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黑科技-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性质就太坏了!

    相当于卖家卖鞋赠袜子,但是买家没相中袜子,想要线团和织针自己编制一样——这不合规矩啊!

    韩兆军一愣。

    但是其他的几个领导,特别是城建局的一把手朴阳,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咳咳、李董啊。你们正信做汽车,我们是服气的。但是这个,这个城建工作啊,还是让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你看哈,一个城区的规划要涉及到水电管道的合理布局,还要包括各个区域职能的合理安排。除了这些,还要考虑到该区域的发展,为为未来留下扩建余力。这哪一个环节要是做不好,那影响的就是全盘的效果啊。”

    “朴局说的有道理,李董啊,我们知道您这是为了想给正信集团一个舒适的新家。但就像是买房子装修是的,您要是对效果图哪儿不满意可以提,我们找专家帮您修改吗。可您要自己上手包揽具体什么木匠电工活儿,他、他这也不像话嘛。”

    “就是的、”

    面对众人的意有所指,李凡愚脸上的不好意思全都收了起来。

    他拿起了会议室桌面上那足有两平方米的城区规划图,弹了弹,对韩兆军等人说道:“嗯、地下管道和城区的只能规划,我不插手。但是道路,以及能源方面,我想采用我们正信的最新研发成果。”

    听到这个,韩兆军疑惑的看了看他:“李董,冒昧的问一句,你是不是看卿岛哪里的动作,有点……急了?”

    松下和图海的动静闹得这么大,韩兆军心里是清楚的。见李凡愚并没有否认,他笑了笑:“李董,没必要和他们较真儿。”

    李凡愚没投资一挑,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你们是不是认为,我被松下和图海刺激到了啊?”

    众人不说话,也没人点头,但脸上分明都写着“你自己心里没个逼数吗?”

    什么时候你们思维能达到不用我装逼就能理解我的高度?

    李凡愚呵呵一笑、顿时感觉心好累。

    他看了看众人的目光,放下了手里的规划图。

    “我打算用正信的最新成果,将工业新区打造成一个不用电网供应,依靠自然能发电满足整个区用电需求的地方。”

    这话声音不大,但却像是往粪坑里扔了个鞭炮一样。

    会议室里,炸了。

第1443章:你说对了,我们就是要上天!() 
    “怎么可能!”面对李凡愚的提议,在场的所有人都满脸的不可思议。

    “李董,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朴阳缓了缓神儿,一想笑又不好直接笑出来:“那可是工业新区、您知道工业新区带代表了什么不?不说别的,就说正信集团的十几条生产线,那可就是一个超级产业集群。再算上几百家汽车零配生产商和配套企业,这得是多大的用电量您知道不知道?”

    负责此次城建规划电业部分的电业局局尤中阳也苦口婆心的附和道:“是啊李董,按照我们的估算,光是工业用电的部分,最起码就要达到80亿千瓦时每年。就这,还得说不能算工业新区里面的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这么大的用电量,别说是全部依靠自然能发电,就算是依靠富州现有的电网,都无法满足啊、

    您看看这个规划图,我们在新区西方的位置,可是专门设立了一个可以年供电7000Mw的大型热电站,以补充现有电网点供应问题的!”

    李凡愚皱了皱眉头,按照他的想法,参与到城建规划之中肯定是要受到一些阻力的。但是没想到,阻力现在看起来有点儿大啊、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这个,我们正信的发展信念就是要用科技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品质。这个,所以对于工业新区,按照我本来的想法,就是想让其在满足我们产能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富州市的环境。这和咱们目前可持续发展,要GDP更要青山绿水的政策是不谋而合的嘛、而且现在,我们正信确实有这个能力,不管你们信不信、”

    “李董、”尤中阳笑着摆了摆手,打断道:“其实这些事情不用您说的,在规划这个工业新区的时候,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就已经是我们的核心理念。正信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企业,我们富州通过多方的努力,将你们请了过来,别说是当地的环境,也不能让你们来这里吸雾霾不是?你们正信的情况我们是很清楚的,除了汽车相关科技之外,确实有一些让我们惊叹的成果。自然能发电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是首先就考虑了进去的。但是您得看看工业新区周围的环境啊、自然能发电虽然环保……但是在这片区域,他玩儿不转啊!”

    李凡愚用询问的目光看了过去。

    尤中阳立刻将那份规划图重新展开,用双臂捋顺,铺在了会议室的桌面上,“李董您看,经济新区的位置,是在我们富州的东海滩位置。

    这片区域虽然面积不小,但是考虑到正信及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相应的配套,余下的地皮可就是捉襟见肘了。

    一开始时我我们打算在北山哪里建一片风力发电站,但是为了解决正信高层员工和产业园区那些负责人的住宿问题,这里已经被占,打算建成一片高档的靠山别墅区。

    至于光伏发电厂,您也知道,光伏板对位置和占地面积要求都极高,这周围,可是实在没有能安置的地方了。

    潮汐发电我们也曾考虑过,但是为了给正信打造一个可以容纳巨型货轮尽进出的港口,这附近的航道我们都重新规划了,要是建立一个哪怕中型潮汐发电区,那么所有的航道需要重新规划不说,港口肯定是建不了了。

    所以您看,不是我们不配合您,也不是我不信任正信的技术成果。现在现实的情况是,您将就算是想要建立自然发电,风力,潮汐和光伏电站,都没地方安置啦。”

    看着那密密麻麻满满腾腾的的工业新区规划图,李凡愚倒是也相信,尤中阳不是在忽悠自己。

    但是心里已经打定了注意的李凡愚,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退缩、更何况,这些事情,在他的眼里出看来,并不算是困难。

    为啥?

    自己有没有黑科技他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吗?

