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世为后-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主执着起来可没有谁能劝得了,更何况就这么一个儿子,娶媳妇的事情自然是万分上心,郭况也是无可奈何。
    
    第一七零章 良禽择木(上)
    
    
    卓旭请来的媒人却让所有人大吃了一惊。郭主原本是不曾简慢的,但是看见来人之后也都得重新张罗起来。
    来人却笑着说道,“老夫人快不要多礼,伯姬不过是个晚辈,尽管随意就是了。”
    “公主大驾光临,实是招待不周,还请公主恕罪。”郭主偌大年纪,也只能在他面前鞠躬施礼。
    刘伯姬怎么会来?她可是瞧不上卓旭和紫苏的。随后郭主才明白过来,这还不是看着另外一层关系,邓婵的面子着实是不小。当然,她这也是在告诉郭家,邓婵身后并不是没有人。
    两家也都是有脸面的,礼节上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什么差错,宁平公主也不过就是来回传个话儿是了,其实很多东西也都是早就订好的。
    “依着我的意思,就在我们府上成亲。院子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休整一番就可以做新房,这样大家也好方便有个照应,可是卓贤弟偏偏不肯。那么小的宅子可是委屈二姑娘了。”刘伯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二姑娘说顺了。
    “老身多谢公主的美意,只不过男儿大丈夫成家立业都是要靠自己的本事,日子好坏也应该他们自去努力。再者,新宅况儿去看过,小夫妻过日子是再好不过的,公主也不必介怀。”
    宁平公主当然也知道郭主肯定不愿意紫苏在她眼皮子底下讨生活,也不过就是白说这么一句。从李通这边论,紫苏以后还可以叫她一声嫂子,刘伯姬心里其实是有些腻味的,在她的眼里,就算是郭家在怎么抬举紫苏,她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下人。可是,等她见了嫁妆单子,心里可是不能不咋舌。当年她出嫁的时候,连着一半儿都赶不上。郭主,还真舍大本钱了刘伯姬心里泛酸面上却不能露,堂堂皇家公主可不能小家子气了,于是她笑着说道,“一看就知道太夫人是疼女儿的,这是恨不得把孙子辈儿的吃穿都预备出来了。”
    “人老了就是这样,总是害怕顾虑不周全。公主也不是外人,老身也不怕公主笑话,我呀,是真疼这个孩子,从小看着她长大,真真是贴心贴肺。”
    郭主夸完了,少不了宁平公主在接着夸,然后再夸一夸自己的新郎,说了半天,双方才互换了庚帖。虽说是宫里赐下的姻缘,但是该有的步骤一步也不能省。两边拿着对方的庚帖,各自拿回去灶君像前供奉,三日内家中无异常,就可以排八字合婚,然后定下婚期。
    郭主可是下了严令,“这几日家里中诸事都要务必小心,任何人不能打碎杯碟,也不可以拌嘴打架,若有违令的,从重处置。”
    从郭主置办嫁妆开始,底下人就收了轻视之心,既知道这是二姑娘的喜事,无不加倍小心。宁平公主回去以后把庚帖交给了卓旭,仔细地跟他说清如何供奉,又有多少禁忌。卓旭一一记下,回去认真照办。
    “我今儿倒是头一次去绵蛮侯府上,真不愧是世家大族。”家里的气派,下人的礼数,无不叫刘伯姬感到叹服。
    今天可能是成亲这么多年来,李通对刘伯姬最满意的一天。之前,他还担心伯姬心不甘情不愿做这个媒人,到了郭家恐怕要失了礼数。可是,她不但没有失礼,反而对郭主尊敬有加,李通还真是松了口气,“既然是这样,你以后可以多走动走动,毕竟也都算是姻亲,况且现在关系更近了些。”
    李通对这件婚事本来也是不甚满意的,他觉得卓旭更应该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而不是服侍过别人的下人,尽管那个人是皇后。等到后来知道这些都是他自己求来的,也就无话可说了,反而发现,他们之间竟然疏远了许多。
    卓旭早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在他面前却一字不漏,想来也是因为上次被阴家追杀一事。虽然他回京之后只字未提,但是,很多蛛丝马迹都指向了阴家,卓旭也不会猜不到什么。他们之前虽然没有彻底的生分了,不过还是不如从前多矣。
    李通之所以替他请了伯姬做媒人,也是为了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之前确实是无心之失,想来卓旭也不会介意。但是,他事后却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很可能是那时才寒了卓旭的心。
