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朱杰方才放过了大玉儿。

    到了现在,大玉儿如同一滩烂泥一般,浑身酥麻无力,彻底动弹不得了。

    “嗯,皇上,现在三位妹子都已经为你诞下龙子了,臣妾也要,臣妾也要为你增添几位小殿下!”

    大玉儿流露出了鉴定的眼神,喃喃说道。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科举之变() 
    这一次,三法司爆发出来的审讯效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三法司的要员也缺少了好几位。

    刑部、大理寺再加上督察院,如今大理寺少了一位正卿,刑部少了一位侍郎,两名郎中,督察院少了一位副都御史,七位监察御史,两位给事中,多数职位空缺,即便是如此,依旧是审讯神速,四十七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其中三人被判斩立决,七人斩监侯,十五人革职流放,其余人等被降职留用或者降职贬出京城任职。

    经过这一番折腾,一下子朝中十部空缺出来了大量的职位,如果不能快速填充各个职位的空缺,很显然,将严重影响朝廷的运转,而且宋应星、毕懋康年事已高,屡次请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那空缺的职位就更高了。

    朱杰不得不下旨,提前将李岩等人召回京城,重新部署朝廷布局。

    首先,重新组建内阁孙传庭为首辅,李岩、徐一帆、史可法、黄宗羲进入内阁,处置朝堂日常事务;紧接着委任十三部尚书。

    李岩出任吏部尚书,掌管朝廷官员考核、升迁、奖惩;

    徐一帆出任兵部尚书,统领朝廷所有兵力,查栓出任兵部左侍郎兼任水师总督,掌管大明帝国舰队;

    史可法出任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刑狱诉讼;杨廷枢为督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官员监察以及刑狱案件复核;

    黄宗羲为顺天府尹兼任户部尚书,掌管大明国库财政,同时将兴业银行总部移驻京城,黄宗会为兴业银行督办兼任户部左侍郎;

    茅元仪任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工程、水利修建以及兵器制造,将京城与南京火器局、兵仗局合并,筹建大明兵工厂,毕登辅以工部侍郎兼任;

    高杰依旧担任情报部尚书,掌管大明内外情报收集整理事务;

    高弘图担任礼部尚书兼理各国蕃务;

    方以智调任教务部尚书,铜官大明教育与科考事务;

    朱舜水调任商务部尚书负责大明工商以及贸易事务;

    侯方域出任税务部尚书,负责全国税收以及海关税收事务;

    除了这些,袁继咸代替原来的李岩,就任南直隶总督,统摄南直隶政务,顾炎武升任浙江巡抚。

    同时为了能够循环利用,毕懋康与宋应星虽然从尚书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两个人在京城受命筹建顺天书院,与应天书院,一南一北,开始大力兴办教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可是朱杰一向都万分重视的,现在关内局势稳定下来,自然要发力了。

    当然这些变化,还只能算是朝廷人员的一般调动,但是,朱杰要做的可是不止这些。

    内阁的成员刚刚到齐,朱杰又拿出了一项巨大的变动,改革科举!

    从明年起,朝廷废除八股取士,科举考试的范围不在局限于四书,而是将诸子百家尽皆纳入,体裁也不在局限于八股形式,倡导自由发挥,更是取消了字数限制,同时将参加科举的士子从儒生扩大为文科、工科、农科、商科、算科,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参与科举,朝廷量才录用。

    主意刚刚提出来,内阁的几个人就都蒙圈了,没有想到,刚刚安生一个月的时间,皇上就又出幺蛾子了啊……

    这一次,连徐一帆都有些无奈了,改革科举,他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不过,也需要徐徐推进啊,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推进,这是很容易失败的,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因为太过激进,导致变法失败的。

    孙传庭苦笑道:“皇上,科举制可是实行了上千年了,如此革新,亘古未见,利弊如何,可是难以预见啊,现在朝廷刚刚安顿下来,实在是不已大动干戈啊……”

    “不宜大动干戈?”

