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程乃轩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瞠目结舌地问道:“不是吧,难不成你准备和元辅也来一出假反目不成?”

    这假反目三个字,程乃轩说得太过顺口,而李尧卿挑了挑眉,这才笑道:“我就说,世卿你和南明先生那样的情分,怎么会说反目就反目,原来如此。”

    汪孚林虽说一直都觉得,清楚自己过去那些人际关系的李尧卿不是外人,但毕竟分开的时间太长,这种事情与其嘴上说明白,还不如日积月累之后,等到对方自己看清楚。所以,程乃轩这样大大咧咧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少不得恼火地瞪过去一眼。

    等到程乃轩有些心虚地缩了缩脑袋,他才接着程乃轩的这个话题,若无其事地说道:“当然不可能,就凭我从前得罪了那么多人,如果真的敢和元辅来一出反目,得多少人恨不得往我身上踩一万脚?”

    “那怎么说……啊!”程乃轩终究是和汪孚林最亲近的朋友,此时一下子洞悉了某个关键,他就再也不像刚刚那样口无遮拦了,一下子闭上了嘴。

    而李尧卿虽说离开京师在外当父母官太久,还不怎么熟悉在朝廷中枢吏部做官的节奏,但他同样是少年得志,如今年纪也不算大,心思亦是机敏。这会儿没有揪着程乃轩那恍然大悟的表情继续追问下去,而是气定神闲地接上了之前程乃轩问,自己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

    “吏部文选司郎中臧惟一这个人,乡试五经魁,二十四岁中进士,今年三十七岁执掌文选司为郎中,他和我一样,先后当过安庆府宿松县知县,一年后转调太湖县知县,那时候正是久任法最流行的时期,所以他和我一样,扎扎实实总共当了七年知县,这才调回京师。”

    汪孚林和程乃轩不禁对视了一眼。这么说来,李尧卿调吏部文选司还真是对了!相同的经历不说,李尧卿那种人若真的要和人结交,那是轻而易举。

    反正比他们俩去接手这摊子来得强!

    “臧惟一虽说今年才就任文选司郎中,但早两年就一直都以吏部稽勋司员外郎的身份兼理文选司事务,所以对我来说是前辈中的前辈。我对他待之以礼,那么他就报之以诚,再加上辽东的弊病,他比我更清楚,所以我想出面揭盖子,他当然肯声援。更重要的是,小程你这次的奏本很中肯,既没有一味大肆株连,也没有因为旧日功勋,就听从朝中大佬之议保着陶承喾这种鼠辈,臧惟一对你颇为欣赏。”

    李尧卿说着又笑看汪孚林说:“臧惟一对世卿原本颇有微辞,因为听说王少宰属意你进文选司,任一年选郎之后,就接他的位子。可你最终回绝,继续呆在都察院,他因此对你改观不少。这次你举荐的洪济远,也算是他夹袋里头很看好的人物,所以嘛,他自然而然就站在我们这一边。不过,这终究是在王太宰和王少宰眼皮子底下串联,我本来有些愁回头怎么交待,但世卿你既然已经给了王少宰一个说法,我就不用愁了。”

    之前臧惟一是王篆对张居正推荐的,汪孚林一直怎么看怎么觉得,王篆不应该和臧惟一这种正直古板的人有交情,如今现臧惟一正直却不拘泥,至少在这一件事上完全站在自己这些人这一边,他可以说是松了一口大气。当下他就伸了个懒腰,笑呵呵地说:“不论如何,对付次辅张阁老这种难题,用不着我们多操心。接下来,好好操办李兄你的婚事才最要紧。”

    直到把李尧卿送走,程乃轩方才一把揪着汪孚林就往书房拖,浑然不顾一路上遇到的下人用怎样的目光看他。直到进了书房,他特意叫来墨香守在书房门口,又把房门关得严严实实,他便对着没事人似的汪孚林,气急败坏地低声问道:“你是想让如今已经走投无路,既不甘心致仕回乡,也不想在内阁当个没权又被人提防的张四维,现某种端倪之后,孤注一掷,去和宫里那位联系?”

    “锦华,你很聪明啊!这世上除了我家小北之外,就是你最了解我。”

    听到这么两句丝毫没诚意的称赞,程乃轩气得额头青筋都爆出来了:“你是不是脑袋坏了?皇上刚刚亲政,外有辅,内有冯保,慈宁宫还压着个太后,当然是很希望手头多点权力的。如此一来,只要张四维肯投靠,他当然求之不得。你忘了高拱当初是什么下场,他当初的强势哪里就比元辅少了?可到头来如何,里头有皇太后,有冯保,当今辅轻轻巧巧就把他掀翻了,万一皇上和张四维连成一线,辅怎么可能扛得住!”

