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1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当真有上天赐福、碧霞送子,那自然不是送来给孝贤皇后的,而是送来给婉兮,送来了十五阿哥颙琰这个孩子。

    故此乾隆二十五年新春,皇帝在开笔试句的时候已经用了“榑木初晖少海红”之句。榑木,即榑桑、扶桑,据神话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少海,喻太子;“榑木初晖少海红”有喻太子出生之意。

    之后又在重华宫君臣联句,于岁朝图中用了“以迓新韶嘉庆”句……

    这些都与后来的十五阿哥获封嘉亲王,以及颙琰承继帝位,年号为嘉庆直接相关。

    若说彼时小十五尚未出生,甚至还未必已经坐下胎去,皇帝却已经有这样的预感——这与乾隆二十四年的正式祭祀碧霞元君,岂非无因果相连?

    乾隆二十四年,正式为婉兮而开启了遣官祭祀碧霞元君的制度,身为天子者,便有理由期盼乾隆二十五年有可承天命的皇子来吧!

    ——便也因此,此时皇帝八十岁大寿之年,再登泰山,便要正式叫皇子们来跟着一起到碧霞元君驾前瞻礼。

    此中因果,到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闭合,足证皇帝当年的心愿为谁~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泰山之上有两座重要的庙宇,一为岱庙,二为代表泰山女神的碧霞元君宫。皇帝只叫皇子们在碧霞元君宫瞻礼,却未叫皇子们到岱庙瞻礼——这便更加彰显出了皇帝的用意来。

    。

    皇帝去拜泰山了,按说距离京师已远,与朝中那些杂务暂可放下,待得回京,至少是下山再处理也不迟。

    可是就在岱庙行礼的次日,皇帝就又拎起承安这事儿来了。

    皇帝再度下旨:“昨据绵恩阿桂等奏到,查抄承安家产,酌量留给养赡之资,每年租息二千余两,住房九十余间。朕细思之,租息既有二千余两,其原值即有二万余金,所办错误。”

    “伊之产业,俱系明珠婪取所得。从前已耗去十之七八,今仍富甲巨室,伊戚属内沾润者多,复兴尤甚。朕姑不究已往,仍令赏给承安养赡之资,已属格外。”

    “且绵恩、阿桂、金简、伊龄阿。与伊俱无瓜葛,乃竟留给二万余金地亩、九十余间住房,毋乃瞻顾福康安、福长安情分耶?类此小事,尚用瞻顾,其余自更不待言!”

    皇帝好好儿地在泰山上,再度掐住了承安这事儿不放,已属有些诡异。

    更诡异的是,这样一件小事,皇帝从二月里到三月来,几乎可说是没完没了地下旨。到了此时,本在天下第一山的泰山之上,距离上天最近,理应展现天子仁厚之时,皇帝却还要掐着这件事不放。

    甚至,到了此时,干脆将皇孙、定亲王绵恩,连同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内务府总管大臣金简、伊龄阿都给牵连进来了,都给下旨训斥了!

    皇帝还特地补充说明:

    “昨日一同召见军机大臣外,并未有独见之人,亦并非有人密奏。”

    嗯,皇帝说,“没人密奏”,就是说没人告绵恩、阿桂、金简等人的黑状;皇帝还特地言明,昨儿只见了军机大臣……

    皇帝这话,对于最为善于揣度君心的这些重量级的宗室和大臣们来说,简直就跟直接点名差不太多了

    ——试问,军机大臣里头一共有几人啊?而这几人当中,还要排除被告黑状的阿桂,以及与承安算是有亲戚关系的福长安。一共六个军机大臣,就剩下四个了。

    而这四个里头,有谁恨不得揪着头发也不放过福康安,非要借着承安这事儿将整个富察家都给拉下水来,连年岁大了的九福晋都不肯放过的?

    不过自然,皇上可没说,啥都没说,还特地说了“并非有人密奏”~~

    皇帝还特地重重批评了一下自己最为看重的皇孙绵恩:“朕于夜不成寐时,思及日间所办之事,丝毫不肯忽略,是以交绵恩等另办。若仍敢徇情,试问伊等应得何罪?!”

