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狩宋-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谷拱手道。

    郭威回头问赵匡胤:“听说你去过荆南。”

    赵匡胤躬身答道:“荆南能存,是因为其有水军,归州与峡州,也是沿江而上。汉水与江水年年泛滥,高季兴曾经征十万人修建江防,但是收效不大。李大人所言极是。”

    李谷道:“荆南之难治,导致高氏三代,均略显小气。高保融继任,大丧未过,就重修高氏堤,置纪南县。高保融弟高保绪,押运粮草至河中,用兵丁三千,日夜忧惧,唯恐兵卒有失,及归荆南,嚎啕大哭。此次南运牛马,牛马虽劣,也是与牛马同吃同住,唯恐运不到荆南。因为荆南缺人,缺牛马,缺土地,什么都缺。”

    李谷拱手道:“大人,我之所以这么说,并非为高氏美言。而是相反,高氏正因为处境艰难,上至高氏,下至普通官吏,均务实业。与马楚不同,高氏是一代比一代强。高保融为司农,高继冲虽然只有七岁,但是从小就跟着父母在乡间历练,及高保融即位,高继冲与父母一起阅读奏折,耳濡目染,不喜诗书,喜政事,好奇巧淫技,堪称天才。假以时日,荆南根基稳固,将成大祸。”

    原本有些不以为然的王竣也严肃了起来。

    “李大人如此说来,倒是让我想起了高保正,高保正为什么不回荆南即位?大概是荆南无望,他要比高保融年长。高保正为检校侍郎,因为其常与荆南往来,所以皇上颇有疑虑,并未大用。但是为人确实比较务实。”

    王溥道:“高保融甘为节度使,恐怕是权宜之计。不过正因为荆南难治,所以不妨赐予高官,分而治之。荆南缺天时,我们就不给他天时。”

    李谷道:“正是这样,荆南虽然平定了内乱,扩充了水军,但是水陆兵马,控弦之士不过万。有依附我朝之心。今马楚之乱将起,如我不伐马楚,荆南必趁乱获利,到时候恐怕再想拿下荆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郭威点头道:“此事我会向皇上奏报。这高继冲与王婉容献仙书与龙凤水晶尺之事,有何别情。”

    “南唐心怀险恶,欲以痘症之祸取襄州。幸有王大人在襄,鲁国公安审琦之子安守忠忠勇。襄州未失。痘症传江陵,高继冲患病,王保义之幼女王婉容,人称荆南仙女,授痘症正义之法。南唐耿先生献水晶尺。江陵始安。”

    “耿先生在荆南?”

    “唐主李璟驱耿先生,耿先生藏匿荆南,被荆南大将梁延嗣所获。献于高保融。高保融之妻梁氏善妒,所以请耿先生为高继冲师,不令入宫。”

    “这王婉容如何?”

    “王婉容,年十四。少而聪慧,五岁识字,七岁通黄帝内经。习琵琶,然不喜莺歌燕舞,喜战曲,有曲谱一卷,云仙人梦中所授。闻高继冲拆宫墙,办蒙学,携琵琶见高继冲,作《映山红》曲。梁震亡,简琵琶曲《十面埋伏》为《楚汉》。我曾于渚宫闻《楚汉》,配以剑器,高继冲弹剑,王婉容歌《国殇》。一曲动而鬼神惊,天人也。只是滔天杀气,有妖孽之容,恐无福也。”

    李谷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正是王婉容的曲谱。

    “此书纸如白玉,造纸之法出自高继冲。江陵印书局行活字,彩印,均云出自高继冲。或有不实,但是印书局确实为高继冲所掌管,有女官钱湄,书画均绝。仙书指的就是这种。献给皇上的,就更为精美。”

    郭威接过书翻看,确实是从来没有见过,说是仙书也不为过。

    “你说王婉容恐不是有福之人?”

    “是,其性情过于刚烈,刚则易折。多智近妖,岂能长寿?”

