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小的再出个丑,也能够让县尊出口气。”

    听到马亮这么说,周县尊却没做声。这时候,刘谦已经默契地在霍秀才耳畔耳语了起来。不多时,之前那亲随便带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进来,只见其面如冠玉,笑容可亲,白袍青履,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珠玉,看上去分外朴素,却赫然翩翩少年,即便之前和汪道蕴闹得很不愉快,大多数人也不禁在心底暗赞了一声。只有霍秀才用挑剔的眼神端详着汪道蕴的这个儿子,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

    “学生汪孚林,见过周县尊,各位相公。”汪孚林长揖行礼,随即不卑不亢地说,“家父在外多年,学生和舍妹三人不胜思念,故而学生从徽州府出发赶到汉阳县,打算接家父回乡。家父在县尊幕府一年多,有劳县尊照应了。”

    哪怕县衙刚刚发生了什么,汪孚林早已经收买了人,知道得清清楚楚,可这时候他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口吻异常恭敬客气。接下来,见周县尊满脸假笑,口中对自己说着些谦逊的话,其他两个师爷模样的人亦是口不对心,他心不在焉地敷衍着他们,眼神却瞟向了西厢房的方向。据他所知,汪道蕴和吴氏就是住在这里。只是,他来了已经这么好一会儿,里头为何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反应,就仿佛没人似的?

    这时候,霍秀才终于瞅到了空子,当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听说汪师爷在入县尊幕府之前,生了一场大病,可却是吴娘子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侍疾,汪公子却留在家里,这似乎不大合情理吧?”

    当初功名危机的时候,这一条就被人拿出来挑剔过,可此时此刻时隔一年多,竟然被个不相干的人拿出来翻旧账,汪孚林当即朝这个发话的家伙看了过去。他早就派了个人盯梢马亮,这两人接触的经过,包括霍秀才的底,他都摸透了。这个今天踢老爹场子的家伙,据说劣迹斑斑,就这么个货色,刚刚打了当爹的脸,现在又向当儿子的出手,真以为汪家人好欺负?

    他正想要开口讥嘲两句,就只见西厢房门帘猛地一掀,却是一个中年妇人快步走了出来。尽管没有任何从前的记忆,可他还是从那张和自己很有几分相似的脸庞上,认出了对方来。他张了张口,却不知道怎的。那个称呼卡在嘴边一时半会出不来。可对方却一下子冲到了面前。

    “双木!”

    汪孚林几乎来不及有任何反应。就被人死死搂在了怀中,那巨大的力道几乎让人窒息。尽管他从前一直觉得,汪道蕴和吴氏这对爹娘只是名义上的,他根本就没照过面,谈不上什么感情,可这会儿听到吴氏那带着哭腔的呼唤声,以及那温暖的拥抱,他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多两个爹娘就多两个爹娘吧。反正他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那个世界了,对他们好一点,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于是,他只能有些笨拙地安慰道:“娘,我这不是很好?我来接你和爹回去……”

    他这话还没说完,吴氏就松开了手,擦了擦眼泪便站起身来,却是看着霍秀才,一字一句地说道:“霍相公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人,难道就不知道父母爱子之心吗?相公之前重病。捎信来时,特意嘱咐我一人前往。莫要耽误孚林课业,甚至莫要告诉他此情,试想天下有多少父母不是如此?到了你嘴里却变成了不合情理,看来霍相公书是读得好,可这天理人欲却一窍不通!”

    汪孚林已经完完全全愣住了。从前只觉得汪二娘那泼辣性子不知道像谁,现在看来,那绝对是遗传的!吴氏看着柔柔弱弱,可这战斗力不错啊!

    霍秀才已经快气疯了,立刻反唇相讥道:“哼,吴娘子倒是尖牙利齿,孝道大如天,你们夫妇这不是心疼儿子,而是纵容儿子!汪师爷那文章学问不过尔尔,我倒想称量称量,你们这儿子如何!汪小相公,你读书几年,进学时名次如何?”

    瞧见周县尊等人一副作壁上观的模样,汪孚林便神情自若地说:“我六岁启蒙,十四岁进学,侥幸道试最后一名。”

    “原来是最后一名。”霍秀才登时面有得色,正要继续讽刺,他却看到汪孚林对他笑了笑。

    “去岁徽州一府六县岁考,我侥幸也是一等倒数第二。”

    此话一出,深知岁考科考何等厉害的霍秀才登时面色微变,就连周县尊也有些动容。岁考和科考是府县历年来取中的所有秀才集合到一起考,其难度虽说和乡试不能比,可真正说起来却比道试还残酷,能进一等的那全都是佼佼者。更何况汪孚林年初才刚刚道试进学,年尾却又在岁考进一等,何其难也?

