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大明-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他回去以后,还可以拉起一支八旗大军来,那个时候,武大郎就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他要把这个仇恨奉还,抄了武大郎的老巢。

    多铎很快进京了,这次为了狙击大明最后精锐,他的人马损失可是不小。

    “还好幸不辱命,皇上,这黄河以北,明朝再无抵抗的官军,为何皇上脸色如此的差?”多铎一见面就是邀功,只是与他想的完全不同。

    多尔衮如今也笑不出来,只有破口大骂:“那个该死的武大郎,崇祯皇帝死在他手里了,反而把这个罪名推到大清头上,如今国内空虚,朕必须要回国坐镇,这里的事情就只有交给你了。”

    就让武大郎再得意一阵,等他在国内召集人马,再踏上这里的时候,就是武大郎破灭之时。

    不仅多尔衮,所有八旗子弟都带着不甘,但对武大郎也没有办法。

    在京都这里,他们只能对峙,无法消灭,这民军巷战可是神勇若非人数不足,只怕头痛就是多尔衮了。

    多尔衮带着不甘和怒火准备离开京都,国内不能有失,否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突然,这国内的探马来报,多尔衮猛然一惊,该不会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吧?

    如今大清国内空虚,外部可是有蒙古和朝鲜盯着呢,武大郎肯定把消息传出去了,所以他们趁虚而入。

    “我定要将他们铲平!”多尔衮结过信件一看,脸色比刚才的还要差几分。

    “皇上,可是蒙古叛乱?”多铎见到多尔衮脸色如此差,他急忙问道。

    多尔衮的手在打斗,这是被气得,“豪格,你这个混账!你是大清的罪人,满人的耻辱!”

    怒发冲天,多尔衮的辫子都要翘起来了,因为如今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恶劣,他唯一没有考虑到的就是这个叛徒,甚至都把这个丧家犬给忘记了。

    但偏偏就在他最得意,大清即将崛起的时候,豪格跳出来了。

    “武大郎!你这个混账,所有一切都是你一早就算计好的,朕绝不会输的。”多尔衮几欲吐血说道。

第三十二章 武义的坑() 
多尔衮血红的双眼看着北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下,竟然被武大郎和豪格两人人给钻了空子,这也是武义给多尔衮挖的第一个坑。

    “豪格,你就是我满族的第一罪人!皇太极啊,皇太极,真想不到你竟然有一个这样的好儿子!”多铎接过信件一看,也气得捶胸顿足。

    多尔衮没有说话,如今是后悔不及,因为他对正蓝旗有偏见,所以此次的行动,他们连汤都喝不到,被丢在山海关守门。

    “朕的错啊……”多尔衮叹息一声,心中不安的叫着,这大概就是一报还一报。

    豪格偷偷的去了山海关,与正蓝旗接头,正蓝旗如今也活得不如意,遇到故主自然是一拍即合。

    “怪不得草料和难民都没有消息,原来就是这个豪格搞的鬼,真是气煞我也。”多铎就要讨伐豪格去。

    “晚了,也不要去了,如今你就要把武大郎死死的拖在这里,其他的事情朕去做。”多尔衮按住多铎。

    多尔衮不敢拖延,因为豪格还不知道对难民怎么说呢,万一鼓动难民,只怕大清都要陷入困境。

    “武大郎,你果然够狠,这一招釜底抽薪,朕算是记住了,将来就要变本加厉的还回去。”多尔衮临行前,就留下一句话。

    来是坐着金色辇车,去的时候,只有战马疾行,多尔衮这次可算是倒霉透顶,如今更是心系大清国内,不敢耽搁,直取大明边境回国。

    多铎的目光更是冷冽,在这紫禁城他不住擦拭宝刀,“武大郎,你我同城,我若不给你一点教训,可就对不起自己。”

