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三国时代-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头来,他还是他,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儒士缓缓起身,他走到赫连博贴的身侧,轻声说道:“三月以来,我每日见你便敬你一杯,这酒有无害,却是药引,今日酒中无毒,但杯上却被我抹有毒草,名为钩吻,无可医治,配合药引,沾之即死。”

    中年儒士拿下赫连博贴的佩剑,将其放在对方脖间,继续说道:“去见主公,总要拿些像样的见面礼,牛羊牧场我带不过去,骑兵奴隶也无人跟随,思来想去,也只有借你这头颅一用,我数三声,你若不反驳,我便自取了。”

    赫连博贴,这个曾经短暂坐拥整个戈壁的王者,已经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三声之后,偌大的头颅,这件鲜血淋漓的见面礼出现在了儒士手中。

    将头颅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盒之中,儒士背在身后缓缓走出帐篷,大风起,有些不耐寒的儒士缩了缩脖子,更将双手钻入袖口,这一刻,他步履阑珊,面朝北方,逐步而行。

    ……………

    上传的有些晚了,但这是昨天的更新,今日更新不变。

    铺垫的梗终于填完了,这回,不难猜了吧?

第八十一章 毒士() 
崇阳县开始繁荣,无情的掠夺,让崇阳县就如同一只获得血液的水蛭一般,快速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房屋翻盖、道路维修、城墙加厚;崇阳县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很难想象,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每个人的心中更是对生活充满绝望。

    而现在,美味的食物、暖和的房屋、厚实的衣服因有尽有,对于崇阳县的百姓来说,这一切,就如同做梦一般,让他们根本不敢置信。

    劳力的加入,让崇阳县的进展突发猛进,但皇甫牧并没有刻意去克扣他们,相反,作为奴隶的他们虽然失去了家园,但在这里,最起码还有房屋和食物,没有受到残酷的对待。

    每天工作不超过五小时,一日两餐,不得刻意打骂,不能强迫对方行龌龊之事。

    对于这些奴隶,皇甫牧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某些百姓眼中,有些过于迂腐与善良。

    汉民与匈奴人的恩怨并非一朝一夕,长达几十年的斗争,早已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仇恨,每年冬天,都会有匈奴人去掠夺周围的汉民充当奴隶,而被捕获的汉民下场,多数都是生不如死。

    当然,皇甫牧并不是对匈奴人真的保有善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他不是不懂,更何况,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更是让皇甫牧从心里厌恶异族,但一个势力的崛起,所仰仗的并非是残暴与武力,而是完善的秩序于法律。

    若真将这些匈奴人视为猪狗,稍有不喜就斩杀肆虐,那么,自己与匈奴这些野人又有何异?

    规矩就是初步的秩序,只有这些,儒人才不会乱法,武人才不会乱禁,他麾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不会因这残酷的时代而感到绝望与无奈。

    皇甫牧既然接受华夏征服者的任务,当然会以天下为目标行事,这个时代已经腐朽,就如同盖房一般,根基以毁就算盖的再高也不过是危楼一座,而眼下,拥有崇阳县,皇甫牧拥有了实现自己野望的机会。

    秩序,对于崇阳县百姓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制度,但对于皇甫牧来说,却是万步之中的第一步。

    根基打好,他的路才会走远,高度,才会逐渐上升!

    当然,掠夺一个部落并没有令皇甫牧就此收手,恰恰相反,尝到了甜头的皇甫牧早已预计了下一场掠夺,原本打算就在今日,但好巧不巧,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他此前的设定。

    皇甫牧的面前,一名中年儒士沉稳而站,他身穿一件羊皮袄,两鬓斑白如雪,模样算不上丑,但扔进人群中,多数也是会被直接过滤掉的普通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儒士,手中却捧着一颗乌力亚苏统治者的脑袋,儒士看了一眼皇甫牧,扯了扯干裂的嘴唇,语气依旧阴沉说道:“我以为你的情况很糟,但没想到,这里的一切比我所预期的都强上不少。”

