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泰徵不料想父亲连寒暄都没有,立刻就问自己是怎么来的,登时喉头苦。然而,张四维是家中长子,又是家中唯一一个进士,威权极重,他就算知道实话说出来只怕要被痛斥责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将继祖母和正在管家的妻子那点明争暗斗,以及自己进京之后现张四维“养病”,于是派人在外奔走打探消息,联络了秦一鸣,结果却被汪孚林洞悉之后送回张府这一系列经过都说了,最后几乎把脑袋低垂到了地面。

    “你居然去找了秦一鸣……呵,你知道去年张太岳夺情,缘何科道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而是翰林院正气凛然的人一大堆?都察院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正人君子,全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敢言的人全都被清除出去了!”张四维说着便重重一捶床板,厉声喝道,“你要找也该去找马乾庵!”

    马乾庵?马自强?

    张泰徵顿时沉默了下来,好一会儿方才讷讷说道:“我也知道,张家和马家乃是姻亲,可马阁老上次就因为在翰林的事情上忤了元辅心意,入阁也很勉强,而且父亲不在内阁,他和申阁老只怕要忙得翻天,所以我就……”

    “你以为之前张太岳为什么要突然添人进内阁?又挑谁不好,偏偏挑了马自强和申时行?”

    张四维何尝不知道自己一人身系张家安危,更希望儿子们都能尽快成长起来,可看到张泰徵欲言又止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个长子肯定只猜到了一半。

    “申时行素来和张太岳交好,马自强则不同,之前才因为力保那两个反对夺情的翰林而得罪了张太岳。添两人进内阁是因为他一走,内阁只剩下我一个,他更怕有人重提高拱和殷士儋!但他却也想稍稍安抚我,因此便选了马自强,如此别人一赞他大度,二来我则因马自强乃是姻亲而心安。”

    大凡新进士,在未及第之前娶的妻子,未必就出自高门大户,但既然跻身高官,子女的联姻人选自然就不同了。张四维的长女便是嫁给了马自强之子,两家是姻亲,这源于马自强和张四维在翰林院中当过颇长时间的同僚,而且都是西北人士。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却又不尽相同,所以张四维和马自强真要说是第一等的交情,那也谈不上。正因为如此,张泰徵又不想让大妹妹难做,所以压根没想过去找马自强。

    此时被父亲一训,他却还有些不服气,忍不住低声说道:“可马阁老之前在爹被送回来时也没说什么……”

    “那是因为我那时候被冯保牢牢看住,根本没有能力去对他解说事情始末!可你既然人在外头,又能从宫中内侍那儿套出话来,拼凑出大致细节,就应该去找这位姻亲。要知道,这关系到张太岳不在,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平衡,马自强即便不是我的姻亲,你大妹妹的岳父,他也会考虑周全,站在我这一边。如此岂不是比你去找秦一鸣那种油滑之辈要稳妥得多?都回乡读书了三年,你竟然还只是会阴谋那一套!”

    张泰徵这才终于醒悟,此时不由羞愧得头都抬不起来。奈何如今大错已经铸成,他不得不含羞忍辱地将之前汪孚林来找自己时说的那些话复述了一遍,随即才面带惶恐地说道:“爹,汪孚林会不会趁此机会穷追猛打,趁机……”

    “他是张太岳的人。”看到张泰徵听完这句话后满脸茫然,张四维便加重了语气说道,“他之所以不惜和汪道昆闹翻,也要坚定站在张太岳的这一边,就是因为他很明白自己的仕途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一个张字烙印,他知道自己是张太岳的人。正因为如此,张太岳离京之前尚且已经挑明内阁三人以我为主,哪怕我突然被人暗算,冯保又在那疯,汪孚林也会在朝议上说出公大于私这种话来,在陈三谟之外,为那些大佬提供了一个反对冯保的标杆。”

    “爹是说,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也不会落井下石,反而还会拉……”话没说完,看到张四维那肯定的表情,张泰徵一颗心就沉了下去。

    他都自作聪明做了些什么!

