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黑科技-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如果按照图纸标示的全铝制车身,近乎变态的内饰制作标准,和那些高到不知道国内供应商能不能搞得出来的电器设备要求……

    大哥您这车打算把成本控制到多少?

    所以在看罢所有的图纸,听李凡愚说完设计方向之后,会场之内一片寂静。

    半晌之后,徐复方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举手问道:“额、凡哥…这车…你有没有一个大致的研发预算和市场售价定位?那个,我说的可能有点儿委婉。我的意思就是…”

    李凡愚秒懂,立刻就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

    “没事儿,你们尽管放手去做,把单车成本控制在一百五十万以里就行。”

    一百五十万!以里……

    咕隆~

    台下一片吞口水的声音。

    乖乖……那研发过程,得有多爽?

    几个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已经在意淫不用考虑预算,可劲儿花钱的快感了。

    “咳咳!!!”

    徐复方一口吐沫没咽下去,把自己给呛到了。

    这手笔,有点儿大啊、

    李凡愚憨笑着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成本方面各位不要有顾虑。我的想法是想通过这一款车,确立我们再国内市场上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研发阶段的唯一目标,就是高端,高端,高端!与之相应,在售价上A8肯定会打破我们旗下的产品的天花板。”

    听他这么一说,台下一片“欧耶!”响起。

    通过这一点看,A8可是正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研发项目了!

    不!不光是正信。

    看遍全中华的市场,也再也没有比这个更牛逼的项目了。要知道,当初政府给红旗注资一百个亿搞得的项目,盛世C级的单车成本预算才30万,要求预算价格才五十万而已。

    这才将将是A8的一个零头。

    档次啊、啥叫档次?

    完全可以说,国内一个汽车设计工程师能有这么一个研发经历,足够出去吹一辈子的牛逼了。

    李凡愚好容易止住了众人的欢腾,笑道:“不过你们可别高兴的太早,这一次的研发跟以往可不一样,可别乐极生悲了你们。”

    众人正在兴奋的时候,哪里受得了他这激将法。

    柳青腾的一声站了起来,高声道:“凡哥,咱正信实验团队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什么时候给你掉过链子?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咱就是拼了这条小命,也保准做到!”

    咦!肉麻!

    这才几天不见,丫吹牛逼的功力见长啊、

    李凡愚鄙视的看了丫一眼,“得了吧,你的小命我倒是用不上。”说罢,他话锋一转,“不过,这一次的研发可不光是考验各位的研发能力。A8的高端定位,需要车身上的所有部分都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最高标准。

    所以,这个项目要联合我们的动力公司和整个产业园区的汽配供应商一起。在立项阶段便要让他们参与进来,以保证用最高的制造工艺,将我们的设计不打折扣的表现在产品之上。所以你们的任务不光是闷起头来搞研发,还要居中统筹协调。”

    柳青略一思索,“凡哥,动力公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以往的研发过程中,动力公司那边的技术工程师我们都是频繁接触的。但是让产业园区之内的供应商参加到研发项目上,会不会有些麻烦?”

    李凡愚摆了摆手,“D级豪华车跟我们以往做过的任何车型都不一样。世俗一些说,能购买这个档次车的用户都是非富即贵。他们更在乎的是使用感受,所以在内饰,电器和各类细微之处,我们更要追求完美。设计和制造环节我们都不能出一点点的差错,只有让所有的制造环节参与到研发中来,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从研发到生产的流畅和可控性。”

    柳青抓了抓后脑勺消化了一会儿,觉得倒是很有道理,可是这个研发模式他还从未经历过。

    所以他毫不隐瞒的表现了自己的担忧:“额……毕竟是外人,我听说前一阵子这些供应商和你闹得还有些不愉快。要是他们不服从调度,那岂不是耽误事儿么、”

    “哈!”

