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门庶女(完结)-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龄一般都要跟着家中女性长辈出来交际应酬。一般人家要定亲,总是要见过姑娘本人,或者有亲友见过,不会对于姑娘家一点都不知道,只凭听说就订亲。
  霍四爷跟岳家的亲事是在霍四爷十岁的时候订下来的,岳氏跟霍四爷差不多年龄,当时订亲霍家人肯定见过岳氏。就是事隔几年,小姑娘长大模样跟小时候不一样,但不至于都没认出来吧,岳氏进京代嫁的时候,霍家女眷肯定得去看看,这也是为了保险。
  
  “这事是才入京的王太太说起来的。”管事的说着,岳氏嫁进来这么久,霍家人是真的一点不知道。
  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王太太的一句话,王大人是从五品小官,跟岳家老爷一处为官,三年一次的官员大调动开始,王大人早早带着银两进京想谋个好缺。王太太跟京中某家女眷就有点亲戚关系,既然进了京亲戚之间肯定得行走。
  
  女人们一起多是聊八卦,妇人之间说起来话来,就说到岳氏。岳氏现在在京中的风关很盛,首先一点,她很漂亮,艳惊四座,嫁进霍家一年就生了儿了,霍三太太对这个儿媳妇得意的很,逢人就夸,尤其是对比一下二房娶进门的杨氏,霍三太太就更有成就感了。
  虽然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霍三太太,拿自己的嫡出媳妇比人家庶出媳妇,比赢了是正常的,怎么就那么得意。但霍三太太就得意,也因为她的得意,让岳氏在京城名声又上一声楼。
  
  名声响就档不住别人的议论,王太太初来说城,只是听而己,但议论多了,也就听出味来了。当时她就脱口一句:“不可能啊,岳家二姑娘我见过,几年好像家里出过什么事,额上留了下一块疤。倒是岳家三姑娘,那才真是倾国倾城,不过很可惜是个养女。”高门大户里所谓的养女,多是私生女,生母身份实在不堪,庶女都当不了,只能借养女之名。
  
  王太太说这话的时候,真就是当八卦来议论的,她是说着无心,却是听着有意。京城权贵圈子真不大,尤其是现在的霍家,霍景之放了盐政之后,霍家眼看着就要烧到头。权位越高,虽然敢惹的人少,却架不住人家眼红。还有岳家,百年望族,岳老爷自己在朝为官多年,肯定有巴不得他马上就去死的政敌,正愁没把柄呢,现成的把柄送上来了。
  
  王太太这话出口不到十天,京中各种消息就传出来了,以前没人往这方面想,但有人说这话了,这事并不是很难打听。直接派人到岳家当官的地方去问,或者想办法去套问岳家下人的话,最后真相出来了,真相更吓人。
  本来该嫁给霍四爷的岳二姑娘在嫁进霍家前一年就私奔,岳家是一直极力隐瞒,一直说岳二姑娘重病,据说当时岳老爷就想着对外宣布说岳二姑娘病故。但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岳老爷又对外宣布,岳二姑娘病愈,岳三姑娘也在别处找到好人家,姐妹俩一起嫁出去,事实是岳三姑娘代岳二姑娘出嫁了。
  
  这个真相是湖阳郡主派人查出来的,绝对真实,证剧齐全。至于京城流言,现在是越传越玄,说啥的都有。所有人都伸头等着看霍家和岳家到底如何处置这事,不管如何处理,岳家是肯定完蛋了。现在关键看霍家要怎么办,霍家也能捏着鼻子认,只是事情闹的这么大,更重要的是岳家实在太大胆,敢以养女顶嫡母。
  要是岳三姑娘跟岳二姑娘一母所出,或者是堂姐妹,只要也是嫡出身份,霍家都不会追究。虽然岳家这样也是妄冒,但霍家嫡子娶了岳家嫡女,仍然是门当户对。现在岳家直接抛个养女出来,霍家的嫡子娶了岳家的养女,这实在差太多了。
  
  养女比庶女身份上低的多,所谓收养也就是不知道哪家的孩子抱过来的,庶女好歹是有个血缘承认的亲爹。婚书上是不是乞养都要说清楚,以养女充庶女都要追究责任,更何况现在是充嫡女。
  霍家要是就这么认了,以后男男女女都不用出门,人家岳家根本就是看不起霍家,能以养女充嫡女嫁过去,这样重重的打了霍家耳光,霍家都能忍下来,还能认为亲家,这得是忍者神龟的境界。
  
