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急忙追问:“什么高压线?”

    李牧解释道:“一定不能在网上炫富、更不能在网上展示自己的贵族格调,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定不要主动拉开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比如,今天晚上吃了什么,理论上是可以发出来给大家分享的,但是如果吃的是珍馐美味,那么一定不要发出来,如果是普通的汉堡、廉价的牛排与啤酒,这些分享出来才能让人民群众对威廉的感官更亲近。”

    “除此之外,还可以分享一些音乐,但一定不要分享高大上的交响乐,必须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流行音乐;”

    “也可以分享一些运动瞬间,但是马术、高尔夫这种东西尽可能不要出现,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足球、网球、羽毛球甚至乒乓球这种大众运动;”

    “分享一些旅行游记、读书心得、生活感悟也都是没问题的,但宗旨还是那个,千万不要与人民群众拉开距离,大多数人喜欢什么,你就发什么。”

    威廉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将来在互联网上提升影响力所必须注意的地方,他比任何人都要认真,甚至恨不得把李牧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李牧见他格外认真的样子,便对他说:“待会我会让紫薇整理出来,以文字的形式发给你。”

    说罢,李牧低声用中文问身边的李紫薇:“刚才我说的都记下来了吧?”

    李紫薇轻轻点头:“都记下来了。”

    李紫薇的记忆力非常好,这也是当初林清雅把她安排给自己做助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口头上跟她说十件事,十件事她都不会忘,这是一个私人助理非常宝贵的能力,有些时候李牧是即兴发挥,说完可能自己就记不清了,但只要把李紫薇带在身边,就完全不用担心。

    随后,李牧又对威廉以及其他王室成员说道:“yy网会在今天稍晚些时候发布新闻,重点报道威廉主动要将332引入英国的新闻,届时我们会在新闻中添加威廉titter的链接,在这之前,威廉需要开始在titter上进行预热,最好是现在就开始预热。”

    “现在就开始预热?”威廉急忙追问:“李先生,应该怎么预热?”

    李牧笑道:“你可以先发表一下对英国大学生学费负担重的感叹,措辞尽量口语化,然后询问你的粉丝:你们觉得,如果332的模式放在英国,是否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负担?”

    威廉连连点头,立刻对身边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说:“詹姆斯,麻烦现在就帮我发表一条titter。”

    那位名叫詹姆斯的中年人立刻掏出自己口袋里的迷你记事本与钢笔,格外认真的说:“威廉王子请说。”

    威廉道:“我越来越觉得,英国的大学生学费负担实在太重了,许多年轻人尚且坐在大学校园里,身上就已经背负了上万英镑的助学贷款,甚至还有人要在课余时间到便利店或者餐厅打多份工,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业,这让我想到李牧先生在华夏创立的332,大家觉得,如果332放在英国,能不能有效缓解英国大学生的负担?”

    说完,威廉问李牧:“李先生,这样可以吗?”

    李牧点了点头,道:“titter上有一个投票功能,你发布这条titter的时候,记得增加一个投票选项,选项设定只有两个,yes或n。”

    威廉对titter的实操并不是非常熟练,自己的titter自从牧野科技把账号交接过来之后,一直都是詹姆斯在负责,于是他问詹姆斯:“李先生说的这个,你能搞定吗?”

    詹姆斯立刻点头道:“没问题。”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保持聚焦不分散() 
很快,威廉的itter账号更新了一条新推文,推文的正文与威廉口述的一字不差,投票功能也添加了进去。

    威廉在全球的粉丝数量已经差不多八百万,而且现在正是用户对itter疯狂着迷的阶段,用户的平均在线时长、平均活跃度懂非常高,所以,这条推文一发出,便立刻有了超过十万的阅读量,而这个数量还在飞快增长。

    点赞数在攀升,评论数、转发数、投票数等几项数据也都在不断增长,最能看出受众心理的就是投票情况,十万阅读里,有五千多人投票,其中超过90的投票用户认可了3321有用的这个观点。

    评论区里多是英国本土网民在参与,所以意见更是几乎一边倒,绝大多数人都觉得,3321如果引入英国,一定能够缓解英国大学生、研究生的经济负担,而且这个力度会非常大。

    甚至有不少英国的高校生在评论区呼吁,希望李牧与牧野科技能够尽快将3321的模式引入英国,也有大学生呼吁某个英国互联网公司可以站出来,模仿3321的模式在英国做一个类似的平台。

    除了直接对推文展开讨论的用户,还有许多用户对威廉的态度大加称赞,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王室成员竟然这么关心国内的教育情况,尤其是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大学生们隐藏起来的经济负担情况,这让他们看到了威廉的国家意识与责任感,更拉近了他在网友心里的距离。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这条推文的阅读数就超过了一百万,转发超过一万,评论数也超过了一万,投票人数超过七万,支持率933。

    快速增长的阅读数,来自于威廉八百万的粉丝基数,以及超过一万条的转发。

    在itter上,一条推文的阅读数,是随着转发数的增加而几何倍增的,假设每个人平均有五百个粉丝,那么一万次转发,就额外又覆盖了五百万用户。

    用户的蜂拥而至,让“威廉王子希望3321进驻英国”的话题成为itter上的热门话题,于是,这个话题又吸引了大量用户进入,直接在itter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追捧。

    当詹姆斯抱着笔记本电脑,把这些结果一一反馈出来的时候,每一位王室成员都欣喜不已,他们没想到,互联网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覆盖到这么多人,并且收到这么多的反馈,这在以往,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也得益于互联网的独特优势,相比任何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都有巨大的优势,不但速度极快,而且覆盖面广,理论上是瞬间可以覆盖全球,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是可以直接与用户产生互动的,这一点,任何其他媒介都只能往而兴叹。

