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单说《论语》,光是这么一本书至今都有争议,到底它是真是假,是那一朝的本子,传承到如今的这些语录,到底是不是孔子当年说的?或者还是不是当初他的弟子们的记载。

    华夏历史几千年,如今流传下来的《论语》还是不是当初的《论语》,孔子的原始思想到底是不是如今大家所认知的思想?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时候编撰而成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与儒家子弟有没有做过增删?有些句子能否经得起考证?

    这一系列问道都需要研究人员的论证与考据,有些地方至今存疑。

    可是某些人拿到手里就敢说,还说的头头是道,连这本书的出处与真假都不知道就敢胡说八道,这在有些真正的国学家来看,简直是胡说八道,狗屁不通。

    也难为人家这么厚的脸皮,也敢在电视上大言不惭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当真是无知者无畏。

    郭大路怼这些人,怼的他们直接就没法下台,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在举办了七期之后,便举办不下去了,因为没有人敢登台演讲了,大家都怕了郭大路这个老喷子。

    但是也有人在网上反驳郭大路,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自己上台来讲,你说人家不行,你来啊!

    郭大路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在个人微博上发出了自己声音:“老子懒得讲这些狗屁知识,因为讲了你们也听不懂,更是听不下去!做学问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事情,需要潜心研究才行,肤浅的表面上东西,某家根本就懒得讲。这样吧,现在我开始用文言文写作,你们那些专家学者不是很牛逼么,那好,你们看看能不能给我的小说断句。如果连最基本的断句都做不到,那就去死吧!”

    然后郭大路发表了《聊斋志异》。

    他为人十分的损,每发布一篇故事之后,便在网上一些号称是文学家的微博号,让他们给自己的文章做断句,但凡号称文学大师的家伙,他一个没放过。

    这一下搞的一群所谓的专家学者十分的狼狈,这种纯粹的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想要做出清晰的断句来,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还真的未必能够断的清楚明白。

    一个人有没有最基本的文化素养,用这些文字一试便知。

    郭大路的这些鬼故事,连十篇还都没发表完呢,就有不少所谓的文学大师,主动取消了自己微博上的称号,有的甚至直接就删除了微博号,不敢再从网上蹦跶。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真正有文学素养与底蕴的人,真的已经不多了。

第一千零三章 国学大师() 
《聊斋志异》这部短篇神怪故事集,在郭大路看来,堪称是华夏文言文写作的巅峰,能与之媲美的恐怕也就只有《史记》了。其余的文言文性质的作品虽然也有不少好的,但就总体质量与数量上,都难以匹敌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运笔之巧妙,言语之精巧,文笔之简练,描述之生动,历数几代名家之作,也没有能够赶超的。

    就郭大路本人来说,他最喜欢的是《史记》,其次是《桃花扇》,然后便是《聊斋志异》,这三部作品,一个是正史之书,一个是传奇剧本,还有一个则是神怪故事,而其中《聊斋志异》最为郭大路喜欢,因为它篇幅短小精炼,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讲述出来,单独成篇,很有一种无声的韵律感与行文的美感,读起来极为舒服。

    不过这种文章,读起来舒服的前提是,必须要把断句做好,不然的话,在阅读之前,还得先做好断句,将整篇文章都断好之后,才能痛痛快快一气呵成的看完,否则连通畅感都达不到的话,阅读的舒适度根本就不可能有。

    可是为古文言文断句的本领,现代很多人都已经不会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如今文学形式的改良,已经使得短短几十年内,新生代们都对这种读书形式感到了陌生。

    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古文爱好者,但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受到了现代文学的洗礼,习惯了如今的行文方式,对以前的古人的学习方法一概不知。

    现在郭大路为了怼现在的所谓文学大师,直接就把《聊斋志异》给放了出来,登时难倒了一大批人。

    其实自诩文学大师的这些人也不是狗屁不会,他们最起码也是大学本科的学历,有的还有教授职称,在文学素养上肯定要高于普通人,不然的话,便是想要欺世盗名也做不了,这个时代,高明的骗子本身也得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可是你有文化跟你有古文素养,这是两码事,这些所谓的文学大师们,在谈起来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时,可能说的头头是道,但你若是问他们有没有沉下心来通读过一部史书的话,他们立马就沉默了。

    可以这么说,现代的这些所谓文化大师们,百分之九十的人,连二十四史都不曾读过,顶天了也就读过一部《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这些真正的实实在在的真正具有底蕴的文史著作,他们连翻都没有翻过。

    这也是郭大路为什么怼这些家伙的原因,但凡他们能有一定的文史功底,他也懒得管这些家伙的自吹自擂,但是明明狗屁不懂,还自诩学贯中西,这就不能忍了。

    整个世界上的人加起来,除了郭大路之外,真正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而且还各有短板,真当“学贯中西”这个词是马路边的大白菜啊?

    这个词重的很,但是无知者无畏,偏偏就有一帮人敢把这个词套用到自己身上,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如今郭大路只是发表了几篇文言文的神怪故事,这些家伙便原形毕露,没有相当扎实的古文基础与素养,想要为这些文言文的故事做出恰当的断句,还真难以做到。

    而在古代,识文断句,只是文人最为基础的东西,可是放到现在,却成了一个考验人的难题。

    被郭大路这么一搞,很多被吹捧的所谓大师,几乎全都将自己的微博号关闭了,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现在郭大路这把火刚开始烧,“金子”们便自动玩起了消失,引发了全民一片嘘声。

    “卧槽,原来我们身边这么多的文学大骗子!”

    “一个个装的跟大尾巴狼似的,我还以为他们真有学问呢,却没有想到竟然一个个都是草包!”

