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黑科技-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推辞了上面安排去国资委任职虽然成功了,但是以他的身份和背景,安安分分窝在广旗当一辈子的董事长,那是不可能的。

    家里老爷子马上要退下来了,这段时间也三番五次的找他谈话,让他挪挪窝,到更重要的位置发光发热。老革命们一般都存着这个心态,一辈子为了国家辛苦付出,临退下来不把儿子也卖给党,心里总觉得事业未靖。

    薛耀国为了摆脱家里老爷子的光辉,勤勤肯肯的在广旗干了十年,现在也算是出了些成绩。之前推辞了国资委的职位,这次上头再次点名,若是拒绝也说不过去。

    如此,经过了几番组织谈话,薛耀国的新岗位就算落实了下来;去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就是传说中的工信部,任人事教育司巡视员。

    李凡愚听他说完,立刻就懵逼了,木讷道:“额、恭喜薛董高升。。。。。。”

    这货虽然没少跟政府部门打交道,但是接触的基本都是主官。最差的也是个主任之类能管事儿的,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领导根本就没有过过多的接触。好死不死的,他还是那种“没事儿绝不找政府”的散漫性子。

    所以这货听到薛耀国说完,第一个反应就是。。。巡视员?干嘛的?

    这个职位听着感觉有点儿LOW啊,不会就一跑腿儿的吧。。。。。。

    薛耀国一听他语气,就知道这货完全不懂这些。这个任命,饱含了政府人事调动方面的智慧,对于李凡愚这个游离在体制之外的人还真不太好讲。

    巡视员,说白了就是一个台阶。这个职务权利的官面解释是监督巡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并向主管单位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从这一方面来看,并没有什么实权。

    但是,它却有着比较高的公务级别。比如工信部的这个巡查员,可就是妥妥儿的司级。

    一般来讲,这个职位只任命给两种人;一种,是将要退休,但是资历很老的干部。一种,是将要提拔,但是资历不足的干部。举个例子,组织上想提拔某处长,但是局级或厅级位置一直没有空缺,就会给他挂一个巡视员的职务,这样,他就踏入了厅局级干部的门槛。如果出现空缺,直接就可以顶上去。

    这样一来,晋升节奏比较平缓。如果该处长之前的资历一般,有了这个缓冲,也不会让其他同志感到难以接受。

    很明显,薛耀国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更明显的是,在薛耀国的心里,并没有虚设的职位。既然上面把自己安排到了这个岗位,他自然就想做一些事情。

    而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是主管什么的呢?

    除了直属单位的人员管理,机构编制,队伍建设以及党务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信部下面的直属高校进行管理指导!

    而这个在中华经济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的部门,下属的高校说出来也是个顶个的响亮;京城理工大,哈工大,哈工程,南航,南理,西北工大以及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在领导广旗的这十年里,研发人才的缺失一直是困扰着薛耀国的一块心病。

    工业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所以在接受了这个职位后,他便有了到这些学校去转一转的打算。

    巧的很,在这七所工信部直属高校里,有三家都是正信的深度合作单位。

第374章:微服私访?赛挺!() 
李凡愚其实对这些深度合作的高校没什么太多的了解。

    产业园区刚刚建成,各个高校的团队也刚刚进来。至少从现在来讲,出了某些大学的教授看出来有点牛掰之外,还真没看出这些学生的素质如何。

    所以在不知根底不知能力的情况下,就连这次出去赚外快,也是以正信的团队为骨干,带一些其他高校的学生去的。

    对于薛耀国电话中问到的“对国内工业大学的感觉”时,李凡愚也不知道怎么作答。

    “李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本身就是工业大学的在校学生。”电话那边的薛耀国有些无奈,之所以给李凡愚打电话,一是考虑到了正信与工信部直属高校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二就是考虑到了李凡愚身兼企业家与在校大学生的特殊身份。

    所以在他看来,自己想下去有针对性的考察,李凡愚的意见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

    可是这个家伙,却是一问三不知。

    真不知道这个学生是怎么当的、

    李凡愚好不尴尬、

    妈哒我就是一个学渣!什么哈工大哈理工,京城理工京城航空航天,在之前都是我仰望的存在好不!

