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淑妃-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得不够?恩?”念够了,这才松开手。

  宇文琦揉了揉疼痛的耳朵,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一片通红,“阿娘,那我留京中做什么?朝中局势混乱,哥哥光是应付这团乱局就已经是分·身乏术。我要是继续待在这摊浑水中,万一不小心出了事,岂不是会拖累哥哥?我避到边关去,也是为了哥哥好啊。”

  沈茉云听罢,怔了一下,却仍是说道:“那你就留在宫中乖乖读书,照样可以避得开那些麻烦事,根本用不着躲到千里之外的武陵关。”

  宇文琦蹭了过去,讨好地给沈茉云按摩起肩膀,道:“阿娘,您不是不知道,这些事儿,只要身在其中,哪有可能这么容易避得开?我敢肯证,只要我在京城一天,我就一天不能安宁。我在明,人家在暗,要寻事儿还不简单?就是平民百姓都知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阿娘,您就答应让我去吧!”

  沈茉云有点犹豫了,她在这个漩涡二十余载,比宇文琦更明白这个道理,身在其位,很多事不是你想不计较就能不计较的。

  “还有啊,自从外公去世后,沈家虽然算不上衰败,可到底还是不如之前,舅舅他们仍在四品位上,表哥他们则是外放为官,要是哥哥真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他们只能是鞭长莫及。我去军中,也是为了哥哥好啊!再者,好歹我是皇子之尊,相信不管哪位将军做总帅,都不会把我派去前锋营,这样一来,我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忧。”

  沈茉云转过头,看了宇文琦好一会儿,才道:“真的没有危险?你真的这么想去武陵关?”

  宇文琦一听有戏,赶紧点头,“我是真的想去军中。至于危险,若儿子估算不错,儿子这回顶多只能以副将之职出征,做些琐事,莫将军才不会让我真的去冲锋陷阵呢!”

  沈茉云踌躇了一下,道:“你让我想想,我先问问你父皇的意思,看他是何说法?”

  宇文琦喜滋滋地笑开了,有母亲这一句话,他去武陵关一事,至少有五成把握了。

  当天晚上,宇文熙就宿在了长乐宫,沈茉云把宇文琦的事对他一说,宇文熙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同意了?”

  沈茉云微微叹气,道:“我如何能同意?我恨不得他日日待在我面前,让我知晓他平平安安,哪舍得他跑去武陵关那个边关重地?”

  这时代从军可不像现代,不说行军打仗时各种危险,就是途中染上疾病时疫什么的,也够你受的了。君不见,一代名将霍去病大战匈奴深入漠北封狼居胥,战功赫赫,结果没死在敌人的刀枪箭矢之下,却是败给了一个小小的疫病。

  宇文琦的身体情况,从小就有目共睹,放他到边关,她怎么能放心?

  “那你是不同意了?”宇文熙随手拿起一本书,坐下翻看起来,语气十分闲适。

  等了一会儿,却没听到回答,宇文熙不觉心生怪异,抬起头朝沈茉云看过去,只见对方一脸纠结,神情苦恼,瞬间笑了:“不知如何回答?”

  沈茉云苦恼地点了点头,说:“琦儿,可是男孩啊,若是女儿,我就不用头疼了!”难道要将人囚困在深闺中,养成大齐版的“贾宝玉”?如果是外出游历一下,她肯定不会反对,只是上战场……多少还是抵触。

  想了想,她试探性地问道,“皇上,您也不想让琦儿去边关吧?那地儿苦寒,又险恶重重,我实在舍不得。”

  宇文熙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倒是心疼儿子。”

  沈茉云一撇嘴:“那是我儿子,不心疼他我心疼谁!”