    “这应该是华夏学术史最大的一个笑话了吧?政府部门搞的一个文化宣传栏目,邀请的嘉宾竟然都是一些伪大师!”

    “还是郭爷厉害!一出手就令这些家伙现了原形!”

    “我现在才知道郭爷的古文功底竟然这么深厚!超出了我的认知了!”

    “其实用文言文写作也算不得太大的难题,可是能把文言文写好,写的精彩简练而且富有美感,这就真的见功力了!”

    “啥都不说了,以后遇到郭爷直接献上膝盖就是了!”

    在这些网友们嘲笑中,郭大路的粉丝联盟第一炮兵团的团长提议:“诸位,这些所谓的大师们,那是肯定靠不住了,可是郭爷发表的这些文言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加,我读着也难受,要不咱们一起为郭爷的文章做断句吧,断句完成之后,咱们再做一个比较,选出大家公认最好的那个,发送给郭爷,让他给评价一下怎么样?”

    “我去!你怎么这么有才?我正想着怎么羞辱网上的这些假大师呢,你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好法子!啧啧,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专家教授还有大师,这些人是指望不住了,这个时候,就得让郭爷见识一下在人民群众的力量了!”

    “好,一起搞!”

    “走起!”

    郭大路发出的文言文故事,都没有标点符号,大多数网友都看的一脸懵逼,不知道这到底是写的什么,但是越懵逼越想看,有的文化素养高的网友,便尝试着自己为这些文章断句,然后将断好句子,同时增加了标点符号的文章重新发布到网上,供大家参考。

    这种事情一旦做起了,立马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一般的装逼行为可是要高明多了,引起了不少网民的夸赞。

    网上垃圾多,但也不乏高人,自从有第一个人行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了为郭大路文言文断句的行列。

    炮兵团成员在内部更是搞了一个“郭大路古文断句大奖赛”,专门“破译”郭大路发表的文言文,加了标点符号之后,同时再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供学历文化素养也低的群友观阅。

    这件事情愈演愈烈,竟然掀起了全民断句的热潮,郭大路本来只是怼人的一件事,反倒促进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经过大家的翻译与断句,用翻译的现代文与原来的文言文做比较,这一下子就看出了原文的了不起来。

    原文故事简练,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反倒是翻译出来的白话文故事,韵味全失,一点灵性都没有了,虽然还是那个故事,却味同嚼蜡,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才真正意识到了郭大路这些文言文故事的价值。

    “完全不输古人啊!”

    “甚至犹有过之!”

    “郭爷这是要逆天了!”

    “我觉得,大师的称号应该给郭爷才是,他才是货真价实的真大师!”

第一千零四章 继续怼() 
郭大路的文笔与才气,在整个华夏都是公认的好,尤其他写的那些武侠,更是精彩无比,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便是很多传统文学作家,都对他的书大为赞赏。

    自从近代以来,文言文改良成白话文之后,以白话文写的所有中,郭大路的作品的读者量最多,自然也是最受欢迎的。

    凡有华人处,必有大路书!

    随着郭大路的影响力日益加大,以及华夏功夫在世界上的流行,郭大路这些武侠更是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风行整个世界。

    但是因为郭大路一直以来的粗暴形象,导致大家虽然认同了他有不俗的文笔与惊人的创造力,但却对他的文史功底还保留一些看法。

    毕竟写书是写书,做学问是做学问,这两者虽然有种种关联,但却未必是齐头并进的架势。

    一个人可能会写出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这跟他的文史功底无关,文是文学,史是历史,两者完全可以分开来说,并行不悖,互不干扰。

    文学家可能对历史不怎么了解,而史学家也有可能文笔拙劣,难有创造力,这是都有可能发生事情。

    尤其是郭大路本来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之前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他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与古文学的相关素养,因此大家即便是都对郭大路的文笔大加赞赏,但却很少有人吹捧他的国学功底。

    毕竟现在国内的作家们,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毕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材的改良,已经使得大家对很多古籍变得陌生起来,绝大多数人连四书五经都没有接触过,顶天了也就看过几篇论语,而且还是选修课本上的语句,根本就没能通篇看下来过。

    这是现代教育下的弱项,很多人在童年以及求学的年代里,都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典籍,尤其这些古籍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若是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解的话,看起来非常吃力,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变得兴致缺缺了。

    这还只是四书五经而已,而史书更是枯燥乏味,若是想要做学问,翻阅前人著作,考据一些东西,非得沉下心来皓首穷经不可,不然的话,那是做不出什么学问的。

    可是如今的社会太浮躁,鲜少有人能甘于寂寞静心治学,郭大路更是娱乐圈的代表人物,时不时的搅风搅雨,堪称是浮躁世界中的代名词,他这种人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写出一流的武侠故事,就足以令所有人感到吃惊了。

    在众人看来,郭大路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谁也不会对他再做出太过苛刻的要求了,因为郭大路的所作所为,几乎都已经超出了天才的范畴了,大家对他只有佩服,没有更高的要求,只要他能保持住如今的状态,就足够令人惊喜了。

    可是当郭大路以文言文开始写作后,大家才发现郭爷竟然这么强悍,简直强到没朋友!

    别人连给文言文断句都难以做到,他倒好,都开始以文言文的形式开始写作了!

    关键他写的还非常好,深得文言精髓,文笔简练之极,但是勾勒出来的人物却不失生动,韵味十足,这种老道娴熟的笔法与惊人的笔力,甚至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特有的古代味道,无不展现了郭大路高超的写作技巧与深厚的文史功底。

    一开始大家以为郭大路只是写上几篇文章就算了,毕竟怼人而已,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