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大亨-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像服装业,杨靖就选择了两个目标,一个是耐克,另外一个就是hanes。

    新世纪的耐克在体育用品界几乎就是神挡杀神佛挡屠佛,可在八十年代,耐克还差得远,所以这个时候收购耐克的股票无疑是最合适的。

    至于恒适,这可是美国的一个老品牌了,虽然历史不如李维斯等品牌悠久,但在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恒适却是美国不折不扣的第一大服装生产商,hanes这个品牌也是美国第一大服装品牌。

    以大卫和亨利的执行力,顶着先锋基金名头投资的k投资基金想必早就成为了耐克和hanes的最大股东了。到时候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稍微干涉一下这两家公司的进货渠道,估计是没有人愿意得罪公司第一大股东的。

    毕竟不管是hanes还是耐克,其服装所用的布料,现在大部分都是从华夏进口的。前几年,耐克在华夏甚至还有不少的贴牌加工厂。

    hanes虽然在华夏没有贴牌加工厂,但hanes所用的布料也大都是来自于华夏。华夏的纺织业即便是放眼全世界也是最顶尖的。

    进谁的布料不是进啊,在同样价格同样质量的前提下,进别人的布料哪儿有让老舅来赚这一块好啊?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舅狠狠地嘬了一口烟,把烟屁股弹了出去,这才问道:“小靖,你的意思是能够搞来恒适的订单?”

    “差不多吧,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就是不知道老舅您怎么想的啊?想不想做这一块?如果您想做这一块的话,订单我负责给您包了。”

    “嗯,纺织品的外贸订单利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做外贸也不需要很多的人,这一块可以搞。不过你得给我一些时间,一个是老公司那一块我需要处理一下,有几个一直跟着我的老手下我需要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愿意继续跟着我干,我倒是可以节省不少找人的时间。”

    顿了顿,老舅继续说道:“另外,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重新熟悉国内纺织品行业,毕竟这一块我都放下快二十年了,以前的一些经验不见得适用于现在,所以我需要摸一下这行业的水现在有多深。”

    杨靖笑道:“舅,您想什么时候入行尽管说,只要您这边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之后,我那边就能负责给您把订单找来。您能提供多少纺织品,我就给您找多少订单。至于启动资金,您要是需要,外甥无息借给您。”

    老舅笑呵呵的拍了拍杨靖的肩膀,虽然没有说话,但杨靖却能清晰的感受到从老舅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浓烈的战意。

    “舅,恒适主要以内衣、休闲装、衬衣为主,现在每年全球的销售额高达四十亿美元。所以要给恒适供货,您需要寻找质量足够好的精梳高支数纯棉布。”

    “嗯,这个我知道,二十年前我做棉纱的时候,在江阴那边有很多能够接到国外订单的厂家经常需要高支数的棉纱,那些厂家是用高支数棉纱纺布,然后再把布出口到国外。可是那时候的纺织技术还远远不如现在,精梳纯棉六十支的棉纱在咱们天衢也就只有两个大厂能生产,至于精梳八十支和一百二十支的纯棉纱,连恒丰都生产不了,只有咱们国棉厂能够生产。。。。。。”

    “唉。。。。。。”老舅叹了一口气,“那时候国棉厂是多么厉害啊,生产出来的棉纱根本就抢不到,加钱都抢不到。再看看现在,好好的一个大厂子,要技术有技术,要工人有工人,结果就硬生生的被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们给活生生的整垮了。。。。。。”

    国棉厂以前可以说是天衢市工业的一个传奇,曾经是整个天衢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光是职工就有六千多人,即便是放眼全国的纺织行业,国棉厂也能排名进入到前三。

    可就是这么一个红红火火的厂子,结果在后来那些厂领导的“领导”下,只不过是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彻底让这家厂子衰败了下去。

    二十多年前的下岗大潮,国棉厂上下一心,硬生生的挺了过来,而且那时候的效益反而还相当不错。相反,现在国内纺织行业情况大好,很多原本几乎没有什么生存之路的中小厂家全都红红火火的兴盛了起来,而国棉厂反而却快要关门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老舅从小就是从国棉厂长大的,虽然他从没有在这个厂子里上班,可他对于这家厂子的感情那绝对不是假的,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愤怒。

    杨靖也无奈的摇了摇头,“舅,您现在就别计较这个了,您还是想想从哪儿能搞到高质量的精梳高支数棉纱或者棉布吧。如果您能做大了,当您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和资金之后,您就算是把国棉厂接手过来,让这座老厂重新焕发生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啊!”