    你让一个学渣去评论这些著名大学,宝宝能说心里虚么?

    电话那边儿的薛耀国在揉太阳穴。

    “好、那我换个提问方式。广旗这些年招收的人不少,但是人才不多,其中不乏一些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和研究生。面试的时候都看着不错,但是很少有人能在工作中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在这一块,我曾经和童成试过很多办法,但是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你们正信现在发展的不错,之前的实验室做得很好,现在的研究中心看起来也很有前景,不知道你们招新是采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标准?”

    哎!你早提这个不就好了嘛!

    李凡愚这个学生,当得可的确是不好。但是说到公司的事情,他还是了若指掌的。

    正信的人才多么?

    从人数上来说,挺多!但是从目前正信的规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实在是太少了……

    而即使是现有的,类似三学霸和王瑞这样的人才怎么来的,李凡愚自己心里明白的很。

    那都是自己用项目喂,用钱砸出来的啊亲!

    正信现在是不是中华汽车市场的老大,这一点可能由异议。因为不论从固定资产来说也好,还是从市场价值上来说也好,单拿出来国企八大旗里边儿任何一个,都要比正信强那么一点点。

    但是若说在人才培育和研发上的投资,国内有一个算一个,正信还真就不服谁。

    早在正信汽车刚刚起步的时候,李凡愚就投资的两个多亿建成了正信汽车实验室。

    那时候的两个亿,可是李凡愚近一半的身家。

    而现在的研究中心,更是耗费了几乎从正信创立到现在几乎全部的利润。

    快一年的时间了,现在培育出来的成熟人才,也仅仅是正信的那几个团队而已。

    就算是现在,如果有一天Xapp突然消失,或者网罗之前那个时空所有车型的数据库挂掉。靠着正信本身的人才储备,恐怕研发实力会成为了正信最大的掣肘。

    这是研发方面。

    生产方面,人才的缺口就更大。

    现在正信动力的人员结构,还是以公司初创时的那一批老技师为骨干,带着后期加入进来的技术工人。如果不是动力公司相比于其他制造企业的高得离谱的工资,以及质检部近乎变态的监察力度,再加上李凡愚从空间里兑换出来的【精力声纳】加BUFF,产能可是绝对满足不了需求的。

    相比于研发人员,这一类的员工才是最难解决的部分。

    招收新人需要老技师带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上手。这类的应聘者学历普遍偏低,知识和观念上的差别,导致很多时候研发团队的没法跟他们做有效的沟通。只能把一切都制定好,再去交给他们执行。

    其实倒也有那高校毕业的学生来动力公司应聘,但是大多是奔着中层管理岗位的。让他们从基础干起,走到生产线上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还不如那些有机械加工经验的低学历应聘者。

    自家苦自家知,不说出来谁都体会不了。

    听着李凡愚毫不讳言的说着正信面临的困境,薛耀国也连连的叹气。

    看来,正信面临的问题和广旗差不多;研发和制造环节人才的缺失,不是个别现象。

    “李总,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出去走一走?”

    “走一走?去哪儿?”

    “当然是去各学校看看。”

    “不去!”

    李凡愚嘴一撇,小爷可不是巡查员,没那闲心。

    好吧、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怎么会喜欢做?

    薛耀国呵呵一笑,“李总,据童成跟我说,一些买了你PQ平台的车企老总,可是卯着劲去天城找你讨说法呢。虽然你占着合同,但是处理起来也挺麻烦的。我要是你啊,就消失一段时间。”

    擦、

    李凡愚嘶了口气,心道赚点钱怎么就这么难、

    见他无语,薛耀国又加了把火,劝道:“而且,你难道不想解决你们公司的用人问题?”

