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汪孚林方才对谢老安人微微颔首,这位今天到场的唯一女性,却也是辈分最高的老妇人少不得带头站起身来。

    “四郎这么多年来只顾四房,不顾其他各房的利益,大家都是忍无可忍,此次公议如此,老婆子我自然是下定决心。现如今所有城中盐行,所有掌柜伙计,以及堆栈那边,我们都已经派人去接管了,就请四郎好好养病,其他的安安心心不要管。”

    谢老安人带头,其他人一一起身,继而在刚刚涌进大厅的那些人护持下,上了肩舆离开。走在最后的汪孚林看了一眼乱成一团的大厅,心里突然想起了为当年旧债在外一躲就是很多年的汪道蕴。虽说他现在对这位老爹也谈不上多么深厚的感情,可也忍不住很想让其看一看当初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下场。

    这一口憋了多年的气,终于是出了!

    出门上了马车,继而一路往蜀冈上行,积水终于从最初的没过大半个车轱辘到最后只余浅浅一些。当马车停在一座宅院门口时,先行披上蓑衣戴上斗笠下车的汪孚林把车上一个个人搀扶了下来,尤其是年纪最大的谢老安人。等到把他们送进了宅院,他摘下斗笠递给一旁伺候的丫头,又解下*的蓑衣,这才最后一个进了厅堂。

    相比汪家那富丽堂皇的地方,这里显得有些古朴陈旧,但站在主位迎接众人的主人却是程老爷。

    而这里,便是程老爷当初的旧宅,虽说远不及那座汪孚林曾经拜访过的豪宅,却是在整个扬州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即便在这样的大雨中依旧没有任何积水。此时此刻,他笑着请了众人一一坐下之后。这才不动声色地说道:“钞关堆栈那边,孚林提早通过盐运司打过招呼,虽说用船抢运出来的大概就是一半左右的余盐。但毕竟能减少很多损失。至于此次淮盐各大盐场那边,恐怕受灾巨大。如若各位此时趁机借钱安抚灶户。从而买断两三年的余盐,那接下来几年就能稳妥很多。”

    见汪氏各房当家登时喜形于色,慌忙谢了又谢,程老爷又继续说道:“而人人都知道我去年总共组织了二十万引余盐,却不知道为了把盐价维持在一个平民百姓负担得起,而又不至于太贱,以至于伤了我等盐商的水平,我去年还额外存了一批十万引余盐。加上此前运到大铜山的那些。今年各大盐场倘若结算不了那么多盐引,我们捏着这样一批余盐,也可以去盐运司想想别的办法,让这批余盐变成正额盐。”

    这其中的意思,在场的每一个人当然都能明白。黄河水倒灌进了运河,如今淮扬一带运河水满溢泛滥,必定会波及众多盐场,那些灶户家中的存盐很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这样一来,本来官府按照上一年的生产状况核定出来的今年淮盐产量肯定会无法达成。盐引少卖了。也就意味着官府朝廷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交到太仓的银子也会大幅度减少。而两淮解运的银子占整个天下的三分之二,这又是多大的影响?

    当此之时。想来盐运使和巡盐御史正焦头烂额,而各大盐场也遭受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其实是私盐的所谓余盐洗白就很容易了。虽说要少赚一点,可是,能够得到一个朝廷的人情,异日对汪氏这摊子盐业自然助益巨大。

    汪孚林不得不为程老爷的算无遗策喝一声彩,作为两边接洽的中人,这时候他就干脆歇着了。只看汪氏那四房当家和程老爷商量如何接收汪道旻那些产业以及人手的诸多事宜。在这种外头大水尚未退去,而汪家整合还未完成的时候。他当然不会立马抛出银庄票号的问题,只是想着之前去府衙见庞府尊时。谈到提早开镰,以及预防水患那些事。尽管已经有所警觉防备,可在这样一场天灾面前,一切准备仍然显得异常苍白薄弱。

    扬州这边因为水系还算丰沛,一年一熟之外,也有些田能够一年两熟,这种夏秋之际的大水,不但将春天那一茬的收成完全泡汤,而且下一季是否能赶上还得看水退去的速度。之前打下来的谷子还没来得及晒就碰到了这大水,如果农人能根据官府的警示将稻谷贮存到地势高的地方也就算了,如若不能,就算提早开镰割稻收获,接下来粮价飙升几乎是必然的。

