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0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年前的电池,一公斤能存储多少能量,现在的锂电池也就最多提升几倍,想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难如登天,笔记本附带着笨重的电池,蓄能不过短短几小时,十几年后的智能手机,再宣传省电,基本上也要一天一充,如果按照计算机处理芯片的发展速度,到了苹果手机的时代,电池应该在同容量的情况下,缩减到只有一元钱硬币的大小与重量才算合理。

    恰恰是因为电池行业无法找到重大突破,才会让锂电池的服役时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大家早就习惯的快速革新,就连当代的科学家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人能够找到比锂电池更先进的电能存储方案,但可怕的是,锂电池这东西就像是橡胶一样,成了工业领域一直无法替换的部分。

    汽车从发明到现在,里里外外的各种技术革新已经不下万次,人们甚至开始尝试甩掉油箱、甩掉燃油发动机,但至今为止,没有一款汽车能够甩掉橡胶。

    越是这样,李牧越发觉得,锂电池产业的布局应该抓紧,趁着现在它还没有成为信息时代的中流砥柱,赶紧把这个行业的源头挖个干净。

    现在的人们,生活与锂电池的距离还很远,手机普及率不高,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锂电池,但是将来,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宝、相机,甚至是手电筒、震动小玩具、新能源汽车等等等等,没有一样能离开锂电池,必须在行业利好凸显之前,把资源笼到自己手中!

    ……

    哈佛校园里一如既往,作为学术的殿堂,这里的一切都非常遵循自身的规律,看不出什么变化,不过,内在的哈佛,却开始有了一些与往常不同的元素,这是因为哈佛的体内,正在孕育着一个非常新潮的婴孩,它的名字叫Facebook。

    有了李牧的资金,马克·扎克伯格把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Facebook项目的孵化之中,他没有极大的野心,在创业的前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Facebook能够在全美的高校风靡,成为美国大学生的互联网新宠。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马克·扎克伯格投入了相当一部分精力和资金,用来在全国各大高校推广Facebook,他和他的地推团队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内跑遍全美所有的高校,将Facebook这款新潮的大学生社交产品推给在校的大学生们。

    李牧到哈佛的时候,马克·扎克伯格刚从纽约赶回来,地推团队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纽约的其他高校轮番进行地推工作,由于纽约的高校实在太多,马克·扎克伯格非常重视,在这之前,他已经连续在纽约盯了一个多礼拜了,这次听李牧说要在哈佛跟自己见面,他才急匆匆的赶回马萨诸塞州。

    在马克·扎克伯格眼中,李牧就是他的老板,所以他一到哈佛就直接来找李牧,一见面就非常激动的向李牧汇报了Facebook目前的发展情况。

    据马克·扎克伯格介绍,目前Facebook已经有百万注册用户,超过十万日活用户,90%以上的用户都是在校大学生,这不仅因为宣传对象重点在大学校园,也因为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校园内社交的需求很大。

    李牧问他:“美国现在有多少在校大学生?”

    马克·扎克伯格不假思索的说:“目前,全美所有在校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总人数在一千七百万左右。”

    李牧点了点头,说:“你现在有百万注册用户,占了你第一阶段总目标群体的6%,道路还很漫长啊。”

    马克·扎克伯格说:“虽然现在只占了6%,但以我们目前的推广速度来看,最多年底就能把这个比例提升到30%。”

    李牧托着下巴,兀自说道:“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从6%到30%,这是线性增长。”

    马克·扎克伯格没明白李牧话里的意思,只是隐隐觉得李牧可能对自己的目标不是太满意,于是便试探性的问他:“李总,您如果有什么看法和不满意的地方,就请直接指出来,我一定会努力改正。”

    李牧微微一笑,说:“你先别太紧张。”

    说罢,李牧才缓缓道:“互联网里,好的产品用户都是线性增长的,从一万用户开始,跨过五万大关、十万大关、二十万大关,不断增长到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亿万级。”

    马克·扎克伯格赞同的说道:“您说的没错,这确实是好产品需要有的素质,用户总量稳步上升,而且瓶颈期少,甚至没有。”

    李牧感叹道:“可这只是好的产品,真正绝佳的产品,用户应该是爆炸式增长的,它的体内蕴含着如同大自然一般的巨大能量,就如同华夏一句古诗所描绘的那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自然从来不会让哈佛甚至马萨诸塞州的树木一棵接着一棵的抽出绿芽,它会用它的能量,让整个马萨诸塞州的绝大部分树木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抽出绿芽来,几天之后,其他纬度与海拔的地区,也会相继以大面积为单位,一片一片的绿起来,绝佳的产品就应该像大自然那样。”

    李牧坚信“绝佳的产品是爆炸式发展”这一理论,许多产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占领大片市场,这一理论也是互联网爆款必遵循的规律,往前数,有传奇,有QQ,有淘宝,往后数,有微博、有iPhone、iPad以及安卓,甚至抖音,只不过李牧并没有机会经历抖音一年多就火遍全球的时代。

    Facebook本身也是一个爆款,只是,它在初始阶段还没有打开爆款之门,李牧知道马克·扎克伯格早晚能够打通这道脉门,但他还是希望这一天来的更快一些。

    “绝佳的产品……”马克·扎克伯格喃喃自语,脑海中想到的,就是每逢春天来临时,那万物同时复苏时的场景,自己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就习惯了季节的变换,所以从来不觉得万物同时复苏是多么震撼的事情,但是现在仔细想来,那真的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推动着这一切,是那股力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半个地球都沐浴在温暖的春风之下。

    如果是全球的树木植物背后,是强大的自然在推动着一切,那么在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背后,是哪股力量在推动呢?亦或者,怎么才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呢?