    李凡愚一笑。

    “你放心吧,A8项目的利润足够大,这是胡萝卜。产业园区的制造和检验标准已经全面实行了下去,这是大棒。有这两点,他们不敢起刺儿。”

    不服从?

    笑话!你当小爷这一段时间都是白忙哒?

第385章:要么零分,要么一百分!() 
经过一番细致的分工,三天之后A8项目正式启动了。

    在李凡愚的授意下,动力公司的骨干技师,那些正在基层上产线实习的西工大学生,以及产业园区内零配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和主要主管,全部参与了进来。

    实验中心的大会议室,在落成之后这还是第一次使用。此时的会议室里,已经是座无虚席。

    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讲台,李凡愚拿起了话筒只说了一句话。

    “这个项目对于正信对于整个产业园区,甚至对于中华汽车行业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这个项目不会存在还可以,还行这样的中间分数。我们要么就做出一百分,如果做不到,那么就等同于零分!”

    简单,粗暴。

    这就是他对于A8项目的全部要求。

    做到最好,做到最好,做到最好!

    。。。。。。

    等到分工完成,负责总调配的老张看到研发组名单的时候,着实是吓了一跳——好家伙,五十多个研发小组!林林总总的人员都算上,参与研发的工作人员,加到一起已经突破了一千人。

    要知道,李凡愚一手规划的这个项目,可是只有搭载了W12发动机的一个型号。按照这一点来讲,这个研发力度,不可谓不大了。或者说,这甚至有些浪费资源的嫌疑。

    本来,在听说公司要针对D级车市场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老张就有些抵触。

    按照这个老愤青的想法,现在国内A级车市场的中日之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正信是应该发挥行业领头羊的精神,进军A级车研发生产,给正在玩溃缩的中华品牌来一针强心剂的。

    而现在动用全公司和整个产业园区的研发力量去搞什么豪华级,简直是不务正业。

    当找张找上门,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李凡愚摇了摇头;自己提前将A8项目上马的决定或许有些草率,但是在这个节骨眼,却肯定是符合公司利益的。

    安宁已经在美国呆了快两个月了,PCM的销售事宜其实已经搞定了。按照常理来讲,她应该回到国内了。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回来,就是因为除了迷你之外的车型,在美国的销量现在很低迷。

    通过市场的调查了解到,正信在美国也一样面临着舆论和口碑方面的困扰。

    美国的汽车市场是很成熟的,所以跟国内没有自主生产的车型,正信的出现如同久旱逢甘露不一样。正信车,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与国内市场现在的车黑所说的差不多,正信这样一个没有过真正豪华车型在销的品牌,相靠在国内积攒下来的口碑去美国市场上耍流氓,根本是行不通的事情。

    所以靠一款真正的豪华级车型,来拉高整个品牌的逼格,口碑和溢价是必行之路。也是针对国内外市场的现状,做的一个战略性的布局。

    可以说这一次的研发项目,是正信的一次自我突破。能否化茧成蝶,真正将正信的品牌价值,设计理念和制造品质在国内外打出名号,就靠着A8了。

    既然期望如此,付诸必要的力度是应该的。

    而且,这样的研发力度针对是浪费资源么?

    李凡愚不这么看。

    以正信目前的基础,想做一款真正的豪华型车,如果不举全公司之力还真是有些费劲。

    虽然看着差不多,但是A8与A6相比,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别;豪华车与行政级别的跨越,可不仅仅体现在内厢的配置上。不是说用A6升级内饰之后,就可以叫做A8的问题。

    无论是从动力,车身,安全性,D级车都要拥有全面超越C级车的表现,才真正不愧于“豪华”之称。

    考虑到A6和A8外形上的相似性,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分产品级别,避免发生类似之前那个时空里市场上流传的“买低配A8不如买顶配A6”的尴尬。

    李凡愚甚至直接取消了生产低配版A8的打算。

    没错,现在进行的项目,没有什么舒适性,尊贵型,豪华型之分。正信的A8,就只有一款——旗舰款!

