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幺妹-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婉才放下心来,又一思忖,娘是再老实不过的人,从没做过坏事,先前她小产也是被人害的,现在有爹和自己护着娘,而且老天爷自然再清楚不过,一定能让她顺利地生下孩子的!因此便重新笑了。

    宁家村能有多大?大家也不过先后到了家,宁梁已经请了大家坐在东屋炕上说话,于氏带了胡大娘到西屋,而春玲和罗双儿已经将水烧开了,宁婉拿出了茶叶煮了茶水送去,顺手将平日晒在屋檐下的南瓜子取来。

    南瓜熟了后,瓜瓤里的南瓜子便长成了。若是要留做明年的种,此时却还不够,那是要将南瓜留到很老的时候才行呢。但是这时的南瓜子却不能白白扔掉,因为是很好吃的。

    做菜时将瓜瓤掏出来,然后把散在里面白生生的瓜子分出,随手放在檐下或者哪里哂着,干了之后用手一搓就将附在南瓜子上面的一层黄色的薄皮搓掉了,只留下一个光溜溜干净净的瓜子。

    这时就把南瓜子放到烧热了的大铁锅里干炒,只不多久,南瓜子便炒得微黄,香气出现了出来,就是可以吃的时候了。磕开瓜子的皮,里面的仁香气十足,平日里消磨时间是最好不过的东西,女人和孩子们一向最喜欢。

    宁家今年种了不少南瓜,又收了别人家的南瓜晒了干,因此积下了很多南瓜子,现在炒了两大盘分送到东西屋里。又有切成一瓣瓣的香瓜、金黄色的杏子,还有刚刚摘下的毛豆也煮好了摆上,这在农家,也算得上最好的招待了。

    宁婉与春玲和罗双儿都停了手里收拾菜的活,坐在西屋的炕沿上听于氏和胡大娘说话,间或帮两个屋子里的大人们添水送茶。家里来了客人,自然是要陪着的。

    大家说了一会儿的话,胡家人便要走,可是宁家的人怎么能肯放人,怎么也要留着吃午饭。正争执间,宁大河跑了回来,手里提着一坛子酒、一条子肉、两条鱼送进门。原来宁婉见胡家人到了三家村,家里必然要留饭的,便悄悄拿了钱请春玲嫂子叫大河哥帮忙买酒肉去了。然后又听宁婉的吩咐抓了两只最大的小公鸡杀了。

    胡家人见宁家留饭的心十分诚恳,只得重新坐了下来。胡大娘就向于氏说:“你身子重,还在屋里歇着,我去灶间看看。”

    宁婉虽然能干,但毕竟没多大,春玲和罗双儿也都是年青媳妇,这么多人这么多菜她们未必能做好,胡大娘要帮忙呢。

    于氏就拉住她,“你也歇着,平日里也都是孩子们做的。”这个时候,她觉得也该显摆一番女儿的本事了,因此连动也不动一下,就是平日里的嘱咐也全没了。

    胡大娘虽然是真心帮忙,但更多的是客气一下。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就是到别人家作客,哪里好意思果真坐着一动也不动?总要去灶间问一问有什么事的。但是懂得道理的人家,自然也不可能让客人做活儿的,此时胡大娘被于氏一拉,便就势坐了回来,“那我今天就等着尝尝几个孩子的手艺了!”

    宁婉和春玲、罗双儿到了灶间,也颇有大显身手的意思。

    人谁不要面子呢?家里来了客人,女人们本就想方设法做些好菜好饭招待,让来人赞一声这家的女人能干手巧茶饭好。现在胡家村的人,对三家村来说就是客人,只要是三家村的人都愿意在他们面前显示三家村的好。

    宁婉一向有争强好胜之心,且她还对胡敦儒满心感谢,不论是梦里,还是眼下,两村和解都是他的功劳。今天又送了一石粮食过来,为两村以后商量事情立下了一个极好的开头。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还你一丈。”从此时开始,三家村再遇了事,自然也要主动让上几分,于是两村间有什么不能商量的呢?

