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等狂妃:绝色召唤师-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她心中在嘀咕,这是怎么回事?这嫡女身子的名字应该是叫莫青容才对,什么时候变成她的名字了?

第28章 028那根刺()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问题究竟是在哪里,难不成是自己变成了嫡女,这名字也跟着过来了?

    莫青君不由得在心中嗤笑,真是荒唐!

    然而最是荒唐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如今这名字的事情倒也算不上奇怪了。这么想着,便将这名字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站在一边的老妇人开口,“既然这是一场误会,想来你们几个该是有话说的,老身还有些事情,先走一步了。”

    一群人都行礼送她,莫青君从苏诗临的怀中挣扎下来,也对着这个老妇人行了一个礼,甜甜的对她笑着,“夫人好走。”

    老妇人面目含笑的点了点头,温和的对她说,“今儿事多,若你们愿意,改日老身请你们来我府上坐坐如何?”

    她说这话的时候,只看向了莫青君和莫烟云二人,其中的意思众人自然明白。

    在莫烟云行礼道谢的时候,莫青君眨了眨眼问她,“夫人府上可有花园?我听人家说这金陵城中有一处最大的海棠苑,平常人去不得,那里头的海棠可都是绝美的呢!不论是西府海棠还是垂丝海棠,都是咱大韵数一数二的。如今恰好海棠花开,可惜不能亲眼瞧上一瞧那般盛景。”

    那老妇人神色一动,“哦,姑娘喜欢海棠花?”

    莫青君狠狠点头,“每种花儿都有每种花儿的风姿,品高低上下我不敢开口,但要说喜欢,我是极喜欢海棠的。海棠乃是解语花,我记得的诗句不多,然而偏就记得这一句:‘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便是闭上眼睛都能想到海棠那般俯仰错落、浓淡有致的模样。”说完还摇头晃脑,“美哉!美哉!”

    她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

    旁人不知道这老妇人的身份,她却一清二楚。这一位乃是先帝身边的长公主,嫁到金陵,夫君去世之后,便终年隐居。这整个金陵城知道她的人不少,然而清楚她的人不多。

    这一位长公主的闺名便叫做海棠,那一处金陵胜景海棠苑也是她的。然而似乎是她隐居太久,金陵中大多都知道这一处海棠苑,却不知道这一位长公主。这位长公主不止是闺名海棠,她对于海棠更是极其痴迷。据说当初她与驸马认识也是由于海棠花儿,可以说海棠在她的心中占据的分量极重,她夫君赵家里的一些人未必比得上一株海棠在她心中的分量。

    原本若是她大一些,说这话可能这位长公主会认为她心机深沉,然而她此时不过是五岁稚儿,便没了这个顾虑。更何况那位嬷嬷应该回去便会同她说起,自己平日里体弱,整日呆在屋子里的。不通消息,没学诗书,她再怀疑也不会怀疑自己会是有心机的。

    更何况她的消息,这金陵城中也没几个人知道。便是旧时同她关系最好的莫家老祖宗,也还以为她大抵在滁州,却不知她早几年已经到金陵城内安居了。

    老妇人眼中带着笑意,“没想到今儿出来倒还找到一位小同道,这可真是意外之福了。”她沉吟了下,原本只是打算请她们到赵家坐坐,同时引见一下赵家那些女儿。不过既然难得碰到了同道中人,虽说年纪小,却也胜在纯真,出自真心而非故意讨她欢心。

    她拿出一块玉佩递给莫青君,“既然你小名是容儿,又如此喜爱海棠,这块玉佩便送给你罢。改日我请你来的时候,你可莫要推辞。”

    莫青君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下。

    这是一块雕琢的极其细致的玉佩,整块玉佩雕成了白海棠的样式,花瓣晶莹轻薄,层层叠叠。雕工细润,鬼斧神工。玉佩入手,便从手心传来一股极其清凉圆润的感受。整块玉佩浑然一体,色白质纯、细腻滋润。细细看来,这竟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

    纵是不懂玉石的,瞧见雕工如此精致,色泽如此细润的玉,便也可以猜到这块玉价值不知凡几了。

    不愧是长公主,出手如此阔绰。

    莫青君脸不红心不跳的收下这块玉佩,对着她行礼,“容儿多谢夫人赏赐,夫人要是家中有海棠,那就是不请我是也要去的。”

