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李牧又道:“五道口、旺京这些地方韩国人比较多,结合现在的哈韩文化,未来这两个地方怕是也会成为比较突出的地区,所以这两个地方将来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嗯,很有道理。”蔚澜认真的说:“我记得了,以后会多关注一下这两个地方,以及其他符合你这条定律的地方。”

    李牧点点头,接着说:“还有就是比如商业地产的话,多关注一下大学扎堆的地方,因为年轻人未来会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再多关注一下高新产业扎堆的地方,比如中关村,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其他行业,所以这个行业的人均薪资,以及中产阶级占比会更高,他们有更强的时间观念,对时间的需求也更迫切,所以,在这个产业扎堆的地方,附近房价一定会比周边高。”

    蔚澜听了李牧的分析,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暂时没有说话。

    李牧倒是一点也不心虚,因为他虽然不懂房地产,但这些经验之谈都是根据后世亲眼所见总结出来的。

    尤其是最后一点,李牧深有体会。

    同样是五环外,北五环外的房价、房租,比东南西这三个方向都要贵,而且贵得多。

    东五环外房子均价两三万的时候,北五环靠近中关村软件园的地方,就已经突破五万了,等东五环突破五万的时候,北五环十万的房子都出来了。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就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在这个区域扎堆,以至于这一带的房屋需求,无论是租还是买,都非常之高。

    互联网行业虽然有很多吊丝码农、设计、产品,但是,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比绝大多数行业都要高,而且一家公司赴美上市,动辄就缔造上成百上千个百万富翁,这些人收入达到了中产阶级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中关村附近买一套房子。

    现阶段,中关村还没有真正往五环外发展,如果现在去希二旗、尚地一带拿它几块地,将来真是要赚发了。

    想当年,李牧在唐家岭租一间自建房,一个月三四百块钱,数年后,唐家岭最次的回迁小区也卖到六七万一平。

    唐家岭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个北五环外早先鸟不拉屎的棚户区,距离最近的地铁站都要好几公里远,但它真正的优势根本不依靠地铁,而是近在咫尺的中关村软件园,地铁?不存在的,它的潜在客户,是那些希望住在这里,可以走路或者开车十几分钟上下班的人群。

    蔚澜这时候问李牧:“李总,你觉得中关村未来能发展到什么规模呢?”

    李牧耸了耸肩膀,说:“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问题不大。”

    蔚澜惊讶的问:“仅次于硅谷?”

    “没错。”李牧点头说道:“实现这一步,应该不需要太久。”

    蔚澜说:“全国目前都在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一线城市,基本都有新区以及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吗?”

    李牧笑道:“放心吧,一定能,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群聚效应都是不可避免的,美国有好莱坞、硅谷、底特律,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中关村的优势有很多,第一是位居首都,得天独厚;第二是顶尖学府扎堆,清华、燕大、人大、航空航天、邮电……数不清的大学在这附近,为中关村提供了足够的人才供应;第三,目前已经有了规模红利,全国最大,创业者优先考虑到这里创业,中大型企业就算不迁过来,也会在这里成立分公司,并且派驻更多的人手,所以,全国不可能再有任何一个高新园区超过中关村。”

    说到这里,李牧顿了顿又道:“既然我们认为,中关村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硅谷的高新企业聚集地,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关村未来高新企业的拓张范围,中关村从北三环开始,到北四环外,往西发展不太现实,往南进三环或者往东,都是人口稠密区,听说过企业给人口稠密区让路的,还从来没听说过人口稠密区为企业让路的,所以更不现实。”

    “东南西三个方向的桎梏,让高新技术产业在北三环到北四环这个区域形成了困兽之斗的局面,但是,这头困兽的周围不是其他动物,而是一栋栋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牢笼,这头困兽唯一剩下的突围方向,就是一路向北。”

    “未来,高新技术园区以及企业蔓延的方向,一定是从北三环为起点,向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蔓延北五环、五环外,甚至未来要修建的六环,这些地方现在人口较少,动迁成本小,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首要选择,也几乎是唯一选择,所以话说回来,万盈的下个阶段,可以想办法在北部多拿些地。”

    蔚澜感叹道:“万盈现在的资金也很吃紧,几乎是满功率运转,下一个阶段,怕是要等我们首批楼盘开售才能积蓄足够的能量。”

    李牧说:“我们刚才最早聊得第一点你还记得吗?”

    蔚澜问:“你是说未来十年房价稳步增长的大趋势吗?”

    李牧点点头,道:“结合这个大趋势,房地产公司想做大一定要放开胆子,只要行情摆在这里,就永远都不要怕负债率高,放心大胆的去拿你们能拿到的最大杠杆,大趋势摆在这里,再加上一定的操作与控盘能力,就绝对没有赔钱的可能。”

    蔚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李牧这时候又说:“蔚澜,说句实话,有些时候,用太专业的眼光去分析行业,容易太过于聚焦,宏观把控反而不足,这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如果跳出行业的固定思维模式,也许就会有意外收获。”

    “比如,现在我们分析中关村的地产发展,不要去看地铁怎么修、也不要去管学区怎么划分、市政府、区政府有没有什么利好政策,就看整个高新技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你看它是一头巨兽,被困在三面牢笼中体积越来越大,往北突围已经是必然之势,你就放心大胆去做好了,因为行业一旦向北突围,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一定会把地铁修过去、把学校建过去、把政策给过去,到那个时候再进入,入场成本就太高了。”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大胆去干() 
李牧对蔚澜所说的这番话,有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切实掌握,也有自己重生后创业至今的些许感悟。

    在李牧的心里,他对蔚澜可以做到除了重生的秘密,一切其他的秘密都可以分享,这是换做任何一人都不能的,不只是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和预测,甚至连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自己的私生活,他都不会对蔚澜设防。