    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凡愚才把老张说通。老头儿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听过了他的理由和分析,便也心中了然。

    分工明确之后,正信便如同一个庞大且精密的机器,立刻开始运转起来。

    因为考虑到这一次研发的特殊性,李凡愚也身先士卒,参与到了项目之中。

    但是现在的正信与刚刚成立时已经不同了;一路走来,各个环节的研发人员都已经成熟。他现在所能插手的,只能是把控打方向,保证整个研发流程的顺畅。

    。。。。。。

    因为这一段时间汽车市场的火爆,各路媒体早就已经在密切关注正信的动态了。

    A8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住这些见血就往上呼的蚊子。

    和老张的想法相似,国内的车媒也认为正信会针对A级车市场有所动作。所以当记者们通过产业园区这边的渠道,了解到正信正在着手进行D级车的研发时,可真真儿的是意外了一下。

    于是乎,各种采访邀约立刻就爆了李凡愚的电话。

    面对这些媒体,李凡愚可是慎重的很。再加上现在手头上的事情也是实在多,根本没空跟记者们侃大山。所以除了品车网这个兄弟媒体,其余的采访都让他给推了。

    现在中华汽车市场上流传着一个笑话——说各个行业内那些频繁却不得不让人重视的事儿,放在股市那儿是政府出面调控,放在汽车制造业就是正信推新。

    这个车企实在是太能作了,几乎每一次的新产品,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格局变动。不重视,那是不行滴。

    这一点,从已经荣升品车网主编的王大嘴亲自来带团来正信采访,就能看出来了。

    老兄弟见面格外亲切,跟王大嘴李凡愚可不外道。

    这老兄虽然是干媒体的,但是因为与李凡愚私交甚好,也非常懂得分寸。即使是有时候李凡愚说的多了,他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往外报道什么东西应该提正信保密。

    所以,对于他李凡愚倒美神隐瞒的。直接将A8的定位,目前的研发进度以及主要技术特点在闲聊的时候说了一遍。

    虽然现在研发还在初级阶段,但是即使是听到李凡愚的描绘,也把王大嘴给震撼了个够呛。

    如果单单作为媒体人,挖掘到这些东西已经足够王大嘴高兴了。但是作为朋友,他对于李凡愚直接放弃入门级低配A8的决定,却感到非常的担心。

    正信虽叼,但是毕竟是头一回涉及豪华车这个领域。

    如此激进,让这个浸淫汽车行业的老油条,都不禁提正信捏了把汗。

第386章:我们还有正信可以吹() 
对于王大嘴的担心,李凡愚也只能笑而不语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子,在没有取得成功之前,所有的豪言壮语和慷慨激昂都没有意义。

    A8从根本讲就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它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在于提高整个正信品牌的高度,而不在于这一款车能不能赚钱。

    而且A8能不能为公司赚钱,李凡愚心里还真是没底。

    之前那个时空的A8,其实并不是A4A6这种能横扫同级别市场的车型。即使是2013年在中国取得了一万八千辆的销售量,也是因为之前整整四代A8积累,靠着三次大改款十几年来不断的改良,强大到承包《玩命速递》这样好莱坞大片的营销。才能厚积薄发,成为可以与奔驰S级与宝马7系相提并论的豪华级车型。

    所以,在没有成功下线面对市场之前,他可不敢对A8的市场表现打包票。

    未来不迎,当下不咋,过往不念。

    现在,这个年轻总裁的心里,只想用最高的设计工艺标准把A8搞出来。

    仅此而已。

    当看着李凡愚笑着给王大嘴添了茶水,把自己埋在厚实柔软的沙发里,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的时候。

    王大嘴心里想的都是慢慢的情怀。

    品车网的采访,便在他拍着李凡愚肩膀的动作中结束了。

    ……

    回到公司之后,已经许久都不亲自撰文了的王大嘴向随行的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