贾琏一起回京,顺便带上林黛玉的西席贾雨村,加上林如海开的介绍信,让他可以起复。

    送走了轻车简行的林黛玉一行人,林如海又给圣上上了密折,这下子开始定下心来,想办法收拾扬州那些盘根错节,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潜在的势力都很庞大的盐商们。


第 36 章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郑学俭的夫人李氏四月初的时候便过来代郑家下了定,史湘雯忍着羞意拜见了这位未来的婶娘。郑荣是跟着郑学俭夫妇长大的;郑学俭的夫人对这个侄儿也算疼爱,在家的时候;丈夫也说了;日后儿女的前程还得仰仗着一点史家,这会儿瞧史湘雯眉目如画,看着也是温婉娴静,谈吐举止也是一副大家风范;并无骄矜之色,也不卖弄才干口舌,自然颇为满意;心甘情愿地将用作小定礼的头面首饰留了下来,还额外送了史湘雯一个玛瑙臂钏。

    那边秦夫人跟李夫人要在一起商谈着接下来的婚事,哪怕史湘雯已经订了亲,也是不好参与的,因此便退下了,秦夫人心里一动,便开始试探着打听郑家接下来有什么活动。

    果然,就听李夫人说道:“以前为了我家侄子的事情,我家老太太还在城外大佛寺许了愿的,虽说老太太前些年去了,只是这愿还是得还,过些日子,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还了愿!”

    秦夫人笑道:“这也是应有之意,说起来,听说大佛寺的菩萨很灵,我也想着什么时候带孩子去拜一拜呢!”

    李夫人说道:“大佛寺那边有位大师,卦象也灵得很,只是那位大师一日不过三卦,而且听说前些日子还出门云游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真的,这我可没听说,若是真的灵,怎么着我也得去算一卦呢!”秦夫人也凑趣道。

    李夫人有些遗憾地说道:“这可得看缘分了,我家常年在大佛寺敬香礼佛的,只是这么多次了,也没能轮得上!”

    “的确是要看缘分呢!”秦夫人点头赞同道,看着李夫人的脸上都带上了心照不宣的意味。

    总之,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史湘雯最终如愿在暗地里远远地见到了自己未来夫君一面,至于观感如何,看她回来之后脸上的红晕就知道了。

    郑荣算起来真的是一个翩翩少年郎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加上史湘雯见过的男人也不多,没有别的参照物,看了之后,自然芳心暗动,对于这桩婚事更是满意了起来,平常有意无意地都会笑起来,让还没有懂得这些事情的史湘霓只觉得莫名其妙。

    搞定了一个女儿,秦夫人的心情一直非常灿烂,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去贾家探望林黛玉。

    林黛玉前段时间便到了荣国府,还是个小小萝莉,因此,目前就住在史太君屋里的碧纱橱内,这也是正常的事情,这个年纪的孩子,跟着大人住,一般也就是这样安排,关键问题是,贾宝玉居然也住在外面,要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贾宝玉开过年都十岁了。

    秦夫人当然不是为这个生气,她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她过去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见一见林黛玉,送点小玩意做见面礼什么的,以表示,自己这个表婶虽然远一点,但是还是记得表侄女的,另外也是做给林如海看的,表示史家跟林家之间的关系依旧,还可以持续下去。

    问题在后面,秦夫人虽说是亲戚,但是真要说起来,这会儿的贾家是远远不如史家的,自然是贵客,因此,上午过去拜访,贾家自然要留饭,又用了点酒,秦夫人有些觉得头晕,便找了个借口,带着个贴身丫鬟打算出去吹吹风,好醒醒神。

    在后花园里面走了一会儿,秦夫人觉得累了,便找了个花阴下的石头坐了下来,又让丫鬟蹲在一边帮她揉着肩,然后问题就来了。

    贾家下人一贯不是什么省心的,传播八卦什么的也是人的天性,这一点,就算是皇宫大内也难以避免,秦夫人不过坐了一会儿,正好不知道哪里来的几个小丫鬟也躲在了附近,在那里说着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史家上了。

