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案子,苦主告到了衙门。而最初这老骗子出没的地方,却在歙县县城。

    可这些卷宗全都只记载了报案陈词,又或者胡乱审了几个小蟊贼就完了,根本没有往下追查的记录。所以,他得争取到负责一部分稽查事宜的壮班班头赵五爷帮忙。如果运气好的话,这样一个卷了很多东西的老骗子,兴许还没离开歙县这一亩三分地。

    一晚上没怎么合眼,直到天明,汪孚林才和衣到床上躺下,打算睡个回笼觉。这一睡便是昏昏沉沉不知白天黑夜,直到有人用力推搡自己,他才有些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发现是汪小妹,又看到外头天光大亮,他才知道自己起晚了。

    金宝和秋枫因为从汪小妹那得知他昨晚熬到深夜,早起都没敢惊动他,而同样一大早过来帮忙的刘洪氏,则是一直在灶上小火炖着白粥,此刻得知他起来之后连忙送了过来,汪小妹则是殷勤地给哥哥端来了白面馒头。面对这样的礼遇,汪孚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只能提醒自己下次还是白天做事,晚上坚决不熬夜,省得别人围着自己团团转。

    既然前天叶钧耀开了尊口,意思仿佛要留他当个帮手,他吃过已经快成了午饭的早饭之后,第一件事还是直奔知县官廨。和前天一样,他先去了李师爷教三小的书房。在这已经接近午时,最易饥肠辘辘的时分,就只听李师爷在里头讲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时不时还能听到他挑人提问,每到轮到叶小胖的时候,他这个听众都不禁替其捏一把汗。站了一小会儿,发现这里暂时没有下课的迹象,他只能悄然离开。

    可到了前头,汪孚林方才发现,不止是李师爷那儿还在上课,前头县衙午堂也正在进行时。

    一县之主绝对是忙人。每天早起卯时到辰时,是早堂;巳时到未时,是午堂;申时到酉时,是晚堂。早堂是排班行礼,过目公文,然后见里长催办公事;午堂是办理诉讼事宜和各种公务;晚堂是继续处理公务,办理诉讼事宜,然后对一天的公务进行总结。

    对于新官上任不久的叶钧耀来说,不熟悉业务是最大的软肋,除却偶尔能偷个懒,翘掉午堂和晚堂之中的一堂偷个闲,其他时候都得认命地在前头大堂又或者二堂上杵着。而陪他一块倒霉的,则是六房和承发房的经制吏,反倒是这年头渐渐无权的县丞和主簿典史可以闲坐打个盹。叶县尊听汪孚林的建议启用了方县丞管一摊子,又给罗典史分了一点治安上的权,但这也只是让他身上的担子稍稍轻了一点。

    在担任一县父母官之前,叶钧耀是个典型的书生,骤然面对一县纷繁的事务,自然是力不从心。此刻的午堂是审理一桩词讼,却是苦主央人写了状子,告一外乡骗子与乡间恶棍勾结,骗自家老宅,叶县尊听到捕班回报棍徒跑了,外乡骗子也没踪影,他就不想管了,嘴上还不好明说。好容易坚持到这一堂结束,他已经累得一动不想动,还是一个亲随在耳边递了句话。

    “堂尊,汪小官人已经来了。”

    “他来了就来了,没见本县脱不开身吗!”叶县尊有些心气不顺,挑了挑眉,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冲动了,立刻换成更和缓的口气问道,“人现在何处?”

    “汪小官人听说堂尊正在午堂,便折回去打算到堂尊书房等。可正巧,南明先生前来拜会堂尊,因是午堂,小的不敢搅扰,二人现在堂尊书房前说话。”

    “你好大的胆子!”

    叶钧耀顿时火了,他用力一拍桌子,可这回拍的是自己的手而不是惊堂木,竟是震得生疼。他赶紧甩了甩手,这才压着怒气说道:“下次遇到有要人来见,你再敢耽搁报我,就别在我身边干了!”

    叶钧耀的书房前,先来的汪孚林和后来的汪道昆自打正好碰上,就在这里展开了一场亲切友好的交谈。因为在状元楼好歹见过一面,汪孚林这次终于不用像在汪道贯面前那样丢脸得认不出人了,甫一照面便赶紧行礼称呼了一声伯父。他有意用这个迥异于南明先生的称呼拉近一下两人的关系,毕竟,虽然汪道贯又是帮忙垫钱,又是借了房子和人手,可汪道昆到底一个什么态度,他还不是最清楚。

    状元楼英雄宴上,他走后汪道昆固然为他说话,可他又没亲耳听见,不能作数!