    绵恩是皇帝的长房长孙一脉,在绵德被削去王爵之后,由绵恩来承继了长房长孙的大宗,故此绵恩在所有皇孙中的地位最重。甚或还因为绵恩自幼颇得皇帝的喜爱,且年岁又比十五阿哥还大十三岁呢,仿佛更有以长房长孙承继大统的可能……

    就是这样一个身份贵重、地位重要的长房长孙,也被皇帝为了承安这一件小事给公然下旨训斥了。

    皇帝最后才说了将查出来的那些承安家隐匿的家产,继续收官的意见:“现在查出典当粮店,俱交内务府照常开设;地亩亦毋庸交部,并交内务府,令庄头兼管以备王等分府之用。其余别项物件,仍着照例办理。”

    此一道谕旨,将身份最重的皇长孙、领班军机大臣、淑嘉皇贵妃的兄弟、连同福康安和富察家,又一并给推到了愤恨的边缘去。

    就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领队大臣玩忽职守的这么点小事儿,能将朝堂上这般重量级的人物给折腾了个遍,这哪里是“四两拨千斤了”,这简直是后世的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宇宙去了。

    。

    就在这一年,皇帝的八十万寿之年,皇帝回到京中,正式为十五阿哥指婚了一位侧福晋。

    这位侧福晋,就是廿廿。

    从乾隆四十七年,到乾隆五十四年,她这七年的时光全都是在宫廷中度过,从一个七岁大的小女孩儿,成长为了十四岁的娉婷少女。

    旁的八旗闺秀,一般都是在十四岁方经引见;内务府下的女孩儿,进宫挑选为使令女子,也一般是从十三岁才开始。而她从还不满七岁,就已经迈进了宫廷的门槛。

    在她所陪侍的德雅格格、十公主先后成婚,她本以为已经完成了宫廷中的任务,可以出宫回家去,离开那九重宫阙,做回自己普通的臣子之女时,皇帝却突下圣旨,竟将她指给了十五阿哥,而且进门就是侧福晋!

    侧福晋,是要正式下聘、行大婚礼的,乃是皇子之次妻,非媵妾可比。

    况又是皇帝在八十岁万寿之年的亲自指婚。

    一切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嘉庆”;却又更像是一场冥冥之中的注定。

第2725章 十卷 69 宠妃怨() 
【今天十月初十,十五阿哥和廿廿的故事,正式挖坑新文里了哈。这边番外还是留给乾隆后宫这边做收尾了~】

    乾隆六十年三月初六,惇妃的五十岁整寿。

    四十岁整寿的时候儿,皇上没给她按着整寿过,该赏给妃位整寿的“五九”物品,一件儿都没有。

    只是按着寻常过生辰的例,给了三百两银子。

    惇妃生生忍了十年,终于熬到了五十岁整寿,心下想着,皇上这回总该给她过整寿了吧?

    况且这十年熬过来,后宫里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薨逝;乾隆五十七年,愉妃薨逝……这之后,在这后宫里,位分最高的就是颖妃,她已经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就算去年,亦即乾隆五十九年,皇上又在后宫进行一轮大封,将婉嫔晋位为了婉妃,循嫔晋位为了循妃……但是她们两人终究是循序渐进而来,理应位次在她之后。

    况且,目下妃位上所有人,包括颖妃在内,全都没有所出啊!

    哪儿像她呢,她有十公主啊!

    可是……她怎么都没成想,苦等了十年,到了这一天,皇上竟然又什么都没赏给她,还是跟十年前一样儿,又只是赏给她三百两银子,对付了事!

    她一腔的怨恨无处发泄,当天宫里奴才们送来的合了份子钱给她进的寿宴,她也没心思吃,当场还砸了两个盘子去。

    也是眼前这些人看着都不顺眼。观岚被她打死了,听雨又出宫嫁给和耍缃窆镎剖露木褪翘纭

    只是资历最老,却根本不是贴心、合用的人。

    这些年过来,她偶尔也忍不住想起观岚来——倘若观岚还活着……

    倘若,她当年不是为了那个莫名其妙的胎,而承受不住发了疯去……

    后来回想起来那件事,她并非没有怀疑过听雨。

    只是听雨后来足岁出宫去,嫁给了和H缃衽黾蓿攵铈獾母星椴⒚挥邢胂笾心敲春茫銮液瞳|那么精明,和笳镉心敲炊嗟囊棠铩阆胱牛么跤刑暝冢么跆昊鼓芗亲糯忧暗那榉值幕埃够鼓芑ぷ排欢