    霍秀才自己就从来没进过岁考一等,此刻却还强充过来人道:“岁考三年两次,这次一等不代表下次一等,更何况三年两次岁考之中,下一次是科考,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如林。”

    “相公教诲,我记下了。”汪孚林见霍秀才面露得色,突然词锋一转道,“之前提学大宗师莅临徽州亲自岁考时,也曾经如此说过。大宗师还说,把我压在榜末,便是为了让我戒骄戒躁,继续上进。”

    南直隶督学御史虽说和县令是一模一样的品级,但重要程度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连周县尊听到这话,都不由得再次仔细端详汪孚林,马亮和刘谦更是暗自嘀咕是否汪孚林自卖自夸。他们还只是想,霍秀才却冷笑了起来:“少年人不要自吹自擂,南直隶之大,生员数量超过数万,大宗师哪会认得你?”

    “本来是不认得的。”汪孚林已经听到背后屋子里有人出来了,仿佛还有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却没有回头,而是气定神闲地笑了笑,“但因为我进学之后,徽州也曾经有和这位相公差不多想法的人,认为我不守孝道,兼且还以侄为奴,因此把大宗师惊动了过来。事情闹到最后,却是奸人自受其害,我却得证清白,因此大宗师这才对我颇有印象。”

    汪道蕴起初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汪孚林,不由自主出来,见汪孚林在人前侃侃而谈,只觉得这个儿子又令人陌生,又让人欢喜。可听到汪孚林说当初进学之后还有那样一场风波,他不禁为之色变。就在这时候,他就只见汪孚林突然转过身来。

    “对了,好教爹得知,南明先生和二老爷的七千两欠账,儿子已经全部偿还了。”(。。)

第三四六章 亲不亲一家人() 
嘶——

    尽管极力抑制,但在场还是有人发出了倒吸凉气的声音。昨日汪道贯过来,揭开了汪道蕴欠汪道昆巨债的事,正因为如此,本来就只是勉强留着汪道蕴的周县尊,方才会默许两个师爷来一场逼宫,把这个儿子不喜欢自己也看不上的门馆先生给撤换掉,然后权当养个闲人给自己刷名声。可今天一开始分明进行得很顺利,可渐渐就偏差巨大,到最后不但汪道蕴的儿子从天而降,而且其人看样子丝毫不像汪道蕴的徒有其表,竟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现如今这小子竟然说已经还清了七千两债务!那可不是七十两七百两,而是整整七千两,中等人家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那么多钱!

    霍秀才那张脸已经阴沉得简直能够滴水了,他见汪道蕴和吴氏亦是瞠目结舌,当即阴恻恻地说道:“便是那些长年累月奔波经商的人,要还清七千两债务也不是易事,汪小相公,你为了接父母回去,便如此空口说白话,就不怕被人揭穿毁了名声?”

    “这么说霍相公是不信?”汪孚林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说道,“那霍相公是否准备跟我去武昌府那边的巡抚衙门,见一见南明先生和汪二老爷求证一下?”

    霍秀才之前刚把汪道蕴打得大败亏输丢盔弃甲,正兴头上却被连番泼冷水浇了个透心凉,他简直都快气疯了。此时他本想说好,却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拉了一把自己,登时恍然大悟,一时间额头冷汗淋漓。欠钱与否那是松明山汪氏的家务事,自己一个外人揪着不放,还要为此跑去巡抚衙门求证,这是想要干什么?汪道昆可是新任湖广巡抚,只要伸出一根小手指就能把自己摁成齑粉!

