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妻-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李百户无比尴尬的时候,坐在顾绾身边的语秋走到一位正在吃饭的老头子面前,怯生生的问道:“这位老爷爷,你知道延绶县最厉害的军营是哪个吗?”

    老头子一愣,而后开口问道:“小丫头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的一个伯伯说自己在延绶县最厉害的一个军营。”

    “你是来找伯伯的?”

    “是啊,我和爹爹一起来找伯伯的。”此时语秋看着李百户,李百户顿时脸上一阵尴尬,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最后嘴角微微抽搐。

    让坐在一旁的顾绾忍笑忍得无比辛苦。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孙文臣() 
老先生眉头一皱,显然被李百户这个十分尴尬的笑容给镇住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开口说道:“若是最厉害,那自然是里城营的孙文臣,还有刘虎,王前不错,其他的老夫就不知道了,若小丫头的伯伯真的在最厉害的军营,那应该就是孙文臣,孙将军。”

    顾绾不得不感慨,语秋真会挑人,这位老先生明显就是个读书人,看着像是有学问的,自然要比问那些平头老百姓要有用的多。

    顾绾忍不住对着李百户轻声说道:“看老先生器宇不凡,不知姓甚名谁?可否认识一番?”

    李百户赶忙重复道。

    老先生笑着说道:“老夫延绶孙正,字云安,正德八年举人,那孙文臣便是我的孙儿。”

    顾绾顿时一愣,这老头子倒是有趣,居然推荐自己的孙子,也真是举贤不避亲,倒是非常有趣。

    “不知这位壮士是?”

    李百户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顾绾打了他一下,他才开口说道:“在下李沐。”

    此时顾绾开口问道:“方才我听闻孙将军名讳乃是文臣,这是为何?”

    孙正开口说道:“这位夫人有所不知,我那孙儿小时候十分聪慧,本来是立志要考状元的,可是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年突然转了性子,转而去考武举了,蹉跎多年,才得了五品武将。”

    顾绾并未说话,此时语秋笑着对这位一点也不谦虚的老头子道了别,一行人就离开了这里,策马赶往里城营。

    三人到了里城营之后,顿时肃然一敬,却也不为其他,只是为这肃然一敬。

    顾绾也算是见过不少军营,却没有一个是如此的干净肃穆,门口甚至连一块不整齐的石头都没有。

    这位孙文臣定然是个处女座。而且守门的将士也是十分威严,有些地方的守门将士能站直就已经很不错了。

    明朝也是军屯制,所以很多士兵种地的能力比打仗要厉害。

    李百户拿出来文书,递给守门的将士,顾绾本以为会等很长时间,可是却没有想到,只是等了一小儿,就有一个身着戎装的男子走了出来,只见这男子长得剑眉星目,倒是分外英俊。

    顾绾对着这男子轻轻一笑,正要开口说话,却被男子抢先说道:“请。”

    直接到让顾绾有些尴尬,男子只是说了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显然是有公务在身。此时一个穿着便服的男子走过来,看到顾绾之后,开口说道:“原来是如是先生,久仰久仰。”

    顾绾一愣,什么时候自己又多了一个如是先生的称号?

    这名男子开口说道:“在下萧索,乃是为将军效力的一名书吏,久仰先生大名,快请。”

    萧书吏十分殷勤的对顾绾讲述军营里面的一切,包括他家将军如何治军有道,虽然说得有些天花乱坠,可是大部分都是事实,而且这位的练兵方法却也是着实有效。

    顾绾吩咐语秋将这位书吏所有的话都记下来。

    而且还要了一份军队的名单,并且分别整理了年龄籍贯等等。

    这项工作十分的复杂繁琐,所以到时花费了顾绾不少时间,顾绾呆在这军营里七八日才终于将一起数据整理好。

    只是这七八天里,竟然没有见过那名孙文臣将军,倒真是军务繁忙,不过这最后一日,顾绾是必须要见一见这位了。

    跟那位书吏反复说明,顾绾才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孙将军。

    这位孙将军目不斜视的看着顾绾的头顶,这让顾绾十分的无奈,她开口说道:“将军,我希望从您这里得到一份关于您练兵的想法,你只管说,我会记录。”

