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幺妹-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到近前,就见那里已经立起了四架土坯。原来土坯打好要码起来,湿土坯要磊成中间留了许多空隙的半圆形墙,每堵土墙有一人多高,共一千块土坯,因此只看土坯架就知道如今已经打了四千多块了。

    春玲就告诉宁婉,“我听你大江哥说,今明两日再打上两天,就能打出一万块土坯。”

    宁大江与他的父亲宁大伯很相像,个子高身体壮,是三家村打土坯的第一好手。宁婉曾听说当年媒人带他到春玲嫂子家相亲时,春玲嫂子家里一眼并没有看上不会说话的大江哥。偏巧那时春玲嫂子家正在打土坯,大江哥便脱了外衣上去帮忙干活,只半晌儿工夫就打了上千块的土坯,磊在一处比所有人的又多又好,春玲嫂子娘家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眼下宁大江将裤腿高高地挽了起来,上身只穿了件无袖短褂,手里拿着一个带着长把的石夯砸着木头模子里的土,又大又沉重的石夯在他手中仿佛没有重量一般,灵活地在木头模子里面按着一定顺序砸了几遍,就像舞蹈一般地在那模子上跳动,然后一个土坯就打好了。

    然后他停也不停地轮着石夯击向了下一个模子里的土,而给他打下手的宁大河赶紧将木模子拆了下来,将土坯留在原处,然后在一旁重新装好一模子的土,宁大江再将土砸实。

    这样两个人搭手配合着打土坯是最快的,只见一排新土坯就在这兄弟二人手下出现,还湿润的土坯颜色比土地要深,整齐地摆放着,竟十分地好看。

    宁婉便忍不住好奇地问:“嫂子,当年大江哥到你家打土坯的事可是真的?”

    春玲嫂子脸一红,可还是点了点头,“你还不知道你大江哥?不会说话,到我家像根柱子似地杵在那里,也不会对我爹娘说几句好听的,我爹娘脸都黑了。后来见我家正在打土坯,就上前去帮忙,一会儿就打了许多,又快又好。我爹就觉得他是个好好过日子的人,才答应了这门亲事。”

    宁婉便嘻嘻笑了,“你家大伯大娘真有眼光!”

    春玲对父母的眼光也是满意的,“你大江哥每年打土坯都能比别人多挣些钱,去年他们服徭役时,你大江哥就因为土坯打得好得了些赏钱呢!”

    因说到了土坯,春玲便又告诉宁婉,“你别以为打土坯是随便打的,怎么选土,土里拌多少干草,加多少水都是有说道的,哪一样不对了,土坯就不能成。这一次郭家打土坯就是提前三天让你大江哥拌好的土,又沤了三天才开始打坯。”

    正说着,宁大江和宁大河这一对兄弟已经打了几排土坯,将留下的一块空地上占满了,就停了下来,宁大江将刚打好的土坯一个个地摞起来。

    春玲就说:“打土坯难,最难的却是摞土坯,有许多人也一样会打,只是摞不起来,土坯散了,工夫就全白费了。”

    过去宁婉不大注意这些事情,后来她离开了三家村,再看不到这些情景时反倒会回想起来,现在不禁看得津津有味。就见宁大江把土坯一一拿起,摞在一处,却不是一个个排上去的,而是斜着放,先放一块,再放时便压半个坯,又将这一架土坯摆成半圆形,中间便有许多的空隙,想了一想便懂了,“原来土坯摞成这样并不只是为了计数,还方便风干呀!”

    “不错,只有风干成形的土坯才能用来盖房子,”春玲嫂子说着就推宁婉,“你看郭秋住摞的架子,就要倒了!”

    宁婉赶紧向另一边看去,就见半架子土坯晃了晃果然轰地一声倒了,落在地上成了一堆泥,周围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哄笑起来。若是别人,早觉得丢人极了,可郭秋柱偏巧是个不要脸的,因此还是一脸地不在乎,嘴里却不干不净地嘀咕着什么。

    虽然听不大清,但三家村里各家的事大家都是清楚的,宁婉便听出来他在抱怨郭老爷子给郭夏柱盖新房子花了许多钱。秋柱和夏柱是亲兄弟,又都不是长子,因此对于郭家给夏柱盖房子,他是最不满的,村里的人也早听了他的抱怨,现在只做不知。

    其实,郭夏柱和罗双儿都是能干的,他们在郭家一向是受欺负,分出来过日子自然能越过越好,但是郭秋柱和宁雪就不成了,如果郭老爷子将他们夫妻分出来,他们俩只能饿死。郭秋柱留在郭家才是更好,但是他却不管这其实是郭老爷子对他的照顾,反倒十分不满。

    最过份的是郭秋柱将他的不满摆到了三家村人面前,这是郭老爷子最受不了的,因此老爷子从后面大步走过来,捡起放在一旁的铁锨便向郭秋柱拍了过去,“忤逆的家伙!废物!”

