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尹懋好事没做好。

    尹懋又重新将风门关上,他比德志强,德志竟然还不知道风门在哪里。

    王老九往汤锅里添了些海带皮,这东西煮不烂,可以吸一些猪油,让汤吃起来不太油腻,更是好吃。

    山珍海味,就是这么来的。有猪肉,山里的猪;也有海里的植物,比如说海带,住在山里,吃的是山珍海味,此生足矣。

    王老九果然不食言,他陪德志、尹懋说话。

    他说:“我家有两个娃娃,现在真受不了那学费。一年上头,攒点钱,全砸进去了。给了学校,还要去哀求学校,见了老师还要说好话。学生听老师的话,如同听圣旨,一点都不打折扣。对家长的话,却当耳旁风。我家的仔还好,还听百分之八十,人家的仔可就不同了。爷爷奶奶管不住。”

    尹懋说:“那是,现在的留守儿童有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他们年纪大了,有心报国,无力杀贼。管得不好。”

    王老九说:“现在的打工仔不知道怎么想的,打工,打了很长时间,没有攒到钱,有的落魄而回,有的带个女朋友回来,结个婚,生个娃,然后将娃留在家里,再出去打工。现在很多娃娃根本不认识自己的父母,感到很陌生。有时候见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还问叔叔阿姨从哪里来,是不是走错了门?可不可以到爸爸妈妈打工所在的家里去玩。”

    德志听了,有些心酸,但又很无奈。看看现在的孩子,也的确很苦,根本没有机会得到父母的关爱。像王老九这样的,很少了,宁愿留在家里,跟孩子在一起,不想跑出去打工,弄得亲子关系恶化。

    正说着话,王夫人进来,问:“电饭煲里的饭熟了吗?”

    王老九立马起来,揭开电饭煲盖子一看,说:“熟了。”

    “好,准备吃饭了。”王夫人说。

    因早晨的饭在上午吃了,到吃午饭的时候就不饿,过了正午,到了下午四五点,才觉得饿,这时候再吃饭,就正当时。在半路上,德志他们遇到的那户人家是准备留他们吃饭的,因他们刚刚吃过饭,肯定自己不饿,关键是考虑到德志他们,从远方来的客人,生活习惯不同,一天三顿饭是少不了的,才这么问。其实,德志他们早就入乡随俗,不会特别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否则,真的和村民不合拍,让村民看出他们是异类了。

    菜很快端上来,其中的包谷粉炒腊肉,加上点辣椒,是德志喜欢吃的,肉看起来肥,但黄里透亮,如同琥珀,吃起来不油腻,其中带着瘦肉的纹理,清晰可见,吃起来,非常爽口。

    包谷粉掺杂了细碎的辣椒,黄里有红,红里有黄,吃着这包谷粉和辣椒,辣中略微带着酸,非常好吃。

    至于那肉汤,瘦肉居多,肥肉较少。在吃的时候,火开得很大了,这样才方便煮熟菜叶子。一般来说,是白菜居多,还有芫荽,等等当地正在生长的蔬菜。

    王老九一直劝德志、尹懋吃菜,见德志不好意思夹菜,于是就亲自动身,用汤勺舀出了肉,往德志碗里放,对尹懋也是如此。他说:“不要客气,如果嫌不好吃,就少吃。”

    德志很喜欢这个味,连连说:“好吃,好吃!”

    这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将菜弄进碗里,锅里就空了不少。

    王老九说:“别客气,吃菜啊,吃了好放汤,放菜叶子。”

    没错,锅里的肉太多,竟然没有位置留给菜叶子了。

    他们的理由无可拒绝,于是恭敬不如从命,后来,德志一想,这是善意的谎言,目的是让他们多吃,并非是没有位置给菜叶子。因菜叶子经过水一烫,就没有了往日雄风,立刻蔫了,不存在占领很大空间的说法。

    德志明白这是为了让他们多吃而编织的美丽的谎言。

    山里人的好客可见一斑。

    如果想要寻找良善,不用多读书,就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寻找,没准能找到,因上帝已经把良善的心放在了渴求与上帝亲近的人身上了。山里人,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自然懂得感恩,知道感恩就知道这是上帝的创作,于是就倍加珍惜。