    因此这餐饭宁婉一定要认真做的。

    若是在赵家的时候,招待客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席面,最尊贵的客人就是最好的席面,第一个一定要上燕菜,也就是燕窝,然后又有烧鹅烤羊之类的。眼下自然是备不出的,但是宁婉觉得只要真正用了心思做了饭菜,其实味道并不逊于那些高档的席面。

    家里有肉有鱼有蘑菇还有各种菜蔬,再加上两只小公鸡,这些东西虽然很平常,但是也足够了。

    咸野猪肉平常就是随便切了片一蒸,眼下自然要改得更正式一些。宁婉到园子里摘了一个大冬瓜,一刀拦腰切成两半,将瓜瓤掏了出去,用刀把冬瓜切面的边缘随意刻成波浪状,聊作装饰。这时把切成片的野猪肉,蘑菇片、木耳片、鸡脯肉片等一同放在冬瓜里,少添了点水和油盐调料,放在大锅里蒸了起来。

    春玲和罗双儿第一次看到这样做菜,都瞪大眼睛问:“这也行?”

    宁婉一笑,“自然是行的,还可以用南瓜、西瓜做呢。”三家村没有种西瓜的,否则这季节做一个西瓜盅倒也好,不过冬瓜也是极清凉解暑的。

    而且她还听人说江南人有用橙子做蟹肉盅的,滋味绝佳,不过春玲和罗双儿既不知道橙子也没见过螃蟹,她还是不说了。只道:“这冬瓜要蒸很久呢,我们正好准备别的。”

    鱼剖鳞去肚,用油煎过,酱用油炒,加上葱姜等物,再放入些肥瘦肉丁加水焖熟,方法简单,可是农家酱正能将河鱼的腥气解了,将鱼焖得香醇可口。

    猪肉剁成末,加上各种调料,里面再放上两只鸡蛋和一些面粉,然后用手挤成圆圆的丸子,下油锅里炸到金红色捞出来,滋味最香,是下酒的佳肴。

    小公鸡煮着吃不如母鸡,可是肉却最嫩,切成小块先用热水淖一下,投凉后再用急火热油爆炒,这时节吃着,比炖鸡肉要适宜得多……

    最主要的是这几种菜的做法都是极快的,冬瓜盅刚端了上去,就又陆续送了鱼、肉丸、爆炒小公鸡上去,然后又有几种菜蔬,最后是用鸡蛋加了面粉、蒜苗丁煎的鸡蛋饼,黄中带绿,又是饭又是菜。

    饭菜都做好了,宁婉和春玲、罗双儿便与胡大娘、于氏一处吃。胡大娘用勺子在冬瓜盅上舀下了一块冬瓜笑道:“种了这么多年的冬瓜,也吃了这么多年冬瓜,还第一次吃到这样特别的冬瓜呢!”尝了一尝不由得点头,“果然好吃!”

    于氏就笑着又替胡大娘夹了一块咸肉,“这是野猪肉,比家猪的肉要香,她大娘尝一尝?”

    胡大娘先前只当是寻常猪肉,现在一尝,“果然味不一样。”再吃下去,尝一样赞一回,却又细细打量起宁婉起来。

    于氏看在眼里,只做不知,反让道:“我自怀了这胎起,就一直养胎,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婉儿张罗,倒也不差什么,上灶也还来得。”

    胡大娘便笑,“你这是有福气呀,比起我生了三个儿子可要好得多!这些臭小子们哪里有这么贴心?”

    “女儿自然什么都是好的,只一样不好,将来要嫁出去,那时候才是伤心呢。”

    “那便嫁在附近就好了,时常能见到。”

    于氏便一笑,“那怎么又能说得准?”却不肯再深说,又夹了一个肉丸子送过去,“一早上就过来,一定很累吧,多吃点。”

第68章 转变() 
此时人多口杂的,胡大娘也不多说,只笑道:“你也多吃点,身子养得好孩子才能长得好,生的时候也有劲儿。”又告诉于氏,“你家里虽然不用你做事,但这时候一定多动动才好。”

    于氏都一一答应着。

    宁婉便问:“胡大娘,我娘再过几个月就生了,我们家应该准备什么呢?”

    “你娘生过你们几个,自然都是知道的,”虽然如此,胡大娘还是向宁婉又讲了一遍,“小孩子的包被、衣服、尿布什么的都要有,再就是买一斤红糖,还有就是干草要多备一些,其余盆子、剪子、热水什么的都是家里常有的东西了。”

    不论什么大事,在农家都十分简陋。先前宁婉在赵家时见妯娌要生孩子,可是备了不少的东西呢,只是那时她不留心,竟没有十分在意。眼下了听了胡大娘的话,便只得点头,又暗想哪一天应该去问一问谢大夫。

    正说着话,突然听到院门响,宁婉便赶紧起身去看,原来是三老爷子。

    刚刚二老爷子斥责三老太太时,他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可是眼下却突然来了,换了一件出门时穿的夏布上衣,笑眯眯地向宁婉问道:“你爹呢?”

