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妻-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妈妈跟着顾绾,顾绾自然是很开心,索性就开始收拾东西。

    可是这秀珠却有些不愿意了,她特别喜欢应天府这个地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说搬走就搬走了。

    顾绾一时间有些好笑,便对着秀珠说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可是比应天府还要秀丽,到处都是河流,乃是最为正宗的江南水乡。”

    秀珠一听到如此,自然是十分的开心。

    由于夏仕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在应天府处理一番,所以顾绾一行人先走。

    此时正是惠风和畅的春日,一行人坐着船顺着长江一路向南,倒是让从未坐过船的秀珠一阵兴奋。

    小家伙汝端刚刚睡醒,顾绾就带着小家伙到甲板上转悠了一圈,正是还没有呆多久,这小家伙就饿了,顾绾只好把人带了回来。让张妈妈带下去喂饭了,秀珠站在床上,好奇的长江两岸的各位景致,这长江两岸风景秀美,风土人情和西北截然不同,这秀珠就如同十万个为什么一般,一路上问问题倒是让顾绾有些吃不消。

    正当顾绾有些吃不消的时候,不远处走过一位分外熟悉的身影,顾绾定睛一看,发现正是李时珍。

    李时珍的身后还跟着一名貌美夫人,正是玉兰。

    这倒是有些巧了,顾绾上前开口说道:“时珍,玉兰倒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你们,真巧阿?”

    李时珍笑了笑开口说道:“并不巧。”

    原来这潘老同时也请了这李时珍到潘家给一个人看病。

    晚间几人一同用饭,顾绾眼尖自然看到了玉兰的肚子微微凸起,似乎是怀孕了,顿时开口打趣道:“时珍倒是真有福气。”

    李时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开口说道:“玉兰有身孕了,自然不能在随我四处奔波,自然是要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好生修养一番,看好这绍兴便是好个地方,我就索性答应了潘老,到绍兴去了。”

    顾绾笑了笑,心中有些怅然,若是王偕有李时珍哪怕一丝丝的让步,顾绾此时已然也不会如此艰难了吧。

    由于李时珍要着急去给人看病,所以到了苏州之后编织机坐船离开了,只是顾绾倒好像在这苏州呆上几日,意识想要见见孙氏和李峰值,二来也想要带着汝端看了看他原来的家。

    顾绾特意带着汝端拜访了孙氏,这孙氏看起来倒是比之前老了很多,或许是这知府夫人当真不好做,只是孙氏看到顾绾之后,分外高兴,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荤菜,这对这位节俭至极的知府夫人来说,已然是难能可贵,顾绾心中自然十分感动。

    这孙氏借着三分酒意对着顾绾说道:“若是有能再来一次,我绝对不会再嫁给他,你或许不相信,到现在为止,我甚至连女儿的嫁妆都没有凑齐,人家的官家小姐都大大方方,而我家的,因为太穷了,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什么宴会,所以整日里畏畏缩缩的,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这以后若是还是嫁到一个穷苦的人家,我又该如何?”

    孙氏过得确实清苦,这李峰值身后有一个家族的人要赡养,而且这位还是个清官,所以俸禄时常捉襟见肘,在这几年越发的明显。

    顾绾听完孙氏的话,自然是心中一阵唏嘘。

    这孙氏又对顾绾说道:“你离开之后,王大人写了好几封信,都是问你的下落的,夫妻之间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我家这口已然这样了,可是我依旧是守着他,就算是吃苦也愿意,妹妹你这么年轻可不要白白辜负了年华啊。”

    顾绾笑了笑,对着孙氏说道:“多谢姐姐的提醒,我醒的了。”

    顾绾又和这位说了一些话,临走之前留下了一副非常名贵的字画,说是给知府大人的礼物。

    这幅字画乃是前些时日王暨送给顾绾的,说是给汝端的满月宴礼物,顾绾收下了。

    若是直接给这位钱财,恐怕孙氏和李峰值心里都不会好受,可是顾绾也看出来,此番两人经济上确实有困难,顾绾不希望这样一个好官,因为自己的清廉而最终生活困苦,毕竟大明朝这样的好官实在是太少了,能帮一个,自然也是要帮的。