    “你错了,先,辅大人之前不在的时候,张四维轻轻巧巧就被张鲸算计,所以在皇上看来,他虽说是次辅,但战斗力比不上我。其次,当年高拱在宫里没人,陈洪、孟冲、滕祥先后下台,而他居然选择直截了当地和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冯保放对掰腕子,又不曾提防咱们现在这位辅,而在此之前,他有很多次先下手为强的机会,所以,他不是必败,而是自负太过,这才失败。最后……”

    汪孚林轻轻吸了一口气,看着程乃轩说道:“你都说了,这件事风险很大,所以我会自己上,李师爷很聪明,一句都没问,所以你也好好歇着。放心,你不在的时候,我和张四维前前后后斗过了很多场,即便他是次辅,我也从来就没有输给过他,所以你不用担心。”

    “不用担心什么!”程乃轩在原地又急又快踱了几步,简直都快气疯了,“元辅能和他斗,那是因为他里头有慈圣老娘娘,有冯保,可你呢?你拿什么和他斗?就凭皇上让田义赏赐过你两次东西,许诺前程,拉拢过你?可这哪里能靠得住!”

    当初汪孚林因为田义捎带的话,回绝了王篆进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这个美差,还替他也回绝掉了这个差事,程乃轩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比张居正更早得知皇帝笼络汪孚林的消息。可程大公子没那么忠君,此时更是下意识地把皇帝归于靠不住这个行列,话说出口觉得不对,却也懒得改了。

    “你就算再有用,总不可能顶替辅大人。张四维就算再没用,只要扳掉辅大人,他就是辅!皇上已经亲政了,他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只要一道中旨!”

    “我确实顶多只能算大半个皇上的人,但是,冯保下头第二号人物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却和我往来过几次。你不用瞪我,张宏不同于冯保的一心一意揽权,更仗着小时候的情分对皇上指手画脚,他是一心一意忠于皇上的。但是,他一面希望皇上能够渐渐收回权力,一面却也很担心皇上急功近利,正因为有他在,宫里的很多重要消息,我这才能掌握到。”

    程乃轩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汪孚林是张居正的心腹,这个一般人都知道;这小子还是小皇帝特意笼络的人,这个一般人真不知道;至于这小子竟然还和天字第二号权阉偷偷摸摸往来……能想得到才怪了,冯保张居正这样耳聪目明的非一般人都愣是没现!

    “算上冯保上次还偷偷摸摸见我,也是因为你的关系……天哪,除却慈宁宫的慈圣老娘娘,咱大明朝最有权势的头几个人你都占全了!”

    见程乃轩只顾着吐槽了,汪孚林一脸无奈地说道:“又不是我希望自己这么炙手可热,但偏偏就是这么抢手,那有什么办法?”

    这还不算锦衣卫的头头刘守有还在他那安探子!

    程乃轩被汪孚林这种无赖的口气给气乐了,忍不住赶人道:“好了好了,我不管你了,我管不了你这太招人惦记的汪爷!只不过你给我记住,李尧卿暂且不提,他毕竟多年没和咱们在一块了,但你要是干什么事情敢撇下我,我和你急!别忘了,你这么多小辫子还抓在我手上!”

    面对这样一位八年来最好的挚友,汪孚林沉默了一下,突然走上前去,给了这家伙一个大大的拥抱,等到松开手时,见某人先是手忙脚乱,随即直懵的表情,他才嘿嘿笑道:“放心,如果有不那么困难的工作,我一定会找你的。夜了,晚安,做个好梦!”

    “做你个鬼,要是今天晚上我睡不着,都是你害的!”

    程乃轩抓起桌子上一个笔筒,作势欲扔,见汪孚林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就这么打开书房大门径直离开,他这才长叹一声,整个人四肢大开躺在了太师椅上,心里把满天神佛全都给问候遍了。

    想当初他结交的那个和自己难兄难弟吊榜尾的小秀才,那是个多书呆的人,可结果被几个强盗一番棍棒打劫过后,竟然会洗心革面一下子开窍,八年之后竟然走到现在这个程度,说出去谁信?

