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幺妹-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氏就说:“婉儿,你也吃。每一次你张罗了好吃的,又吃不多少,反都让我们吃。”

    宁婉就笑,“我还小呢,吃不下的。”其实她现在正长身子呢,每餐吃的也多,只不过舍不得挑好的吃。眼下家里的情况,自然要先可着娘吃好。

    但就是这样,娘还是出了事。

    这一天,于氏正在帮宁清载衣,突然脸色就白了,捂着肚子皱着眉头道:“肚子有点疼。”

    宁婉心里募地沉了下去。在她的梦中娘小产了,从那以后身子就彻底垮了下来,再熬了几年,看着家里因为没有儿子就要成了绝户,眼睛都没有闭上就走了。

    梦里的事情又多又杂,宁婉也记不清这事究竟发生在何时,但是她知道是在二月二之前,如今眼见着社日顺利过了,宁清的亲事也定下了,她原以为已经无事了。而娘这些日子身子养得不错,因为吃的也好些,脸上还添了些红润。

    不想娘还是肚子疼了,难道命运是不逆转的吗?

    于氏说肚子疼,宁梁和宁清虽然也担心,但再不会想到那些可怕的将来,因此倒不似宁婉被吓得很,只扶了于氏上炕,“赶紧躺着。”

    于氏自己也不在意,“哪里这么金贵了?过一会就能好。”

    宁婉却又清醒了过来,紧紧地攥紧了拳头,不,她决不能让过去的事情重演!“爹,赶紧去请大夫!”

    农家人生了病没有立即就要请大夫的,都要先挺上几天看看,如果还是不好再请大夫的,毕竟请大夫要用的钱可不少。于氏眼下的情况看起来还来不至于有多严重,就是先前宁婉伤了之后也昏过一天一夜又发起了烧才请的大夫,而且果真也花许多钱。

    因此于氏便第一个反对,“请什么大夫?我歇一歇就好了。”

    宁梁也犹豫起来。

    但是宁婉却十分地坚决,“爹,赶紧去请,把家里的钱都带着,先向大夫说说娘是怎么样了,能带些药就直接带些药过来!”见爹还没有动,便喝一声,“要是娘肚子里的小弟弟有事,多少钱也再换不回来了!”

    宁梁盼儿子盼了多少年了,现在也猛然醒悟过来,赶紧向于氏要钱匣子的钥匙,“我这就去镇里。”

    于氏想想只得拿了出来,却又嘱咐,“省着点用。”

    宁婉急忙将钥匙接过递给爹,“娘,你就什么也别管了,好好歇着吧!”

    于氏先前还逞强一再说没事,可宁梁走了没多久,她的肚子越发疼了起来,将眉头皱了起来再不吭声。宁清看着娘越来越白的脸害怕起来,拉着宁婉道:“可怎么办?”

    宁婉其实也害怕,但是她知道害怕是没有用的,因此烧了热水帮于氏擦脸,又握住手不住地安慰,“娘,没事的,爹一会儿就回来了。”又将家里所余不多的红糖都用开水冲了,喂于氏喝下。

    至于别的,家里再也没有什么能用上的了。

    三家村地处偏僻,宁梁急忙跑了出去,去镇里请谢大夫,谢大夫听了情况紧急,就骑着毛驴先到了,见于氏的情况,赶紧拿出几根银针按穴位扎了进去。只一会儿,宁氏的腹痛就轻些了,脸也不再那么白。

    这时就看出带药过来的好处,谢大夫赶紧拿出一丸药给宁家人,“这是保胎益母丸,用温水送服。”宁婉急忙拿了温水服侍于氏吃下。

    这时宁梁也气喘吁吁地赶回来,就听谢大夫说:“幸亏你们请我请的及时,否则胎儿定然难保了!”又将宁梁吓得哆嗦着问:“现在可是不要紧了?”

    谢大夫人就道:“暂时稳住了,但是孕妇身子亏欠很久,一时也难补得上,”眼睛在屋内环视一周,便知这家里定然吃不起贵重药品的,便道:“这保胎益母丸我给你们留下二十丸,每日早晚各一丸,另外尽量多给孕妇做些肉蛋之类的,平时再加小心,特别是三个月之内,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专心保胎。”

    原来娘之所以小产,归根结底还是身子太差。想也不奇怪,她从小常吃不饱饭,到了三家村也不过勉强混个温饱,前几年又陆续掉了两个胎儿,再加上平日里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尽让给了丈夫和三个孩子。便是近些时日自己张罗着吃几次鸡也难以一下子补回来。

    因此先前自己被郭小燕推倒撞伤的事情平安过去,当时虽没有引发小产,可终还是有症候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发了出来。

    宁婉想起了自己曾见过那些富贵人家妇人常吃的补品,就向谢大夫问:“是不是要吃燕窝花胶补养为好?”

