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这时候摇摇头,认真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如果放在现实层面,就远没有想象的这么乐观。”

    说到这里,李牧详细解释道:“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真正大范围扩散,如果被民间知晓、提醒全民预防,必然会引起全社会的过度恐慌,如果只是因为几十人感染,就让全国十几亿人都人心惶惶,那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很可能会引起物资抢购、物资短缺,进而又因为物资短缺加剧民众的恐慌。”

    “如果有一部分人因为恐慌,停止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那么对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比如,一两亿城市人口因为恐慌,短时间内不再出去吃饭,那对整个社会的餐饮业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恐怕全国一半以上的餐厅会倒闭,一半以上的餐饮业从业人员会失业;”

    “再比如,如果这些城市人口不敢外出购物,那对零售行业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打击;”

    “最关键的是,如果像深市这样的大城市疫情被曝光,一定会激发大量外来人口加速逃离,到时候上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有十分之一逃离,很有可能会把疫情带往全国各地,有可能快速激发疫情的大爆发。”

    李牧说的并非耸人听闻,上辈子非典爆发的时候,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大部分小城市的感染病例,几乎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因为躲避非典紧急返乡而产生的,甚至有些人还没到老家,在回老家的火车上就已经开始发烧。

    赵子秋听的目瞪口呆,她一个学文科的姑娘,很难有这样系统而全面的思维逻辑,所以如果李牧不说,她根本想象不到,疫情一旦曝光,会给全社会带来这么多不可控的负面影响。

    赵贤良听完这些,也同样震惊无比,他本来就感叹李牧能有“疫情暂时不可公开”的大局观,但是没想到,他的大局观竟然还能够做到如此详细、深入,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能有的思维吗?如果是,那他的思维也实在是强大的有些太变态了。

    教授出身的谢芸对李牧的这番言论更是惊叹不已,看来李牧的成功绝非偶然,一个人考虑问题能够同时兼顾大局、细节、深度这三个维度,那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一定的建树。

    赵贤良这时候早就收起了之前的那点小情绪,自己又点燃了一支烟,很是认真的问李牧:“那你觉得,如果疫情持续发展,那么疫情应当在什么时间被公布出来最合适?”

    李牧毫不犹豫的说:“在国家做好准备的时候!”

    赵贤良眼睛一眯,追问:“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李牧脱口而出:“做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应对准备、做好治疗以及控制疫情的医疗准备、做好应对疫情的物资准备、做好稳定民心的舆论准备,这四个准备做好,才是公布疫情的最佳时机!”

    赵贤良狠抽一口烟,又问:“为什么这么说?”

    李牧认真道:“打个比方,如果现在被动的公布,国家还没有做好准备,粤省如果有十万外来务工人员因此返回原籍,那么谁去监控这十万人的去向、谁去监控这十万人有没有发烧的症状、如果有,谁去监控他在返回原籍的途中到底接触了哪些人?万一疫情失控,会给全国人民带来多大的危险和损失?”

    “反之,如果国家做好准备,充分调动各地卫生部门全力参与对抗疫情的前提下再曝光疫情,就算有十万外来务工人员要返回原籍,国家也会要求各地铁路、公路、民航系统对每一位旅客的体温进行检测、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卫生系统随时做好接收疑似病例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有一个感染者要离开深市回家,那么他在火车站进站的时候,被检测出体温异常,就会被先隔离观察;

    如果这个人在上车前还没有异常、在火车上发病,那么列车员就可以紧急联系最近城市的卫生系统,让他们做好接收准备,同时把车上与他接触过的其他人全部隔离观察、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如果这个人一直到下火车都没发现异常,那么当地的车站在他下车之后,还要对他的来路进行溯源备案,如果这个人来自疫情高危区,就对这个人进行密切跟踪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隔离治疗;”

    说到这里,李牧总结道:“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只有在国家做好准备,能够掌控局面的时候,才是公布疫情的最佳时机,否则的话,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不可控的威胁。”

    李牧一直觉得,上辈子国家在应对非典的时候,刨除被地方瞒报的原因,其实已经把相关工作做到了极致,只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国家当时的准备不够充分,但当年全国上下对抗非典的时候,国家的各种力度和手笔可谓是尽显了政府的责任感。

    全国各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全力以赴、一周之内建起的小汤山医院、无数奋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了避免二次传染而进行的大范围隔离……这样的事情,只有国家才能够完成。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牧现在全力准备物资的原因,他没有自大到自己去抗击非典,他只是为国家全面应对非典的战争做好后勤准备。

    赵贤良和谢芸两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此时对李牧的内心感受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夫妻二人心里都不约而同的感觉,在这么重大的事情面前,自己都不可能考虑的如此面面俱到,甚至都不见得能做到李牧的一半。

    若不是亲身经历过非典,就算李牧重活一生,也未必能够想明白这么多,他可能也会像赵子秋一样,认为疫情就要应该立刻向全社会公布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公布从来都不是什么解决办法。

    赵贤良这个时候叹了口气,说:“这场疫情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个未知数,但希望你刚才说的这些,不要成为现实。”

    李牧点点头,说:“我也希望它不要成为现实。”

    赵贤良不禁唏嘘道:“可是听你这么一说,还是想提前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古话说得好,有备无患。”

    李牧微微一笑,道:“不瞒您说赵叔叔,当我在深市知道这场疫情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一个至少二十亿的物资储备计划,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为这个物资储备计划,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的生产了,美国那边的几家相关物资生产企业,我也托人去帮忙接洽了,过些天我会去一趟美国,亲自跟进这件事情。”

    赵贤良手一哆嗦,烟头没拿住掉在了地上,下意识的反问:“你说什么?二十亿?!”