    接下里的这些日子,顾绾就带着一行人到苏州四处转了转,又在路过杭州的时候,在杭州游玩了几日,这一路上可是把秀珠给高兴坏了一直嚷嚷着说自己要找一个江南的公子,永远待在江南。

    秀珠说这句话的时候,顾绾看了看这杭州西湖美得惊人的景色,轻声附和道:“江南是个好地方。”

    几人这般走走停停,倒是花费了不少时间,等到了这绍兴就已经过了一个约月了。

    绍兴码头,自然是有人接的,只见为首之人乃是一个长相俊秀之极的少年人,这少年人做书生打扮,可是身上却是有一股子贵公子的气质,顾绾只觉得这孩子眼熟,可是仔细想,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少年人倒是分外亲热的走到顾绾面前,十分亲热的叫了姑姑。

    顾绾顿时一愣,然后开口说道:“你是潘小四?”

    少年人点了点头,六年过去了,盘小四已经长成了一个少年,倒是不得不让人感慨岁月如梭啊,

    这潘小四对着顾绾说道:“姑姑,我正式的名讳乃是潘明润。”

    “君子天性明朗,温润如玉,倒也不错。”

    “多谢姑姑,姑姑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且先随我到家中好生休息一番,家中祖父正在等候姑姑。”

    “好。”顾绾一行人走下船,这潘小四继续说道:“姑姑可是不知道,祖父这些年来一直在念叨着姑姑,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这次来绍兴就不要走了。”

    顾绾笑了笑,暗道这小家伙真是会说话。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书() 
潘小四带着顾绾等人到了潘府,这潘府倒是依旧没有什么变化,潘小四带着顾绾到地方安置好之后,便又带着顾绾到了潘老所在的竹园。

    一年未见,这竹园的竹子,似乎又长大了不少。

    只见竹园之内,有一个只着中衣的男子,手持斧子,一击之下,竹子应声而倒。

    倒是让站在一旁的顾绾有些怀念,顾绾笑着说道:“潘老的修身方法倒真是少见。”潘老笑了笑,对着顾绾说道:“倒是让如是见笑了,人老了就发现这什么事情都没有身体重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若是真的老了,恐怕就后悔了。”

    顾绾听到潘老这一番话,自然是有些好笑,这些话都是老人家喜欢说的,顾绾并不多言,只是走到亭子里,为这位老头子煮了一杯茶水,老头子运动完之后,便走到亭子里,接过顾绾泡的茶,顿时面上一阵舒坦。

    “倒是好久没有喝过如是的茶了,这一次回到绍兴就不要在四处乱跑了,和老头子我在这绍兴府好好修身养性,可好?”

    顾绾笑了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潘老说道:“我这一次来到绍兴确实是准备好生安定下来,以往四处奔波是为了王偕,此番若是在四处奔波,却又不知道是为了谁?”

    潘老突然开口说道:“难道就不能为了大明朝的百姓吗?”

    顾绾一愣,似乎没有想到这位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间有些惊讶。

    潘老笑了笑,开口对着顾绾说道:“若是,我从来都没有你是个女子,而怀疑过你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你影响了王偕,而是王偕影响了你。”

    顾绾顿时一阵窝心,她低下头,片刻之后,抬起头对着潘老十分尊敬的说道:“谢谢潘老,你能这样说,我真的很开心。”

    潘老笑了笑,又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在自责,但是如是,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没有人有资格指责你,等到一切都过去,你自然会获得你该得到的,又或者到那个时候,你现在心心念念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

    或许是潘老的话太过深奥,顾绾有些不太明白,可使人活的时间长总归是会有些常人难有的智慧,顾绾讲这些智慧牢牢记在心里。

    此时潘小四从外面进来,对着潘老说道:“祖父,兄长醒来了。”

    潘老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莫名的朝着顾绾叹了口气,对着顾绾说道:“如是请随我来吧。”

    顾绾自然跟着这位到了一处别院,还未曾到院子里,便闻见里面刺鼻的药味,里面的人,似乎是病了很久。

    顾绾和潘老走到了院子里面,到了屋子里,看到了一个极为瘦弱的少年人躺在床上,看着倒是有几分病入膏肓之感。

    这人的面容看着有些眼熟,只是顾绾一时间想不起来到底是谁,这少年人开口说道:“如是姑姑,我是潘启明。”

    顾绾顿时一惊,在她的印象里这潘启明可是个聪明灵秀的好孩子,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幅样子,倒真的是让人心生疑惑。

    潘启明吃过了药,和潘老说了几句话,就有重新睡过去了。潘老和顾绾到了屋外,顾绾开口问道:“这孩子是怎么了?”

