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用太阳光来煮盐没弄成,似乎镜子一出来就把耿先生的注意力吸引走了。如果说爱美,那没谁比她更加爱美。

    高永最先从登州回来,带回来了大量的粮食,再就是小猪,小鸡,各种粮种和树种。没有带回来多少石炭,因为整个北方几乎很少用石炭。舰队减少了出航的次数,以节约燃料。奚常看到了机会,正在登州和莱州购买一些石炭矿。据说太原府产石炭。但是他没敢在那边动手,因为那边缺粮食,而自己缺粮食也缺得厉害。

    吴夏则和石重贵的使者商谈辽阳一代石炭生产事宜。打的理由是炼铁需要石炭,效果不错。

    但是也因此催发了总理府想要尽快安定下来后,进行扩张的心思。吴夏,施睿静,敬梁,叶天肯定是在密谋,但是不说给高继冲听。高继冲问也不说,只说王爷最好行圣王之道就好。剩下的阴谋诡计就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人做就好了,免得污染了高继冲纯洁的童心。

    高继冲也不管他们。因为自己也很忙啊,吕岩和白氏回来后。对两个人的修炼督促得非常近。

    理由也很简单,你自己说要养妖精。养猛兽,到时候手无缚鸡之力,出门出问题怎么办。

    所以高继冲和王婉容一天的行程被严格控制,比李载仁在的时候还要紧。

    吕岩两口子和李载仁还是有些不同,吕岩会规定时间节点,但是除了修炼时要手把手教,其它的都是让高继冲和王婉容自由发挥。

    旅顺,一间间工厂在很短时间就完成。老百姓的房屋改造完毕。有人,有粮食,就不闲着。因为工厂的工匠也进行了一次精简,退下来的工匠是大部分。补充进入的都是十三四岁的后生。而退下来的这些工匠都投入到了建设当中。

    旅顺还是恢复秩序,因为建设部分正在向大连转移。总理府已经迁到大连港去了,留在旅顺的都是各个司的研究机构。也是向大连输送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

    高继冲和王婉容搬进了王府。

    蒙学是唯一没有完成的建筑,它修建在王府的对面,是一座非常复杂的建筑。陈陶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蒙学里面。

    旅顺,或者叫做旅顺港,是一座拥有宽阔接到,大面积绿地,拥有统一的防排水系统。对于风和水的流动都有一整套设计的小城。而对关键的是。陈陶为这个城市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因为他怕后人随便乱建,破坏了风水。

    而这座城市没有城墙,它的防御系统是在城市的内部,因为他大量使用了砖石和水泥,用于厚重的墙体,非常坚固,每一栋建筑就是一个防御的单元,但是并不闭塞,是开放的,进攻和撤退都很方便。

    奚常回来的时候,带来了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客商。他们被先进的码头与从来没见过的,花园一样,开阔大气的城市给迷住了。

    他们落入了吴夏设计的圈套,因为他们需要出大量的钱财在规划好的商业区购买土地使用权。还心甘情愿的自己出人和物资,按照陈陶设计好的样式来建设商店。至于客栈和酒楼,商业司早就垄断掉了。

    当这些客商到来的时候,就以为通向旅顺的商路通了。

    镜子,水晶制品,奢侈得不像话的怀表,皮革制品,海兽骨制品,甚至鲸鱼的骨头都成为了商人们愿意花大价钱交易的产品。只是渤海国不要银钱,要粮食和矿产品,除了铜铁以外的矿产,比如石炭啊。

    吴夏一直拖到了五月份,等渤海仙国的传说传遍了各国的时候,才让高继冲带着渤海舰队前往登州接收蓬莱县。(未完待续)

第五章 烂摊子() 
蓬莱县,传说中的仙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大部分都是渔民,在两座大岛上有很少数的农家。

    不过这里是登州水师的一个基地。

    说是水师,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战舰,水寨小得可怜,里面一艘楼船和大型海船都没有。所以当舰队出现在水寨前面的时候。指挥使冯弘出来迎接,小小的船,二十多个人,实在可怜。