    所以,李牧对蔚澜,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眼看餐点已经陆续端上,他便总结说:“蔚澜,你记着两点,首先,未来的万盈,拼的不是利润,而是负债。”

    “在房地产这样一个迅速上升的行业里,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需要担心债务问题,哪怕负债率达到00、哪怕资不抵债,你都不要担心,大胆去干。全力借钱买地、全力上新项目,通胀会导致货币贬值,所以无论是企业主还是老百姓,向未来借钱都是最划算的,而且,快速发展会导致全国性的房价上升,这相当于上了一道双保险。”

    “打个比方,企业主今年贷款拿了三块地,五年后卖掉其中一个,不但把三块地的贷款都连本带利还清了,甚至还有大量结余,老百姓也一样,今年借钱买三套房,五年后卖掉其中一套,就能裹住所有的成本,不明所以的人总觉得负债是个大问题、负债是个定时炸弹,但是,只要你的高负债率换来的是稳步上升的硬通货,你就什么都不用愁。”

    “这就像是借钱屯黄金,只要黄金价格一路走高,我随时可以把手头黄金出手,随时套现而且有大量利润,我怕什么?我哪怕把器官都抵押给了金主也完全不怕。”

    李牧回想后世,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总觉得某些大富豪以及他们的企业负债率太高,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但是,这些企业拿负债换回的地产项目几乎全都是稳赚不赔,负债再多也完全不用担心,楼市在未来十年内坚挺如铁,地产作为良性资产,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卖掉套现。

    不过,眼下国内的房地产还没有真正开始起飞,还没有向恒达这样最高负债过万亿的巨型房地产企业,所以,即便蔚澜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甩开一切包袱拼命往前跑。

    在李牧看来,最起码未来十年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是持续走高的,只要是在这个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房地产生意真的是怎么干怎么赚。

    就拿普通老百姓来说,谁现在要是有眼光砸锅卖铁借钱贷款在燕京买套房,两三年后就能咸鱼翻身。

    只可惜,这个年代,极少有人拥有这样的眼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包括李牧自己。

    蔚澜听完,心中惊骇不已,在李牧眼里,哪怕资不抵债都不用担心,这个逻辑已经差不多超出所有民营实体企业家能够理解的范畴了,这几乎相当于是完全超出了正常商业的安全临界值。

    不过,她对李牧有一种迷之信任,这种信任已经到了她甚至不需要去推敲李牧话中的合理性,只要是李牧说的,她就毫不犹豫的相信。

    随后,李牧又说:“第二点,永远别追着政策跑,而是追着趋势跑。”

    “如果追着政策跑,面太窄了,一切都围着政府机关转,如果跳出这个,追着趋势跑,你会发现各种各样你之前没有发现的潜在行情,因为跑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民营企业家。”

    “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个大家庭,民营企业家就是这个家里十多岁的大男孩,精力旺盛、充满冒险精神,永远跑在最前面,而政府更像是中年的一家之主,他没法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到处跑,因为他还有襁褓中的婴儿要照顾、有三两岁的小孩要养育、有七八岁的孩子要操心,除此之外,还有爱人要结伴、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人情往来要处理,甚至还有阿猫阿狗这样的宠物要顾及,责任重大,所以每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要充当起这个大家庭的侦察兵角色,看清趋势、寻找方向、全力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所有民营企业的前列,比如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先看清全球发展的大趋势,然后全力往前冲,拔得头筹,这是趋势;等第一批华夏互联网人探出一条路出来的时候,政府为了培养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促进互联网发展,就会给互联网行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这是政策。”

    蔚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只是还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慢慢消化。”

    李牧微微一笑,道:“未来我越来越没有精力去管万盈地产的事情了,你是万盈未来真正的决策者,一定要掌好舵,即便是宋亮和陈泽,也只会做你的辅佐,而不是代替你做决策。”

    蔚澜抿着嘴沉默半晌,这才开口道:“我会尽全力的。”

    李牧点头一笑,说:“行了,不聊工作了,吃饭。”

    ……

    两人吃过晚饭,回到紫云山庄之后,理所当然的折腾了整个前半夜,酣畅淋漓同时也筋疲力尽的时候,李牧拥着蔚澜沉沉睡去,不过他睡着之后,蔚澜又悄悄起床,帮他把第二天出远门要带的行李收拾出来。

    衣服、内衣、洗漱用品、剃须刀,甚至狗子要用的食盆、小水壶以及狗粮、零食和玩具也都被她收拾的井井有条。

    做完这些,蔚澜才回到卧室,和李牧相拥而眠。

    翌日,李牧早早被闹钟叫醒,蔚澜已经不在卧室了,他睡眼惺忪的走到一楼,才发现蔚澜正在厨房里准备早饭。

    见李牧起来,蔚澜便问他:“起来啦,洗漱了没?”

    李牧摇摇头,说:“我起来没见你,就想先看看你在干嘛。”

    蔚澜甜甜一笑,用姐姐般的语气对他说:“你快去乖乖洗漱,就差煎蛋了,马上就好。”

    李牧点点头,伸了个懒腰道:“你怎么起这么早。”

    蔚澜说:“给你准备早饭啊,你不是一点多的飞机?十点多就差不多该出发了,白天去机场路比较堵,得照着一个小时规划。”

    李牧笑道:“也是,就算是下午的飞机,时间也多少有点赶,待会洗个漱、吃个饭,再收拾一下行李,差不多就该出发了。”

    蔚澜便道:“行李我给你收拾好了,在客厅,用了一个28寸的箱子,你待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增加或者删减的。”

    李牧惊讶的问道:“你把行李收拾好了?什么时候收拾的?”

    蔚澜说:“昨天晚上,你睡了之后我起来收的。”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