    “我想问一个问题。”

    顾绾差点这句话给写上去。

    “你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顾绾一愣,却没有想过这位孙将军会问出这样的话,顾绾只得开口说道:“这是陛下吩咐的,自然是意义的。”

    孙文臣站起来开口说道:“我见过那位皇帝,我大概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估计尽心尽力做的这件事情,只是那位陛下的一时兴起。也许你拼尽全力完成之后的东西只是束之高阁,没有任何用处。”

    顾绾微微叹气,看来这位孙文臣真的如同他爷爷所说的一样,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单单只是见了那位陛下一面,就知道那位陛下的人品。

    顾绾自己也可以肯定,那位陛下此时说不准早就把自己给忘了,或许真的只是一时兴起,可是没有关系,顾绾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为了那个皇帝陛下,才选择走这一遭的。

    “将军是个聪明人,你说的都对,可是我走这条路,以一个女子之躯,走这条路,并非是为了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仅仅是四个月我便记录了整整一箱子书稿,里面没有诗词歌赋也没有任何山川景物描写,我写的都是人,都一路上遇到的百姓,遇到的真正活着的大明百姓,我就是想让那位陛下看一看,他所治下的大明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知道起不到什么作用,可是总该让所有人都明白,有一群人这样活着,你说是吧?”

    孙文臣沉默片刻,而后到里间拿出来一本装裱非常精致的书,上面没有名字,他把这本书递给了顾绾。

    “这是我对于大明军制的所有建树,全部交给夫人。”

    顾绾有些呆愣,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交给夫人,也许比留在我这里更有用,夫人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我苦守这荒寒之地,并非为了那位陛下,而是为了治下的百姓。”

    顾绾接过那本书,顿时感觉无比的沉重,她开口说道:“将军高义,我顾绾发誓定然会好好利用这本书。”

    孙文臣深深看了顾绾一眼,而后对着顾绾说道:“我相信娘子。”

    说完之后便离开了。

    顾绾看着这本书,陷入沉思。

    三人离去之时,恰逢操练,营内喊杀声震天。

    令人闻之不由得浑身一震,此时李百户开口说道:“这位孙文臣当真厉害。”

    “也说明那位老先生真是举贤不避亲。”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听() 
三人回到延绶镇,顾绾吩咐余下人等收集的资料也都收集的差不多了,便准备离开了,毕竟他们在这里也呆了将近半个月。

    只是正当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位总兵却又拦住顾绾,说是想看一看顾绾所写的文章,顾绾自然是没有意见,只是将那一箱子东西拿给那位总兵看的时候,那总兵愣住了。

    这一整箱子比蝇头小楷还要小的字,皇帝陛下有那个外国时间去看那,于是立刻十分爽快的放行了。

    几人走了数十日,到了一个小县城,便租了一个小房子,在哪里住下了。

    这么一大箱资料,若嘉靖真能看的下去,大明朝也不会变成这样了,所以顾绾自然是要在这里好生花费一段时间,整理一番这些资料,顺便也好生休整一番,毕竟冬日行军,当真是让顾绾累的不轻。

    由于资料太过繁杂,顾绾只得分门别类的整理,语秋一手蝇头小楷练得也是十分熟练。

    很多可以用图表表示的文字都用图表,或者直接上地图,这样也就省了许多字。

    可是最后编纂完成之后,依旧足足两这指厚。

    顾绾十分担忧,那位嘉靖陛下会不会根本就没有心情看,所以她又让语秋代笔写了一封奏表,算是简略版本。这才让人给全送走了,连带那一箱吓死人的资料。

    此番完成之后,顾绾又得继续往前走。

    这都让顾绾产生了一种撂挑子不干得冲动。

    只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帝京,倒是另一番景象。

    嘉靖皇帝在正月的时候,干过一件非常坑爹的事情,他老人家命令翟鹏根除边患,这件事情用脚趾头来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翟鹏这个倒霉的家伙虽竭尽全力往来驱驰,终因八方掣肘,呼唤不灵未能如愿。此时,忌者乘机中伤,奸党借题诽谤,翟鹏请求罢官,皇帝不允。