  宇文熙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手中的书册中,声音中透着漫不经心:“这事儿,朕自有主张,你就不用操心了。放心,琦儿是朕的儿子,朕一样舍不得让他出事。”

  沈茉云嘴角抽了抽,本来还不担心的,可让宇文熙这么一说,她想不担心都难。

  就这样,不管沈茉云多不舍多担心,宇文熙还是下旨,让宇文琦以副将的身份加入莫北将军统帅的那支军队中,一是让儿子暂时远离京城,二嘛,他跟沈茉云是一样的想法,男孩子,总不好整天关在房中不让他往外闯吧。难得宇文琦肯去战场历练,若能以此磨去性格中的那些尖锐和棱角,对他将来只有好处。

  圣旨下后没几天,宇文琦就混在一群出征将领中间,一同朝武陵关出发了。

  随着幽州的援军开到武陵关,战场的形势瞬间就倒向了大齐这一边。毕竟除了兵力的相持外,还有一点同样是至关重要,那就是粮草。自从任镇远将军平定了北蕃后,大齐休养生息了十来年,不管是甲货国力,还是粮草辎重,至少都能支援两边战线三四年。相反,西凉和月支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并无稳定的国力做为后盾,只能靠抢掠他国财物牛马来补充自家的需求。

  这样一对比,大齐拖得起持久战,而敌方却没有这样的实力。

  所以,援军刚刚踏进武陵关,西月盟军就开始进攻了。

  武陵关战事,以前沈茉云只是在宇文熙提及时才会问上一两句,如今儿子上了前线,每次宇文熙过来长乐宫时,她都要问起。幸好宇文瑞已经入朝议事,于政事接触得更多,时不时就会与沈茉云说道一二,这让她宽了不少心。

  就连宝儿也多次劝慰她:“阿娘,阿琦不会有事的,谁敢让他打头阵啊。最多就是在中军主力或者后军掩护,没事的,您别担心!”

  可心底还是挂心。

  而前朝的争斗,则是更为激烈。

  就沈茉云所知,目前群臣中太子人选呼声最高的是四皇子延王,有江家和外家的周旋,这样的形势并不意外,而皇帝,对延王表现仍然一如既往,尚算得上是看重。

  有一次,两人在御花园中相遇,江昭容对沈茉云笑了一下,意有所指地说道:“都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不知道这从高处跌到谷底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沈茉云报以同样的微笑,静默以对。

  江昭容轻笑一声,语气透着说不出的森寒:“只怕会让人生不如死,您说呢?淑妃娘娘。”

  沈茉云挑眉,“或许吧!”

  于此,江昭容行了个礼,带着宫女先走了。

  沈茉云转过身,脸色沉了下来,真没想到,朝堂上的情势白热化到了这个程度,幸好宇文琦早一步去了武陵关,不然可能也要被卷进去了。

  “阿娘。”

  沈茉云正准备回宫,刚刚抬脚,耳边就传来了宝儿的唤声,一抬头,只见宝儿从回廊的另一端正朝她走过来。烦闷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沈茉云笑道:“难得你今日进宫,我让他们给你准备莲子羹和荷叶糕。”

  宝儿随口应了几句,视线却是一直在江昭容离开的方向打转,突然说道:“江昭容平日里对阿娘也是这般不敬吗?”

  “没事!”沈茉云失笑,“没有江昭容,一样会有其他人,没差儿。”

  宝儿眼中闪过一道不明的情绪,走过去挽住沈茉云的手臂,低声道:“我不会让阿娘受委屈的,还有弟弟……”

  “宝儿!”看着女儿的神色,沈茉云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像是会有大事发生一样。

  宝儿却是拉着她往回走,“我带了阿芬和阿默来看您,正在长乐宫呢……”

  那天宝儿说的话,沈茉云总嚼着不对劲,可小心了一段时间,没见有任何风吹草动,她纳闷之余还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武陵关和北方战线,各种加急文件都在第一时间送往皇城。开战大半年以来,有胜有负,总体来说,还是大齐这边占优势,可两边开战,这样的拉锯战对国家仍是弊大于利。只盼其中一方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另一方自然就会溃败。

  边境不稳,新年草草而过,除了必要的祭祀,其他一切从简。

  开春后,捷报一封接一封的传来,战场局势有了大逆转,西月盟军开始被连连击退。尔后一个月内,又拿下了两个关口,此时,战线从武陵关转到了周桥关口。只要能将敌军逼得撤出周桥关,那么这场战役就能正式告捷了。

  沈茉云对排军布阵、地理优劣并不精通,往往听过就是,她只要宇文琦安全无虞,并不想他用性命去博功名。

  就在前线不那么吃紧时,朝堂却是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永旭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以太史局江子期和礼部尚书陈演为首,数十位大臣联名上奏,请立长子延王为太子,以安社稷。

  142、完结倒计时三

  “糊涂!糊涂!父亲怎么突然做出这等糊涂的事情来?”

