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幺妹-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要熬上一年,去年只一冬天就很难受了!

    宁婉瞧瞧他得意的样子,也不再劝什么,难不成他有法子自己就束手无策?毕竟就连他也说自己是狐狸呢,迷惑男人还不是天生的本事!因此只在他怀里道:“我还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我三哥自南边辞官回来了,我想我们山上这许多人,大人孩子都算上没几个识字的,不如请了他来开个学堂教书。”

    与徐老知府那样荣归故里不同,胡敦儒辞官回家是悄无声息的,虎台县里知道的人并不多,铁石也是在岳家时听了一句,现在就问:“当时岳父并没有细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才做了几天的官就回来了?”

    “我爹我娘其实也不大清楚,也不好细问三哥,”宁婉就道:“估计还是他那耿直孤傲的性子与官场合不来吧。”

    “三哥是个好人,若是能来当然不错,”铁石就道:“不若我过去相请好些。”

    “那自然更郑重些。”宁婉知道胡敦儒接了学堂后很会管教孩子们,他到了虎踞山军户家的孩子们一定受宜。且三哥那样的人在哪里教书都好,但她毕竟还是偏着虎踞山的。

    铁石就笑了,“先前我们在多伦时,虽然有洛大哥在,可除了我并没人肯跟着他读书识字,大家都觉得一点用处也没有。就是老林当初在老宅认字时也有不少人笑话他,可现在山上竟要开学堂了!”

    “不只是要开学堂,而且我保证学堂开了之后,除了孩子们,就是大人也会有许多来学的。”宁婉就一笑道:“现在石炭场里最缺的就是能写会算的人,活轻松赚的钱又多,多少人都羡慕,只苦于没有机会识字。”

    毕竟形势变了。

    铁石亦是点头,他向来是说做就做的人,立即就定了下来,“过几天我们回老宅时先绕路去请三哥。”

第286章 食言() 
胡敦儒辞官回了辽东,但他如今在何处宁婉并不知道,因此与铁石先到了马驿镇上打听。

    镇子上的人都认得宁婉,也知她嫁得好,如今更见她衣着不凡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十分亲热,因见打听胡敦儒就笑着告诉她,“你三哥如今接了许家的学堂教书呢。”

    胡敦儒回乡还不到一个月,没想到他就已经接下学堂了!宁婉原还打算趁着三哥在胡家村里赋闲时请他呢,就笑道:“还真快呀,竟没在家里歇一歇。”

    大家就都说:“也是巧了,胡先生回来时,许老先生正要去南边投奔儿子,正为没有人接手学堂忧心,见了得意门生就连宅子也借给他用了。如今,你三哥或免或降束修,招了许多学生来读书,比先前的学堂还兴旺了。”

    当年胡敦儒也是这样做的!

    宁婉点了点头,便与铁石牵马走了过去,远远地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及到了许宅门前轻叩上面的铁环,来应门的竟是古氏,荆钗布裙,并无一星半点富丽闲妆,手里还抱着小儿子。

    古氏就笑着将他们让到屋子里,“赶紧进来坐,他正在授课,此时倒不好叫。我去泡茶。”说着抱着小儿子下去了。

    宁婉赶紧跟了过去,见古氏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烧灶煮茶,就知如今胡家连个下人也没有请。三哥俸禄自是没多少,但三嫂的嫁妆可是不少的,现在过得如此清贫,显然那些银钱如搭在别处了,因此一面帮着弄水一面说:“我三哥的脾气太梗直了,倒让嫂子跟着受苦。”

    先前她虽然认得胡敦儒,但也只是几面之交,十分敬重他的人品,其余倒没有细想。现在与胡家成了干亲,熟悉了胡村长、干娘还有三嫂等人,宁婉在依旧敬重胡敦儒的同时,也对三哥的家人多了几分感慨。

    就比如古氏吧,原来可是古太太从小娇养在家里的小姐,当初刚嫁给三哥时是那样娇滴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样子,现在乍一看竟似乡间粗手大脚的寻常妇人了。古太太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心疼呢!

    当然还有胡村长和干娘,知道辛辛苦苦供着读书的儿子弃官不做回乡教书了,心里一定不是滋味吧!