    他当然不同意了,若是此时翟鹏撂挑子不干了,朝廷哪里还有人能扛起这个大任,若真让俺答打入了京师门户,那嘉靖这张脸不就是丢尽了。

    至于顾绾的事儿,他早就忘了。

    只是这段时间,俺答给打游击一般,这晃悠一下,那咣当一下,让嘉靖皇帝睡都不睡好。

    正月不视朝,却也不是没有的理由。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陆柄那个小子给这位陛下送来一本厚厚的书,还有一本同样不薄的奏章。嘉靖顿时一阵头疼,陆柄乃是和嘉靖一起长大的奶兄弟,哪里不知道这位的性子,赶忙说道;“这是王偕的夫人,王顾氏按照陛下的吩咐,写得关于边关的章程。”

    “这么快就走了九边了?”

    “这只是太原和延绶的。”

    嘉靖一听,顿时一阵懵逼,开口说道:“这么厚?”

    陆柄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已经是简略版的了,那位夫人让人带过来的可是一箱子宣纸,全部都是蝇头小楷。”

    嘉靖心说这丫头是准备给他看游记吗,写这么多,简直令人无奈。

    只是到底是嘉靖自己让人家去写的,所以也得硬着头皮看一看,嘉靖自然是看那份稍微薄一点的奏章。

    这不读不要紧,一读就让人十分惊异,此本奏章画风清奇,居然一句废话也没有,甚至连一贯往常的马屁都没有,只是把所有看到的东西,以一种异常舒服的方式罗列在一起。

    通常以一个小故事开篇,一盏茶的功夫,嘉靖就把这本奏章看完了,此时黄锦适时的递过茶杯。

    嘉靖端过茶,喝了一大口茶,顿时感觉一阵舒畅。

    “黄伴啊,真不知道是你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

    黄锦自然知道这位陛下的心思,忙开口说道:“老奴却也不知道,顿时必然不小,要不怎么能在陛下身边伺候呢。”

    嘉靖一笑,开口骂道:“就会拍马屁,你该学学你那干女儿,还从未有人写过如此简明有趣的东西,连一句恭维的话都没有可是却看到令人舒服。”

    嘉靖将奏章递给黄锦,黄锦拿过来一看,片刻之后笑着说道:“老奴这闺女到底是个女儿家,哪里知道哪些大臣们的花花肠子,自然是陛下让干什么,便一心一意的干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陆柄赶忙说道:“黄公公,你这一说,我倒是好奇了,你那干女儿到底写了什么。”

    嘉靖心情好,便点了点头,黄锦将奏章递给陆柄。

    陆柄一看,顿时心中一愣,暗自惊叹道,这位娘子真是聪明啊,旁的大臣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净喜欢把问题写出来,然后再些措施,这位呢,用事实将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又把产生问题的原因给写出来,里面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说穿了就是一句全凭圣意,倒是聪明之极。

    “旁的我也看不出来,就是觉得这位夫人的字倒是不错,十分的娟秀。”

    嘉靖笑道:“朕仿佛已然能猜出她的容颜,定然十位清秀可人的女子。”

    黄锦顿时一愣,看了陆柄一眼,陆柄赶忙说道:“就是可惜这位已然成亲了,黄锦你实在是不厚道啊,有这么好的闺女,也不给我介绍介绍,我还有个尚未成亲的弟弟呢。”

    黄锦忙开口说道:“陆指挥使你就算了吧,老奴那干闺女是个读书人,可不喜欢你弟弟这样的大老粗。”

    嘉靖看着两人斗嘴,一抬手说道:“都算了,黄伴那闺女可是看上了朕钦点的状元郎,还是朕。”

    话还未说完,这位才想起来,他把人家夫君给流放了。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黄锦开口说道:“陛下还有本厚书呢,您要看看吗?”

    嘉靖拿起那本书,一翻开,竟然看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上面写着两个目录,然后下面是一个个章节,对应着相应的数字,而且书本每页的下面都有数字。这样两相对照,倒是十分的方便。嘉靖自然是翻到自己最为关心的军事。

    看了一会儿,才肯定,这丫头的风格果然一直没有变,还是那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