  泰和宫中;听到内侍捎过来的消息——皇帝当庭大怒;将以江太史和陈演为首的数十名大臣骂得狗血淋头时,江昭容只觉得眼前一黑,急得差点儿没晕过去,焦躁地在殿中来回踱步,嘴里急急地念道:“请立太子,请立太子……”忽然停了下来;直直地望着传话的人;抱着极大的希望问道:“除了请立太子;可还有说起其他事?”

  那内侍低头回道:“回昭容娘娘,朝会上;曾有大臣以延王不是非嫡出皇子不合正统为由驳了陈尚书的话;然而江太史却又拿出了另一份奏折,说是请皇上册封延王的生母,就是昭容娘娘您为正宫皇后,如此一来,立延王为太子,就是名正言顺,再无人得以讦诘。”

  江昭容顿时脸色苍白似雪,手脚冰冷地跌坐在椅子上,道:“完了,皇上这回肯定是真恼了……”别人不清楚,她还能不明白吗?宇文熙从来就不是一个任由臣子摆弄的皇帝,江父突然闻出的这一码,说不定已经戳到了宇文熙的底线。想想前头的萧家和柳家,收拾起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想到此,她不禁冷汗涔涔。

  那内侍有些不解,见她如此,便道:“娘娘,江太史的话言之在理啊。延王可是当今的长子,请立他为太子不是名正言顺吗?再说了,江太史也是心疼您嘛,只要您成了皇后,那延王的地位可就是牢不可破了……”

  江昭容烦躁地打断了他的话,道:“皇上生平最恨被人挟持。父亲无端端地在朝堂上公然说要请皇上立我为皇后,还要连带上十几名大臣,在皇上看来,那不是请立,而是逼立,他不恼恨我们母子就是看在延王的份上。”

  “这……”那内侍被说得傻住了。

  江昭空深吸了一口气,吩咐道:“去我父亲那儿再探,问清楚这请立太子是怎么一回事。”只望还有回转的余地。

  “是。”

  皇帝这一怒,后宫有些门道的妃嫔都得到了消息,拍手相庆的同时不免又对接下来的局势感到不安。如今有实力角逐那个位置不外乎延王、洛王和郑王,这延王惹得皇帝生气了,下面会轮到谁上台呢?

  关于储位,宇文熙的态度嗳昧了许久,以前凡是有大臣要求立后立储的折子都被他压了下来。而这一次的发作,或许是一种预兆?

  人人都处在猜测中。

  沈茉云却是看向坐在她旁边优雅喝茶的宝儿,一脸深思,忽然一挥手,待房中侍候的宫女全数退下后,问道:“宝儿,江太史在朝堂上请立延王为太子一事,其中是不是跟你有什么关系?”

  宝儿微微抬眸,随手放下手中的茶盏,笑了:“阿娘是如何知道此事是与我有关的?”

  沈茉云说道:“只是我的猜测而已。难道真与你有关?”

  宝儿“恩”了一声,神情淡然地颔首。

  沈茉云揉了揉额角,觉得有些想不透,索性问:“你是用了什么法子去煽动江太史和陈尚书?”

  宝儿轻描淡写地说道:“女儿只是买通了江太史身边的一个幕僚,鼓吹江太史早日为延王和江昭容正名身份,将来得以顺当成事。说得多了,江太史肯定动心,只要那些人动了这个心思,再适当地给他们扇扇火,铁定能烧起来。”

  描述的语气十分云淡风轻,可仔细想来却又让人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其中过程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沈茉云张了张嘴,却发现不知该说什么,最后只能道:“你多注意些,要是让皇上知道了……”

  宝儿笑道:“放心。父皇日理万机,前线战事又重,他哪来的心神分在这上面?况且,女儿办事,您还不放心吗?”

  沈茉云不由得失笑,手指一点宝儿的额头,戏谑道:“你啊……”心中略有不安,更多的还是放心,如今除了还征战在前线的宇文琦,她是真没什么好挂心的了。

  宝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忙道:“阿娘,前几日林夫人找上我,说曼娘年龄不小了,待阿琦从前线归来,他们想尽早让两人成亲。”

  沈茉云怔了一下,道:“为何这般急?”

  宝儿道:“曼娘今年快十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