    “孚林。”

    被这突然一声叫唤,汪孚林才猛然回神,这才发现谢老安人等全都看着自己。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对不住,刚刚走神了。”

    汪孚林刚刚直接把汪道旻给说昏厥过去的情景还印在众人脑中,此刻见他微微尴尬惭愧的样子,每一个人都不禁觉得,这才应该是这年纪少年郎该有的样子。开口叫他的程老爷便一时莞尔,随即开口说道:“我打算去拜访一下府衙庞府尊,盐运使顾大人以及巡盐御史刘侍御,只要水势稍退,我等愿意出面说动城中盐商拿出一部分存粮来解燃眉之急,希望三位大人能够与盐商会商大计。”

    叶明月这次过来,还带来了汪道昆和许老太爷的帖子,汪孚林却至今还没拿出来过,如今程老爷既然没要求,他就更加不打算狐假虎威去干这事了。毕竟,盐商们这次的损失估计也不小,哪里会平白无故做好人?所以,他点了点头后就直截了当地问道:“程伯父是需要我做什么?”

    “此次水患最厉害的是淮扬一带,凤阳巡抚不日即至,但据说,应天巡抚张佳胤张部院人正在镇江,毕竟镇江也在运河边上,只如今受害轻微而已。我听乃轩说你和他曾经见过,希望你能过去见他一面,代表我扬州盐商从镇江买一批粮食,然后用最快的速度运过来。”

    听到是为了这个,汪孚林立刻想都不想地应道:“好,程伯父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这次我汪小官人也该出马去做一下善事了,免得回头灾星之名传扬更广!

    ps:早起一看,十月月票最终破两千!虽说借着双倍东风,但这也是上架以来的最好成绩,谢谢大家!新的一月新的起点,继续稳定更新,求保底月票啦^_^

第四四零章 雨中不夜渡() 
扬州新旧两城,旧城街道格局纵横交错,四四方方,而新城却是包括了蜀冈上和蜀冈下,故而很多住宅里坊都是因地制宜,其中那些七拐八绕的小路就连本地人也不能尽数了解,更不要说外地人。新城因为是官府向盐商们募资修建的城墙,其中居民自然也主要是这些盐商。而为了抢占运河地利,甚至于修建靠近运河的私人码头,不少盐商都把宅子安在了运河附近。所以此次运河水满溢,不少人家自然是水漫金山。

    当汪孚林从蜀冈上程家老宅下来时,看到的便是家家户户正在拦水自救的场面。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那些家资雄厚,于是一整座宅子中,重要建筑全都建在夯土台子上,在水患之中还能勉强维持的。但大多数人家也就只能靠沙土袋子拦水。好在新城中的住宅修建至今也就是二三十年,扬州城内的运河水位也不像高邮宝应那样高出城池一大截,故而尽管已经处处看海,却还到底尚未变成水乡泽国。

    带着水火无情的感触,汪孚林先赶往了盐运司。自从叶明月带着小北搬到了这里,他只靠严妈妈两头联系,再也没有见过姊妹俩,可现如今毕竟大水当前,他又要急着往镇江走一趟,严妈妈又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轻轻松松溜出来,所以他不得不亲自过来。此刻他身穿蓑衣斗笠,身后跟着之前那四人,刚骑马来到运司街,就发现这里积了约摸两尺深的水,雨势虽不是瓢泼大雨,可也不算小,可就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盐运司门前却停着一溜十几辆马车。

    这就苦了车夫以及随车的那些随从。在这外头躲没法躲,只能泡在水里等候主人。

    汪孚林今天既然已经在汪道旻面前正式挑明了身份来意,这会儿就直截了当地策马到了盐运司门前。心里的打算是掣出汪道昆的名帖,然后狐假虎威地求见一下盐运使顾廷贞。他此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知会叶家姊妹俩自己的去向。而是考虑到此次水患非同小可,关于盐业的那点事也基本上收尾了,因此打算开口劝她们回去。可就在他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却突然瞥见里头一个和自己一色装扮的中年人从大堂那边施施然走了出来。

    “吕叔叔!”