    郭秋柱这时倒机敏了,一猫腰躲了过去,然后拨腿就跑得无影无踪了。郭老爷子打了个空,腰闪了一下,只好扶着铁锨站着,气得直喘粗气,向着他跑走的方向喊,“有本事你辈子也别回来!”

    宁婉便想起了梦里的郭秋柱,他与郭小燕赖上了卢二少爷,然后离开三家村再没回来,现在他虽然没有办法走出这个小山村,但是他依旧还是那个厌恶劳作的懒人。

    郭大伯和郭夏柱走过来劝郭老爷子,“别跟他一个混人生气,一会儿我们把这些土坯重新打了就好,反正秋柱打的这些土坯也不成,一倒就全碎了。”

    春玲就对宁婉说:“秋柱也太懒了,他打土坯不肯用力,所以也不结实,落地就碎了。你大江哥打的土坯就是掉到地上也不会碎的!”

    宁婉点头赞道:“我大江哥与大伯一样,干活最用心了!”

    “无怪秋柱怎么也说不上亲,最后只得娶了宁雪。”春玲便又低声说:“现在冬柱和小燕的亲事都难着呢,你离他们都远些。”

    先前娘就告诉自己离郭家这两个人远点,现在春玲嫂子也这样说。就在这时,宁婉感觉到郭冬柱的目光,原来他亦走过到郭老爷子身边站下说着什么,可眼睛却向她瞟了过来。

    宁婉便拉着春玲嫂子的手,“我们回家吧。”

    春玲就笑,“看了半日了,可不是应该回家了。”又问宁婉,“你今天还晒菜吗?”

    宁婉点头,“晒!昨日老余家二叔的小儿子送来两篮子菜,还有我们家园子里的菜也有两天没摘了,今天都要晒出来。”

    春玲也道:“我们家园子里也下了许多菜呢。我先去你家帮忙,然后再到我家来。”

    虽然两家都有各自的活儿,但若是分头去干自然孤单无趣,大家在一处做还可以说说笑笑,自然就有趣多了。宁婉应了一声,“好呀!”

    回了家,于氏听了门声笑着走出来,手里握着一个小小的鸡蛋,“婉儿,家里的鸡开张下蛋了!”

    在三家村,小鸡第一次下蛋就叫开张了,下的蛋通常要比正常的鸡蛋要小上一圈,但是这样的鸡蛋吃着最补了。因此宁婉也笑了,“才过了不到四个月,就有鸡生蛋了?”

    寻常小鸡要养一百二十天才能生蛋,宁家买了小鸡才三个多月,于氏就笑着说:“我们家喂得好,每天都加粮食,所以开张就早。”

    春玲也说:“大家都一起买的小鸡,你们家的鸡看着比我们家的长得就大,也无怪先开张下蛋呢。”

    于氏就笑,“一会儿把这个鸡蛋煮了给婉儿吃,她天天忙个不停,都累坏了。”

    入夏后天气火热,就存不住东西,宁婉先前买的鸡蛋或是吃了,或是腌了咸蛋,现在也所剩无几,如今有了新鲜鸡蛋,自然要紧着娘吃,“娘你先吃,过几天下的蛋多了,我和爹再吃。”

    看于氏还要反对,春玲也笑着劝,“二婶,婉儿还小,享福的日子在后面呢,这鸡蛋自然要先紧着二婶吃。”

第53章 大雨() 
郭家的土坯两日竟没有打完,到了第三日宁婉便没有过去,只在家里忙着自己的事。她其实不大喜欢去郭家,除了罗双儿,郭家的人她都不大喜欢。

    既然罗双儿不用帮忙了,春玲便也没有去,两人一处晒了菜,宁婉就说:“我瞧着地里的几个香瓜长得大了,应该熟了,不如摘下来尝尝。”

    三家村各家种菜园子时,通常都顺手种上几垄香瓜,到了夏日瓜熟了吃正可以消暑。三家村的地都是黑土,十分肥沃,也正适合香瓜生长。

    春玲就道:“今年雨水大,香瓜恐怕不会太甜。”

    越是干旱的年份,香瓜就越甜,而且也不只香瓜,就是其它的瓜果也是一样道理。可是宁婉就笑,“我家的瓜种在小土坡上了。”

    宁家大房的菜园子并不是全平的,有一处小土坡地势较高,日晒也多,香瓜种在这里不至于受到太多雨水,昼暖夜冷,味道就格外甜。

    到了瓜地,就见绿色的藤蔓和叶子之下卧着一窝窝的大小不一的白色香瓜,多的六七个,少的两三个。春玲就惊叫一声,“你家的香瓜结得好多啊!”