    “红樱姐姐,今天来的那位史家太太穿得好素啊!”一个小丫鬟有些感慨道。贾家这边人压根没想到,林黛玉说起来还在热孝里面了,秦夫人自然是过来看我林黛玉的,哪怕是长辈呢,不能大红大绿地让林黛玉心中生隙,因此,不过穿了一身蓝色的衣裙,戴的首饰也是银饰和玉饰,这样自然让这些见惯了那种金玉生辉的打扮的贾家下人们私底下有些瞧不上。说起来,秦夫人来贾家次数也算不上多,这些小丫鬟也很少有几乎见到,这一次也是第一印象。

    “这也难怪!听说史家早就没钱了!”另一个丫鬟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听二门外的费嬷嬷说,史家也是侯府呢,一门双侯,哪里会没钱呢?”

    “一门双侯又怎么样,你们不记得来过几次这里的云姑娘了吗?”之前那个丫鬟有些得意洋洋地说道,“云姑娘自己说的,她在史家没什么月银,每天还要做针线补贴家用,每每都要做到半夜呢!若真的有钱,怎么会这般亏待史家嫡出的姑娘!”

    “可我听说,云姑娘是跟着她叔叔婶婶过日子的!”另一个丫鬟反驳道。

    “这也难怪了,云姑娘真可怜,才多大啊,就要做针线了!”几个丫鬟都感慨起来。

    秦夫人那点酒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气得浑身都哆嗦,虽说史湘云不是养在她身边的,可是,别人可不这样想,史湘云那个小妮子,今年才几岁啊,就知道在外面搬弄是非,也不想想看,她一个小丫头,才八岁多一点的人,连络子都未必打得好呢!她就算从早干到晚,又能省出几个钱来!还做到半夜,身边的丫鬟婆子都是死人啊!这样想着,秦夫人都快觉得喘不过气来了,她拉住了在一边伺候的丫鬟红菱,不让她说话,自己扯了扯领子,狠吸了口气,冷静了一下,不过还是忍着没出去,等着那几个丫鬟说话的声音远了,才站了起来,冷声道:“红菱,咱们回去!”

    秦夫人心里几乎是翻江倒海,恨得牙都咬得咯嘣作响,不过回到史太君那边的时候,已经恢复了淡定,她犹自跟贾家的人说笑了一番,这才起身回家了,等到上了自家的马车,关了马车门,秦夫人直接将将手里的帕子撕裂了,她咬着牙,冷笑起来。虽说她一向看不上自己的弟妹方氏,可是,方氏不是什么蠢人,哪怕史鼐府上的确有些紧巴巴的,方氏也不至于真的苛刻了史湘云,史湘云做针线的事情肯定是有的,毕竟这是女儿家该会的功课,史湘雯和史湘霓平常也是要做的,但是,什么做到半夜之类的话,会算账的人都是不会相信的,熬到那个时候,难道蜡烛不费钱吗,以史湘云那点本事,做的东西,只怕还没有用掉的蜡烛贵呢!偏偏这话贾家的人就相信的很,连底下的小丫头都知道了,恨不得传得到处都是。哪怕分了家,大家都姓史呢!

    秦夫人想到没准自家的名声也要被带累,史湘雯好端端的亲事弄不好的话,也会因为这件事搅黄了,就恼火不已。当初还跟方氏说过,虽说贾家是亲戚,也没有总是将史湘云送过去小住的道理,这下子好了,你不过省了点饭钱,结果小住得自家的脸面都被那些下人放在脚底下踩了!

    内帷的事情,秦夫人本来是不想跟男人说的,但是史鼎回来的时候,见秦夫人神情有些勉强,不由问道:“夫人今天不是去姑母家见林家侄女了吗,莫不是林家侄女受委屈了?”

    秦夫人火气再次上来了:“林家侄女受没受委屈我不知道,我倒是听说,贾家的人都觉得咱们家云丫头受委屈了呢!”

    史鼎愣了一下:“这又是什么说法?怎么又扯到云丫头身上去了,云丫头不是一直在老三他们家里吗?”

    秦夫人将自己听到的那些话一说,板着脸说道:“搞到最后,咱们史家简直变成街头的破落户了,连侄女都要贾家帮着咱们养着的呢!”