    皇甫牧抬起头,未曾开口,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贾诩。

    贾文和。

    这便是皇甫牧用招贤令开出的武将,也是他许久以来,最不愿见到的人影之一。

    贾诩,武威姑臧人。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从此归于曹操门下,直至寿终。

    三国文人多雅号,鬼才郭嘉、卧龙诸葛、雏凤庞统,这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着他们的性情或是抱负,而贾诩亦然也有一号,别称毒士。

    皇甫牧咧了咧嘴,强行挤出一个笑容,对于这个在三国少有能够善终的腹黑始祖,他不得不承认,即便对方名义上是自己的手下,但他心中依旧充满忌惮。

    贾诩原本是董卓的旧部,董卓死后,他投靠李傕,为了自保,出谋令其反攻长安,而正是这条计谋,开启了李傕对长安三年的血腥统治,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长安百姓死伤百万,堪称饿殍遍野,十里无人。

    贾诩品行失德,为一己之利灭百万性命,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其计谋却言出必中,从无差错,即便今后投靠张济,也曾两次出谋击败曹操,更是因此杀了曹操长子曹昂,与古之恶来,猛将典韦!

    贾诩之强,强于有舌三寸,寸寸杀人,如刀似刃。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招贤令的力量下前来投靠自己,但不同吴封、褚严,贾诩的忠诚并非强制,而是全凭他一人做主。

    一个先后效忠董卓、李傕、张济、曹操;更在后期曹丕掌权时,亦如既往功成名就,最终死后还落得肃侯谥号的男人,会甘愿一心一意辅佐自己?不用去想,这定然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贾诩抬起头,环视了一圈屋内的景象,说道:“乌力亚苏已完,属于凉州最大的匈奴势力,从三日前便不复存在。”

    乌力亚苏,这个在戈壁拥有绝对实力的霸主内战不断,短短三月死伤一万人马的传言,皇甫牧已然从百姓口中尽数得知,但眼下,由这场幕后的黑手亲自叙述,皇甫牧依旧感到不可抑制的震惊。

    乌力亚苏,戈壁霸主,拥有三万人口,牛羊无数,堪称凉州境地最大的匈奴部落,可短短三月,却遭受如此巨祸,而这原因所在,正是贾诩在背后推波助澜,此等计谋,堪称无双,惊为天人。

    三国谋士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贯穿整个时代的却寥寥无几。

    郭嘉、周瑜、田丰、李儒、陈宫、戏志才哪一个不是经世之才,但苦于命短,大多在三国初中期便命丧黄泉,无法再为效忠主公出谋划策。

    而贾诩不同,除却毒士之号,要谋有谋,要策有策,最重要的是他享年七十有七,整整贯穿了三国时代,若能得他相助,区区凉州,根本不足挂齿。

    但是,要如何才能让他真正效忠自己?

    皇甫牧眼神凝重,这一刻,他心中已然思乱如麻。

第八十二章 少年自有少年狂() 
贾诩,这个就如同旁观者一般站在整个时代背后,未曾亲自踏入漩涡,但寥寥几次出谋,却能将天下逆转乾坤,从无差错,更重要的是,潮起潮伏,诺用其计者相继被杀,而他却总能全身而退,这般隐忍、这般自保,绝非常人能敌。

    在这之前,皇甫牧想过许多方法该如何收服贾诩,美色、财富、权势甚至是毒誓许诺,但今日,在见到真人之后,皇甫牧却将早已思绪好的一切全部抹平。

    他会甘愿效忠自己吗?

    皇甫牧不信,但总要试试。

    皇甫牧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扳指,眼神平视,凝声说道:“先生才学盖世,能得先生相助乃我毕生幸事,现如今,我无他物赏赐先生,但我以性命作保,先生若投,我必以师代之!”

    皇甫牧说的很明白,大致意思是,只要你投靠相助,我以师长相待,古代重德,天地君亲师,更是重中之中,皇甫牧现如今以师相称,足以看出真心果断。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公子被逐出府,我也略有耳闻,只是我没想到,公子弱冠之年竟能在这残酷之地站稳脚跟,实属惊异,三年前,承蒙公子一语向求,令我在将军刀下逃过一劫,我贾诩做人,有怨报,有恩还,一命相救,十倍奉还,戈壁三势已除其一,剩余两势,我定然全力相助,但我没有功名之心,这点还请公子见谅,事成之后允我离开。”

    “果然,还是拒绝了吗?”听完贾诩的叙述,皇甫牧脸上多少有些失落,即便他早已料到,但真的从对方口中说出,心中难免会有些不适。

    招贤令给贾诩安排了一个恰当的理由,辅佐自己只是以报救命之恩,而如他所说,报恩之后,便就此离开,不求分毫。

    不求分毫?