    “要想香瓜结得多,结了果就要掐尖,”宁婉比着瓜藤说:“我爹告诉我,多余的枝蔓都要掐掉。”

    春玲却也是懂行的,就笑,“种瓜难就难在掐尖上。”谁都知道掐尖,可是掐哪里,留多少叶才是真正的难处。

    宁婉其实不过是将爹的话照搬,真正掐尖这些活还都是爹做的,因此再也讲不出什么,只低头去找熟了的瓜。

    香瓜熟了蒂便不大结实了,所谓的“瓜熟蒂落”一点也不错的,另外熟瓜掂在手里比起生瓜要轻,放在鼻子下面闻上一闻,还有一股沁人的香气。

    宁婉挑了五六个瓜摘了下来,拿到院子里用水洗净,攥起拳头加些力气一捶,薄皮的小香瓜就裂开了。将手里的瓜一分为二,握着一甩,将瓜子甩出去,即使还留些瓜瓤也不要紧,香瓜就是这样吃的。若是用刀将瓜瓤都去掉,就会使香瓜失了原有的香气,甚至用刀切香瓜也会影响香气呢。

    先前在赵家吃香瓜时总要将皮去了,再切成小块,用小签子扎着吃,看着优雅,但比起这样粗放的吃法味道却差得多了。

    两块瓜春玲一半,宁婉自己吃另一半。放入口中,多汁而脆,十分香甜,宁婉便含混地道:“瓜果然熟了。”又将剩下的瓜泡在山溪水中,“等一会儿给我娘和大娘送去,那时一定会更甜!”

    春玲到自家晒菜,于氏便去找大嫂说话,因此她们尝过了瓜便将浸凉的香瓜送到了二房。到了晚上,宁梁从虎台县回来,宁婉依旧等在门前,“爹,香瓜熟了!你尝一个吧?”

    宁梁见幺女一见面就说香瓜不禁笑了,“我昨天浇水时就看香瓜差不多了,还想再一两天摘呢,你们倒先发现了。”

    宁婉就笑,“我挑了几个,味儿都很好。”

    宁梁就说:“过几天我再虎台县时,便再捎上两蒌香瓜,我问过酒楼,他们愿意要,切成一牙牙的送到酒桌上,喝酒的人都喜欢。”

    “爹现在不管是什么都想着要送到虎台县里卖钱!”

    “家里有毛驴,又有东西,送去了就是钱,当然要送了!”宁梁就说:“这头小毛驴可给咱们家立下了大功!”

    宁婉听了,“爹,你进屋歇着吧,我来喂毛驴,绝对不会亏待它!”

    宁梁便将毛驴交给宁婉,却又回头说:“看样子今天会有雨,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郭家新打的土坯淋坏了。”

    明明这几天的天气一直很热,一丝水气都没有,宁婉不解:“爹怎么看出来要下雨的?”

    “你看月亮,外面一轮红圈,这叫‘撑红伞’,说明要下大雨。”

    宁婉抬头去看月亮,今天白日里万里无云,夜间也是如此,月亮明晃晃地挂在空中,细看果然有一圈十分明显的红色光轮,也替罗双儿着急起来,“要是雨大了,先前的土坯架岂不会都泡倒了?”

    土坯若是干了就不再怕水了,但是没干之前最怕的就是水泡,就是打得再好的土坯也有可能被一场大雨重新浸成一堆泥。

    “那只有重新再打了。”

    宁梁的话果真应验了,当天夜里下了雨,而且还是非常大的雨,同时又闪电又打雷的,宁婉在睡梦中都被惊醒了几次。第二天见雨停了下来,赶紧到土坯架处看。

    郭老爷子,郭大伯、郭夏柱、罗双儿等人早已经来了,正围着十架土坯看着,其实眼下已经没有十架土坯了,至多算三架半——另外的六架半土坯早已经无影无踪了,就是现在还立在原处的三架半土坯也有不少损毁的。

    春玲不知什么时候也过来了,指着保存最好的两架土坯大声地说:“这两架是我们家大江和大河打的。”

    土坯打得好不好,当时虽然能看出一些,但到了此时才是真正的关键时刻,宁家兄弟打的土坯不过是最底下或者最上面两处被雨水浸淋的散了一些,其余的都还完好,而先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