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伪仙-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望悲鸣。

    那是电视里发出的声音。连续剧,或者电影。

    毫无收获啊!

    谢浩然在黑暗中长叹了一声,摇摇头,带着谁也无法看到的自嘲表情,转过身,朝着村口公共汽车站的方向走去。

    来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

    很多曾经辉煌的事情早已随着时间而消失。社会的变迁会导致前人与后人的很多观念产生冲突。亲身经历者当然会相信某些奇谈怪论是真的。但他们数量太少,而且永远不可能让更多的人相信那是事实。

    “吱呀!”

    前面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矮小臃肿的身影。从屋子里透出的灯光照亮了一切,谢浩然看到那是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妇人。她穿着一件农村妇女常见款式的浅灰色上衣,腰间系着围裙,头上还包着一块蓝布帕子,手里端着一盆水,倒进了门口的排水沟。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谢浩然朝前快走了几步,照例在脸上堆起了微笑:“大妈你好(方言称谓),请问这村里有没有一户姓“李”的人家?”

    老妇人手里拿着空盆,仔细打量了谢浩然一番,被无数皱纹挤压成一条缝隙的眼睛里,透出略带疑惑的目光:“小伙子,你找姓李的做什么?有什么事情吗?”

    她没有像之前那些人一样矢口否认!

    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动,瞬间在谢浩然身体里弥漫开来。他听见自己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是我家里的老人要找他们。唉……说起来也真是的,明明生病了就应该去医院,偏偏我爷爷就相信这个,一直说要找到螺屿村里姓李的才行。我也是被逼得没办法,在村里来来回回找了好多人,可谁也不认识。”

    这是他早已想好的托辞。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找人,不外乎三种结果。

    第一:很多人都认识要找的那个人,一切都很顺利。

    第二:没有人认识要找的那个人,自然也就找不到目标。

    第三:有人认识,但是因为某种缘故,以及顾忌,不方便透露对方行踪。

    谢浩然编造的托辞就是为了应对第三种情况。

    《珍渺集》上记载的信息已经非常古老。可以想见,姓“李”的那户人家就算不是修道者,至少也与修道者颇有渊源。如果有人恰好知道对方行踪,又不方便说出口,那一定是因为现代社会与古老时代之间的理念冲突所造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所有问题都推到虚无缥缈“家中老人”的身上,用“疾病”为借口,就再好不过。

    老妇人同情地点点头,侧过身子,鬼鬼祟祟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第三个人在,这才压低了声音:“你算是问对人了。他们家很多年前就改了姓,女儿出嫁以后娃娃就跟着女婿姓。知道他姓李的人,差不多已经死光了。”

    改姓?

    谢浩然有些愕然,不由得怔住了。

    老妇人低沉的声音里带着叹息:“没办法,都是以前搞运动那时候闹的。老李头的确在看病上挺在行,也救过不少人。可上面说他那是搞封建迷信,抓起来戴了高帽子,还用铁丝捆起来游街。那时候惨啊!连人都差点儿被活活打成残废。他被吓怕了,所以装疯卖傻,后来就再没有给人治过病。”

    谢浩然脸上同时浮现出焦急与喜色:“大妈,这个人在哪儿?求求您快告诉我。”

    如果是陌生人用平常的理由询问,老妇人根本不会浪费口水说这么多。但是谢浩然之前的那些话合情合理,也老妇人对很多年前那个被称之为“大运动”的特殊时代勾起了往昔回忆。

    良久,她才慢慢叹道:“沿着这条路往西走,出村以后再走一里地,有一个很大的水塘,他家就在水塘的边上。”

第七节 道友() 
谢浩然在黑暗中奔行。炼气士对外界特有的敏锐感知,使他小心规避着来自脚下的各种障碍,奔跑速度却丝毫未减。

    一里地不算远,很快就看到了老妇人所说的那个水塘。面积不大,也就两亩地左右,在黑夜里显得平静。

    一间外表破旧的屋子矗立在水塘边上。很小,大约五、六十平米的样子。前后都围着篱笆。贯穿螺屿村的水泥路面出村以后就换成了土路,一直延伸到了这里,分出一条支线,与这间屋子连接起来。

