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说道:“拍人啊,之前不是你们提议说拍大唐的人,以此来展现大唐风貌吗?我也决定这么干,拍个人。”
    “谁?”众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人。”
    江夏直接念了一首诗。
    可这首诗念出来,整个房间里,几乎所有人都是懵的。
    “这是谁的诗?”巩杉问道。
    饶是年少时也是学霸,巩杉还是不知道这首诗是谁的。
    不光是巩杉,尤芳菲、张芃芃这种曾经学习很好的人,也不知道这首诗是谁的。
    娜塔莉不用说了,甭指望一个外国人知道。
    张罗夫也一脸懵,没听过这个。
    唯有江晨曦一脸恍然。
    作为被尤芳菲压着从小大量读书的真正无敌学霸,江晨曦当然读过这首诗,还背过。
    “王勃。”江晨曦给出了答案。
    江夏点头道:“对,是王勃。”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年仅二十七岁便意外身亡的王勃王子安居于首位。
    江夏虽然学习不太好,但基本的审美功力还有,历史有很多人墨客,遗留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最美最好的诗篇都是留在了语课本,他在辈子读书的时候,看了很多的好章,但真正让他有一种这人我十辈子也不的,只有王勃。
    小学学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和白居易的“红掌拨清波”,江夏那时候还不知道其的美。
    等到后来的学习,特别是读到《滕王阁序》,第一次见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那种铺面而来的美感,让江夏承认,这辈子不可能写出来这种字,别说这辈子,是十辈子加起来,也写不来。
    有一种人,真的是天才。
    王勃是天才,不接受任何反驳的天才。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巩杉直接背出来了王勃最有名的诗篇,这首《滕王阁诗》的知名度,反而不如《滕王阁序》来的大,但两者相形益彰,让王勃真正名垂青史,成了初唐最璀璨的那颗星。
    张罗夫也想显摆一下,刚念了一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被张芃芃给打断了。
    “行了,别背了。”张芃芃说道,“你拍王勃,准备怎么拍?”
    尤芳菲也问道:“对啊,怎么拍?”
    “你如果以王勃的诗词歌赋为主,外国人可很难理解其的韵律,如果不以这个为主,以王勃的生平为主,更显得不太对。他年幼当官,可是两次被贬,其更是有私杀官奴,这点绕不过去吧?”江晨曦在旁边说道。
    看着淡笑不语的江夏,巩杉却突然理解了江夏的想法,她说道:“你不准备拍王勃生平?你准备以王勃拍大唐?对吧?”
    江夏点头道:“对,我要拍的,可是盛世大唐。王勃只是观察大唐的视角,当然,多少也得有一些,主要是写他写滕王阁的这段戏份。”
    江晨曦好道:“历史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王勃写滕王阁时才十四岁,一种说法是他已经二十多了,你准备用哪种?”
    “当然是二十多的。”尤芳菲道,“不然演员不好选。”
    “对。”江夏点头,“不过,为了展现大唐的风貌,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尤芳菲道。
    “对啊,什么事?”程馨推门进来,问道。
    她才刚刚从国外赶回来,因为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到,没等她吃饭,饭都吃完了,她才风尘仆仆的刚进门。
    江夏转头道:“不是什么大事,我需要芳菲帮我建起一座长安城,你要有兴趣,也可以帮着建。”
    /bk
第1201章 三年筹备() 
    第一二零八章三年筹备
    程馨闻言愣了一下,然后问道:“你不是要拍征西?怎么要起一座长安城?”