    潘老叹了口气,对着顾绾说道:“如是可以问一问王偕。”

    顾绾顿时一愣,她开口说道:“是不是与一个女子有关。”

    “是。”

    “对不住,潘老。”

    “不是你的错,我知道你也受了很多苦,我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希望我的孙儿可以挺过去。”

    “李兄来过,他怎么说。”

    “心病还需心药医。”

    顾绾回到自己的住处,先是抱着小家伙走了一会儿,然后略微有些无奈的对着张妈妈说道:“妈妈可知道什么病会让人愁肠尽断,心如死灰?”

    今日顾绾见了潘启明,便此番印象。

    这张妈妈开口说道:“若是真有这种病,那恐怕也只有相思病了,我之前在家中养过两只狗,母狗死了之后,公狗难过的也吃不下饭,最后饿死了,恐怕这世上也就只有相思病有如此威力。”

    虽然张妈妈的比喻有些奇怪,但是顾绾还是觉得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此番王偕是不会告诉她了,所以此时就只能找到语秋之后,再行解决。

    要找到语秋,自然是只能等着夏仕。

    夏仕拖家带口的,人也不少,所以又等了几日这位才姗姗来迟,这位在绍兴城极为雅致的地方买了一个小院子,还未收拾好,顾绾就上门拜访了,夏仕似乎知道顾绾想要问什么。

    直接告诉顾绾他只知道这语秋就在绍兴。

    顾绾顿时有些无奈,这绍兴城,这么大,如何能找到一个小丫头。

    夏仕只是笑了笑,对着顾绾说道:“如是夫人的名声,若总是闲置着,恐怕如是也不会知道她的价值。”

    顾绾顿时一阵无奈,只是无论顾绾怎么问,夏仕都说自己不知道,而且还说自己和王偕的联系已经断了,顾绾只好回到府中自己想办法。

    这潘小四似乎是极为喜欢顾绾,总喜欢有事没事就来顾绾的屋子里,拿着自己写的文章,希望顾绾给他指导指导,顾绾顿时有些无奈,她这样的水平,如何能指导潘小四,只得赶紧推辞了,这个时候张妈妈送来了一些点心,这小家伙一吃起来就没完了,这些时日倒是不来请教顾绾学问了,而是整日来这里蹭饭吃,这倒是让顾绾有些无奈。

    顾绾将那本书好生整理了一番,其实之前潘老对她说的那些话,让顾绾非常有感触,之前她总是怕自己在做出什么事情,给王偕造成困扰,可是仔细想来,两人已经是如此关系了,恐怕也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她难道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为了王偕吗?难道就不能为了自己,为了大明朝,为了其他更有意义或者更为重要的东西。

    想到这里,顾绾提笔在树皮上,写上了两个字。

    “民书”

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现() 
这本书上记录了顾绾多年来在大明朝各个地方的见闻,上面记述风土人情的东西很少,大部分都是详细记录的社会情况,很多东西甚至现在的人们意识不到的。

    大部分句子语段都是经过夏仕润色调整,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寓意深刻,文采斐然,倒是让顾绾觉得其实这本书并不是顾绾自己写的,于是顾绾在封面上写上了夏仕的名字,写上了合著。

    顾绾做好这一切,便去找潘老,潘老正在和一个老友下棋,这个老友顾绾也认识,正是王暨,王暨身旁还跟着一个弟子模样的人顾绾行过晚辈礼之后,就把自己的来意同两人说过了。

    这王暨和潘老将书接过去,仔细看了看,长久之后,王暨叹了一口气。

    只见这位大儒看着顾绾,开口说道:“苍天不公啊,若是如是生为男子,我大明说不定会一番新气象。”

    这潘老哼了一声,开口说道:“这丫头是个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