第1133章 被李牧嫌弃了() 
赵贤良几乎不敢相信,李牧随随便便就拿出二十亿来为一场不可预见的疫情做物资准备。

    李牧则非常认真的重复了一遍:“没错,赵叔叔,最少二十亿。”

    “我的天!”赵贤良没想到,李牧竟然一口气就敢拿出二十亿来囤积相关物资,回过神来之后,他脱口问李牧:“你这时候囤积这么多疫情相关的物资是想干什么?”

    因为李牧有个淘宝网,赵贤良下意识的以为李牧是要借这个机会发财,二十亿的进货款,只要按照正常市场规律,一定能够实现三十亿以上甚至四十亿以上的零售额,如果按照正常零售业的利润率来看,销售完这二十亿的货物,应该能获取五亿左右的利润,而李牧是做电子商务,这样节省了许多实体零售行业必须承担的成本,所以利润率就会更高。

    而这一切只是在正常市场规律下,如果李牧这二十亿的物资进入奇缺或者疯抢状态,那么利润别说五亿八亿,甚至有可能直接在二十亿的基础上翻倍,这二十亿投进去,到时候净赚二十亿应该是易如反掌,想净赚更高利润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这钱哪能随便赚!这跟发国难财有什么区别?

    赵贤良质问李牧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愠怒。

    谢芸也有些惊讶,看着李牧,一脸的不可置信。

    她不愿意相信李牧准备趁机大赚一笔,但是如果说李牧投资这二十亿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控制疫情,她又有些不敢置信,毕竟二十亿可不是小数目,谁会为了控制一场不知道会不会爆发的疫情,投资这么多成本做准备?

    而李牧接下来的话,却让赵贤良和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

    李牧道:“李叔叔,这些物资中的一部分,将全部捐给医疗卫生体系,用来抗击非典,当然最主要的是给医护人员准备的各种防化服以及其他的生化防御装备,剩下的一部分,将用来维持国内相关物资的稳定供应,避免各地因为相关物资短缺而产生恐慌,更要避免各地奸商借此机会囤积物资、坐地起价、扰乱市场。”

    说着,李牧又进一步解释:“第一部分是纯捐献的,这部分由淘宝和牧野科技两家企业来共同买单,第二部分虽然是经营性的,但淘宝网不会额外获取一分钱利益,全部以保本经营为上限,需要时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由淘宝和牧野科技来共同承担损失。”

    这话一出,赵贤良的心里无比羞愧,李牧拿出这么大规模的资金用来防止疫情扩散引发社会现象,自己却下意识的觉得他要趁机捞钱,如此一对比,倒真显得自己心胸和眼界与李牧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谢芸下意识的看向女儿赵子秋,心中感叹:我的好闺女,你这是找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竟然让你爸妈都在他面前感觉自惭形秽。

    赵贤良此刻问李牧:“投资这么多,万一要是疫情没有爆发,这些物资怎么办?”

    李牧笑道:“放在淘宝网慢慢卖呗,或者捐给需要的人,刚才不是说过了,淘宝和牧野科技一起来承担这部分损失,区区二十亿,不会对两家公司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牧野科技c轮融资之后,账上趴着几百亿人民币的现金,虽然花的速度很快,但现在依旧还在几百亿的规模,而淘宝网现在的沉淀资金也已经趋近百亿,以这两家公司的体量,共同消化二十亿的损失,不敢说无关痛痒,但也不会伤筋动骨。

    赵贤良不由得竖起一个大拇指,激动之余脑子一热,脱口便对李牧说:“这样,我也投资五个亿,交给你来运作,具体运作的原则和你这二十亿一样!”

    对赵贤良这种走重资产路线的实体企业家来说,五亿现金是个大数目,他拿出五个亿现金,比李牧拿出五十个亿还要难得多。

    谢芸听到自己老公如此允诺,下意识眉头微蹙,但很快便舒展开来,女儿的男朋友都有这种魄力,自己老公积极响应,自己不该拖后腿。

    没想到,李牧却笑着说道:“叔叔,之所以定二十亿的物资储备计划,是因为我判断二十亿应该就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这里面还会附加上yy的一部分资源置换,所以综合下来,物资总量还会有一定的增长,您现在再追加这么多钱,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了,到时候怕是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赵贤良思忖片刻,认为李牧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李牧已经推测出大概的物资缺口,并且拿出足够填补这个缺口的资金,自己再追加资金进去也确实没有太大意义。

    于是,赵贤良对李牧说道:“如果有临时追加的需求,记得跟我打个招呼,多了不敢说,五六个亿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李牧爽快的答应下来,不过又隐晦的点了一句:“赵叔叔,我觉得缺口就算有也不会非常大,到时候如果需要的话,您准备一个亿左右也就差不多了。”

    赵贤良点点头,很是慷慨的说道:“到时候你看情况,缺多少直接告诉我!”

    “好!”

    李牧应承了一句,但心里却根本没把赵贤良的话当回事。

    就算赵贤良说的是心里话,就算这二十亿真不够用,李牧也不想从他这里拿钱。

    赵贤良虽然资产总额不低,但从自己上次去参观了他在杭城郊区的总部基地之后,李牧心里就是手里活的钱一定不会太多,要是真拿五亿现金出来做一件不可能盈利,甚至极大可能亏本的生意,他自己恐怕要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如果疫情被控制住,物资烂在手里,自己能承担这些损失,可他真能承受得了吗?

    到时候自己总不能眼看着他的资金进去之后出不来,为了帮他避免这样的可能,自己肯定要优先帮他把他投入的那部分物资变现,如果自己投20亿,他投5亿,最后25加起来只能跑掉5亿,那自己肯定也要让他那5亿先跑,可是那样一来,自己跟其他的合作伙伴怎么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