    “所以,高继冲北上,恐不能长久。王婉容之于高继冲,犹张慧之于朱全忠,代北刘氏之于李克用也。”王溥举了两个例子。

    朱温晚年荒淫,但是在其妻子张慧活着的时候,对妻子是言听计从,甚至有些惧内。可是张慧一死,朱温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发展到要儿媳侍寝,导致被自己的儿子杀了。

    而李克用本来就是有勇无谋之辈,但是架不住他娶了一个足智多谋的老婆刘氏。多次战败都是刘氏的一句话而起死回生。可是刘氏死后,虽然有侍妾曹氏规劝,也不过是稍微遏制一下他暴躁的脾气,再也没有人在后边鞭策他了。

    李克用也就一败再败。不得不仰仗儿子李存勖,才稍稍有了一丝生机。

    “王婉容过于刚强,不会容妾室。与高继冲稍有争执,必伤心神。其做《楚汉》诗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大人,您想想,这样的人物怎能长久?而王氏如亡,高继冲难免步朱全忠与李克用后尘。”

    郭威把《秦汉》的诗重复了一遍,长叹了一口气:“可惜此女不是男儿。一个女子做如此刚强之语,确实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荆南高氏应也。”

    李谷道:“所以高继冲北上,加上年幼,荆南必然要重兵和重臣辅佐。荆南分兵,我兵锋之下,顺则昌逆则亡。不过我看高保融还是会辅佐我皇,争取留给儿子一条后路,毕竟北上凶险。而高继冲必不会归于我朝,就算是他肯,荆南群臣情势也不会容。所以其必定北击契丹。荆南兵弱,于契丹即便是胜,也不能成事。最终还是要仰仗我朝。而我如果携荆南,下马楚,南唐就如瓮中之鳖,举手可得。后蜀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海内一统,还惧契丹与高继冲吗?”

    王竣鼓掌道:“好计策。”

    “何不干脆直取荆南,斩草除根?”赵匡胤突然说了一句。

    几个人都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

    郭威笑道:“我大汉新立,各地节度均有观望之心。如果我恩加荆南,荆南归附。则未必闽越伪汉不能归于我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元朗切记。”

第一百一十章 李谷献策() 
赵匡胤没有再说话。但是他心里却在说:老虎终究是老虎,再小也是老虎。一个明明知道会变成猛虎的人,这些人还放虎归山,想着驱狼群噬虎,万一老虎赢了呢?

    当然,这个顾虑似乎是多余了,如果荆南真的归顺,拿下荆南和马楚,震慑闽越。郭威说的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这样南唐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高继冲能够从荆南带多少人?就算是把荆南整个搬到燕云,面临契丹,能自保就不错了,很可能只有灭亡一条路。

    赵匡胤只是下意识地认为,高继冲未来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这些话,赵匡胤不会说出来。你认为别人是威胁,别人可能更加认为你是威胁。对于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来说,赵匡胤绝对会比高继冲威胁大。

    而郭威想的却是王婉容的问题。

    王溥可能顾忌自己的面子,所以没有提及自己和柴氏。

    柴氏,原本在李存勖时候宫中的女官,李存勖死后,宫女遣散,他的父母接她回家。因为遇到风雨停留在乡间驿馆。那个时候,郭威才刚刚因为读过几天书,从小兵转为马步军使这样的小军吏,回家探望家人。

    郭威当时只是在路过驿馆,没有进屋,也不知道屋里有人。只是在风雨中赶路。

    柴氏就在那个时候看中了郭威。

    这和王婉容抱着琵琶曲找高继冲非常相似。

    柴氏想父母说要嫁给郭威,柴氏的父母不愿意,说柴氏怎么说也是皇宫里的女官,最差也要借给一个节度使,怎么能嫁给一个小兵呢?可是柴氏看中就是看中了。

    当时柴氏家住洛阳。柴氏把自己妆具钱分了一半给父母,自己拿着另一半前往大名府去找郭荣。柴氏的父母没有办法,只能顺从女儿,举家从洛阳搬到了郭威居住的尧山。

    到了这个时候郭威才知道有位贤德的女子搬到了自己家附近。于是一见倾心,找人托媒。

    第二年,也就是天成元年,郭威娶柴氏为妻,婚后,柴氏才告诉他在驿馆遇到他的事情,并且说为人需要有大志向,不可混迹乡里,并把自己的妆具钱全部给了郭威。

    郭威没有遇到柴氏之前,喜喝酒赌钱,任侠好斗,不拘小节。柴氏每次都温言相劝,让他多读书,修身养性,多结交上官和下属。宽以待人。

    正是柴氏,郭威才走到了今天。

    可惜天福二年,柴氏在开封病逝。到现在有十多年了,郭威仍然不能忘记柴氏。

    柴荣,本是柴氏的侄子,从小跟着郭威和柴氏,改姓为郭荣。郭威视同己出。郭威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青哥,一个叫做意哥。但是郭威还是把郭荣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就是忘不了柴氏的缘故。