    离开大山,居住在城里的人,不见得就一定是良善的,德志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看得多了,就能悟出一些道理出来。

    吃完饭,外面的天竟然渐渐黑了下来,这是下雪前的预兆吗?于是德志问组长:“是不是要下雪了。”

    王老九说:“不一定。才下了一场小雪,还没进九,下雪不会下得这么密,可能还要过一两个星期,雨雪才会多起来,等温度再降低点,那雪就下得多了。”

    原来是这样,德志明白了,最懂天气的不是气象台的打麻将的工作人员,是农民,特别是山里的农民,更是熟悉。德志在山村扶贫,其实也是在相互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增加见识。

    洗脚之后,到了卧室,发现卧室竟然在刚才放电视的房间隔壁。

    王老九的儿子放假一天,回来了,开始看电视,隔壁的电视节目声音挺大,穿透了墙壁,到达卧室,影响睡眠。王老九家就比不上杨茂盛家,没有多余的房间做卧室,德志和尹懋只好挤在一个房间,共睡一张床。

    没想到卧室冷得像冰窖,被子硬似铁。

    德志心想,这家主人有意思,吃得好,却睡不好,怎么提供这样的被子呢?房间冷不说,被子也不晒晒,或者用电热毯,真考验人啊!

    睡了半天,被子还没见捂热,两个人睡一张床,好在各自睡一个被窝筒。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无法入睡。又不敢起床,被子外面还冷。原来在有火炉的房间待时间长了,竟然舍不得离开,但是不可能永远都待在那里。

    不知道是怎样睡着的,第二天一早,德志醒来,然后对尹懋说:“赶紧下山吧。山下可能要暖和些。”

    尹懋连打了两个喷嚏,他说:“不好,要感冒了。”

    德志还好,没有打喷嚏,觉得这个地方真是不能久留,哪怕吃得再好,也会将能量转化走了。根本存留不住能量。

    德志起床,看到王老九还在劈柴,王老九问:“昨晚睡得怎么样?”

    德志说:“太冷了。”

    “是啊,我们山上比山下温度要低两到三度。”王老九说。

    德志没好意思说那被子太硬的话,还包着廉价的包单,根本不是棉的,上面起球了,个个都硬,不知道起了什么化学变化,真是匪夷所思,好在不常用这个被子,好在马上要告别这个被子,德志就不再多说,也许,他们认为结实点的包单来包被褥会更好,更持久耐用吧。

第160章 过野猪林【2】() 
这个苦,是德志没想到会吃的位面农场。【/://南方湿冷的气候,真让人受不了。好在只住这一晚上,若长期住下去,岂不郁闷死?

    年轻人心高气傲,总觉得会有更好的事物在等待,对现实总是不满。德志就是其中之一,若要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恐怕不好弄。若相信将来必有好东西得到,则现实就不算啥;若什么都不信,就连呼吸,也觉得是一个累赘。

    如果在苦难中呆的时间长了,就不觉得苦,反而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不用去刻意追求幸福,所谓的幸福,只是比刚才的痛苦稍微减轻点罢了。

    看样子,王老九是打算今天把所有的木柴都劈完的了。不把活儿留到明天再做。自己也轻省,他老婆也不唠叨。像这样的家庭,丈夫只要闷不做声地做活儿的,他的妻子肯定是个爱嗦的人。

    早饭在上午进行。

    早餐除了昨天没吃完的汤,还新炒了一两个菜。德志已经告诉王老九要开群众会,但是,王老九好像没有要召集人的意思,他说:“我们这里人少,住得分散,不容易召集,不如这样,你们先下山,等我先到村民家里摸个底,如果行的话,我就给你们联系黄金遁。九书记那里我负责交代。”

    尹懋说:“既然这么说,那我放心了。”

    尹懋看看德志,觉得有话说错,连忙补充道:“听说,王组长以前是小村的村长,办事能力各方面都很强,这事交给王组长,我们放心了。”

    经过这么一补充,德志清楚了他们的意思,即,王组长不想在这次上山的时候开会,尹懋也尊重他的决定,不开会,只是摸底。将情况弄清楚后再说。

    王老九的磨叽令人惊诧,德志到了他的地盘上,只有听从于他的安排了。

    吃过早饭,就不想吃午饭了,时间间隔太近了,德志、尹懋向王老九告辞,但是,怎样下山,的确还是个问题。

    从原路返回,是首先跳入德志脑海的想法。但是,从原路返回,肯定会耗时耗力,不知道这短短的大半天时间,能否赶回家。

    王老九说:“姚先生、尹先生,从小路走怎么样?”