    见到会议室里包括韩兆军在内的所有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李凡愚呵呵一笑。

    道:“我要是说,如果采用我们的方法,不用你们改变任何的地面规划,不用电网方面除了接入现有网络之外做任何的配合,甚至于,成型之后,新区还可以对临近区域支援供电呢?”

    他说完这番话,在场的众人明白了。

    这个李凡愚不是来逗闷子的,他也没疯——他只是闲来无事,过来吹个牛逼解解闷罢了。

    开玩笑好不好!

    整个工业新区本身的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加上居民用电,合计在一起,那保守估计也要超过一百亿千瓦时每年。

    特么,这么大的用电量,两个大型热电厂才能勉强玩儿的转、

    你说不用重新规划,不影响目前的城区建设……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李董,那按照你的想法,这个电站你安置在哪儿?难不成,你放到天上去?”

    尤中阳杂么杂么嘴,喃喃问道。

    尤中阳也是高技术出身的,在座电网干了多年的工程师,有着相当丰富的电网规划经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把现代工业比作牛马,那么电就是草料,就是催动工业经济马车前行的食粮。

    可以说,这么多年富州市工业高速发展,尤中阳可是起到了大作用的。

    在电网的规划一道,提起富州这位,那其他同级官员得说一声服。

    是这在富州市不是什么秘密。

    在场众人基建尤中阳奚落李凡愚一句,纷纷笑着劝说李凡愚放弃之前那不切实际的打算。

    但是没想到,听到尤中阳的话,李凡愚却极其“惊讶”道:“尤局长,你怎么知道?难道我们正信的而最新光伏发电技术,您知道了?”

    尤中阳一愣、

    我知道你奶奶个腿啊!

    我那是开玩笑你没听出来?

    李凡愚呵呵一笑,在桌子上拿起了一根铅笔,也没管三七二十一,便将那份工业新区的规划图扯了过来。

    抬手,就在规划图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就是在天上,这就是我们的平流层光伏发电技术!”

第1444章:平流层电站!() 
    世间上最离奇的事情莫过于,即将一句看似开玩笑的话一本正经的变成现实。

    这个感觉就像是某人的某基友莫名其妙的骂了一句敲里吗,然后有一天某人惊奇的发现,此基友真的成了自己的继父。

    那份示意图上面,画的是一个个类似风筝似得东西,只不过不同于风筝的是,处于天空之上的部分看起来相当的复杂,拥有收集平面,能量转化系统以及稳压输出端口等李凡愚特地标注的小字。

    在一瞬间,这份示意图就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看着规划图上那虽然简单,但是却丝毫不潦草的示意图,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大致就是:(`゚Д゚´)!?

    又惊讶,又懵逼。

    惊讶之处在于,李凡愚所说的利用自然能发电的事情竟然真的是玩儿真的。

    而懵逼之处在于,那一幅简简单单的示意图,众人明明都能看懂,但是搜肠刮肚,也不知其所以然。

    韩兆军将那份示意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便,然后尴尬的看了看身边的尤中阳,“尤局长这个看样子是你的专业,能不能为大家说说,这个东西是个什么原理?”

    事实上尤中阳在李凡愚画图的时候,就已经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上面。

    他挠了挠后座脑勺,“李董画的这个,应该是一个平流层电站。原理大致是将一个光伏收集终端,升至平流层,利用那里稳定的光照,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这一根……两千五百米长的……”

    马勒戈壁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尤中阳讲到这里,闭上了嘴巴,他心里这么想着。

    李凡愚画的这个东西,其实理论上早已有之。但是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理论往往可以被技术手段催化为现实,但是理论一样往往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牛逼,吹上几百上千年也无法实现。

    经他这么一解释,韩兆军更懵了。

    “平流层是什么东西?”

    作为一个研究马克思基础理论的人,这个词,陌生了点儿、

    “咳咳、平流层指的是八到五十千米的高空,这个区域温度基本上是常数,气流大体是平稳的。在平流层里,某一高度存在一个层流风为零的面。也就是说,在这个面上,是基本没有风和云的。”

    韩兆军嗯了一声,把肚子里那句常数是什么鬼咽了回去。

    一种智商上的无力感在此刻油然而生。

    李凡愚呵呵一笑,赞道:“尤局长有见地。这个发电装置,我叫它平流层电站。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平流层上方没有在云彩的遮挡,而且大气流动稳定的特制。将近高于地面的光能有效转化为电,并输出到地面的一个系统。”

    “李董,道理我懂。但是……你怎么将这个光能采集系统送上天,并且保证它的稳定?又怎么能保证,转化出来的电安全的传回地面?”

    面对尤中阳的质问,李凡愚拿起了一根红色铅笔。将众人懵逼的神色看在眼里,他就决定走哦一个简单的科普,一边写写画画,一边道:“我说一下基本思路,太阳能发电站具有环保可持续,不存在能源枯竭问题,因为无运动机械装置,所以故障率低的优点。但是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建造太阳能发电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是转化率低。

    后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也将越来越高。但是前后者却是限制太阳能发电发展的瓶颈。

    平流层电站这个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就是结合我国人口,人均占地少,山多平原少的特点,我们在太阳能地面发电站的建设上是很受制约的,那么为何不把目光投向天空?

    在距离地面高度10…50公里左右的大气平流层,云层很难到达这一高度,这里空气干燥,灰尘和水汽很少,大气流动平稳,几乎没有有害气体的影响,在平流层建太阳能电站与同一规模的地面太阳能电站相比,接收的太阳能要高出5~10 倍,虽然比同步轨道上日照时间短,但这里距离地平流层离地面很近,最近处仅仅十公里左右,电能可以直接用导线传输,技术性制约大大减小。”

    见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我他妈大致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