  “岳家可有书信过来?”霍景之眉头拧了起来,他马上就要进京谋缺,偏偏这时候就能出这样的大事。
  管事摇摇头道:“岳家还没有消息传,听说是在上京的路上。因为事关重大,侯爷和郡主派小的先给二老爷送了消息,让二老爷有个准备,还有一事,奴才回话的时候忘了,岳氏正怀着六个月身孕。”
  霍景之叹口气,道:“我晓得此事,你一路辛苦了,去歇着吧。”
  “是。”管事答应着退下。
  
  思宸在旁边听完,听到霍景之的那一声叹息,也不由的一叹。岳氏己生下一子,就是再个儿子也改变不了她的命运。能生儿子的媳妇是好媳妇,但也得看是犯啥事了。现在的岳家在朝中虽然还不行,但别说压霍家一头了,还比拼不过霍家。霍家不可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不说其他的,霍老太太和湖阳郡主首先受不了这样的气。
  尤其是湖阳郡主那样的个性,岳氏是霍三太太的儿媳妇不错,但霍家还没有分家,霍家三房还在侯府住着。身为侯府的女主人,岳家这一记耳光不止是打到三房脸上,更是打到湖阳郡主脸上。从来都只占光不吃亏的人,嚣张了一辈子,有人直接耳光打到她脸上,她不但得还回来,还得踢对方一腿。
  
  “老爷觉得此事……”思宸说到一半也不知道如何说下去,其实湖阳郡主提前派管事的过来知会霍景之,估摸着也不是问霍景之意见,只是告知一声家里出了这么一件大事。
  霍宜之和湖阳郡主夫妻是霍家宗族族长和宗妇,还是侯府主人,他们最有发言权;霍老太太是家中辈份最高的,她自然有资格说话;霍三老爷和霍三太太也有发言权,岳氏是他们的儿媳妇。
  相对这三方来说,霍景之完全就是个打酱油的,尤其是那么有主见的湖阳郡主在,估计就是霍宜之这个族长都只是旁听的份。
  
  霍景之一直紧皱着眉头,却是突然道:“先由郡主出面也不错。”
  思宸听出弦外之音,看来霍景之心里己有谋算。想想也是,湖阳郡主是强势的人,霍景之何尝不是,家里出事了让他打酱油是不太可能。就是霍景之再嫌霍三老爷无能没用,霍三太太不识大体,但霍四爷总是他亲侄子,没道理兄弟侄子被人欺负了当兄长的围观的份。就像何二老爷很混帐,但何大老爷还不是一样希望他能回家,盼着他能好。
  
  心里好奇霍景之会做什么,思宸想了想问:“只是跟岳家决裂,并不用郡主出面吧。”
  派个管事的往衙门递张状子,证剧确凿,衙门可以直接宣判。婚姻无效,强制离异,岳氏所生子女均为奸/生子。至于岳氏要坐的一年牢,因为她怀着孕,倒是可以想办法打点了,先把她接到霍家别院待产。
  
  “既然己经跟岳家结了仇,也就不能看着岳老爷这么容易回京。”霍景之说着,官场上的事情思宸并不晓的,岳老爷外放好些年,正打算衬着这回官员大调动回京,岳家跟礼部尚书鲁大人关系正好,鲁大人己经给他谋好缺。
  
  霍岳两家的仇己经结下来,要是任由岳老爷回京为官,霍景之自己也得回京,相互两厌不说,弄不好什么时候岳老爷抓到机会还会捅他一刀。岳老爷有鲁家当靠山,平常官员未必参的了他。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由湖阳郡主出面,直接进宫告御状,一个朝廷官员,连结个儿女亲家都不能做到诚信,实在不敢相信他会如何为官。
  当然霍景之也不想着直接让岳老爷罢官丢命,岳氏家族在京城还是不错的,岳老爷虽然分了家,但也是有哥哥有兄弟,最好的就是岳老爷永远外放,不再回京。这样既然不会留在说中任由旁人议论霍岳两家亲事,又不至于把整个岳家惹狠了。
  
  “那老爷……”思宸试探性的问着,让湖阳郡主利用自己人脉关系,先把岳家狠狠整了出这口恶气,这点她也想到了。思宸有点好奇的是霍景之接下来会干嘛,要说湖阳郡主受不了气肯定得还回去,霍景之也不见得比湖阳郡主平和几分。
  霍景之却是没再说下去,只是拉住思宸的手,有几分担忧的道:“我本来就担心你回家之后不能好好静养,没想到又出了这么一件事。你听我的,回家之后,我会跟老太太说免了你的早晚请安,你凡事不管不问,也不用多想。”
  