    谢大夫看着眼前的小姑娘,满脸地期盼,一双大眼睛专注地盯着自己,显见是个懂事的孩子,便温声道:“燕窝花胶的固然好,但是也不是必须的,若是能在肉蛋之外每日再熬些阿胶红枣就可以了。”

    宁婉虽然在梦中活到了二十几岁,但是她没经历过夫妻恩爱、怀胎生子,于妇人的事并不明白,因此一时竟没有想到,现在拍了拍额头,怎么就将这阿胶红枣忘记了?赵家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燕窝花胶,她也曾眼见了那些有身孕的妯娌们吃阿胶红枣汤。

    宁梁也听懂了,红枣是大家都知道的,却问:“阿胶贵吗?”

    比起燕窝便宜得多了,但是对宁家的情况还是很贵的。但是宁婉毫不犹豫地向爹道:“我们买!”

    陪谢大夫吃了简单的午饭,宁梁便再次与谢大夫出了三家村,既送谢大夫又去买阿胶红枣,天黑透了才回来,家里的八贯钱都用尽了,也只买回来不多一点。

    宁婉赶紧到灶上将给爹留的晚饭拿了出来,爹在外面一向舍不得花钱买东西吃,又道:“我去把阿胶熬起来。”

    于氏心疼女儿,便道:“明日再熬吧。”

    宁婉就笑,“既然买来了就赶紧吃上。”说着按谢大夫教的法子,到灶上隔了布袋将阿胶砸成粉末,隔着开水单用一个盆子熬了起来。宁清也帮忙洗枣弄枣肉,等阿胶化开了将枣肉放进,再煮一会端出来给于氏。

    于氏这时候肚子已经不疼了,虽然将阿胶吃了,但未免又担心,“家里的钱都用尽了,清儿的嫁妆怎么办?”

    宁婉就道:“娘,人是最重要的,现在只要小弟弟没事,花多少钱都没关系。”

    宁梁也不免说她,“你这一次的病多凶险,竟还想着银钱的事?”

    “但是,清儿的亲事就在今年,我们再从哪里能弄来十二贯钱?”

    宁清这时便大声地说:“爹,娘,不成我就不嫁了,决不让家里为难!”

    宁婉瞧着二姐,她口里说不让家里为难不嫁了,好像是为了家里着想。但已经定了亲收了聘礼,如果不嫁成了什么?难不成宁家毁婚?如果真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应该说不要压箱钱了,可是她就是不肯这样说。

    这时爹果然安慰二女儿,“清儿,别担心,秋收之后爹去借,如果借不到就卖几亩地,总要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唉!”宁婉在心里长长地叹了一声,命运这种东西还真是难以改变啊!兜来兜去家里还是要卖地,但是,她决不让步!因此便大声道:“爹、娘,你们别急,我想到法子挣钱了!”

    爹娘都不大信,“你才多大,能有什么法子挣到钱?”

    宁婉醒来后,一面努力将家里各种事态的方向扭转了,一面就在想怎么能挣钱。

    说到底,宁家的许多事情都是因为没有钱——如果有钱,娘的身子就不会这样弱,就能再生个儿子;爹也不会为了挣钱累出了痨病;而自己也不必自卖到赵家做妾……

    但是,虽然到了赵家之后发现挣钱很容易,但是就在此时此地,宁婉却一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自己现在才十三岁,既不能看帐,也不能管铺子,更不能打理家事,而且就是告诉别人自己会,也没有人能相信,反倒以为自己疯了。

    而且,在三家村里,自己的这些本事完全用不上,家里没有铺子,八贯钱已经都用光了,现在只有二十亩地,唯一的办法还是种地,小小的山村土地有限,就是想多开些荒都是不可能的。

    是以三家村人在种地之外能想出挣钱的办法就是养些猪鸡之类的,虽然养得多挣得也多,但也不能扩大许多,毕竟没有足够的粮食,而且把猪肉和鸡蛋送出三家村又是一个难处,因此想以此挣大钱也不容易