    见张泰徵失魂落魄,张四维知道若是再责备,长子只怕要颓废沮丧许久。而且,这次汪孚林也许不会对他落井下石,却必定会对张泰徵有所报复。甚至不用自己出手,只要之前在客栈责备张泰徵不孝的话传出去,对他已经有心结芥蒂的冯保,就会进一步散布流言,把张泰徵的名声彻底败坏掉。

    他这个长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栽在汪孚林手中,已经是有了心魔,而这次一步走错,搭上的很可能便是一辈子!

    尽管心中痛惜,懊悔,怨恨,但张四维面上丝毫不露,甚至连张泰徵提出留在屋子里侍疾,他也没有拒绝,很快又叫了金太医进来。虽说他仍旧被困在府中养病,可张泰徵的回归到底让他知道了很多外头生的消息,不再是如同之前那样抓瞎。因而,他敏锐地感觉到,冯保在将他送回家养病之后,之所以没有进一步的举措,绝不只是因为之前在朝议上受挫,恐怕还有别的原因。

    比如说,用那样一封匿名信陷害他的人已经露出了马脚!

    要是可以选择,张四维最希望害得自己落到如此地步的主谋是汪孚林,那样的话,他还有反击的手段和办法,但如今他已经不抱那样的奢望了。既然冯保是肯定已经得罪透顶,他自然而然便把希望放在了小皇帝朱翊钧身上。

    然而,他虽说因为家境豪富出手从不小气,于是颇有些内侍宦官肯通风报信,但为了避免引起冯保的敌意,如张鲸张诚这样的人,他素来是不敢随便交接的。此时此刻,他便在心里把自己打过交道的人过了一遍,最终只能把目标放在中下层宦官身上。

    “可说来说去,一切都只能等我这病养好吗?”

    而当天傍晚引起轩然大波的汪孚林,却在都察院连续值夜三天之后,最终回到了家里。虽说这三天他也不是没回过家,可外间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到最后连张泰徵都冒了出来算计自己一把,他着实有些心力交瘁。若不是高晓仁犯蠢,他就算不会贸贸然真的擅起战端和秦一鸣干上,只怕也会疑神疑鬼。打起精神吃了晚饭,他就立时去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当最终上床的时候,他已经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了。

    小北进屋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均匀的鼾声,哪怕有不少话想对他说,这时候也化成了一声叹息。她手中拿着一封刚刚从徽州送来的家书,原打算是念给丈夫听的,这时候却只有自己坐在床沿边上,将落地的灯盏罩子往自己这边拨了拨。

    信是她的儿媳沈氏写的,所以开头便是父亲大人,母亲大人金安,看得她脸色极其微妙。可是,当看到沈氏在信上写了小叔子——也就是阿毛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会爬,什么时候会常常哭,什么时候会咯吱咯吱笑,她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睛却有些红了。

    自己和汪孚林成婚那么多年,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那都是最宝贝的,可如今,她这个当母亲的却只能狠心把孩子放在老家交给公婆,自己上京来陪伴丈夫,把为人母为人媳的职责丢在了一边。将来若是再见时,儿子已经会叫人,会说话,看着他们这对父母,是不是会觉得异常陌生?

    可是,她实在是放不下汪孚林,实在是放不下这个太会惹是生非,太有个性的丈夫……

    小北轻轻用手摩挲着汪孚林那胡子拉碴的下巴,想到他回京后常常将胡子剃得干干净净,半点没有蓄须显示成熟的打算,她终于没了看信的兴致,索性将其折好放在了床下头的抽屉里,继而便窸窸窣窣脱衣裳上了床。只是,汪孚林一如既往占了外头那一边,她不得不跨过他的身子往里睡时,不可避免地出了一点动静,因此,当她最终躺下的时候,却听见枕边传来了犹如梦呓的声音。

    “,就快熬出头了……”

    小北还以为是自己的动静把汪孚林给吵醒了,可探头再看时,就只见丈夫睡得呼吸均匀,哪里有半点惊醒的迹象,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是,她往他那边靠了靠,却是认认真真地答道:“我可没担心,只要你在,一切肯定会好的。不论你到哪,我都一定跟着!”