    朱杰笑道:“白谷,朕只问你,以工部为例,工部的这些官员,大多都是科举上来的,试问有几个人懂得水利?有几个人懂得火器,有几个人懂得农时?如果工部的人连最近本的他们的职责都搞不懂,甚至基本的能力都没有,朕怎么相信他们能够管好工部?一个毕懋康,一个茅元仪,这已经是大明朝说过仅存的几位精通恪物之学的官员了,后面呢,等到他们仙逝的时候,还有没有人跟进上来?不光是工部,还是钦天监,还有户部、税部,又有多少人精通算学?你们以为真筹建应天学院,现在有筹办顺天学院,到底为的是哪一般?为国选材,就是要不拘一格才行,原来祖宗留下的八股取士,太束缚人的思想了,我只问你,你在考进士是的文章,与你平日里的文章,孰优孰劣,你会没有数?”

    “可是,皇上,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教作为显学,为治国之根本,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放弃了儒教,那岂不是自废武功?偌大的国家可是如何治理?即便是您说的恪物之学有着强大的功用,但是,如何能够治理天下?这些学说,也没有治理天下的依据吧?”

    史可法急声道,这已经不是关系到文臣集团的兴衰了,而是关系到儒教的兴衰甚至是存亡啊!

    “糊涂!”

    朱杰喝道:“宪之,现在时代已经变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依你所言,董仲舒之前呢?国家就不需要治理了?你们想一想,思想最活跃,学术最繁荣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秦国使用法家学说,方才成为七雄之首,才有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齐国用管仲,开商业,方才使得齐国富甲天下,除此之外,墨子的学说同样是宝贵的财富,至于黄老之学就更不用说了,经过秦末的楚汉之争,天下穷乏,没有黄老学说使得他们休养生息,哪里来的汉武帝开疆拓土?宪之,未来的时代,将是强权的时代,实力强大,方才能够在世界上争雄一方,如果我们再不革新,到时候,任人宰割的可就是我们了,你们以为西洋的那些海上强国会一直容忍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一旦我们落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打过来!荷兰人现在在南洋就有这上百艘的军舰呢!实力甚至在我们帝国水师之上!”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皇上,您这是要坑死我吗?() 
    朱杰这番话,已经对孙传庭和史可法说过多次了,两个人多少没有放在心里,一直感觉朱杰在危言耸听,西洋各国将会入侵大明?

    这几乎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孙传庭跟史可法可不是愚顽无知的妇孺,两个人都有着经世务实的真才实学,对于西洋的情况,还是有着一些了解的,据汤若望等人说,西洋各国倒是真的侵略成性,不过他们的国家太小了,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这些王国加在一起,疆域都不如大明的一个江南大,人口更是不能和大明相提并论,不要说他们两个,即便是出自西洋的汤若望都不相信西洋各国敢于大肆侵略大明,那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不过,今日皇上这番话说的声色俱厉,甚至一个月之前,史可法当庭请罪的时候,皇上都没有如此严厉过,看来皇上是真的将这件事情给放在心上了。

    几个人一个个半信半疑,不知道如何是好,改变科举啊,一旦颁布,这可不是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而是在整个大明朝野上下都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是滔天巨浪的,读书人一个个埋头苦读,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朝能够出人头地,现在十年时间,甚至二十年时间,埋头钻研八股,结果到了开恩科的时候,竟然不考了,那天底下的读书人如何能够答应?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现在已经不是断人财路了,这是断人前程,比挖了祖宗十八代的仇还深呢!

