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嘉铭惊讶的说:“那社交这一块,就没人能玩的过腾讯了?”

    “当然不是。”李牧笑道:“再给腾讯十年时间,你说的这句话八成是没错,但现在不同,腾讯虽然抢占了先机,但自己也羽翼未满,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既有用户的人脉积累,可一旦有人能够在这个层面上击败它,取代他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许嘉铭见李牧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暗暗吃惊,他也在揣测牧野科技后续的发展方向,现在看来,李牧绝对有做社交的野心,只是,他会怎么从贴吧完成向社交的过渡呢?

    虽然心里好奇,但许嘉铭没有再细问,只是心里对投资牧野科技的构想又多了几分憧憬。

    差不多两点四十分的时候,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被前台带了进来,一进门,他就伸出双手上前来跟许嘉铭握手,看得出他心里对年轻自己十几岁的许嘉铭很是尊重。

    许嘉铭跟李牧介绍说,这位是工行区分行的行长陈刚。

    陈刚看着李牧,心里觉得相当之眼熟,但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在哪里见过,许嘉铭介绍说:“陈行长,这位是我朋友,李牧。”

    “李牧……”陈刚顿时恍然大悟,说道:“哎呀,前几天刚在焦点访谈上看到过你的专题,3321这个项目让人拍案叫绝、印象深刻啊!”

    李牧谦逊的微微一笑,银行也是体制内的部门,在这个系统里做领导的,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要远超常人,最近这几年,陈刚几乎每天都会看报纸、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所以对李牧有印象,只是刚才没能立刻把他和那期节目联系起来。

    陈刚原本接到许嘉铭的电话,还以为是他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不过最近在体制内备受追捧的李牧竟然也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陈刚忽然觉得,这次许嘉铭找自己的真实目的,应该和李牧有关。

    如果是李牧想得到银行方面的资源,那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一桩,只要能和3321搭上点关系,就能在人民大众面前好好凸显一把正面形象。

    不只是陈刚,随后陆续抵达的三位其他银行的分行行长,在见到李牧的那一刻,心里也都这么想。

第234章 四大行初接触() 
许嘉铭邀请的四个分行行长到了之后,李牧才说出自己的需求,搭建一个网络支付平台,为3321的下一步走出燕京做准备。

    网络银行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开展起来的概念,当时各大行上转账的时候,电视台新闻还专门报道过,意味着国内的银行服务跟上了世界的潮流、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但是紧接着的这几年,网络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几乎可以用停滞不前来形容,除了极少数的人会用并敢于用网络转账之外,大部分的人对网络银行还很陌生。

    李牧要为3321做支付平台,四个行长也都有些惊奇,农行区分行的行长翟元问李牧:“3321做网络支付,将来会不会出现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用户付款了,但你们的系统没有提示之类的,这要是引起纠纷的话,会不会影响到银行的投诉率?”

    李牧笑着说道:“我需要在诸位的分行开通网络支付商户,但是对用户来说,无论他们是四大行哪一个银行的客户,只要他使用支付宝转账,那么在他们看到的信息,就是他们把银行的钱,转到了支付宝里,所以,他们会以为这笔钱是给到支付宝手里的,只要银行明确提醒用户已扣费,支付宝的反馈如果出现问题,用户肯定会跟我们联系。”

    翟元点了点头,问李牧:“那资金呢?用户在我们银行的网上银行,通过支付宝支付给3321的费用,最终是怎么沉淀呢?”

    李牧笑道:“所有的资金,沉淀于支付宝在各位分行开设的账户里,这笔钱我们会委托给诸位托管,并且接受央行监督。”

    工行行长胡启云问李牧:“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错,是不是支付宝准备在我们四家银行都开通一个账户并且委托我们托管,另外,用户使用四大行的网络银行向支付宝转账的时候,是不是就直接转入支付宝在该行开设的账户里?”