    老舅听到这话,眼神立刻亮了起来。。。。。。

第六一九章 老舅的想法() 
外甥这无意中的一句话,却是让李龙心思忽然之间就活泛了起来。

    外甥不太了解国棉厂的现状,毕竟这孩子从英国留学了两年,回来之后又是满地球的飞,而且以前全家十个大人有六人在国棉厂上班,每天回来说的也都是厂子里的事情,可现在,家里没有一个人在国棉厂上班了,所以外甥对于国棉厂的现状也仅限于从其他人那里得来的道听途说。

    可外甥不知道,李龙却是对国棉厂的现状极为了解啊。

    这家厂子以前是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到现在已经有整整六十年的历史了。以前红火的时候,国棉厂的职工是整个天衢市居民都羡慕的一群人,工资高、福利好,还有住房分配。可现在,明明市场要比十多年前好很多了,可厂子的情况却是每况愈下。

    厂子鼎盛的时期,整个厂子有接近七千职工,整个厂区内所有车间的设备,都是全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转,工人也是实行四班三运转。生产出来的棉纱和布匹,那都是国家免检产品,供不应求。

    可是现在,偌大的厂子中仅仅剩下不到一千职工还在勉强坚持着,生产出来的纱布就是赔钱卖都没人要,而且厂子现在也彻底被恒丰纺织给托管了。

    要知道现在的恒丰纺织,以前就是天衢第二棉纺厂,俗称“二棉”,那时候可是国棉厂妥妥的小弟,在十多年前,恒丰甚至都没办法开工。

    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当年连设备都开不起来的二棉,当年只能在低处仰望高高在上的国棉厂的二棉,如今竟然成为了国棉厂的托管者。而且以前国棉厂很多的精英人员,也大都被逼的从国棉厂辞职,然后转投到二棉的怀抱,为二棉的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国棉厂也不是彻底没救了,主要就是因为管理层的缘故,让国棉厂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银行再也不松口子贷款了,以至于设备无法更新换代,生产出来的纱布自然也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这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现在这种奄奄一息的现状。

    李龙很清楚,其实国棉厂还是非常有底蕴的,因为国棉厂别看现在不行了,但国棉厂却是拥有一个巨大的底蕴,那就是几十年来培养起来的技术工人。

    一个棉纺织厂最关键的技术工种不是纺纱或者织布工人,而是在于车间里的保全工。这些保全工才是一个棉纺厂最根本的技术支撑。

    一个棉纺厂如果拥有一批技术和经验足够强大的保全工,那么这些保全工就能时刻让设备处在一种最佳的状态运行,能够极大的降低纱布出现次品的概率,还能够提升纺机和布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各方面的损耗。

    换而言之,一个棉纺厂的保全工如果足够强大的话,那么这个棉纺厂只要领导不脑残,不偷偷摸摸的往自家捞东西,那么这个棉纺厂就算是想倒闭都困难。

    但可惜的是,天衢国棉厂明明拥有一大批技术和经验都极为强大的保全工,却破天荒的出现了这样诡异的、快要倒闭的局面,这里面的情况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别的李龙不知道,但李龙知道的是,近二十多年来担任国棉厂领导的那些领导,在自己的老家都有属于个人的棉纺织厂,效益还都相当不错。而且一些前任领导的儿女,都依靠倒腾纱布发了大财!