    多铎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准备伺机复仇。

    京都就莫名其妙的安静下来,百姓们都不知所措,因为这里竟然是叛逆和鞑子都共存,竟然谁都奈何不了对方,所以就只能暂时这样。

    这也让京都的百姓更加煎熬,因为人不死就要吃,就要穿,可是如今战火纷飞,这做生意的都不敢开门,就算开门都是有市无价。

    “……爹……爹……”朱媺娖艰难的叫出来这个称呼,仿佛是牙牙学语,“吃饭了。”

    一位老者走出来,只是寻常打扮,但须发花白,仿佛花甲年纪,但看着眼神犀利,又不似老叟,这位就是被死亡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武义只是在明面上宣布,但人还活着,反对朱由检来说,其实已经死去。

    “唉……”朱由检突然叹气,耷拉下脑袋,决定走出屋子。

    因为他觉得也没有这个必要很自己怄气,对于武大郎,他肯定无所谓了,甚至就算就此郁结而死,武大郎还轻松了,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武义也走进来了,见到朱由检还大吃一惊,朱由检就忍不住的瞪着这个武大郎。

    “这就对了,多出来走一走,只怕这些年你也累了,难得一个放松的机会,给自己彻底放假,可惜如今鞑子还没有赶出去,不然你还可以出去游玩一下大好河山,但在这里,你也可以种种花草,养养鱼鸟,好不快哉。”武义可没有把朱由检当成什么皇帝,只是当成一个老人。

    “放肆。”朱由检一听这话,就火冒三丈。

    “你看,这才说两句,就发火了,老……老……嘿嘿,吃饭,吃饭。”武义本来想要叫“老朱”的,但朱媺娖还在旁边大着肚子呢,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急忙打住。

    朱由检的眼睛瞪的圆圆的,随时都要爆炸,还好武义急忙打住,朱由检这才偃旗息鼓。

    “看着精神头,这是没有什么大碍了。”武义嘀咕着,这朱由检倒是一个爷们儿。

    但朱由检看着一张大桌,就不自在起来,他可是九五之尊,哪里与人一同坐在一起,挤在一张桌子吃饭过。

    “你要适应如今身份。”武义明白,就让出了位子,怎么说他也是朱媺娖的爹。

    朱由检因为肚子真的饿了,所以也只有硬着头皮坐下。

    但不得不说,这个武大郎倒是极其会享受,这一桌很丰盛。

    “如今这京城,也只有这些,就将就一下吧。”武义口中还解释着。

    朱由检就更加不舒服了,因为他这个皇帝做的憋屈啊,首先他就没有铺张浪费,在宫里都是很随意的,膳食都是普通而已,但就这样还是做了亡国之君。

    他不服气,仿佛与这桌子菜过不去,直接就与猪蹄怼上了。

    孕妇朱媺娖是在这里特殊照顾的,她的伙食都是精心制作。

    “夫君,这京都粮食不多,外面的难民都吃不上饭,而且公主……也需要营养,不如往京都送粮如何?”王怜儿忍不住的说道。

    朱由检抬头看着,因为他都愣住了,这妇人怎么能参与政事,其二就是食不语。

    但武义还真的没有这么多罗嗦规矩,“恩,还把这事都忘记了,对了也让晋商都动作起来,如今虽然鞑子还没有赶走,但机会不能错过,把铁路也修起来,直通京都。”

    “真的……”朱媺娖惊喜,但随后就被朱由检瞪回去了,乖乖的吃饭。

    “不用这么教条,随意就好。”武义也无奈的说着。

    武义还是习惯了军中的习性,吃饭就是风卷残云,他吃完,其他人都才吃了一半。

    朱由检瞪着大眼珠子看他,但武义还是我行我素的起身,笑道:“你们都多吃点。”

    说吧,就离开了。

    朱由检气得摔骨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但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朱由检更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武大郎还真的就把他当成了普通的老叟了,若非朱媺娖不敢放肆,只怕都要拉着他一起打麻将了。