    这份匪夷所思的数据,让整个王室对李牧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李牧的眼光确实毒辣,他只是给威廉指了一个方向,但没想到,一个方向就找到了痛点,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未来威廉将霸占全英国的新闻头条。

    这个时候,詹姆斯的手机震动了起来,他不但是白金汉宫的管家,更是威廉的公关负责人,威廉所有公开活动全部由他来对接。

    詹姆斯急忙抱歉告退,到外面接通电话,片刻后,他一脸兴奋的快步走进来,说“威廉王子,bbc希望对您做一个专访,主题就是关于您对英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个人观点,以及您对3321的看法。”

    女王惊讶的说“他们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话音刚落,詹姆斯的手机又震动起来。

    他急忙再次告退。

    一分钟后,他又兴冲冲的快步进来“威廉王子,itv也打来电话,想采访您……”

    bbc是英国第一电视媒体,itv第二,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些媒体就已经从威廉那条itter爆炸般的数据中,看到了威廉背后的热度。

    女王乐得合不拢嘴。

    还没说话,詹姆斯电话又震动起来。

    詹姆斯尴尬的说“抱歉……”

    没等他说完,女王便摆了摆手,道“就在这里接吧。”

    詹姆斯点了点头,接通电话。

    这次是泰晤日报。

    再随后,卫报也打来电话……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威廉成了整个英国媒体都极度渴望能够采访的对象。

    詹姆斯没有在电话里给对方明确回复,他告知每一家媒体,他会把采访的请求转达给威廉王子,但是否接受采访,还得由威廉王子自己决定。

    威廉本能的看向李牧,询问道“李先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女王和查尔斯王子也都没有说话,安静而又期待的看着李牧。

    现在的事态发展远超他们的预期,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群十九世纪的人面对着一个核反应堆,后者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他们无法驾驭,也不知道怎么驾驭。

    李牧这个时候微微一笑,道“现在没有必要接受媒体的专访,我们的话题很简单,就是觉得英国高校生负担重,所以我们考虑把3321拿到英国来,这是非常简单也非常单一的因果关系,如果真要采访,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但是这些媒体想要的是充斥了长篇大论的专访,一旦你接受专访,媒体就必然要你对这个话题进行延伸、扩展,一下子就把我们做好的聚焦点打散了,那样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众人纷纷点头,李牧看问题的切入点确实和寻常人不一样,即便是王室成员,他们也觉得这么多媒体要专访,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必然是要接受的,这样一来,曝光度就得到了足够的保障,但是,经李牧这么一提醒,他们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如果真做专访,很有可能会像李牧说的那样,把原本聚焦的点打散了。

    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某个员工决定辞职,领导问他为什么要辞职、哪里不满意、哪里不顺心、哪里没想明白,是不是有了心仪的新公司?如果有的话是哪一家?什么岗位?什么待遇?一堆问题问过来,如果他一一去回答了,很有可能就会被带偏,最后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不该辞职。

    其实很多事情在做的时候,就是要保证绝对聚焦,想明白了,就坚持自己的聚焦点,不要受任何影响而发生分散,比如我就是要离职,你别问我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我怎么想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我要离职,其他的,你不要浪费口舌来问,你问我也不会回答。

    李牧继续说道“我们保证聚焦点,剩下的事情就顺水推舟,今天稍晚些新闻发布之后,威廉可以直接在itter上发表一个声明,就说你看到了广大网民的心声,确定了3321对解决英国高校生经济负担有正面作用,所以已经和我达成共识,尽快将3321引入英国,这就足够了,剩下的什么都不用说,媒体找你问,你也不用回答,你想说的已经全部发表在itter上了,如果他们想报道,可以随意转载你的itter,至于专访,一概推掉就可以了。”

    说罢,李牧叮嘱道“你一定要记住我刚才的话,坚定一个聚焦点,自己不要散,更不要被被人带散,你这段时间所要呈现给外界的观点就一个,因为英国现在需要3321,所以你要把3321引入英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多说。”

    威廉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受教的说道“我明白了李先生!你放心,我会按照你说的做!”

    年迈的女王在短短一两个小时之内,对李牧的认可度不断攀升,她越来越觉得,王室与李牧增进关系,是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李牧虽然与威廉年纪相仿,但能力、眼界、思维模式都比威廉强出太多太多,在他面前,威廉就像个懵懂的小学生一样,所以,他可以成为威廉最好的导师,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就能给威廉带来这么大的帮助与提升,如果是一年两年呢?如果是十几二十年呢?

    当威廉三十岁的时候,他可能就要开始代表王室登上世界舞台,女王希望那时的威廉能够像现在的李牧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意见领袖,一个能够深度影响他人、说服他人的意见领袖,到那个时候,整个王室,将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重放光彩。

    如果威廉抓不住李牧这个天赐良机,那么有可能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沦为大不列颠的“吉祥物”,人们会关注他娶了什么样的老婆、会关注他是否诞下王子或公主,人们也会爱戴他、尊敬他,但那只是出于对王室尊重的例行公事,因为人们不会信服他,不会把他说的话当成参考,甚至他说的话人们都没精力听,他在人民眼里的存在意义,仅仅是一个象征,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只是一个象征罢了。

    与李牧接触的越多,女王越是害怕第二种设想成真。

    于是,女王在心里暗暗决定,温莎家族一定要投桃报李,而且尽早不尽晚!

    随即,她拉过自己的长子查尔斯,在他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查尔斯表情先是极度震惊,但片刻后便恢复了一脸严肃而又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