    汪孚林通过角门从程家回到了自己家,嘱咐两边各自关门落锁之后,他却没有回后院,而是去外书房,把常常和陈梁见面的刘勃给叫了过来,开门见山说出了一句话:“你明天去见陈梁,让他告诉郭宝,后日,我会去见他们,让他们找个地方,让陈梁捎信给我。”

    刘勃有些不大明白,陈梁和郭宝一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理刑百户,一个是小旗,平日要见他们,都是汪孚林临时逮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这次怎么会提前透露消息过去,还不惜在对方的地盘?这万一两人之中有任何一个反水,被人逮住的话,那岂不是完蛋大吉?

    然而,让他更加瞠目结舌的是,汪孚林又交待了另外一番话:“之前让你们搜罗过刘百川的劣迹,明天你想办法,让他现陈梁和郭宝的不对劲,然后见到我和他们见面。”(。)

第九一三章 连吓带骗() 
夕阳西下,四处的建筑都镀上了有人说,这是当初北京城营建的时候,把锦衣卫衙门安设在此那会儿就刻意安排好的,为的只是让这座最恐怖的衙门更多几分阴森。

    只不过,对于锦衣卫衙门中的人而言,这传言简直是扯淡,不值一提。锦衣卫后街围墙高,地方狭窄,一天之中除却正午,其他的时候确实昏暗不见阳光,平日里走的人也不多,哪怕衙门和他们毗邻的通政司、太常寺、后军都督府,也从来不走这条街,他们也很高兴能够独霸这儿。此时此刻,理刑百户郭宝从后门出来时,就是背着双手哼着小调,心情颇为轻松。

    他当然高兴,虽说当初被汪孚林打闷棍后降伏,这件事听上去有些羞耻,可知道这位掌道御史得辅信赖,得皇帝青眼相加,他当然还是挺高兴投了个明主。毕竟,他对上司掌刑千户刘百川半点不感冒,只可惜又够不着刘守有这样的人物。而且,汪孚林竟然传话说让他和陈梁决定会面的地点,这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信赖,他怎么能不高兴?

    就因为这得意的情绪,一贯谨慎的他完全忽略了身后吊上的一条尾巴——掌刑千户刘百川。

    和世袭锦衣卫职司的郭宝和陈梁不同,刘百川是因缘巧合,因为一桩卫所的杀人案被出公差的刘守有赞赏了几句,他立刻千方百计攀了同姓,对了族谱,厚着脸皮充作和麻城刘氏是同一个先祖,这才最终调进了锦衣卫,而后又一路扶摇直上做了掌刑千户。所以,刘百川一直都觉得属下瞧不起自己,又或者是想要觊觎他的位子,从前郭宝一出问题,他就想夺了这个理刑百户的职衔给自己的亲信,可却反而被刘守有骂了个狗血淋头。

    就这么个家伙,竟然会好运到让皇帝都开口褒奖了一句?凭什么?

    所以,嫉妒的刘百川影影绰绰听到小吏说,郭宝和陈梁如今走得非常近,三天两头会互相到家里串门,他就想到了去刘守有面前告状。然而,刘守有的回答却让他心里凉了半截:“你说他二人有什么问题,那你就去查个清清楚楚,不要拿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来烦我!郭宝可是在皇上面前挂了号的人,就算皇上可能会隔一晚上就忘了他是谁,可万一皇上记性好呢?我只有两个字,证据!”

    可他派人跟了郭宝和陈梁几回,却没有抓住这两个很警觉的家伙半点把柄。不但如此,他还隐约听说郭宝和陈梁似乎联手吃了一家铺子,在东南做了点买卖,对下头人手笔很大。一来二去,他只觉得自己用过的亲信似乎都可能被两人收买,干脆自己亲自上。

    都督,我眼下就拿证据给你看!

    刘百川在肚子里这么说了一句,却越小心翼翼了起来。他那时候刚调到锦衣卫时是总旗,因为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这个外来户,还特地去找了个在锦衣卫北镇抚司浸淫了十几年的老手,除却廷杖的手艺没学会,余下的从侦缉、盯梢、刺探等等名目都练了个熟稔。这会儿在盯梢郭宝的路上,他每每瞅了个空子换衣裳,改变走路的姿势仪态,再加上预判郭宝的路线,愣是仅靠自己一个就没把人给跟丢,最后现对方进了紧挨西苑宫墙的一条死胡同。

    难不成,郭宝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