    马克·扎克伯格忽然看向李牧,脑海中茅塞顿开!

    李牧不就是这样的一股力量吗?他从YY开始,所有的产品都是这样爆炸式的增长,YY的用户数量根本不需要设定一万、五万、十万的阶段,它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它的阶段都是以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五千万这样的数目为标准的。

    与YY相比,Facebook的发展速度简直慢了不止一点半点,自己还在带着团队疯狂的奔跑于美国的一所所高校,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攻克,而李牧当初,几乎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攻克,这之间的差距,大到让人脊背发凉。

    马克·扎克伯格这才明白,李牧刚才说好的产品是线性增长,并不是在夸赞自己的工作成果,而是在隐晦的传达失望!Facebook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只能成为一个线性增长的好产品,但绝对成不了爆炸式增长的绝佳产品。

    一下子,马克·扎克伯格的心里满是挫败感。

    李牧看出了他的失落,没有出言安慰,而是问他:“你现在的推广节奏是怎么样的?”

    马克·扎克伯格说:“我先是把美国做了几个版图划分,作为大区域,然后划定出若干个需要重点突破的区域,比如现在正在推进的纽约高校圈,我们一所大学接着一所大学不断的进行推广,每到一所大学,就尽量发动这所大学的学生,让他们对Facebook感兴趣。”

    李牧点点头,说:“做法是没错的,但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循规蹈矩的做法,你总觉得每一所大学的学生都是独立的闭环,所以要你一个接着一个的去打开,所以我相信,你现在Facebook的用户,眼下也是一个闭环一个闭环独立的,比如哈佛的学生在Facebook只跟哈佛的人互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也只跟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交流,虽然大家几乎就只隔着一堵墙,但在Facebook上,大家却如同绝缘的两个局域网,对吗?”

    马克·扎克伯格心里一怔,立刻羞愧的说道:“您说的没错,现在确实是这样,用户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在互动,很少能够突破学校的界限……”

    李牧点了点头,问他:“放过鞭炮吗?”

    马克·扎克伯格愣了愣,问他:“您说的是华夏那种一串的鞭炮吗?”

    “没错。”

    马克·扎克伯格说:“小时候玩过。”

    李牧说:“在华夏,鞭炮有一百响的,也有十万甚至一百万响的,但它们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炮仗,然后用导火索连在一起,单独的叫炮仗,连在一起的才叫鞭炮,鞭炮由于是很多炮仗连在一起,所以你点燃之后,它就会噼里啪啦的一直炸下去,炸到最后一颗不剩。”

    说完,李牧话锋一转,看着马克·扎克伯格,严肃的说:“但是你现在,不是在放鞭炮,你只是在点炮仗,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炮仗,你跑过去,点燃,等它炸响了,再去点下一个,这样的话,你要多久才能点完?”

    马克·扎克伯格看着李牧,喃喃问道:“李总,您的意思是,我需要像点燃鞭炮那样,快速解决所有的高校?”

    李牧摆摆手,说:“我的意思是,你要先造出一根导火索。”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让Facebook爆红的导火索() 
    李牧的话,让马克·扎克伯格茅塞顿开!

    先造出一根导火索!然后就能把所有单个的目标群体,在极快的速度内一次性全部点燃!

    仔细想想,牧野耳机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这样的“导火索”,YY的导火索是最早的开心农场,而《天堂小镇》的导火索是完全依托社交,植物大战僵尸online也是一样,而YYtunes迅速爆火,是因为基于音乐的兴趣社交。

    李牧快速的把所有产品推向全世界,原因就是造出了能把全球用户捆在一起,一次全引燃的导火索,用户燃起来了,产品也自然爆火。

    想通了这一层,马克·扎克伯格立刻开始反思自己,Facebook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导火索呢?或者,什么才真正适合让Facebook拿来做导火索?

    思前想后,不得其解。

    有些时候,方向可以在一瞬间弄明白,但是路却要很长时间才走得通。

    就在马克·扎克伯格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的时候,李牧开口对他说:“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大道至简,意思是终极的真理是极其简单的,想找到真理,首先要弄明白原理,比如你知道了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太阳总是在东边升起,而又在西边落下。”

    说罢,李牧又道:“对Facebook来说,终极的真理是让它能够爆炸式的发展,弄清楚这一点,剩下的就是去探求爆炸式发展的源头在哪里,比如在我看来,Facebook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用户没有自发展的动力,几乎每一个用户都要靠你和你的团队去发展,全美有一千七百万高校生,用这种笨方法,你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够把他们都驱动起来?”

    “自发展……”马克·扎克伯格陷入沉思。

    约莫几分钟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忽然抬起头来,惊喜的说道:“我明白了李总!就像您最早做的开心农场,人脉就是推动开心农场用户自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在游戏里需要更多的人脉来提升自己游戏的趣味性,所以他们就会主动邀请其他人也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这样就形成了用户主动去推动更多用户加入的惯性,对吗?”

    李牧点点头:“没错,有点意思了,继续。”

    马克·扎克伯格说:“Facebook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用户自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号召起用户的力量来推动产品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打破Facebook目前只在各大学校内部闭环式发展的现状,然后让大家主动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这个产品!”

    李牧笑道:“方向对了,接下来就是要顺着这个方向,去找出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马克·扎克伯格说:“那我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

    李牧说:“你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自然是要多想多考虑的,不过眼下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小建议。”

    马克·扎克伯格急忙说道:“李总您请讲!”

    李牧说:“你想让产品如瘟疫一般发展,就一定要让产品有突破群体限制的能力,比如Facebook现在缺乏的是某一所大学,与另外无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