    李牧笑着说道:“胡行长您理解的没错,如果我在您的分行开设了账户,那么将来全国各地,所有3321的用户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付款的时候,钱都会汇入支付宝在您分行开设的账户里。”

    说着,李牧又补充一句:“3321眼下每周的流水都有几百万,往后拓展到其他城市的话,每周流水几千万都有可能,到时候每一笔钱都会在银行账号里沉淀一段时间,到时候我们还会在3321全国推广的时候,把四大行列为合作支撑单位。”

    李牧一说每周有可能几千万的流水在支付宝里沉淀,四个分行行长都有些惊喜,银行揽储的任务虽然不需要他们去亲自执行,但终归也算在他们的工作业绩之中,每周千万的资金沉淀,对任何一个分行来说都不是小事,更何况,李牧还要在这里卖个顺水人情给他们,给支付宝开绿灯,对他们自然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不过李牧也没有说支付宝未来的发展方向,李牧一直是以3321跟他们沟通,让他们以为支付宝就是3321的一个衍生品,但只要支付宝打通了银行支付的接口,这个支付渠道就会成为自己未来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想从互联网赚钱,没有属于自己的支付渠道怎么玩?用别人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就相当于把大动脉的开关放在了别人的手里,别人随时可以把这条动脉掐死。

    腾讯未来在微信上疯狂吸引数以亿计的国人抢红包,为的就是为微信支付打开局面,好和支付宝抗衡,如果没有微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绝对会异常危险。

    四个行长也不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支付到底有什么发展空间,他们只觉得这是李牧要拿来辅助3321的一个工具,却猜不透李牧最大的目标其实是把它变成一个平台。

    眼下对四个行长来说,眼前的问题极其简单,肯定是全力跟李牧合作,先不说有许嘉铭这层人情关系,光是3321的公益效应、3321未来沉淀在支付宝,也就是他们银行账户里的现金流,就已经让他们无法拒绝了。

    其实,李牧有绝对的把握,即便是没有许嘉铭这层关系,也能说服银行的人,但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并不认识银行内部的人,想接触到一个行长级别的人还是非常困难的,但许嘉铭不一样,他一个电话,四大行的区分行行长就会赏脸赴约,这就是人脉的用处,有的时候,事情的成败之间只隔着一层纱,捅破它,一切就豁然开朗。

    四个行长当场拍板,下周就给支付宝开通网络支付商户,并且跟支付宝签订合作协议,有许嘉铭这个人情在,李牧相信合约的细则有很多可以商讨的余地。

    比如,资金在支付宝账户沉淀的周期,如果没有许嘉铭,银行方面可能会有一个硬性要求,但有许嘉铭在,这个相信就可以免除银行方面的束缚。

    还有,支付宝未来与其他渠道的对接,李牧之前也有过担心,如果银行方面有明眼人,在支付宝的合约上对支付宝未来适配平台的自由性上加以限制,再以此来谈条件,事情就会变得有些被动。

    李牧口头上跟四个行长碰了一下合约细则,以上的两点,他们均在口头语承诺,不加以限制,给支付宝绝对的自由。

    这就够了。

    李牧放下心来,跟四位协商了一个签约时间,下周一到周二,每天签两家,四家银行的合约细节一致,保证公允。

    许嘉铭对李牧说:“下周我正好没什么事,你的车不是撞了吗,到时候我开车陪你一起去签约吧,给你当司机。”

    李牧还没说话,身边四个行长倒是有些惊了,没想到许嘉铭对李牧竟然如此客气,帮忙牵线搭桥也就罢了,竟然还要陪同签约。

    不过李牧心里这次真领了许嘉铭这个人情,他这么说,一方面是想让这四个行长意识到他跟自己的“交情匪浅”,另一方面,也是潜在的为自己争取合约条款的宽松度,他要一起陪同签约,那到时候这几个行长绝对不会擅自更改合约细节,今天怎么聊的,下周就能怎么签!