    是以胡敦儒后来有那样高的声望,受到了那样多人的尊敬,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努力,更是大家的牺牲。

    好在古氏倒没有什么怨怼,笑着煮了茶说:“所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我既然嫁了你三哥,自然什么都要随着他的,无所谓什么受苦不受苦的。”

    世上女人多是如此的,宁婉听了点点头,就见古氏怀里的儿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放在炕上的点心匣子,却一声也不吭,心里竟有点酸,便打开了一个送到孩子面前,“喜欢那样就吃吧,姑姑过些时候再买了送来。”

    毕竟是小孩子,点心摆在了眼前就咽了咽唾沫,却不伸手只转过头去看娘。

    古氏自是心疼儿子,点了点头,又见儿子吃得狼吞虎咽,就有些不好意思,“这孩子太不懂事了。”

    宁婉就笑道:“小孩子自是喜欢这些小零嘴儿,我家槐花儿也一样的。”

    说了会儿闲话,胡敦儒下了课从后面回来,见到婉妹与妹夫过来十分高兴,向古氏道:“去赊一壶酒,我与妹夫吃酒说话。”

    宁婉便拦住了,“我们来原是有事儿的,说了话就要回家,且你也知道他不大吃酒的。”说着将虎踞山要请先生的事说了,又道:“山上有住处,束修之类的也都好说,只看三哥的意思。”

    胡敦儒立即就摇了摇头,“你们固然是好意,可恕我不能领情了。如今我已经接下了马驿镇的学堂,自是要用心办好。”

    其实宁婉与铁石进了许宅之后已经都意识到胡敦儒不可能去虎踞山了,不过既然到了总要将话说清楚,眼下倒也不失望,便都笑道:“我们也不过是想着三哥学问好便过来问问的,既然不成也没什么。”

    胡敦儒却又摇头,“我虽然去不了,但你们的学堂也一定要办,而且要好好办!不如这样,我帮你们介绍一位先生,他在科考一途并不顺利,如今只有秀才功名,但其实学问并不逊于我。”

    宁婉与铁石听了自是愿意,“若能如此自然好,我们并不认得合适的先生。”

    胡敦儒就道:“我说的这位先生姓梅,住在七里村,离虎台县城并不远。”说着就写了一封信给了他们,“他性子与我相近,也是不合时宜的人,因此拿了我的信倒能省些事。”说毕一定要留二人吃饭。

    的确已经到了饭时,又是亲戚,铁石与宁婉倒不好推,且古氏早下厨做了几样菜蔬,又蒸了一碗咸肉,显见已经是胡家最好的招待了。

    大家坐下吃饭,虽然分了桌,但都在一间屋子里,说话也方便。几句话就又说到了学堂,胡敦儒便道:“我自去了京城参加科考,后来又派到南边做官,这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一事无成,但也颇增了些见识——那些地方看起来到处是锦绣膏粱,但其实亦有许多人家贫无立锥之地,甚至有些人不得已还要到辽东来谋生路;至于官场上更是奢糜虚伪,官员们相互勾结中饱私囊,我极看不惯也不屑与他们往来,但却亦有许多辽东没有的好处。”

    “我最为心仪的便是那边文风极盛,不必说城镇之内,便是小小的村子中都有学堂,略大一些的家族里都会办族学,更有一种冬学,就是在冬日农闲时专为贫穷的农家子弟开设的学堂,学生们非但不必交束修,甚至有的还连饭食费用都免了……”

    “我其实才做了几十日的官就挂冠而归了,但回来的路上就下定了决心,回马驿镇将冬学办起来……”

    虽然没有酒,菜饭亦十分简陋,但胡敦儒却全不以为意,谈笑风生,兴致颇高,而宁婉和铁石也听得入迷,觉得不虚此行。

    离开胡家后他们依言请了梅秀才,在虎踞山上办了一间学堂,先前不过一时起意,为着石炭场记帐诸事方便,如今才真正意识到办学堂的必要。

    学堂办起后,因束修都由千户所出资,因此前去读书识字的孩子不少,又有几个成人也去听课,梅秀才也是个心思端正用心授课的人,诸事亦顺利。

    唯有路少夫人却食言了。

    铁石回虎台县住了一个月回来后,就放了路百户一个月的假,但路百户自安平卫回来时,带的还是佩玉,原来路少夫人因大儿子刚启蒙读书,小儿子最近生了一场病没有成行。

    路少夫人还特别让佩玉带了一封信给卢夫人,将她的无奈诉说了一番,又道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带着小儿子过来,与宁婉相伴。

    宁婉自己也是做娘的人,又也因槐花儿小只让铁石一个回虎踞山过,因此十分理解,就叹着说:“也是没法子的事,总不能不管两个儿子吧。”也就将事情放下了。

    只是没多久她不小心看出一件事来,便发起了愁,与铁石在被窝里说:“我瞧着佩玉似乎有了身孕,可怎么着?”