    为了阴家跟卓旭生出了嫌隙,李通心里何尝不后悔。但是,他也害怕越描越黑,索性就不在提起。如今正好趁着婚礼的时候表现表现,还在刘伯姬这次没有拖他的后腿。
    刘伯姬对于多走动走动很是敬谢不敏,不过看着驸马兴致正好,也不敢说些别的,“这是自然,如今宗亲没几个心思少的,倒是都不如郭主淡然。”
    “郭家可是真定百年望族,可不是一般的小门小户比得了的,你要是能学个一分两分的,以后也是受用不尽。”
    刘伯姬听着这话心里别扭死了,总觉得小门小户是说给她听到,好在李通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她的脸色。“夫君说得很是在理,我会留心的。”
    这么久以来,李通一直没有找到办法拉进跟长秋宫的距离,现在逮着这么个机会,哪儿肯轻易放过。可叹刘伯姬此前不知道皇后的厉害,否则事情也不至于会这么不顺利。
    “卓旭那边也没什么亲人了,说不得后面的事情都得劳烦公主操持,我替他先谢过了。”李通对着伯姬抱拳施礼,伯姬哪里敢受“你我夫妻,有什么值得称谢的。况且很快,婵儿就要嫁到郭家去了,想疏远都是不行的。”
    “你能这样想最好了,以前你总是远着皇后,觉得阴贵人贤良。岂不知,宫里的女人,哪有那么多善恶可言。”
    提起阴丽华伯姬就有些来气,以前怎么就觉得她是好的,“我也是给阴贵人骗了,总觉得皇后鸠占鹊巢,很是替她不平,现在想想,搞不好都是被她利用了。”
    李通心说总算还能明白点了,不至于哪天送了性命都不知道为什么。
    
    第一七一章 良禽择木(下)
    
    
    李通对伯姬最大的不满是在于他想要跟长秋宫拉近关系,而她却不肯配合。早在郭氏出宫救驾的时候,李通就有了这个意思,但是,刘伯姬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认为后宫还是阴氏的天下,甚至还在等着看皇后的小孩。但是,还没等到皇后的笑话,却等到阴氏了的失宠,再想作点什么已然是太晚了。
    难得刘伯姬开了窍,眼下又有了这样的机缘,李通自然不会放过,邓婵的事情用不着他操心,卓旭这边他可是大包大揽接了过来。
    郭氏听说以后心中冷笑,这人情冷暖可见一斑。不过李通愿意示好,她也是求之不得。如果日后能够得他相助,太子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娘娘,这是给紫苏姐姐的赏赐,请您过目。”
    映心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里面装的是给紫苏添妆的赏赐。郭氏仔细瞧了瞧,没有什么不妥当的,笑着吩咐道,“叫大长秋给送过去吧”
    “诺”映心喜滋滋的退了下去,留着映蓉一脸的不甘。
    自打紫苏出了宫,映心自然就补了上去。因为此前伴驾的功劳,映蓉心里也是有准备的,不过,事情真到了眼前,心里那一关也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中宫威严日重,她是羡慕也好,嫉妒也好,却是不敢在皇后面前露出一点半点,更不敢在差事上给映心添麻烦,所有的一切也只能自己慢慢地消化。
    “娘娘,许美人求见。”
    郭氏估计着也是来给紫苏添妆的,赶紧让人请了进来。果然,莲叶捧着一个托盘,上面大大小小摆了几个锦盒。
    郭氏笑着言到,“倒叫你破费了”
    “郭二姑娘大喜,我当然得跟着凑个热闹。东西早早就备下了,打听着今天大长秋出宫,赶紧着送过来请他带去。”
    这些天宫里的几位贵人陆续都来道过喜,对新人也是各有赏赐,不过她们自有下人可以处理这事儿,倒是许氏分位较低,很是不便,又跟紫苏有那么些情分,所以才逾越了打听大长秋的动静。她也知道郭氏不会在意,所以说起来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郭氏瞧了瞧单子,都是极好的东西。许氏什么家底她能不知道,十有八九都是她赏下去的,“你有这个心也就是了,何苦都给了她。”
    许柔然是真的高兴,紫苏是第一个走出宫去的女子,不管以后是不是能够幸福,至少比她们能更像个活人了。“这些东西我留着也不过是白放着,不如趁着颜色尚好,给她添几分喜气,娘娘就不要推辞了。”
    郭氏见她也是真心实意,再推拒倒显得瞧不起人似的,只好让映蓉收了去,这人情自然她来还。“你去拿给尹善,让他直接过去,不用再上殿了。”
    等映蓉退了出去,郭氏笑意略减了几分。许氏试探着问道,“娘娘是离了紫苏姑娘不大习惯吧?”