  思宸听到这话心里十分宽慰,点点头,却不由的又道:“回府之后,我想把两个哥儿带到身边,就是我身体不好,还有奶妈婆子照应。我跟两个儿子分开三年,再不让我带着,我真的……”
  霍景之笑着点头,道:“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己经答应你,我肯定能做到。再者只是你想儿子,难道我这个当爹的就不想了吗。敏哥儿都快四岁了,他是嫡长子,必须得在我们身边了。”嫡长子的教育最为关键,要是嫡长子歪了,是整个二房之祸。



155妄冒(中)

    霍景之和思宸进府的时候,鲁太太正在霍老太太屋里,这些日子鲁太太是天天来,湖阳郡主并不见她,她就往霍老太太屋里跑。霍老太太那样的脾气,对鲁太太几乎到抬手就要打的地步,但鲁太太仍然是天天来。

    鲁老爷和岳老爷既不同姓也不同宗,但血缘上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两人生母还在,鲁老爷虽然对岳老爷这回办的事恨极了,但弟弟的事,他当兄长的也不好甩手不管。尤其是岳家正在上京的路上,鲁家己给岳家送了信,说是这两天就能到,但还没到。

    以鲁老爷对霍家的了解,事情己经闹的这么大了,让家捏着鼻子认那是不可能的。鲁老爷唯一想的就是不要告上公堂,虽然岳老爷人还未到,鲁老爷己经直接让鲁太太给霍家暗示了,岳氏随霍家处置。

    要是当时岳老爷一家在京中,或者岳老爷跟鲁老爷说过此事,事情不会发展成这样。王太太那样的话出口后,寻个由头把岳氏叫回娘家,直接了结了她的性命。打探消息也需要时间,不等证剧找齐,人都埋出去了,那时候就是有点风言风语,人都死了,总不能还去鞭尸。

    岳家并没有跟鲁家透过气,要是岳老爷真说了,鲁老爷咋也不能让这事发生。鲁家得知此事时也是懵的,直到后来京中贵妇们把各种证剧都打听到了,鲁家才知道原来代嫁之事是真的,想动手都晚了。

    更麻烦的是岳氏还怀着六个月的身孕,拜霍三太太所赐,京城贵妇们都知道岳氏大着肚子要生孩子,真有个好歹来,不免被人说太过于残暴。就是十恶不赦的犯妇,也要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行刑。

    岳家大太太,岳老爷的嫂子前些时候也来过,虽然岳二老爷己经分家出去,但出了这么大的事,当兄嫂的不可能一句话不说。岳大太太来那一天,鲁太太也在,岳大太太的意思是,大家还是以和为贵,也不说和离之类的话,大着肚子不好处置,那就直接把岳氏给休掉。

    鲁太太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湖阳郡主听完却是直接翻脸了,看来岳家是嫌害霍家还没害够,想再加把力。

    妄冒为婚是犯法不错,但到底要不要告的权利却是掌握在当事人手里。写了休书,那就表示霍家认下了岳家这门亲戚,既然认了这门亲,休妻之事那就得另外算。休妻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尤其像霍家这样的高门大户。骗婚归骗婚,岳氏进门之后并没有犯下七出之条,根本就不是一件事。

    出妻有出妻罪,无故休妻,尤其像岳氏这样生了儿子,肚子还怀着一个的,霍家要是这时写了休书,那就是一个把柄。别说霍四爷以后为官会被政敌拉出来说。就是侯府,整个霍家宗族都免不得被指指点点。怀着孕的媳妇都能休出去,实在太不仁道。

    湖阳郡主虽然嚣张跋扈,但大事上她从来都能分的清,娘家那么硬气了,跟婆婆争个管家权,她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给人留下一点话柄。要是一纸休书都能把事情解决了,她和霍宜之何尝不想大事化小,好好的姻亲非得结成死仇。但写了休书,就这么让岳氏出门,霍家也就真完了。

    官场上仕途上混的,哪个不是谨慎小心,前朝曾经有个倒霉蛋,就因为在家里给老婆画眉,结果被政敌一本参了。皇帝念其才虽然没责备,但却觉得不堪大用,从此仕途平平。现在这么大的事情,指望着霍家糊里糊涂认下,然后不明不白把岳氏休出去,真拿她当白痴耍呢。

    岳大太太挨了一顿,从那之后不敢再进门,鲁太太也把肚子里的话咽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