    铁石根本不放在心上,“她有身孕便有,与你何干?”

    “唉!”宁婉先叹了一声气,“怎么与我无关?前些时候我们在赵家的庄子里说话,我还告诉路少夫人佩玉很是本分呢。”

    “原来是因为有了身孕就不本分了,那你是应该告诉路少夫人。”

    铁石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而宁婉先前也没有向他将女人间的私话说出来,现在想了一想终还是不想瞒他,就说:“路家老辈的时候出过庶子和嫡子争袭职之事,恐怕当时的情形不大好,后来这几代指挥同知就都没有庶子——可没有庶子却并不是没有妾室通房丫头,只是他们家有一个密方,给这些旁边人吃了就不能受孕生子了。”

    卢铁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儿,“真是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密方!”

    宁婉就说:“我们自然过去是不知道的,但据路少夫人说,这药在达官显贵之家却很常见,代代相传,有主母明着给妾室吃的,也有偷偷下药的,更有后宅的女子们彼此谋害对方的子嗣。”

    “既然如此,佩玉自然是吃过那密方怎么却又有孕了?”

    “我亦不知,”宁婉就说:“估计或是那密方并不是百试百灵的,或是她根本就骗了路少夫人,没有吃过那药。”

    铁石至此才听懂了媳妇的为难,“那你要怎么办?”

    “我亦不知道,若是告诉了路少夫人,只怕她一气之下要了佩玉肚子那孩子的命,造了孽;若不告诉,将来她也是尴尬。”

    在铁石看来,媳妇的事儿都是他的事儿,因此立即就道:“你不必管了,这事交给我吧。”

    宁婉就笑,“别的事儿你揽过去也就揽过去了,人家屋里人的事儿你怎么管?”

    “我只与路百户说话。”

    “还是不要了,”宁婉拦住了他,“我也只是见佩玉呕酸疑心,其实也不能肯定她果真有了身孕,或者只是胃肠不好也未必可知。就算她果真有了身孕,我其实也没有对不起路少夫人的,前些时候见面,我再三提醒她放路少爷和佩玉住在山上太久了并不合适。”

    “原来你前些日子要见路少夫人为的就是说这几句话?”

    宁婉就怏怏地道:“你可别以为这是小事。”如果佩玉真的有孕了,于路少夫不亚于天塌下来。

    铁石虽不是细致的人,但成亲有些日子了,两个人又经历了一些,此时竟能想到媳妇的心事,便将她抱住,“放心,我断不会让你如此为难的。”

    宁婉终于展颜一笑,“我自然知道,否则与路少夫人的私话怎么会告诉你?”

第287章 藏珠() 
辽东的冬天来得早,虎踞山上还要更早些。

    没到十月,天气就很寒冷了,这一天竟飘起了雪花,宁婉依在火炕上看话本,舒服得不想起来。

    忽听门响,原来是铁石操练回来,一头一身的雪,又带了一股冷气。看宁婉要下炕就摆手道:“我身上凉,你别过来,免得冻着。”

    宁婉就笑,“你在外面没冻着,我在家里反倒冻着了?”说着下了炕帮他解了冰手的铠甲,又叹道:“练兵还真辛苦,不若大雪天让大家歇一歇吧。”

    “才入冬下点雪算什么,不吃些苦哪里能练成会打仗的兵?非但现在不能歇,就是三九天也不能歇。”

    宁婉心疼铁石,但她其实也知道自己这种心软是没用的,因此更加殷勤地帮他穿了件家常棉袍,又递了杯子过去,“先喝口热茶暖暖,方才我见飘了雪花就让他们杀了羊,一会儿大家喝羊汤暖一暖。”

    自打石炭生意做了起来,虎踞山上的日子越发好了,天刚变冷时媳妇儿就让人买了一群羊养在山上,说羊肉最温补,隔三差五地杀羊犒劳大家。

    卢铁石瞧着媳妇儿就笑,“刚刚我们操练时就听说了,因此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