    一夜好梦,当汪孚林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还没亮。昨夜他是吃了之后倒头就睡,如今虽说不知道时辰,但外头丫头仆妇们都没有起,他就知道天色还早。睡在床上靠外那一头的他蹑手蹑脚翻身下床,正要披上衣服时,扭头看见小北正死死抱着大枕头,他不由得笑着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按了按,这才悄然下地。等到趿拉着鞋子到了外间,他看到墙壁上挂着的宝剑,不由得有些汗颜。

    如今身为掌道御史,****进出都察院和其他衙门,当年在外时天天佩戴的宝剑,如今已经越来越少派上用场了,说起来还真对不起谭纶的珍藏……

    兴之所至,汪孚林便三下五除二换好了衣裳,等到探手取下宝剑出门之后,他便在这昏暗的天色中在院子里舞起剑来,酣畅淋漓出了通身大汗。当他最后收剑而立时,只觉得连日以来郁积在心里那些怨愤恼火不平之气全都抒得干干净净。弹了弹那剑身,听到一身悦耳的轻吟,他便在心里盘算,要让已经是沈家女婿的金宝常去沈家求教一下武艺。须知沈家那叔侄二人全都是个中高手,能文能武,比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强多了!

    当他回过头时,这才看到小北身上披着衣裳,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他信手挽剑上前,笑呵呵地说道:“怎么样,我们一块练练?”

    小北本来只是看热闹,闻听此言登时眉头一挑道:“你等着!”

    当严妈妈撑起支摘窗,看到外头院子里那两个纷飞的人影时,她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即回头制止了要出去的嘉怡和佳雯,这是除却小北身边的芳容和芳树之外,她新带的两个丫头。

    “横竖今天没有上朝,让他们好好松快一会儿,别去打搅!”

    京师虽是做官的人人向往,可在这处处都要谨言慎行的地方,哪及得上在外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八五五章 敌意和帮手() 
尽管关于张泰徵的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联想到内阁三辅张四维还在家养病,不免让人颇有遐思,但都察院两位掌道御史联名上奏五年前理刑有弊,人证物证全都一一罗列了出来,这还是引来了更多的关注。疏入第二天,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答复就立时下来了,却是令刑部尚书吴百朋和左都御史陈炌以及大理寺卿6光祖领衔,汪孚林和秦一鸣协查。除此之外,一贯会参与理刑的锦衣卫,也派了北镇抚司一个百户前来协理。

    偌大的锦衣卫,南镇抚司负责的是本卫的军纪和法纪,按理来说,徐爵当初所属的便是南镇抚司,只不过其仗着冯保在背后,常常越权管侦缉之事,甚至插手调派锦衣卫的探子。而北镇抚司方才是真正掌管侦缉的部门,在不少时候都拥有极大的威权。但如今东厂压过锦衣卫,刘守有见冯保这个东厂提督太监时尚要磕头问安,而张居正更是犹如文官之中的定海神针,哪怕是曾经威震一时的北镇抚司中人,也自然而然摆不出什么嚣张气焰来。

    正因为如此,奉命覆核的这天早上,郭宝这个正六品的北镇抚司百户,在刑部门口见到汪孚林时,赫然满脸堆笑,客气到无以复加,哪里有半点特务机关出来的人那阴沉模样?三十出头的他长了一张很讨喜的圆脸,说话圆滑而又诚恳,对于汪孚林和秦一鸣揭出来的这桩弊案,他更是口口声声指责数落,半点没有替前任文过饰非的意思。

    对于这一点,汪孚林当然知道不是冲着自己这个人,而是冲着御史的职权,别说是郭宝一个小小百户了,就是现如今掌北镇抚司的刘守有,也得时刻提防着都察院的弹劾,因为那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都察院的御史们这些年看似被张居正压得透不过气来,可御史的职权摆在那,隆万这十多年来,就连勋贵也有因为被弹劾不称职又或者贪腐,最终革职闲住的,比如倒霉的抚宁侯,更何况区区锦衣卫?

    所以,汪孚林没有因为郭宝对自己殷勤就生出什么痴心妄想——尽管他一直都在做最好能有厂卫头子投靠自己的好梦——但他还是笑容可掬地应付了郭宝的寒暄,当看到6光祖也正好过来时,他立刻换上了恭敬而冷淡的笑容。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号称三法司,掌总的头儿品级却各有差别。刑部尚书正二品,左都御史从二品,大理寺卿正三品。所以,同为九卿,位次自然就有所差别。这其中,大理寺卿在大九卿之中排名最后,位子也最尴尬。从万历初年到现在,尚书和都御史这一层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