    李凡愚一跺脚,艹!直说想拉着我去给你这个新上任的官老爷当跟班不就得了?饶这么多弯子有用嘛?有用吗!

    你广旗这么多年了都没解决的问题,小爷要是指着你,怕是黄花菜都能指凉了。

    但是……在呆在家里面对麻烦和出去跟薛耀国当跟班儿这两个选择里,李凡愚当然毫不犹豫的选了第二个!

    麻蛋,自己当初给这群车企老总一通忽悠,现在当然是能躲就躲了、

    李凡愚咬咬牙,“说好了啊,走走可以。我可不跟你出席什么活动,领导视察那一套我烦的很。”

    “呵呵、你想多了。之所以找你一起去,就是不想搞得太形势。你的脑子活,帮着发现发现问题。”

    嘶!

    李凡愚木瞪狗呆,“薛董,听您这意思,是要玩儿微服私访?”

    那边儿的薛耀国没说话,笑了一声就算是默认。

    赛挺!

    李凡愚握着电话,感觉这事儿有点儿意思。

第375章:用工荒下的就业难() 
西安。

    跻身于一群乌央乌央的学生之中,李凡愚真真儿的是后悔了。他没想到薛耀国所谓的“微服私访”,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这已经是李凡愚与薛耀国二人,混迹西工大校企对接招聘会的第二天了。

    可能是为了面子考虑,招聘会没有在临近市中心的老校区举行,而是设置到了西工大的长安校区,也就是西工大所谓的新校区。

    新是挺新的,可是…着实偏远!昨儿下了车,如果不是面前的大学城存在,李凡愚还以为出租车司机把自己拉山区去了!

    都说企业招聘金三银四,所以这个时间段,正处于校招的高峰。

    于是乎,长安校区后侧的一小广场上,便如菜市场一般,一片花花绿绿。放眼望去,都是各企业临时支起的遮阳棚,和写着种种名号的条幅。

    李凡愚回头看了看站在广场一旁,优哉游哉抽着烟的薛耀国,狠狠地向他呲了呲牙以表示自己的不爽。

    换来的,是后者一个无奈的耸肩。

    二人是三天之前来到西安的,原本打算去西工大转一转,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和校内的老师和学生聊一聊,对西工大的教学和制度体系之类的细节起到一个了解。

    可是巧的很,当李凡愚二人来到西工大时,正好赶上校招。

    西工大李凡愚听过的次数不多,这个牛掰的院校,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给人名声不显的赶脚。但其实,这是一所历史悠久且颇具实力的高校,在航空,航天,航海这三大方向有着很高的建树。正是由于三航方向的定位,西工大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国防新血。

    可是说实话,面对这般能把人脑袋挤成狗脑袋的招聘会现场,李凡愚真没感觉出这是一所名校。

    小广场上,此时挤了得有两千多人。

    看着身边一张张还略显青涩,但是也有学有样穿着不合体的西装拿着简历的学生,李凡愚心里简直日了狗了。

    现在的这个招聘会,其实已经是西工大的第二次校招了。按照一般的规则来说,第一次校招会有很多的大企业过来,第二次基本都是当地或周边企业。

    见微知著,西工大第二次校招能有这么多人,可见第一次的招聘会办的并不怎么成功,学生的就业看样子不顺利。

    薛耀国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决定,让李凡愚冒充西工大的学生,去踩点看看这个招聘会的具体情况。

    没办法,谁让李凡愚年龄有优势呢、

    看得出来,有关方对这次的招聘会貌似并不怎么重视,所里李凡愚很容易就混了进来。

    胡编乱造了一份简历,就随着人流浪荡在了会场之中。

    好容易看到一写着“招聘;汽车总装工艺工程师”的位子,李凡愚奋力挤开人群,到了近前。

    “你好!”

    李凡愚虽然有个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但是这类的招聘会,他还从未参加过。

    还没等他到大三呢就去自己开公司了,根本没那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