    这一次,他没在汪道昆身上察觉到那股杀气。也许是在别人的地头上刻意收敛,尚未到知天命之年的汪道昆显得文质彬彬,和颜悦色,尤其对汪孚林的仁孝表示了高度肯定和赞扬。而汪孚林投桃报李,对这位族中长辈兼文坛耆宿表示了深深的敬仰——他早就敏锐地注意到,四周围有人探头探脑,所以少不得说着这样没营养的场面话。当叶钧耀终于赶到之后,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同时冷不丁又想到了叶小姐。

    如果叶明月真是那个神出鬼没的鬼面女,这种场合怎会不凑热闹?

    由于上次的前车之鉴,进了叶县尊的书房,汪孚林第一时间往后头屏风扫了一眼,虽说不能过去仔细瞧看,但他还是从各种迹象确定这会儿并没有人,心中不由得一松。等到汪道昆和叶钧耀宾主入座,他就本着末学晚辈的意识,很主动地侍立在一旁。果然,接下来县尊和前福建巡抚之间同样只是友好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谈话,叶县尊表示了对前辈的敬意,南明先生表示了对县尊工作的鼎力支持。前后经历这么两遭,他都快听得昏昏欲睡了。

    ps:六月二号就是码字十周年了,时光真的是太快了啊!六月二号会爆发庆祝一下,特此预告。今日第二更顺便求下推荐票!

第八十一章 屁股决定脑袋() 
2015防晒衣服女式长袖七分短袖

    脚尖透明超薄隐性透明连裤袜(99包邮;送";女友";吧;嘿嘿)!

    支持网站发展;逛淘宝买东西就从这里进;go!

    好在这样的煎熬并没有持续太久,汪道昆就表示今日要返回松明山。汪孚林闻弦歌知雅意,立刻就说要亲自送一送。叶钧耀自是顺水推舟,笑吟吟地说道:“既然如此,孚林你代我送一送南明先生。还请南明先生路上保重,日后也常来县衙盘桓指教。”

    汪道昆笑了笑,拱拱手说:“多谢老父母关怀,指教怎敢,日后若有机会,一定再来拜见。”

    为了表示敬意,叶钧耀一直送到了县衙仪门,随即趁机一把抓住汪孚林,低声嘱咐道:“好好探探你这伯父到底来见我干什么!”

    原来你也知道你们这亲切友好的交谈全都是虚的!我那会儿是在大门口有人看着没办法,可你就不会派个心腹门口守着,然后把事情摊开来说清楚吗?

    汪孚林暗自腹诽,但嘴上还不得不爽快答应,可出了县衙大门,他见那边厢赫然停着两具滑竿,不禁左右张望了一下,随即有些愣神。

    为什么是两具滑竿,难道汪道贯要跟着一同回松明山?

    “你既然要送我出城,还不上来?”

    汪孚林这才意识到这竟然是给自己准备的!他没有犹豫,立刻坐上了滑竿,接下来,两具滑竿便被轿夫高高抬上了肩膀。出乎他意料的是,汪道昆并没有往西面经由府城出门,而是直接绕往县城北面的新安门。这时候是大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极其炎热,哪怕两具滑竿上都有遮阳的竹凉棚,人坐在上面也不禁浑身出汗,更不要说在下头肩扛手抬的轿夫了。而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路上行人稀少,偶尔才有一两个人顶着烈日经过。

    “双木,自从你六岁过后,我们就没有这么说过话了。”

    听到这个开头语,汪孚林不禁觉得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更多了。从前的汪孚林是个孤僻的人,这本该是最大的缺点,如今却成了他的保护伞。于是,他就用极其逼真的不自然态度笑了笑,讷讷说道:“从前是我不懂事……”

    汪道昆显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纠结于前事上,笑了笑就继续说道:“二弟既然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都对你说了,我也不妨挑明了,前事不能都怪你爹,可他钻牛角尖不肯回来见我们,实在是太过了,只希望你那封信能够劝醒他。至于少芸的事,人暂住我家中,你大可放心。今天我想对你说的,是这歙县夏税丝绢的问题。”

    这是近几个月来,汪孚林面对的那连场风波的真正中心,所以,他立刻顾不得热了,坐直身体,满脸的聚精会神。他很清楚,汪道昆在这如今因为炎热而少人的大街上谈论这个问题,显然也有某种考虑,而身下这些抬滑竿的轿夫,无疑都是忠心耿耿,值得信赖的人。

    “人人都认为我汪道昆是均平派,其实,我根本就没掺和过这场无聊的纷争。你固然是遭了池鱼之殃,我又何尝不是?”