第235章 核心成员会议() 
晚上,李牧在燕京一家高档饭店请客吃饭,一方面感谢许嘉铭的牵线搭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跟几个行长加深一下相互之间的印象,以后不可避免的还有很多事情要找银行帮忙。

    李牧现在扛着3321这面大旗,求人办事的性质都发生了质变,对方一听说和3321有关系,不仅态度极好,而且诚意满满。

    饭桌上,李牧跟四大行的分行长喝了几杯酒,与下午在许嘉铭办公室里的气氛不同,饭桌上,酒过三巡之后,彼此都换上朋友之间交流的方式,气氛很是轻松。

    李牧心情很不错,目前看,支付宝的成型已经无可阻挡了,下周一把合同签了之后,就可以迅速开始调试与测试支付宝跟银行之间的接口,测试通过之后,就可以全面向3321的用户推广了。

    抛开3321这个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不谈,眼下李牧在互联网上的布局还只是刚刚开始,易听网布局音乐试听,贴吧布局社区并准备上马个人空间、偷菜等社区领域的经典产品,一旦这几款产品火了,贴吧的用户不但能达到一个新高度,也能通过游戏来促进用户在贴吧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只要人脉建立起来,自己就有了跟qq抢饭碗的基础,到时候,只要自己也开发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就会对腾讯造成很大的威胁。

    至于电子商务,李牧现在反而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支付宝建立起来之后,按理说就可以直接推进淘宝网的项目,如果在02年上马淘宝网,将比阿里巴巴早上一年多的时间,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孔令宇那边以后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让他再兼顾这么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淘宝这种电子商务平台,一旦上马就要全力开疆拓土,否则很有可能被后起之秀追赶并碾压,所以李牧眼下最需要的还是人才。

    周日这天,李牧赶在支付宝上线之前,让孔令宇安排了一个领导层会议,眼下牧野科技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一个是孔令宇,一个是林清雅,还有一个林清雅挖来的财务总监。

    除了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之外,李牧还让孔令宇召集了手下的三个技术负责人,也就是项目组的team…leader,牧野科技眼下有技术人员二十七人,正好分成三个技术组,由孔令宇统一管理。

    上午十点,李牧打车来到牧野科技,牧野科技这帮核心人员已经在会议室里等候多时了。

    由于牧野科技现在的三个技术项目组领导都是当初开发易听网时的元老级员工,所以他们对李牧是很熟悉的,不过林清雅就多少有些尴尬,因为她是最近才知道,原来第一次董艾给自己介绍工作时,饭桌上她那个学弟,竟然就是牧野科技的幕后老板,而且两人自那之后也就没再见过面,今天李牧忽然要开核心员工大会,两人才终于第二次再见。

    林清雅对自己能够进入牧野科技,并且在一开始就获得1%的期权,是非常感恩并且庆幸的,在她真正进入到这个公司之后,便很快意识到牧野科技的发展潜力巨大,a轮估值五千万,b轮估值到现在连业内人士都无法给出明确估值,因为他们见到易听网和贴吧在产品理念上的与众不同,谁知道进行b轮融资之前,牧野科技还会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产品出来。

    李牧对林清雅的定位,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那就是以后牧野科技支撑部门的总管,也就是说,除了技术和产品开发之外,其他的工作都可以培养她来承担。

    她自人大毕业,金融、管理方面的学识积淀是足够的,又在日企历练过三年,李牧一直觉得日企是最能磨练做事耐心的地方,林清雅第一份工作就能做三年,一方面证明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软银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证明她已经有了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职场定性与耐心。

    这段时间李牧通过对牧野科技情况的掌握,以及孔令宇给出的反馈,也印证了自己当初的眼光没有错,林清雅做事情非常有耐心并且善于动脑,牧野科技搬到燕京之后每一个新招进来的成员,都是林清雅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或者挖过来的,而且这些新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素养都很高,连孔令宇都惊讶,她一个不懂技术的人,对技术型人才的判断竟然比他还要强,职场嗅觉无比灵敏。

    会议室里,包括孔令宇在内的元老级员工见到李牧,都热情的跟他打招呼,称呼他李总,不过林清雅和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