    史可法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嗫嚅道:“皇上,臣并非是不同意您变法,皇上天纵之资,行事神鬼莫测,每有革新,都会给大明打来无尽的益处,但是兹事体大啊,一旦处置不好,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就都要闹翻了天啊,到时候皇上您就是千夫所指啊……”

    虽然史可法说的有些难听,但是其他人,包括徐一帆在内,都不由得默默点头,何止是千夫所指,这就是冒天下读书人之大不韪,到时候口诛笔伐,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朱杰点点头,答道:“宪之,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开科取士,总会招揽人才的,不是吗?天底下读书人千千万万,每年落榜的举子多如过江之鲫,他们不也没有闹事吗?多少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八股文而落第?别的不说,朕只讲一个,徐渭徐文长,徐文长诗词书画独步大明,两百年来,能够与徐渭比肩者少之又少,这且不说,他的军事才能更是突出,在军中参赞军务之时,更是奇谋迭出,一身经世致用的才学,最后竟然连举人都没有考中,公平吗?你们倒是说说公平吗?朕宁可少录用一百个皓首穷经的无用书生,也不愿意错过一个徐文长!不就是那些读书人闹事吗?有真才实学的人自然是不会闹事,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闹事就闹事去吧,大明有他们不多,无他们不少!你们要明白,惹得有真本事的人闹事,总比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闹事要幸运的多!”

    朱杰这番话的杀伤力可是够大的,闹事最大的是什么?莫过于造反了吧?可是一群腐儒造反,又能怎么样,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但是如果那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要是造反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看看李自成,看看张献忠,折腾出来的事情还不够大吗?差点将大明的半壁江山都给打下来了。

    孙传庭沉声道:“皇上,您说的倒是在理,只是,我们也不能不防啊,毕竟这天底下读书人这么多,一旦闹事,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无妨!”

    朱杰嘿嘿笑道:“朕并不是不给他们机会,乡试不管,但凡会试、殿试落榜者,有认为不公者,可以投递科考部进行复核,重新测试,如果能够通过科考部的再度考核,可以补入,并且有封赠;如果科考部再度考核依旧不能通过,那就十年内禁止参加会试、殿试!除此之外,鼓励考生从新研究四书五经,乃至扩大到诸子百家,特别是先秦经意,更是珍贵,至于朱程理学,那就算了,这玩意儿着实害人不浅,将整个人的进取之心都给堵死了,要之无用!”

    孙传庭与史可法的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程朱理学啊,这可是宋代以来的儒家正统,甚至朱熹号称千年来儒学第一,号称朱圣人,竟然被皇上给贬斥的一无是处!这才是要命的啊……

    “皇上,这朱程理学有什么问题?您竟然如此贬斥?”

    孙传庭愕然道。

    朱杰冷哼道:“他们有什么优点?朱熹,一个跟自己儿媳妇扒灰的老夫子,道貌岸然,伪君子,能够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孔孟之学的精髓已经尽数被他们给毁了!你们给朱熹说好话,还不如去读读顾宁人的《日知录》,那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的好文章,拨*乱反*正,让人读来,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还有,太冲大人的《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宋季以来,天下读书人的思想都已经被程朱理学给禁锢的如同木头了,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意识,每天只知道去捡别人的牙慧,那算什么读书人?跟混吃等死的母猪都没有区别!”

    孙传庭与史可法脸色涨的通红,皇上这番话对两个人的打击太大了,跟混吃等死的母猪差不多,这就是对自己两个人说的啊……

    一旁的黄宗羲更是神色大囧,心里直发颤。

    皇上啊,咱们不带这么玩的,这几本书可是您求着我跟宁人兄给您看的啊,您直接用来打击孙大人跟史大人,将我捧上了天,这可是招人恨的啊,自己这资历跟地位,哪里能够跟两位大佬相提并论?

    更何况,别人不知道,难道您还不知道吗,这三本著作里,可是有着一些禁言的,一旦被有心人拿来攻击,自己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皇上,您这是要坑死我吗?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人选() 
    好在,孙传庭跟史可法都不是什么气量狭小之人,虽然脸色难看,但是也没有什么别的表示,毕竟被皇上这样给鄙视了,对于两个大学士而言,实在是太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