    房门关着,门缝里透出微弱的光线,里面有人。

    谢浩然推了推环绕在屋子外面的篱笆围栏入口,发现是松动的,没有扣紧。他下意识的伸手将其推开,走了进去。快要走到屋门前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就在院子内侧靠墙的角落,隐隐约约趴着一只石龟。

    在很多古代建筑里,都能看到类似的东西。外形与背负着石碑的龙子神兽差不多,只是后背上缺少了那块碑,体型也较小,长度在半米左右。

    这只石龟面朝着房屋,背对着篱笆。

    谢浩然忽然想到了自己在《珍渺集》里看到过一段关于房屋风水的记载。他连忙从原路退了出去,重新走回到那条与屋子连接的土路支线上,凭借自己敏锐的视觉能力,屏息凝神仔细观察了近五分钟,然后绕到与土路支线背对着的旧屋后面,站在篱笆墙外,找了一块干净的硬地,朝着屋子弯腰行了一礼,然后曲起手指,在篱笆墙上用力连敲了三下,朗声道:“后进之辈谢浩然求见道友。”

    门开了。

    没有想象中道骨仙风之人的倨傲与冷漠,只有一个身材佝偻,满面激动的老人。他开门的动作很大,非常用力。就在谢浩然刚说完“道友”两个字的瞬间,沉重的门板就从里面被拉开,带着很大的惯性,“哐”的一声重重砸在了旁边的墙壁上。

    “请进!快……快请进!”

    老人显得很急切,嘴里忙不迭地喊叫着,三步并作两步就跨过了院子,一把拉开篱笆门,冲着谢浩然抱起双拳行礼。他的动作幅度很大,看得出来是在努力控制着情绪。只是显然没有料到自称“道友”的谢浩然居然如此年轻,甚至根本就是一个少年,不由得愣住了,抱拳的双手斜撑在空中,半天也没有落下。

    太过于年轻,的确会让人产生怀疑啊!

    谢浩然暗自苦笑着摇摇头,再次朝着老者行了一礼,认真地说:“对不起,刚才走错了,没发现那里是后门。”

    话一出口,老者心中的那点怀疑,顿时被打消得干干净净。

    “果然是同道中人!你果然是修道者啊!”

    声音很苍老,有种几近于狂热的激动。老者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情绪逐渐变得平缓。他侧过身子让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友请到里面谈。”

    房间很小,中间有一个火塘,里面燃烧着通红的炭块。周围的家具很简单,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就只有几个矮脚凳。手工很粗糙,凳面上捆着碎布与干草制成的软垫。

    在灯光与火光的映照下,谢浩然看到了老人雪白稀疏的头发。他是如此的老迈,以至于难以辨别真实年龄。瘦长的面颊两边布满了皱纹,仿佛干枯的老树皮。头发和胡须上沾着少许烟灰,每次说话都会被皮肤牵扯着来回晃动。

    谢浩然从旁边拿过一个矮脚凳坐下,试探着问:“道友可是姓李?”

    老人兴致很高,他从屋角抱来了一大捧土豆,把这些灰不溜秋的东西一个个塞进火塘旁边的柴灰。用火钳拨拉着炭块的时候,他很是感慨地点点头:“这都多少年了,自从上一位道友离开,你还是第二个有资格被我邀请进来的修道者。”

    谢浩然疑惑地注视着他,耐心等待着老者的解释。

    “这房子是我爷爷造的。”

    老者把最后一颗土豆埋进火灰,直起腰,用枯瘦苍老的手指了指对面墙壁:“房子有前、后两道门。我爷爷故意把后门开口与外面的大路连接,对道术没有研究或者不知根底的人,就只会从后门进来。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告诉我,真正的修道之人一眼就能看穿这间屋子的风水局。哪怕是再高明的风水先生,最多只是知道房子的正反走向,却不会明白这屋子的真正作用。更不会像你刚才那样,站在篱笆外面,让我把你带进来。”

    谢浩然微笑着轻轻点头,心里却在暗道“惭愧”。他其实根本不懂风水,对于道术也只是刚刚入门。如果不是曾经在《珍渺集》上看到过类似的建筑布局,他恐怕只会顺理成章认为与土路连接的这扇门就是正门,然后走进篱笆上前敲门。