    “好啊!”尹懋说。

    “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走。”德志说。

    “不用着急。我的儿子今天也要下山,到学校上晚自习。不如他带你们下山。”王老九说。

    “好啊!那是好事。有了小导游,我们就不怕了。”尹懋说。

    “来,小宝,这两位叔叔是从远方来的,到我们这里来帮我们建水池,提供水管,帮助我们解决吃水困难问题。你下山坐车时,顺便带两位叔叔一起下山吧。”王老九说。

    “好,爸爸。”王老九的儿子说。

    这位小初中生看起来像是小学生,个子不高,可能还没到发育期,没到抽条的时候,他穿着干净的校服,是他妈妈给他洗的,放在火炉房里烘烤,已经变得干爽,但脚上穿的是运动鞋,却无法保证干净。有些地方有积雪,融化后,将泥土弄得稀烂,鞋一踏上去,就难免弄得污渍斑斑,那些泥点更青睐走路如风的少年郎。在这个季节,想要穿一双漂亮干净的鞋子,恐怕有些难以做到。

    辞别了王老九夫妻俩,德志和尹懋跟着小朋友王老九的儿子小王一起下山。

    沿途看到,原来小路两旁,除了盖满薄雪的庄稼以外,就是一些大森林。交通不便的地方,就是一些保存完好的森林,基本上是原始的。越是交通便利的地方,越是人烟繁多的地方,树木越是遭殃,不要说原始的,就是后来栽上去的树木,也所剩无几。

    人的贪欲,让树木受害;树木受害,大自然就会报复人类。

    走在静静的小路上,只有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一些野鸟的鸣叫,虫子早已不见,蛇也到了洞里冬眠了。这个大山的儿子,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非常迅速,走着走着,德志就觉得有些烦躁。想解开扣子,尹懋说:“不要这样,小心感冒。”

    德志知道尹懋懂得一些中医,寒气入侵肌肤,肯定会伤风感冒,就听了尹懋的劝,只是将围巾取下来放进包里,这样略微好点,不至于太热。身上因为物理运动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脖颈释放出来。

    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和茂密的林子,终于看到山底下那青色的公路了。

    很快,穿过一片平整的土地,沿着田埂,他们走到公路上,往前方一看,竟然是杨老六的家。这条小路,直接连接着六组和九组。九书记没有告诉德志,不过没关系,即便不告诉,将来待的时间一长,也会弄明白的。

    再说,如果早就弄清楚了,那么七组和八组就会遗忘,也不符合基金会扶贫的宗旨,即不分种族,不分地域,让所有人都能从项目中受益,而并非是一小部分人得到好处。这样一想,心里略安。

    柏油路上,不容易存雪,但感到很冷,德志正在想,走着走着,就感到很累了,是不是来一辆车就好了。

    德志问:“小王,你每次去学校都坐车吗?”

    “嗯。”

    “那你爸爸妈妈不用送你去学校吗?”

    “小时候会送,现在不了。”

    “现在走那么长的路怕不怕?”

    “不怕。野猪怕人,只要不激怒它,它不会咬人。”

    山区的天气变化多端,山上奇冷,山下温暖。山上积雪,山下流水。德志一想到王老九家的被子,就不寒而栗,但是,奇怪的是,他没有感冒。看来,山上的感冒病毒都被冰冻了,没有生机,对人不构成危害。

    一辆三轮麻木车开过来了,小王招了招手,麻木三轮摩托车停在他们旁边,小王不客气,先上了车,德志和尹懋也上去,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学生,原来他们今天都要返校,参加学校的晚自习。

    小小的车厢里竟然挤了八个学生,德志和尹懋只好有半边屁股侧着身子挤在木长条凳子上。那木板镶嵌在角铁做成的架子上,随着车的颠簸,木板哒哒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