    江晨曦快速给程馨解释了一下情况。
    程馨道:“这事啊?可以啊,建一座影视城,选个地方,以后也能当长期收入,可以搞,不过,三年的时间,有点紧张。”
    “设计、选地、开工,整体加起来,三年的时间是紧张了些。”尤芳菲也说道。
    江夏说道:“争取吧。”
    “之前怎么没提前说?”程馨问道,“早说早准备多好。”
    “之前没想着主要拍盛世长安城,这不是突然变了风格么。”江夏说道,“原本想着的是在战争戏的基础上,添加部分长安的戏份,这点在一些影视城都能基本完成。现在决定拍文人,没有战争戏加分,只能展现盛世长安了。”
    “确实没办法。”巩杉也说道。
    江夏此前想的题材太敏感了,本来很不错,但放到当下的大环境下,就太过敏感了些。
    所以必须得改,怎么改,往哪改,都是问题。
    江夏能这么快想到来写王勃,也非常不易。
    大唐文人那么多,找谁来写?
    王勃这个天才,确实是一个独特的人,纵观大唐文人,天才如王勃者,一个也无。
    江夏认为王勃可以代表大唐的文人,他身上的才气与灵气,是钟天地之秀,有着整个大唐的味道。
    “现在好了,你有三年的时间来写剧本,不过,就为了这么一部电影,你准备三年,真的合适吗?”张芃芃问道。
    江夏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总共还有两部电影可拍,别说三年,五年都等得起。”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咱们可以慢慢建那座城了。”程馨说道。
    江夏道:“别介啊,能三天建出来别建七十三个小时,早拍完我早退休。”
    “江夏,除了王勃之外,你最后一部电影,要拍什么?一直没听你说过。”张芃芃问道。
    江晨曦也好奇地问道:“对啊,爸,你要拍什么?宋?明?清?”
    “以你的性子,肯定按时间线来。”巩杉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肯定选择清朝吧?甚至,很可能是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吧?”
    江夏目瞪口呆道:“你厉害,你无敌,你猜对了。”
    “真是溥仪?”张芃芃问。
    “是的,是溥仪。”江夏点头。
    江夏给自己划定的最后一部电影,并不是自己创作的电影,而是曾经辉煌过的《末代皇帝》。
    之所以拿这部电影当做最后的演出,也是江夏给自己划定的一个线。
    他给自己的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唯一一部作品,就将会是几年后开拍的有关王勃的这部电影,他现在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去拍摄,剧本都没有,只有模糊的一点点灵光,想要抓住很难。
    在这个世界几十年,江夏把原本世界的东西,带了很多过来,攒下了巨大的名气与口碑,如今他也算是功成名就。
    江夏本来不打算自己创作电影,却最终还是先后写了“巨星”系列和《头文字D》的续篇。
    《头文字D》有动画做后盾,再加上江夏只是给了提纲,可以不算他的创作。
    “巨星”系列却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给敲出来的,哪怕对那些巨星都很了解,但要把他们的生涯编成电影故事,江夏也下了不小的力气。
    如今,江夏要写的剧本,是以王勃为蓝本创作。
    这个剧本与“巨星”系列的剧本不同,最大的特点是目的不同。
    “巨星”系列虽然也是描写人物,但主要体现的也是人物。
    新剧本要体现的可不是王勃,王勃在整个剧本中是次要的,主要是盛世大唐。
    如何以王勃的视角去展现一个八荒来贺的大唐,才是江夏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年起一座城,三年打磨一个剧本,接下来的这部电影,江夏要准备三年的时间。
    三年后,拍完这部电影,在自己演绎生涯的最后,江夏将把《末代皇帝》拍出来,以“末代”之名,宣告自己的想法:统治娱乐圈这么多年,他也要真正告别娱乐圈了。
    过年的几天,江夏带着江晨曦走访了很多学者。
    江晨曦算是学者圈子的人,作为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江晨曦非常有名气,谁让她长得好看,还出演过电影,更有一个中国在世界上最知名的明星当爹,在她那个圈子,她不出名都不可能。
    出名也有好处,在走访学者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给点面子。
    江夏本人的出面,也让事情顺利了很多。
    此次走访,主要是走访一些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从他们那里考证唐高宗时期的大唐京城长安到底什么样。
    既然要起一座城,那就尽可能做好它。
    拍《神话》的时候,江夏也请人考证过很多东西,最终的拍摄不尽如意,为了奉献精彩的打斗,军阵森然的光辉,被那匹马遮掩过去,让江夏很是遗憾。
    这回的电影,没有任何武打戏份,有的是盛唐气象。
    什么是盛唐气象?