    见汪孚林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汪道昆便淡淡地说道,“听说叶县尊给你送了一整套徽州府志,看过那个你就该知道,歙县乃至于徽州之苦,根本就不在夏税秋粮,岁贡也还勉强能够忍受,重点在于岁办和军费。徽商在外豪富,于徽州拥有的田亩不过尔尔,自然也贡献不了多少赋税,所以大家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不合理的丝绢夏税上。徽州八山一水一分地,根本不产丝绢,却要独派歙县丝绢夏税,故而歙民多年生怨。此事不是由帅嘉谟而起,而是从嘉靖年间就有人发现了,到汪尚宁总裁编纂这徽州府志,则正式摆上了台面。”

    汪孚林本也就有这样的猜测,此刻就反问道:“伯父的意思是说,挑起此事的目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意在争夺在徽州府的话语权?”

    “为乡民造福嘛,乡民怎会不感恩戴德,奉若神明?”

    汪道昆哂然一笑,随即做了个手势,下头抬滑竿的轿夫立刻将两具滑竿靠近,仅仅相隔了一肘的距离。这时候,他才用很低的声音继续说起了话。

    “汪尚宁起复无望,想要以此为子孙留下名声,以便将来出仕,帅嘉谟冲杀在前,只为求名,其实真正欢欣鼓舞的,是那些歇家讼棍。你以为之前在新安门挑起歙县生员和五县生员纷争的程文烈是什么人?他是秀才,可也是个有名的以词讼为生的状师,不知道包办了多少状子。这样一场大风波如果搅动起来,乡宦需要他们,一心想着能够减负的小民也需要他们,更会巴结他们,如果这官司旷日持久,他们何愁没有财路?”

    此时此刻新安门已到,汪道昆敲了敲轿杆,这才让滑竿停了下来。他看着汪孚林,一字一句地说道:“京城有消息来,我过一阵子应该就会起复,一旦为在朝官,这些乡间事务就都不好沾手。你之前打着均平丝绢为名,为叶县尊聚拢了一批人,我知道你是迫不得已,而这也是辨明敌我的应有之义。但接下来,你务必提醒叶县尊,此事不能冒进,一定要慢要稳。如果发现苗头不对,你不妨立刻脱身,我自会安排你。”

    事到如今,汪孚林只有唯一的一个感受。不愧是饱经世事的老油条!

    汪道昆说此事于己不相干?那当初在县衙吏役当中分化阵营的时候,为什么人人都觉得他是汪道昆代表,为什么人人都认为汪道昆是均平派,如赵五爷这样的人,更是因此对他信赖备至?否则刘会不好出面,其他吏役众多,他哪有那么容易拉过来?究其根本,是屁股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改变。作为乡宦,要为本乡父老谋福减负,然后争取在徽州府的话语权;可一旦起复为朝官,至少得保持表面公正,否则会被御史喷死。

    这场看似大猫腻的夏税丝绢纷争,他翻过两个版本的徽州府志,发觉根本就是个大坑,幸好他就是做个样子,没打算随便往里跳!更何况,他当务之急是先解决自己家的问题!

    ps:距离周推榜末尾只差160票!大家帮忙推荐票投起来,如果能侥幸登榜,明天继续三更,谢谢大家!酝酿十周年爆发中,这是极限了……

    。。。

第八十二章 智取叶大炮() 
送汪道昆出了新安门,想到回程时要在大中午的烈日下步行回去,汪孚林便有些发怵。所幸汪道昆总算没有过河拆桥,又吩咐抬他过来的轿夫送他回县衙,然后回斗山街吴家和汪道贯会合。他这才知道,汪道昆此次竟是独自回去,那位闲得没事游野泳的汪二老爷并未一同回乡。等到了县后街的知县官廨后门,他便从钱袋里掏了两块几分的银子,打赏了这烈日底下一来一回汗流浃背的轿夫。

    再一次于书房和叶大县尊见面,汪孚林自然不会转述汪道昆的原话,而是用一种极其诚恳的语气说道:“南明先生的意思是,县尊一心为民谋福减负,歙民上下无不感恩戴德。可县尊才刚刚上任不足一年,若是立时三刻就强推均平之事,只怕县尊固然力气用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