    汪孚林吃了一惊,也忘了拿出帖子来的事,连忙叫了一声。ad1;而吕光午也自然看见了汪孚林,当下加快了脚步。等到出了盐运司,他就微笑颔首道:“我还打算去程家找你。没想到正好碰上了。我已经和她们说好,立刻护送她们离开扬州。毕竟,这场大水何时能退还说不准,接下来很可能又是青黄不接的灾荒,纵使扬州城昔日富庶繁华,这次也会元气大伤,说不定还会乱上几个月。更何况顾大人自顾尚且不暇,还是不要继续搅扰的好。”

    “那倒是省了我跑一趟。”汪孚林如释重负,也就不准备再动用汪道昆的人情去见人了,毕竟到时候被人问东问西却也麻烦。“何时启程?”

    “今天。”见汪孚林一下子瞠目结舌,吕光午便似笑非笑地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再说了,难道程兄没有请你出马去镇江府买粮食?”

    “……”

    汪孚林瞪大了眼睛看着吕光午,这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位看似洒脱不管俗务的新昌吕公子,竟然和程老爷是认识的,而且看样子还挺熟!

    “否则你以为我怎么说动那两个丫头?叶家大小姐还好,那是能听劝的性子,小北就不一样了,要是你不和她们一块离开扬州。她肯定死都不肯走。昨天我就已经来过敲定了此事,这会儿她们已经整理好了行装。你就和我在这等着她们,到时候直接就出城南下。我之前出城探过。扬州往南到长江那一段官道情形还算好,水不过膝。不过这一次扬州城里也本来就不算是灾情最重的地方,反倒是淮安府以及高邮和宝应已经是一片泽国。”

    该说的话全都让吕光午给说去了,汪孚林还能说啥?他只能乖乖点头表示同意。当然,看到外头那一溜盐商马车,他少不得又探问了一下吕光午,果然悉数如他所料,尽管之前一直都有今年夏秋之际闹水患的传闻,可因为消息和程老爷沾边,很多盐商都不信,哪怕并不是所有人的盐货都存在钞关东边的堆栈,可很多都是在地势低洼的地方,而且因为动辄几万斤几十万斤,哪里是轻易能够搬动的。

    而由于这次水患乃是一夜之间突然袭来,所以,用损失惨重四个字来形容这些盐商,半点不为过。ad2;

    约摸两刻钟之后,汪孚林就看到两辆马车从运司街另一头过来,因为下雨天视线不好,车前都挂着琉璃灯,灯上赫然是一个叶字,显然是马车从盐运司后门出来,再绕到前门和他们会合。当两辆车一前一后到了近前时,他就看到窗帘被人拉开了一小条缝,随即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吕叔叔不是说回头到程家接了你一块走吗?怎么你也在这?”

    “别问我,我这只小狐狸这次算是被两只老狐狸支使得团团转。”汪孚林一摊手,随即提醒道,“雨不小,记得路上把窗户封好,免得回头车厢进水就麻烦大了。这次是雨中行路,不比上次天气好,如若车厢里头有什么状况,尽早说一声。”

    “知道知道,真啰嗦。”嘴里这么说,小北还是回过头来问叶明月道,“姐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的?”

    叶明月却是长话短说道:“天色不早,先赶路吧。”

    既然如此,汪孚林也懒得在雨中唠叨什么,当下便吩咐跟着的两个镖师把油衣包裹的行李先送到后一辆马车里,随即就立刻启程了。吕光午的两个伴当早已等候在了南边城门口,众人会合之后立刻循官道出城。一路上,起初水还满过了小半个车轱辘,也就是大半截马腿。行进速度很慢,可走了约摸一个半时辰之后,水势便渐渐小多了。一行人走得总算快了起来。即便如此,等众人赶到渡口。却也已经到了傍晚。

    在如今这种时节,自然很少有船敢于夜渡长江,就算人家敢,汪孚林也绝对不敢冒这样的风险。于是,他带人跟着吕光午投宿了一家旅舍。有常常出门在外的吕公子带路,当然不会再次倒霉地住到了黑店。可当宿下之后,汪孚林找到叶明月和小北一说打算,就立刻招来了激烈的反应。

    “让我们先坐船回去?为什么!吕叔叔不是说等你到镇江买好了粮食。就一块回徽州?”

    “首先,你来的时候是骑马,而不是坐车,长江上头那些渡船载两匹马还没什么问题,却不可能容纳得下你们这两辆马车,到时候你们过了长江之后,还要在雨里再去雇车,而且临时是否能雇到干净的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