    这是全天衢市都知道的事情,但这些前任领导现在都安安稳稳的活的潇洒

    可这却苦了那帮从国棉厂成长起来的工人们。不得已,国棉厂很多技术高超的保全工全都被迫从国棉厂辞职,然后自己到南方或者是其他棉纺厂找工作。这其中就连李龙的大姐夫,也就是杨靖的大姨夫也曾经这么做过。

    当年杨靖的大姨夫那可是整个国棉厂响当当的喷气织机技术大拿啊,现在呢?因为岁数大了,没法再从南方干这种体力活了,只能依靠给银行做保安发的那点工资来勉强缴纳养老保险,要不是杨靖从英国发了财,回国之后开起了车行,估计杨靖他大姨夫现在还在给银行做保安呢。

    像杨靖大姨夫这样的人,在国棉厂还有很多。李龙的好几个小学同学,现在就是在南方给私人棉纺织厂打工,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在那些厂子里统统都成为了技术大拿。甚至有一个李龙相当不错的哥们,在一个南方私营企业中凭借着技术做到了专管技术的副总,还有股份呢!

    还有一些保全工被二棉,也就是现在的恒丰挖了过去,结果恒丰的技术力量立刻提升了一大截,出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说,这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保全工才是一个厂子的底蕴所在。

    而且李龙还知道,这些出去打工的老技术工,对于国棉厂的感情都很深,哪怕是那个在南方做到技术副总的哥们,每次回来聚会喝酒的时候都会大发感慨——如果要是国棉厂能够恢复过来,我保证会立刻回来上班的。

    这哥们这么说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能,是吹牛比,可谁又能知道一个人在远离家乡上千公里的南方飘着,父母老婆孩子朋友都不在身边,吃喝也不习惯,气候也不适应,虽然赚钱不少,可他们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谁又能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呢?

    如果他们年轻二十岁,肯定是不会说这种话的,可这些人大都四十多岁了,这种在外面虽然能赚钱但却无法给他们家的感觉的漂泊,其实才是他们最恐惧的事情啊。

    国棉厂现在的设备虽然早就已经落后了很多,但这些不是问题。国棉厂现在的厂房还不算落后,只要能够找来一笔资金更换设备,然后要是能够再把这些技术工人全都找回来,哪怕是找回来一半,估计国棉厂很快就能起死回生。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先有一笔足够的启动资金。

    想到这里,李龙看了看自己的外甥,有心想说,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没有吱声。

    老舅的表情杨靖可全都看在眼里了,最终看到老舅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杨靖知道有些话是该自己说而不是让老舅提出来。

    “舅,是不是对刚才我的那个提议动心了?”

    李龙掏出了烟盒,抽出了一根烟点燃,“废话,能不动心吗?如果要是有可能把国棉厂接收过来的话,我还到真想试一试呢。南方的那些私营棉纺织厂一个个的都很红火,我就不信这国棉厂恢复不过来。”

    顿了顿,李龙长出了一口气,“看看二棉吧,以前二棉都已经宣布破产了,结果私人一接手,变成恒丰了,恒丰现在多么红火?我说爷们,你说我要是接手国棉厂的话,能不能也像恒丰的陆总那样,让国棉厂起死回生?”

    杨靖想了想说道“舅,光凭您自己,您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如果您能够找到一些足够有能力帮您的,还有,您得接受我给您的投资,那么国棉厂起死回生不算什么难事。”

    “真的?”

    “嗯,反正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老舅,现代棉纺织行业的起源地您知道是在哪里吗?”

    “呵呵,这个我还就真知道,是在英国,确切的说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大曼联所在的城市。”

    杨靖点了点头,“没错,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驱动的纺纱厂于1781年在曼彻斯特开业,随后,在欧洲工业革命的脉动下,截止到1853年,曼彻斯特一共拥有了不少于108家的棉纺织厂,当时曼彻斯特出产的棉纱和布匹,占据了全球80的产量,所以曼彻斯特也被命名为‘棉都’!”

    “曼彻斯特的棉纺织行业一直辉煌到二十世纪,但后来,曼彻斯特的棉纺织行业开始衰败,到了1980年,曼彻斯特的最后一家棉纺织厂也彻底关门,曾经兴盛了接近两个世纪的棉纺织行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