    所以宁婉想了好久依旧一筹未展。

    但是今天她已经被逼到了毫无退路的地步,决定抢先占用宁清和刘货郎发财的法子。

第19章 秘密() 
在宁婉的梦中,刘货郎和宁清成亲后就用自家给的压箱钱做本,在卖杂货的同时开始了收山货,收到的山货攒起来送到县里,这里面的利很大,刘货郎与宁清靠了山货的买卖,成了马驿镇上的富户,后来还搬到了虎台县里开了铺子。

    宁婉虽然早知道这些,但是她原来还不想影响宁清的财路,因此一直另辟蹊径找办法,但是现在娘病了宁清还是把自己的嫁妆放在第一位,刘家下聘的十二贯一文不肯拿出来就算了,还用话逼着爹答应给她办嫁妆,宁婉立即觉得抢了她的财路也没有什么,毕竟先前她和刘货郎也是拿着自家凑的压箱钱发的家。

    因此宁婉便向爹娘笑道:“我其实已经长大了,又听别人说县里,还有更远的地方,那些人都喜欢我们的山货,只要能将山货送过去,价要比我们三家村翻上一倍到好几倍呢。因此,我就想,今年开春了,就到山里采山货,送到县城去卖,不就是给家里挣钱了吗?”

    宁清马上转回了头,“你怎么知道县里山货比我们这里翻上几倍呢?”

    这一直是她和刘货郎的秘密。

    宁清认识刘货郎已经几年了,她最喜欢听刘货郎给自己讲三家村外面的事,后来两人情投意和,便商量起嫁娶之事。天从人愿,两家人也都同意,一切都进展得顺顺利利。

    两人再见了面便别有一种亲密,刘货郎就告诉宁清,他不想做一辈子货郎,早有心改收山货,并有信心能挣到大钱。只是刘家的长辈们都不同意,他若是想改行,一定要先分家出来。可是刘家家底儿虽厚,但是儿孙却多,就算能分了家,也分不了太多,不够做生意的本钱。

    而宁清听了十分心动,就将自家会给压箱钱的也说了,又答应刘货郎将来拿着压箱钱给他做生意。

    听了会有这样一笔钱,刘货郎又生了更多的心机,与宁清算计好一同问宁梁和于氏,如果他们答应双倍反回聘礼的钱,便想办法说服父母,将分家钱提前给他们,都做为聘礼送到宁家。宁家若是双倍返还了聘礼,他们做生意的本钱就够用了。

    但是他们的计划却被宁婉的一个玩笑打破了,刘货郎虽然失望,但是他原本就不大相信宁家这样寻常的农户会双倍返回聘礼,因此还不是很难过,但是宁清却知道,如果没有宁婉插话,爹和娘恐怕就会含糊地答应下来了。

    原本算好的几十贯钱都没了,现在宁清又说要收山货卖到县里,正是要抢刘货郎的生意,宁清就用鼻子冷哼了一声,“你知道县城在哪?门朝哪开?而且你自己能采多少,去县城一次值不值得?”

    “我虽然采不了多少,但是可以把村里人采的山货一起拿到县城去卖呀!”宁婉听了宁清的话立即就知道她果真和刘货郎商量过收山货的事,所以才能将这些事情都提前想到了。可是自己比宁清还清楚他们之后怎么做的,因此就眨着眼睛笑道:“至于县城在哪里?只要打听打听就知道了,老人家不都说,路出嘴边嘛!”

    “村里人采的山货凭什么要给你,你又没有本钱?”

    宁清这话倒提醒宁婉了,“我可以先赊帐,乡里乡亲的,他们未必不肯,卖了货再把钱还他们。”

    为什么刘货郎和自己没想到这个办法?宁清便是一怔,不知如何去反驳宁婉了。

    倒是宁梁笑着摇头说:“你们最多只去过马驿镇,哪里知道虎台县有多远?从我们家走到县里要好几个时辰,而且县城还是有城门的,早上打开晚上关上,进城时有兵将们守着,过往的人都要一个个地检查,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氏也道:“你听谁说的?这样土的东西县里的能看得上眼?再说就算是真的,告诉你的人不早自己去挣钱了,还等着你做这个生意?”

    宁婉瞧瞧爹娘,他们正是因为一直没有真正走出三家村,才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不相信自己的办法,不,其实是刘货郎和宁清的办法,当然但是现在已经成了她的了——宁婉肯定这个办法一定能挣到钱的。

    虽然她现在没有本钱,又有许多许多困难,但是宁婉却认定,只要自己肯吃苦,一定能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