    史鼎脸色也有些不好,他想了想,说道:“云丫头那是左了性了,回头你跟三弟妹说说,云丫头不小了,也不好时常到人家家里去,这个年纪,也该在家好好学学规矩了!”

    秦夫人点了点头,一想到什么糟心的事情都跟贾家扯得上关系,若是史湘云养在她身边,她恨不得学着江南的人家一样,弄个绣楼,直接让史湘云住进去,省得一点年纪,就满肚子歪心眼。在外面败坏史家的名声对她有什么好处,贾家那边对她再好,还能养她一辈子不成,最现实的就是,史湘云如今养在方夫人身边,将来的婚事也是方夫人做主,方夫人要是记恨她,回头给她选个外表光鲜,配得上侯府嫡女名头,背地里面却一团龌龊,男盗女娼的,难道她还有什么办法吗?

    秦夫人一点也不愿意因为一个侄女,坏了自家女儿的婚事,当然,也不能将这事闹得几家子不痛快,晚上几乎想了一宿,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才朦朦胧胧睡下了,第二天尽管还带着困意,不过,还是直接带了人,往保龄侯府而去。


第 37 章

    方夫人也不是傻子;听秦夫人一说,自然明白了秦夫人的意思;心中对史湘云更是憋了一股子气,比起史湘雪来;史湘云过得可好多了;母爱这种东西虽说没有,方夫人所有的母爱都在自己的宝贝儿子史泽身上呢。可是,作为一个婶娘,她能做的也都做了;史湘云身边丫鬟婆子都是齐全的,月例也是从公中出,并不需要靠史湘云自己的月例来支出;四季的衣裳首饰,该有的也不会少了史湘云的,都要比史湘雪多出三成,甚至,若不是为了史湘云这个史家的嫡女,方夫人凭什么要多付给家里的西席一份银钱,教家里的女儿念书,要知道,就算是王家的嫡出女儿,如王熙凤,可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结果呢,养出了这么个白眼狼,在外面糟践自己的名声!

    方夫人恨不得立刻将史湘云教过来,劈头盖脸教训她一顿,不过,方夫人却也知道,这种做法绝不可行,只会让人觉得,她的确虐待了自己的侄女,这让方夫人几乎更加喘不过气来了,如果是自己的女儿,哪怕是史湘雪这个庶女呢,毕竟要叫她一声母亲的,她就算是打骂也是正常的,可是史湘云却不行,三房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大房的,因为这个,即便是分家的时候,三房也分到了大头,作为大房唯一的遗孤史湘云,那就是豆腐掉进灰里,吹不得打不得,你心里再腻味,表面功夫都得做好了,要不然,难免要被人说一句忘恩负义,悭吝刻薄,放在平民百姓家里,这也不是一个好名声,何况是侯府,要是被史家的对头拿住了把柄,朝上参一本史鼐内帏不修,纵容妻子欺凌兄长遗孤,获罪降爵也是可能的。无论从什么地方想,方夫人只能对史湘云更好,绝对不能更坏。这么想着,方夫人觉得自己的心肝都疼起来了。

    秦夫人走了之后,为了维持这个家,一贯勤俭持家的方夫人扭曲了一张还带着年轻的时候几分美貌的脸,狠狠地将手里的那只因为要招待秦夫人才拿出来的前朝官窑青花瓷杯给摔到了地上,碎片四溅,边上伺候的下人一个个垂着头,战战兢兢一个字也不敢说。

    方夫人脸上露出了一种叫人心寒的笑容,嘴唇动了动,轻哼了一声道:“你不是不喜欢做针线吗,我这就如了你的意!”

    方夫人对史湘云既然失去了耐心,而且生出了厌恶之意,那么,作为当家主母,她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你不喜欢做针线,行,那上午的女红课就没必要保留了,那个绣娘继续回针线房好了,当然,原因也可以告诉那个绣娘,没办法,谁让云姑娘不喜欢呢,还总是学不会,一点东西都要做到半夜,可见你教得不好,自然不能让你继续下去了。至于史湘云将来会不会因为女红上的问题被夫家挑剔,那方夫人可不管了,谁让你自己不要做的。另外,方夫人着重整治的还有史湘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