    王婉容只是让李燕儿拿着蓬莱县主的金印给冯弘看了一下,脸面都没见。就打发冯弘回登州去了。

    东海舰队派人到各个岛屿通知哪里的居民。蓬莱县主已经到了,现在蓬莱县属于渤海郡管理。蓬莱县里的人可以自由往来旅顺。可以销售自己的海产,也可以贩卖货物。

    奚常已经带着人到庙岛建设一个码头,准备作为登州道旅顺的中转站。

    最大的长岛自然也是要建设的。

    渤海王没有到登州拜见官员,而是直接接受蓬莱。这不是说不可以,不过这让茶酒使郭允明感到了诧异。原本他时在登州等着渤海王拜见了。结果渤海王只是派一个新设的部门总理府的总理吴夏来知会了一声。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一些世家商户见面。渤海王根本就留在长岛没有过来。

    于此同时,消停了一个月之久的晋王石重贵攻打沈州,这是一次没有渤海师支援的战斗。不过这次石重贵在几次渤海师的战斗中学乖了。他将耶律安端的主力吸引在沈州,然后分兵直插后方,由他亲自带着横扫了辽州,兴州,登州和同州。一只两万人的骑兵避开汉民,把各个契丹。女真等部族的牧场和聚居区给扫掉了。因为他们只破坏,不搞建设,不守城。人数众多。遇见阻击的契丹人红着眼睛死战,他们是来复仇的。没有什么战略。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就是用命换命。所以几乎所向披靡。

    这给耶律安端的后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辽国也尝到了被人劫掠的滋味。这些汉人抢了牛羊,要么赶回辽阳,要么直接在路上杀掉吃了。要知道畜牧业的恢复是十分困难的。

    当这只军队出现在沈州后方时,只剩下了万人。安静中带着肃杀之气,这是已经成为百战之师了。石重贵身穿重甲,阴沉着脸,冷漠地看着已经老了的耶律安端。没有呼喊声。只有冷漠,毅然决然地冲向辽阵,

    契丹人是正的怕了,一个杀神不可怕,但是一万个沉默的,抱着复仇心理的杀神让整只辽军发抖。最关键的是,他们只要一发现辽军的武将。所有的弓箭手都会瞄准他。完全不去支援前方死战的战士。

    武将,在猛,武艺再好的,也挡不住几百人用巨大的牺牲在换你的命。

    石重贵杀破辽阵回到大营时。身上密密麻麻插了二十多箭。在阵前,自己当着汉兵和契丹兵的面,让副将把北上的箭拔下来。扔在地上。他提着枪指着耶律安端,然后只剩下了五千人的骑兵都做了同样的动作。那时的杀气可以说是让天地都变色了。

    石重贵用一万五千人的代价,摧毁了耶律安端的心理防线。耶律安端只能退兵,太多族人需要安抚。契丹人和女真人原本就不多,经不住石重贵这么折腾。同时至少在东丹国,汉人与其它民族的人无法和睦相处了。

    汉人们不得不南迁辽阳。

    只是石重贵又倒下了,他也不是铁打的。现在躺在苏州的医院里昏迷着,他很撑着会大营,完全靠一股意志力。送他来的三十多个黑衣黑甲的亲卫听说能够保住石重贵的命。就直接回沈州去了。

    当一只黑甲军在此出现辽人领地的时候。这次没有了抵抗,那些部族只能逃。

    这只军队被称为死神军。他们和当年的黑鸦军很相似。因为很多都是黑鸦军的后人,他们反叛了黑鸦军。现在重新捡回来当年的那股血性。只是已经不是高歌而进的黑鸦军了。变成了沉默的死神。

    “有死无生。这是石重贵给他的部下下的命令。”叶天专门到了甲字号汇报前方的战事。“他说后方再怎么乱也不管,现在国人对契丹人有仇。有仇报仇,他就是报仇。把国人的天地杀出来。至于怎么治理,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儿心思。王爷能接就接,不能接就由他去,国人自己不争气,该当奴隶还是当奴隶。”

    “保住他的命吧,我回去了去看看他。”高继冲叹了口气,转头问吕岩:“石重贵家里还有人吗?”