    “可不是,成天在眼前晃来晃去的,这么多日子见不着,还真是想得慌。”
    “别说是娘娘了,就是我都觉的她这一去,宫里像是少了什么似的。”
    郭氏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我这几个丫头里,数她样样都拔尖儿,她这一走我这心里还真是空落落的。”
    郭氏对紫苏依赖很深,重生这一年多来,多亏了她时时帮衬着,才不至于行差踏错。而紫苏这一走,她还真是得慢慢适应才是。
    这两人在内室里好一通长吁短叹,刘秀走的时候都没有这个待遇。
    “这也是她的造化,娘娘应该高兴才是。我瞅着如意、如兰那两个丫头可着实不错,过个两三年也就能堪大用了。”
    郭氏现在瞧着宫里的丫头们都不太顺眼,就连之前十分喜爱的如兰和如意,现在也都减了好几分。但是她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往好了去想。
    两人聊了一会儿,许氏突然问道,“我听说皇上有意调任贵人的叔叔回京,娘娘可知此事?”
    “是有这么回事儿,但是也还没有定下来。”
    刘秀这样做,无非是要给任氏找个靠山,虽然任光在不在京城都是她的叔叔,但是,离得远了,也就靠不上了不是?
    “我怎么听说是贵人自己拒绝了?”
    郭氏笑着嗔道,“你消息还挺灵通的。”
    “也不是我消息多灵通,只是现在宫里头有些比不得紫苏在的日子了。”
    “怎么说?”郭氏疑惑的问道。
    “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红宛心慈面软,下面的小丫头们有些活泛罢了。其实也没有大错,就是话多了点儿。也正是这样才让我听来了,果真是贵人自己拒绝的吗?”
    任缳这又是跟刘秀打的哪门子官司,郭氏并不在意。她反倒是在意许氏说的前半句话,很显然,无论是红宛还是映心,都有些压服不住。
    郭氏露出一些担忧的神色,倒让许氏误解了,“娘娘,任贵人跟阴贵人可不大一样,您不要太担心了。”
    “我不是担心她,我是怕这紫苏这么一走,宫里头少了约束。”
    “娘娘,我倒觉得新进宫的严女史,平日里沉稳有度,是个不错的人选。”
    严女史,不正是沈风的下属,许氏怎么会认识她?“这个本宫到不曾留意过,你觉得她好?”
    “也不说上多好,就是觉得是个能踏实做事儿的人,那两个只怕眼睛都盯着皇上呢?”
    “让她们盯着吧,就连杨女史眼睛不是也盯着呢吗,不缺她们俩。”
    那天请了旨以后郭氏越想越不对,刘秀怎么会想到把杨佳也嫁出去,之前在广德殿一定发生了什么。不过,她也不好明着打听,后来还是趁着中常侍到长秋宫来的时候,拐着弯儿的问了几句。却原来,这杨氏十分的大胆,不仅言语暗示,甚至行为也很是不妥。也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杨佳运气太差,还是刘秀那个筋没有搭对,这么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主动的投怀送抱,居然是毫不领情,反而被赶了出去。也多亏了这杨氏定力足够,不然只怕是长秋宫里又要多添一条人命了。
    许氏对杨女史的做派也很是不以为然,“成天就惦记着往广德殿跑,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似的。”
    郭氏笑道,“你这个语气,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吃醋呢?”
    “我有那个闲心,不过是觉得好好的姑娘却偏偏要趟这趟浑水,有些不值罢了。”
    杨佳刚一进宫就赶上了郭氏出宫,那些日子她是格外的安分,跟宫里人处得也不错,很有几分同舟共济的意思。她这人嘴又巧,还常常帮忙照看刘英,许氏对她渐渐地就有了好感。不过后来,却发现她总是在刘秀身上打转,这才又疏远了。
    “人各有志,勉强不来的。”
    “娘娘可真是好气度”许氏半真半假的夸到。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许氏就赶着回去照看儿子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