    马亮也是没办法,这才硬拽住霍秀才,见人总算是闭嘴。他方松了一口气。见周县尊眉头微皱,刘谦闭嘴不言装哑巴,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只能没话找话说。打哈哈道:“汪小相公真是好本事,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时候,汪道蕴终于从震惊之中回过了神。他完全不认为汪孚林能够还上这笔几乎压垮自己的债务,只能板着脸训道:“双木。此事你是从哪里听来的?长辈的事不用你掺和,莫要胡言乱语,你小小年纪只管好好读书就行了。”

    吴氏却忙护着儿子道:“相公,纸包不住火,双木小小年纪却知道为你分忧,你应该高兴才是。”

    汪孚林见这夫妻俩字里行间,显然都不相信他能完成那样的伟业,他不禁暗地叹了一口气。眼见霍秀才眼神闪烁,仿佛准备找个机会奋起还击,他便笑吟吟地说道:“爹娘也不信?其实。今天二老爷人已经来了,就在外头车上。昨儿个其实就是我托他来的,本来我生怕爹娘你们不肯回去,于是我托了他帮我来劝一劝,谁知道二老爷不会说话,三言两语竟然要紧事一个字没说,出来见了我才知道懊恼。爹娘若是不信,我请他进来就是。”

    眼见汪孚林拱手一揖,竟是就这么去了,汪道蕴和吴氏方才面面相觑。而周县尊以及马亮刘谦却同时心中咯噔一下,第一次意识到如果他们真的错判了昨天汪道贯的来意,那这次就是弄巧成拙了。尤其是亲自把霍秀才给撺掇了来毛遂自荐的马亮,更是暗自叫苦不迭。深悔太过孟浪了。唯有霍秀才本就是个心眼最小的人,对汪孚林的连番作态嗤之以鼻,当看到汪孚林领着一个年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进来时,他顿时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而汪道蕴已经被今天这一幕一幕给折腾得整个人都乱了,此时看见汪道贯,他甚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吴氏慌忙迎上前去。万福行礼后便赶忙直截了当地问道:“二老爷,双木真的还了你和南明先生七千两?”

    汪道贯没好气地看了汪孚林一眼,这才无可奈何地说道:“没错,银子都送到松园了,就连爹那么挑剔的人,对孚林也是赞不绝口,他还承诺年底归还一千两利钱,老爷子起先还不肯,可听到他说权作年礼,方才勉勉强强答应了。现如今徽州一府六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松明山汪氏出了个财神爷,那帮休宁粮商本来只是不成气候的坐商,可跟着他组了个米业行会,今年竟然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是自己的儿子?

    汪道蕴已经完全瞠目结舌了,他犹如第一次认识自己儿子似的,盯着汪孚林看个不停,而吴氏则是完全另一种体会。她一把将汪孚林揽进怀里,竟是泪如雨下:“双木,都是爹娘不中用,把你和妹妹们撇在家里,那么多事都要你这小小年纪独自去出头。爹娘这就跟你回去,从今往后,不会再让你操心这些。”说完这话,吴氏便立刻看着汪道蕴道,“相公,双木既然和二老爷一块来了,我们就跟着一块走。我这就去收拾东西,相公陪二老爷说话吧。”

    原本丢脸到极点的狼狈而走,却变成了儿子来把自己夫妻俩接走,汪道蕴还不会愚蠢到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见妻子直接把儿子给拉回了房,周县尊等人还在,他平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把族弟汪道贯介绍给了他们。一听说汪道贯是汪道昆的嫡亲弟弟,如今正随汪道昆在任上,见过汪道昆一次的周县尊仔细留心对方言行举止,果然觉得和汪道昆有几分酷似。刘谦之前和汪道贯打过一次交道,更是深信不疑,唯有马亮和霍秀才还有几分狐疑。

    毕竟,这年头骗子尤其多,骗到朝廷官员头上也不是没有!

    可这样的疑问,在周县尊笑容可掬把汪道贯请到了书房,和两个师爷以及霍秀才轮番上阵,一番对谈之后就渐渐打消了许多。汪道贯虽说今科会试落榜,根底却是方先生调教出来的,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那份从容不迫的大家风度,让自认为出身粤地大户的周县尊也有几分自叹不如。因此,汪道蕴也终于收获了几道不同从前的目光,连周县尊也嗔他从前不该避而不谈和汪家兄弟是亲戚。

    对于这样截然不同的待遇。汪道蕴又是感慨,又是难受。从前背了那样的债,他怎有脸去宣扬家里有什么有力亲戚?不想到头来竟是年纪那么小的儿子让他翻了身!

    而前头那偏院的西厢房中,汪孚林端详那简简单单两间屋子。只觉得汪道蕴和吴氏这日子也实在太难过了,因此,眼看着吴氏让龙妈妈和小菊去收拾东西,拉了他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