    站在老妇人身边的那个嬷嬷瞧见长公主竟随手将如此贵重的玉佩给了这么一个小姑娘,眼皮不由得跳了跳。不过知道这位小姑娘的身世,这礼物送的也不算太离奇,她是知道主子和莫府那一位老祖宗关系不错的。

    老妇人笑着点了点头,看向莫烟云,“到时候你们姐妹一起来吧,我府里有些同你们年纪一般大的姑娘,你们姐妹几个过来了也相互认识认识。”

    纵是之前不确定这位老妇人的身份,瞧见她随手便能拿出如此贵重的玉佩便也能猜到她身份不凡了,莫烟云愈发举止庄重起来,“夫人说的是。”

    这边气氛融融,然而莫青君余光扫到莫岚的时候,心中不由得轻笑。

    此刻莫岚面上的神色极其难看,显然此时的她还没有学会如何收敛情绪。她们姐妹二人一直以来都是同心同德的,这也与王姨娘平日里的悉心教导有关。

    王姨娘或许觉得两个女儿之间的骨肉亲情最是可靠,然而莫青君却不这么觉得。

    固然她们二人是亲姐妹不错,然而对于她们这样自私为己心机深沉的人而言,当利益冲突巨大的时候,血缘未必就有什么作用了。此时莫烟云能为了讨好不知身份的老者当众打莫岚面子,他日便能为了更大的好处抛弃莫岚。对于莫烟云的性格,她清楚的很。

    莫岚虽说娇纵了一些,比起莫烟云,倒更重视骨肉亲情。

    只是她心胸狭隘,莫烟云这会子得罪了她,想必就算回去之后被王姨娘安抚下来了,心中也会留下一根刺的。

    莫青君在心中低喃,这样才好!裂痕是一点点产生扩大的,今日一些明日一些,总有一日,她们二人会离心背德,产生嫌隙的。到那时,纵使有王姨娘在中间,只怕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人心呐,一旦那根刺扎进去了,便再也拔不出来了。

    然而此时的莫烟云沉浸在结识老妇人的欣喜之中,她还在暗暗猜测,这位老妇人兴许是传说中的那个人!若是真的,这回出来可真是走了好运!

    她的目光转向莫青君,再转向她手中攥着的玉佩,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一股嫉妒。

    罢了,不过是误打误撞,她安慰自己。既然自己知道了这位贵人的喜好,今后学着讨好便是了,总不会让那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药罐子抢了去!

    心中满是兴奋的莫烟云忽略了莫岚的不满,看到这莫青君不由得再次默默地扬起微笑,看来此时的莫烟云远不如她上辈子。倒也是,毕竟年纪摆在那,她再聪慧,也抵不过时间和阅历。

    她抬起头对着苏诗临微笑,“舅舅,我们在二楼订了一个雅间,你同我们一起上去吧?”

    莫青君的话提醒了莫烟云,她也转过身来邀请苏诗临,“是了,若不是六妹提醒我倒还忘了,真是对不住舅舅。如今正是晌午,舅舅之前坐的地方也没有盘碗,想来还没有吃饭,不如同我们一起吧?”

    被两个小辈同邀,苏诗临也不好不去,便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便一同上去吧。”

第29章 029点头同意() 
这百安居是金陵最为出名的几家酒楼,据说这家请的厨子是宫廷御厨的亲传弟子。至于这个御厨的亲传弟子为何不入宫反倒是来了这儿,大家心知肚明,也懒得去追究。

    毕竟这百安居里的东西着实做的要比旁人好上一大截。

    百安居里最出名的有两件,一个是如今春日里的梨花酿,又名梨花春。那市井间流传的“名驰塞外三千里,味占三晋第一春”的老话,指的便是这种梨花酿。

    另一个是银鱼,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乃是特地从太湖运来的。这种鱼小而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浑体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补肺清金、滋阴补虚”的功效,乃是水中珍品。在当今与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四大名鱼。

    曾有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

    这百安居最是擅长烹饪银鱼,一种是干炸银鱼,炸出来的银鱼色泽金黄,食之又松、又脆、又肥、又香。银鱼经调味腌渍,衷上蛋液,醺匀面包糠,入四五成热油锅中炸熟,外层酥脆集香,内层松软鲜嫩,别有风味。