    郭威后来娶的几乎都是与柴氏性格相近,或者相貌相近的人。

    所以郭威认为一个男人需要娶一个贤妻。

    高继冲应该就是遇到这样一位贤妻。

    郭荣现在的妻子刘氏,是在贫困时娶的,没有什么家世,容貌还好,但是实在没有什么见识。郭威对这个儿媳妇非常不满意,郭荣也不太喜欢,只是碍于共过患难,没有休妻而已。

    现在郭威虽然没有见到符氏,但是符氏应该相貌不差,加上性格沉稳,凛然有正气。年纪比郭荣小几岁,但是小的也不多。符氏家族庞大,军中威望之高,一时无两。这样的儿媳妇哪里去找?

    郭威实际上已经把符氏定为了儿媳,早早地送到自己的府中,还让现任妻子张氏想办法给郭荣说和。

    随后的议事,郭威虽然脸上保持着微笑,但实际上已经心不在焉。

    大家一看郭威兴致不高,所以很快就告辞而去。唯独李谷留了下来。

    “惟珍兄,这高继冲与王婉容相差七岁?”

    “是的。”

    “你说我把三女晴儿配给他可好?”

    李谷连忙摇头道:“荆南成立了内阁,也就是取消了主官和属官的制度。高保融人不傻,但是性格迟缓,所以将政事交给内阁处理。内阁的阁老是孙光宪,蜀人。孙光宪有一个五岁的孙女叫做孙萱,高继冲非常喜欢她,经常出去都背着她。但是痘症过后,孙光宪就很少让孙萱进宫。因为王婉容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王婉容和高继冲吃住皆随。孙光宪尚且不愿孙女受到冷落,大人这是何苦?”

    郭威一笑,就把这件事略过不提。

    “我刚才看你似乎言而未尽,所以有此一问。”

    李谷小心地看着郭威的脸色道:“大人,您现在一家老小都在开封,朝中不宁,皇上年幼,万一有点差错。悔之莫及。”

    郭威果然沉下脸。

    李谷连忙道:“大人,至少大公子荣应该出京为官。鲁王,襄州节度使安审琦老了,襄州经痘症之疫,已经残破不堪,安审琦的家室,病死甚多,现在只剩下一个儿子安守忠。应该体恤老臣,调回京城为官。”

    “你的意思是让郭荣为襄州节度使?”

    “荆襄节度副使,襄州刺史。”李谷更正道。

    郭威明白了李谷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让高保融为荆襄节度使?”

    “是,荆襄节度使,南平王。”

    郭威沉默了,因为这是把郭荣往虎口中送啊。安审琦只有一个儿子,我的儿子也不多啊,何况两个小儿子还在襁褓之中。

    “大人,荆南成立的内阁是一个很好契机,襄州与荆南合并,吏部可以参照荆南内阁的管制,着高保融与大公子重组荆襄行政院。行政院的官员由荆襄推荐,吏部一一任命。”

    “这个办法好,就是不知道荆南是否愿意。”

    “只要封高继冲为渤海王,命其择期北上,荆南官员必然分化,愿意守南平国者从高继冲,愿意效忠我皇者,从高保融。荆襄节度驻襄州。江陵可以暂时由渤海王高继冲镇守,但只留一城。高保融已经有此意,只是荆南内阁有分歧,孙光宪曾经向我乞求宽限时日。我想一定是高保融执意为之,内阁不能阻止,所以才有此言。”

    “你是说,这是高保融的意思?”

    “是,虽然没有明言,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否则不会拿平地两个镇来换取郢州一个半县。”

    “他甘愿失国?”

    “他不甘愿也没有用,三叛一平,荆南和楚国就到了必须选择的时候了。所以他只能舍自己,保高继冲。这大概是荆南谋主梁震之策,高保融是其弟子和亚子。”

    郭威闭上了眼睛,他在盘算得失。

    “大人,襄州和江夏,因为痘症来势迅猛,田地荒芜大半,人民很多都逃亡荆南。留下来的肯定会面临秋荒和冬荒,而我朝没有能力抚赈。而荆南有这个能力。荆南水军约有六千人左右,肯定会划给高继冲。荆南马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