    皇甫牧心中冷笑一声,如若真是不求分毫,他就不是贾诩贾文和了。

    纵观三国谋士,周瑜最风流,司马最隐忍、田丰最刚烈、贾诩最为自保。

    乱世为棋,人马为子,皇甫牧每走一步都似如履薄冰,时代的篇幅并未展开,在将来,文臣、猛将纷纷降世,就算褚严晋升一流武将,对于大势也并无扭转之力。

    人为棋也好,棋如人也罢,棋子再强也终究看不到棋盘走势,若想争锋,唯有找寻一执棋之人,方能与世对弈。

    棋局之上,主公为帅,精兵如卒,猛士如车。

    拥有千年记忆,只要给他时间,凭借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皇甫牧有信心造就出一支精锐之师,但论智谋,皇甫牧却没有任何信心能与这个时代的巅峰谋士相提并论。

    武王身后的姜尚,刘邦身后的张良,李世明身后的房玄龄。

    纵观千年,每一个君主背后都一名执棋之人,为其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整个三国,谋士如雨,但能称为执棋之者却屈指可数,而贾诩,便是这少数人之中的其中一名。

    若能得他相助,于己于势,皆有益处。

    就这样放任贾诩离开,皇甫牧舍得吗?

    当然不舍得!

    “无论如何,贾诩必须留下!”

    这一刻,皇甫牧下定决定,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让贾诩留在自己身边。

    皇甫牧需要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执棋者,帮他打理这座薄弱的新起势力,他不行,但贾诩却行。

    皇甫牧坐在那里,气质突然转变,如果说前一秒他还如清风般和煦,那么现在,他便如同寒冬般冻人心脾,他早已不是那个被赶出皇甫牧的丧家之犬,而是亲手覆灭清泉山与匈奴部落,残杀数百人的嗜血屠夫。

    皇甫牧一改往常,冷笑道:“我与先生一见如故,从今以后,先生不能走了。”

    贾诩抬起头,平静的脸上没有表情,淡淡说道:“我若执意离开呢?”

    皇甫牧回答道:“剖心、斩腰、五马分尸!”

    古有臣寻主愿者上钩,近有主寻臣三顾茅庐,纵观历史,主与臣交,大多都是名扬千古,令人向往,但眼下,皇甫牧反其道而行,竟以如此狠辣手段以命相邀,简直闻所未闻,令人膛目结舌。

    被誉为毒士的贾诩脸上终于无法平静,他嘴角轻撩,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轻轻道:“人不重要,这里才重要,你不怕我暗中使绊,敌未死,你先亡吗?”

    皇甫牧缓缓起身,他走到贾诩身边,低下头,表情无比认真:“我麾下共有卫士二十七人,即日起,我便下令,我若稍有不慎,便取先生头颅做陪,共下黄泉。”

    贾诩,这个辗转四处的谋士,即便先后为四人出谋划策,但却从未真正效忠过谁,就算日后归于枭雄门下,也多是韬光养晦,直至寿寝。

    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个自保到了极限的男人,为求自保,他不惜说服李傕入驻长安,先后造成百万百姓因此丧命,为求自保,他献计除曹,导致曹昂、典韦含恨宛城,为求自保,他甘愿埋没才华,后半生未出一计一策,诸葛为保蜀汉,不惜鞠躬尽瘁,司马为求大业,更是隐忍极致,天下谋士,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唯独贾诩,一生出谋,只为性命,别无所求。

    贾诩是个从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家伙,对待皇甫牧,他心中只有报恩,若是臣服,仅凭崇阳县如今的势力,根本不会被他看在眼里,没有理会皇甫牧的威胁,贾诩淡淡说道:“我游走三洲之地,每到一地便有将帅予我重利为其效命,或美、或财、或权、或势,唯独你不一样,以杀相逼,此等做法,我就算投你,你敢真心用吗?”

    “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