    一种是银鱼炒蛋,菜色黄白相当,鲜嫩味美,其滋味细嫩如虾米。另外蒸食银鱼,鱼肉清香,鲜嫩油润,肥而不腻。用虾仁、肥膘肉泥同蒸,其形似燕窝,最是美味,极受追捧。

    还有用不同的配料制成“银鱼汤”,色味俱佳,鲜美可口。有鸡丝银鱼汤、肉丝银鱼汤、草菇银鱼汤、金丝银线汤等各式各样丰富无比的汤菜。

    但只这两种招牌菜便已经引得无数人来,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好菜。他们这百安居里的点心是特地请了这金陵城最出名的徐三娘来做的,她手上功夫扎实,自小学起。不论是八大件八小件,抑或是包饺糕团卷饼酥,还是杏仁豆腐腊八粥的,都是金陵一绝。

    便是这金陵城中的许多大户人家,也常常会来这买些点心回去自家用。

    宴客之时若是谁能请的徐三娘上门做事,那可是脸上添光的事情。

    百安居的生意做的大,客源滚滚,二楼各个雅间中其实都有人。她们这行人之所以能在这个点来,也是由于莫府在百安居里头常年包了一个院子。

    她们几个小辈不爱去院子里独坐,便提前派人打了招呼换成雅间。

    苏诗临跟着伙计往前走,不由得咂舌感慨这百安居的豪奢。雕栏画栋,每一间都做的极其精致,便是这旁边随处摆的山石都是大师之作。

    一楼接待的是来往客人,二楼便是贵客了,所以这儿的物件与一楼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莫府的几个女儿都见惯了,便是最怯懦的莫芷巧面上也毫无半点吃惊的颜色。那莫府在这百安居包下的院子,里头的摆设物件更为豪奢。苏诗临回头瞧见她们面上的神情,不由得在心中摇了摇头。

    豪门之家,果然不同啊!

    给莫府留的雅间在最后头,接近玄武湖,推开窗便可见得湖光山色,甚至可以听见那些花船上娘子们的笑闹声。

    那伙计领了他们来之后便退下了,这些人才刚刚落座,便有一群伙计端着点心和清茶上来了。这些伙计各个都是十三五岁的年纪,面相端正,穿着一模一样的青灰色衣服,将东西端上来之后便安静的退了下去。最后一个出门的面向着屋子里头的人,垂眼轻轻的带上了房门。

    跟过来的有一个泡茶的老师傅,坐在石雕茶盘前头,一脸认真的盯着烫壶。

    苏诗临的家世虽不如莫家,但论起风雅,莫家倒不如他了。他指着那老师傅跟前的茗器对她们说道:“你们瞧见这老师傅的茗器没有?那是越窑青瓷,最宜绿茶的冲泡。如今人往往盲目追求好茗器,却不知再好的茗器也是要配茶才行的。”

    那老师傅听的苏诗临如此言论,不由得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苏诗临不好意思的拱拳,“我也是见此一时兴起,反倒是在师傅跟前卖弄了。”

    老师傅摇了摇头,将烫壶的热水倒进杯子里头,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有些嘶哑,却不至于刺耳,“如今的人懂茶的不多了。”

    说完这一句,他便再也没开口,只盯着手中的茗器。

    在众人右边隔了一扇屏风,上头画了梅岚竹菊,后头坐着一对女先儿。女先儿见不着面,不知是其中的哪一个开口,声音婉转清亮,“几位客官想听点什么?”

    莫烟云笑着看向一直盯着老师傅的苏诗临,“舅舅,您想点些什么样的曲子?”

    一心看着老师傅手上动作的苏诗临听到这话微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这屋子中并不止自己一人,不由得面上有些尴尬。他轻咳了一声,“那便唱几首应季的曲子罢。如今梨花开的正好,我倒是记得有一首咏梨花的清平乐,不知二位可知晓?”

    那女先儿轻笑,“公子这么说便是瞧不起咱们呢,好歹也是咱们吃饭的活计,客人点什么,哪有唱不出来的理儿?”

    话音刚落,琴声便起,方才说话的那个女先儿开口唱道:“绿房深窈,梳雨黄昏悄。”

    这女先儿的声音玲珑清澈,如泉水流淌,苏诗临不由得随之哼唱了起来。“门掩冬风春又老,琪树生香飘渺。一支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

    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