    在江夏的理解之中,所谓盛唐气象,掩藏在文人墨客的诗句当中,掩藏在百万人口的长安城中,更掩藏在每一个大唐子民当中。
    万邦来朝的盛况,不是歌舞所能展现出来的,真正的万邦来朝,是每个民众内心的自信。
    江夏就准备在这份自信上下工夫。
    在那时,外国人来了长安,是三等人口,任何一个贩夫走卒都可以随意呵斥。
    在那时,缺胳膊断腿的残疾老人,走在路上会被鞠躬,他们是盛唐强盛的脊梁,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在那时,天下尊唐,身为唐人,有着最深沉的骄傲与大气。
    一边考证唐高宗的历史史料,一边设计大唐长安城的蓝图。
    专家们也很有兴趣复制出一个长安城来,难得有人出钱,他们很下工夫,经常为了一个考证吵很久,才判定某个细节。
    江夏在国内呆了足足一个月,直到一切走入正轨,才重新回了纽约,那边还有一个《蝙蝠侠:黑暗骑士》在等着他。
    (本章完)
第1202章 挑衅江夏?(求个月票~)() 
    PS:听说双倍月票了?卖萌打滚舔着脸求月票……
    第一二零九章挑衅江夏?
    《神话》在经历半个月的上映后,就提前退出了贺岁档的争锋。
    票房整体还不错,只是相对其他电影来说不错,跟江夏本人的电影比起来,扑街的有点惨。
    在国外的票房走势远超国内,全球总票房上还能抗住,不过也只是勉强合格。
    有人评论说:《神话》打破了江夏一贯保持的票房神话,将江夏从神坛拉了下来。
    江夏一直没有对《神话》的成绩在社交媒体上说过什么,有些看乐子的,都想问问江夏对成绩的看法。
    巩杉倒是发过一条状态:“一般人哪还能懂他的境界。”
    没有指出“他”是谁,但都知道这是在说江夏。
    江夏的境界多高,一般人还真不好说。
    获得无数荣誉的江夏,现在对于电影的理解究竟到了哪个地步,谁也说不好。
    他拍任何一部电影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也都被放大分析。
    没有人认为江夏还是求财。
    《哈利·波特》八部电影,到底为江夏带来了多少钱,没人说得清楚。
    很早之前,江夏就已经过了追求钱的地步。
    只是,不管怎么看,大家都没从《神话》中看到江夏的真正目的,有人猜测江夏的目的是功夫喜剧,这也是很多人的观点。
    纵观整部电影,也只有喜剧与功夫结合这块,江夏推陈出新,有点创新,其他地方没有多大新意。
    过了这么久,《神话》中的军阵,也被很多考究者大肆赞赏,在这里他们终于发现了江夏的用心,证明了江夏真不是敷衍着拍了一部电影。
    所以,围绕在《神话》上的谜题更多,如此平庸的一部电影,需要人去考究才能发现其亮点,到底江夏的目的藏在哪里?
    电影学家们陷入了深思。
    有人却已经开始跳脚。
    一般来说,江夏现在的江湖地位,是不接受任何挑衅的,任何挑衅他的人,都会被取笑,也太不自量力了点,来挑战江夏?
    偏偏,有个法国导演,年仅三十七岁的加布里埃尔在社交媒体上挑衅了江夏。
    加布里埃尔是法国新晋导演,去年刚刚拍了一部拿到“金棕榈”大奖的电影,名声大噪,近些日子有进军好莱坞的意思,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在社交媒体上挑衅江夏。
    “我一直认为,世界对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