    便也为此,她就也打掉牙齿和血吞了,生生不再追究当年那件事,只叫打死官女子的罪责自己背着也就罢了。

    她就是……总是忍不住想起两年前,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的时候儿,皇上下的那道旨意。

    “传养心殿东耳房之次间,系惇妃炕一铺,于本日(乾隆五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即熏用木柴六斤。”

    “自今后看天气凉热熏用木柴。其余耳房、围房炕七铺,仍照旧例于十一月一日到次年二月一日熏,每日每铺用柴十斤……”

    那一道旨意,将她在后宫的地位推到了最高去。

    不仅仅是别的内廷主位的炕要到十一月才熏,而她的提前了一个多月就烧炕了,足见皇上对她独一份儿的疼爱去。

    更重要的是,皇上是将她的炕定在了养心殿东耳房啊!

    ——尽管是东耳房的次间,不是梢间,也就是白日里坐坐,不是夜晚过夜的那一间;也由烧柴的斤数,只够她白天在那坐坐,晚上还是回自己宫里去。

    可那里也终究是养心殿后殿东耳房,跟皇后、令懿皇贵妃的住处,就差一墙之隔了啊!

    却怎地,原来那一刻,竟都是白高兴了么?

    该不是她的,还不是她的。

第2726章 十卷 70 传位() 
乾隆六十年七月,皇帝下诏,给郑亲王改名。

    郑亲王还是个孩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三年,一年前袭封亲王爵的时候儿,虚龄才十七岁,今年这也才十八岁。

    郑亲王的原名叫佛尔果崇额,皇帝亲自改名为“乌尔恭阿”。

    郑亲王别看年纪小,可是郑亲王的爵位却是大清的八大清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的。

    第一代郑亲王,乃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第六子济尔哈朗,故此郑亲王家在八大****里,位次也仅低于太祖皇帝次子和硕礼亲王家,而位居第二。

    故此虽说这乌尔恭阿还是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却也慎重地亲自为之改名,自也是在情理之中。

    乌尔恭阿的嫡福晋,乃是福康安的女儿。

    皇帝如此重视年轻的郑亲王,前朝后宫自然以为皇上是因为重视宗室之故,毕竟郑亲王家乃是八大****第二位。

    不过自然,也还是会因为乌尔恭阿福晋的身份,推以皇上示恩给福康安——此时的福康安正在外,与和琳一同,平苗人之叛。

    在阿桂年老之后,福康安承继了九爷傅恒的遗志,成为朝廷在外领兵的不二人选。此时皇上施恩给福康安的女婿,也自是合情合理。

    时隔二十年,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乾隆四十年皇贵妃薨逝之时,册谥为令懿皇贵妃之时,册封正使——简亲王丰讷亨就是乌尔恭阿的祖父。

    郑亲王的爵号本为“郑亲王”,后曾经改为“简亲王”,就是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时候,皇帝下旨“以和硕郑献亲王茂着壮猷克昭骏烈,其原封爵号应永绍嘉名,勿令改易,特旨令现袭简亲王仍复号郑亲王”,故此简亲王的爵号,才又恢复为郑亲王。

    。

    这一年,皇帝驻跸避暑山庄回銮的日子又做了改动。

    往年多是在十月前后才从避暑山庄回京,也唯有在如皇帝乾隆五十五年八十岁万寿大庆等特别的年份,才会提前回京。

    今年,皇帝是在避暑山庄过完了万寿,便立即启程回銮。

    八月二十七日才回到圆明园。

    就仿佛,要特地守候一个特别的九月。

    。

    回京第六日,九月初三日,皇帝在圆明园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等入见。

    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庆元年。”

    皇帝在谕旨中再度提起这些年立储的历程:

    “践阼后,亦何尝不欲立嫡。以皇次子为孝贤皇后所生,曾书其名,遵皇考之例,贮于正大光明扁上。不意其蚤年无禄,不能承受。”

    在这里,皇帝正式地公开说明,孝贤皇后所出的永琏,是承受不起天命的~

    皇帝还说道:他五十岁以后,曾经与皇太后说起执政六十年即让位之事。皇太后彼时还坚持,说皇帝即便执政六十年后,也不应该让位……

    皇帝不忍违拗圣母,便曾默祷上苍,由上天来决定:如果皇太后能活到一百岁,那他就听从皇太后的懿旨,六十年后也不让位。

    可是结果呢,皇太后没能活到一百岁,距离还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