    宁梁听了三叔的声音,早迎了出来,“三叔,刚刚去请你,你没在家。现在回来了,赶紧上炕陪着胡村长和小先生喝酒说话。”

    “我就是来陪客的。”三老爷子说着便施施然地走了进来,似乎刚刚在胡家村人面前丢人现眼的不是他。

    宁婉在心里冷笑一声,但还是去灶间拿了碗筷酒盅进来给三老爷子摆上。三老爷子不要脸,但是自家却不能不要。

    吃过饭,宁婉与胡大娘打了个招呼,收了碗筷,与春玲和罗双儿到院子里做活。宁家的事每日都有,上午耽误了时间,下午却不能再不做了。

    先将园子里的菜切了晒上,又将晒得半干的蘑菇穿成长串,再挂起来阴干……

    因三人就坐在屋檐下,正能听到东屋里的说话声,胡敦儒讲了许老先生的几件事,其中有一件竟是路遇贼人,竟被他劝得改行善事了,大家都听得十分入神,可是宁婉却曾听过,因此倒兴致缺缺,又因为天热,颇有些困倦,半合着眼睛捡起一个个的蘑菇串着。

    突然听到三老爷子说了一句:“许老先生果真仁义,二郎,你也要向老先生学一学,别只顾着自己家收山货卖钱,倒要帮着大家把山货送到虎台县里都多挣些才好呢。”困意立即全消散了。

    三老爷子来了,不只是来蹭一顿好酒好菜,还是来教训爹的!

    罗双儿和春玲也一直在听着里面的话,现在也都瞪大眼睛,三个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起竖起耳朵等着听宁梁怎么回答。

    三叔吩咐了,而且还是当着胡家村村长和小先生的面,宁梁就是再生气也是要答的,“三叔,到虎台县走路就要走三四个时辰,谁能背着东西走那么远?”

    “你们家不是有两头毛驴吗?不用的时候正好可以借给大家。”

    “毛驴虽然是牲畜,可不能天天干活儿,总要歇一歇的。”

    “大家的山货要是不卖你家了,你家里哪里还有那么多东西要运?毛驴不就闲下来?”

    二老爷子突然出言拦住,“老三,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在三家村,大家相互借些东西用也没什么,但却都是要还情的,宁梁先前就应该如此驳回来,但他一直给三叔留着脸面,眼下忍不下去了,不再躲躲闪闪地推却,直接地反驳说:“三叔,毛驴是我家花了许多钱买的,平时喂养也有不少花销。”

    三老爷子就一笑道:“既然你舍不得家里的毛驴给大家用也没什么,再去虎台县时带着大家就行了。”

    原来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这里,三老爷子就是想把东西直接卖到虎台县,因为他对自家从中挣了钱就是不满!

    爹不是个擅长言辞的人,肯定说不过三老爷子,就像刚刚的几句话,明明三老爷子不讲理,但是却在语言上占了上锋。

    宁婉站起身来,正要进屋里说话,可是这时胡敦儒却开口了,“三爷爷,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做生意也是有门路和信用的,这些秘密哪里能轻易告诉了旁人?就比如我们家去年采了猴头菇,我爹送到虎台县,找了许久才找到收猴头菇的人,也才卖了半贯钱,还不如卖给宁二叔家里得的钱多呢!。”

    胡村长这桩丢脸的事从没有向外人说过,现在不想却被小儿子说了出来,便向宁三老爷子说:“他三爷爷,不瞒你说,我觉得自己也是个精明的人了,而且县城里我还是去过几次的,但是那次卖猴头菇,可把我气死了!一进城就遇到了两个人,带着我左转右转,后来到了一个铺子伙计又说我的东西是假的,要把我告到大牢里,我好说歹说才要了半贯钱回来。是以我听说宁兄弟找到了给县城送货的门路,也是佩服他的!”

    宁梁这时就说:“那是仙人跳,专门骗我们这些乡下人的。当初我和婉儿第一次去县城里,也曾经遇到过,还差一点让人骗去了十几两银子!”

    “所以呀,他三爷爷,你别以为去虎台县卖东西很容易就挣到了钱,那里可是一片花花世界,人精得跟猴似的,你们去了不要说挣钱,就是能囫囵回来就不错了!”胡村长是对虎台县心有余悸了,便又向大家说:“而且,刚刚宁兄弟说的话很有理,如果没有牲畜,是没法子往虎台县送山货的。人背着东西,又能背多少?太少了不合算,太多了又背不动,况且地里还有活要干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