    “老太太和两位夫人都在旅顺,应该还有一个女儿。几个儿子全死了。耶律阮皇后甄氏的大兄甄敏当年看中石重贵的幼女,求亲不成,耶律阮强夺予之,甄敏现在在大同府,应该还活着。”

    “派人想办法去把她接过来。也许看到女儿他应该会好一点。”高继冲道:“必须保住石重贵的命,他手下人才不会散,而石重贵有必死之心。这样撑不了多久。”

    “宓先生说前后两次重伤时间太短,想要养好不容易。石重贵的身体底子已经在这几年垮了,现在能打仗全凭借着血气之勇。他现在能够安静养伤,只是为了让再打一仗。他要打到中京去问候一下耶律阮。”叶天道。“以现在辽阳的兵力,打到中京就是送死。就算是我们能帮他,也十分危险。我们人太少。打乾州的时候,就有些力不从心,那还是辽军主力已经增援里辽阳,我们找了一个空子。辽西和中京一代我们想没有损伤,几乎不可能。如果我们损失太大,万一辽军反扑,千山一线,我们是守不住的。”

    敬梁道:“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石重贵而来的文职官员,他们被放在辽阳,没有人去管,石重贵也不问。这些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能够统领他们的人很难找。这些人如果放任这样下去,就会真如石重贵所说,不仅成不了事,还会坏事。”

    吕岩道:“能够统领他们的人不是没有,是看请不请得动?”

    “谁?”叶天和敬梁同时问。

    “老丞相现太师冯道。”吕岩道。“冯丞相在大汉并不受重用。不过请动他很难。恐怕只有王爷亲自修书,在请郭威郭公说话,才有一线希望。”(未完待续)

第六章 郭允明与符彦卿() 
石重贵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他曾经是皇帝。就算他现在自称是晋王北汉的官员对他深有防备。

    同理对于高继冲也就有了防备。

    “这个渤海王想做什么?难道我是傻子,不知道这个石重贵就是他手下的那帮人扶持起来?”郭允明在吴夏离开后大怒。

    “大人,这事恐怕不好办,渤海王在这么短的时间,再辽东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哪怕是利用了石重贵,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他手下有高人啊。如果把他们逼得太狠,就真的倒向晋王了。”一个宫人低声道。

    “他居然到了蓬莱也不过来见我,派了一个什么总理大臣。朝廷有这个官职吗?”郭允明气得直拍桌子。

    “大人息怒,恐怕这渤海王是有所求,才故意这么做。属下听这个吴总理的话语之间似乎由此含义。”

    郭允明不说话,只是阴沉着脸。

    好久平息了怒气道:“待价而沽,安守忠丁忧在家,登州需要新派人手。诸多藩王,都与郭威相近。高保融与郭荣,形同兄弟。皇上本指望利用削藩削弱郭威一系人马,但事与愿违,权利多集中到了枢密院。皇上到底如何打算。”

    宫人低声道:“太后以为郭威不会反。”

    “如果反了呢?”

    “如果反了就只能禅让。”宫人细声细气地道。

    郭允明暗自压着胸中的怒火。禅让,你们刘氏一族保住了,自己这一帮人就是尸骨无存。

    “皇上怎么看。”

    “皇上意犹未尽。”宫人回答得很婉转。“皇上近期对太后甚是无理,太后只是吃斋念佛,不甚管事。”

    郭允明问:“你认为我是否可以去见见那个娃娃?”

    宫人道:“那要看您能够出什么样的条件,没有合适的条件。您见了也有用。渤海王不是一个人,他的父亲南平王,几个叔父都在朝中为官。渐渐有了势力。南平王在京城与邺都留守高行周交同姓之好,来往过密。南平王虽然迂缓。但是却是一个治理地方的能手,荆襄今年夏收就比其他地方要好。如非意外,秋收过后,武卫军会拿下淮南,郭荣铸造铜炮,总要有些用处。如果武卫军打下淮南,郭荣军功显赫啊。”

    宫人说得很明显,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刘承祐就只是有一个汉献帝。

    郭允明齐声在大堂里踱步。

    “可是渤海王现在待价而沽,就不是完全与郭公一心。大人,一山不容二虎。”宫人声音又压低了几分。“渤海王在渤海打得越好,郭公就对南平王越有顾忌。郭公不比郭荣。”

    郭荣可以与高保融有兄弟之情,郭威可没有,真要杀高保融,郭荣也保不住。

    郭允明拱手道:“多谢公公指点。可是渤海王现在是拿出帝作为要挟,万一出帝坐大,如何得了。”

    “某认为不会,否者渤海王不会以此要挟。且出帝坐大,辽就回缩小,利弊再两可之间。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