    这是一间“镇守之宅”。房屋外表虽然破旧,实际上却很牢固。此类建筑很多,也很常见。比如传说中用来镇压某种凶兽,或者恶灵的寺院、宝塔、高楼,其实都属于“镇守之宅”。风水局千变万化,“镇守之宅”也可以按照具体功能细分为千百种类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杭州西湖畔的雷峰塔。

    “镇守之宅”一般不能乱闯。这类建筑通常都有着深刻且隐秘的某种目的。修道者就算不懂风水,仍然可以凭借敏锐的感知能力,察觉到“镇守之宅”内部的灵能波动。谢浩然虽然对风水和道术都是一知半解,但是他很聪明,看到了摆放在院子内侧的那只石龟,也选择了正确的应对之法。

    “能找到这里,想必你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啊!”

    老者慢慢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整个人变得严肃起来:“道友刚才问我可是姓李?不错,老夫姓李,单名一个“由”字。”

    他的目光变得非常锐利,谢浩然却在这种带有强烈质询意味的注视下神情自若,看不出丝毫的波澜,依然微笑着问:“您好像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

    老者握住火钳的右手颤抖了一下。他沉默了几秒钟,自嘲地说:“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我,而且还能惦记着我的人就那么几个。你跟我非亲非故,又是修道者,那么你来这儿的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湖眼。”

    谢浩然没有直接承认,反问道:“怎么,在我之前,还有其他人来求取过湖眼吗?”

    老人笑了,额头上层层叠叠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年轻人,你知道湖眼是什么吗?”

    对于这个问题,《珍渺集》上早有解释。谢浩然不愿意在老人面前显摆,他很谦逊地摇摇头,微笑道:“愿闻其详。”

    李由看出了谢浩然眼睛里透射出来的善意。他笑道:“既然如此,那我考考你,知道昭明城外滇池的传说吗?”

    谢浩然当然知道。

    传说很早以前,昭明一带没有湖泊,也没有小溪,只有一片贫瘠的土地,所有人都是靠天吃饭。不知道从什么何时起,干旱降临了,这里再没有落过一滴雨水,田野变得干裂荒芜。

    有一个年轻强壮的猎人站了出来,为了给昭明寻找水源,他毅然告别了新婚妻子,走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来到了东海。猎人在海边看到一只凶恶老鹰叼着一条小红鱼,他一箭射下老鹰,救了那条鱼。没想到这条小红鱼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所化。龙王看年轻猎人英武善良,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可是猎人记挂着家中的妻子,执意不肯。龙王一怒之下,就把猎人变成了一条小黄龙,想要用这种方法将他永远留在东海。

    小黄龙忘不了家乡和妻子。一天,他趁着龙王不备,放开量喝足了东海水,一路飞回了昭明。然而家中妻子已经思念他过度死去,化作了山脉。小黄龙悲痛欲绝,吐完了腹中的海水,当场撞山殉情而死。那些被他吐出的海水,就化作了滇池。

    老人听得频频点头:“我还以为你会说睡美人山的那个故事。毕竟你太年轻了,久远的传说不知道也很正常。”

    谢浩然再次笑了起来。

    那是关于西山与滇池的另外一种传说:站在昭明东南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仰卧在滇池岸边。她的头、胸、腹、腿部轮廓清晰,整个滇池就是她的长发。据说是古时候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跑出王宫,与一位民间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对姻缘,用毒计将小伙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就化作了滇池,她自己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

    “哼!什么见鬼的睡美人山,全都是后人胡编乱造。”老者对此不屑一顾。

    谢浩然对此表示赞同。其实后一种传说源自郭沫若当年游昭明的一句玩笑话,结果被随行人员牵强附会变成了所谓“古老传说”。

    聊到开心处,老少两人一起开怀大笑。等到笑声渐渐止住,老者也恢复了严肃认真的神情。

    “湖眼,其实就是滇池水的源泉。”

第八节 夜叉之后() 
早已知道答案的谢浩然并不觉得惊讶。只是他对老者的身份有些好奇:“您是修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