    干脆就找来了一个小姑娘来给他解闷好了,反正武大郎也没有按的什么好心。

    翁婿两人仿佛天生犯冲,只是坐在一起两天,第三天朱由检就不来了,对这个叛逆大发雷霆。

    因为这个家伙的话语从骨子里就是大逆不道,几乎把朱由检气的半死。

    朱由检也是闲的,当时也是无事可做,毕竟这个武大郎也成了自己的便宜女婿,而且指不定这江山以后都要他来呢,就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询问一些。

    结果得到的就是只有四个字,狗屁不通,来形容武大郎再合适不过了。

    “不学无术,日后你怎么管理国家社稷?”朱由检恨铁不成钢的大骂。

    武大郎顿时就不服了,就差点拉着老朱的脖颈子问问他,“老朱家的祖宗,朱元璋不也是一个花子出身,不是也开了这大明几百年的盛世?”

    被他这么一说,朱由检顿时就跳脚了,差点找武义单挑,这么大岁数了,火气还这么爆……

    随后,朱由检仿佛是破罐子破摔了,也懒得问什么东西,这天书房的大门都打开,朱由检的兴致来了,身旁红袖添香,自己挥毫泼墨……

    只是可惜没有欣赏的人,这找来的丫头只是个花瓶,连恭维都不会,这朱由检又忍不住的感叹。

    但不管怎么说,这京都也算暂时平静下来,双方都是楚河汉界,但没有多少的烽火狼烟,仿佛都进入了休眠期。

    但这也是为惊蛰做准备,多尔衮与武大郎如今就是死敌,一山不容二虎,下次见面肯定就是你死我活。

    而多尔衮刚刚回到盛京,看到满地的苍凉,就再次跳脚大骂了,当得知他的治理能臣被人暗杀,朝堂上的汉臣都是岌岌可危,就更加火冒三丈。

    用心险恶啊!

    不仅如此,因为几位汉臣被暗杀,其他人都不敢轻易露面,所以这治理也就耽搁了,偏偏这难民也被挑拨,如今在吉林等地,已经有了叛乱迹象。

    更加严峻的就是这辽东一带,已经是乱民暴起,已经抢到八旗子弟头上,多尔衮头疼不已。

第三十三章 动摇根基() 
多尔衮回来就召集文武百官各族头领,但大殿上明显空缺了不少,特别是文臣这里,文臣大多数汉人,满清的官员不仅不以为意,甚至还幸灾乐祸。

    “范大学士何在?为何不来上朝?”多尔衮当即就火了。

    “皇上,范大学士已经告假,日前就病倒了,如今卧床不起。”太监急忙的说着。

    多尔衮的心思更加细腻,随后就询问宁完我一事。

    宁完我是在自己的府中,被人暗杀,随后又把头颅挂在了旗杆上,留下了“汉奸皆是如此下场”的字迹。

    而阿济格等人可并没有在乎此事,多尔衮御驾亲征,就把大清交给了老臣,但阿济格却根本就没有把宁完我的死当回事。

    宁完我在策反上有功,所以也自大起来,自然让阿济格等满人不舒服,见到他倒霉,他们都是偷着乐呢,如此一来,不仅没有全城抓捕刺客,反而让刺客变本加厉起来,随后又除掉了大大小小汉奸几人。

    阿济格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因为汉臣已经如同惊弓之鸟,谁都不敢出门了,家中都是加了人手,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生怕稀里糊涂的就被宰了。

    汉臣心中不仅有怨恨,还都后悔不已,特别那辽东投靠的,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如今连日子都过得战战兢兢的。

    “你等误朕,误了大清啊!”多尔衮一听就气急败坏的大骂,这群猪脑子,简直是误国。

    汉臣都是治理能臣,有了他们的计策,这大清才能蒸蒸日上,如今这范文程为首的汉人都已经怕了,多尔衮拿谁来治理国家?

    “朕要砍了你们!”多尔衮气得七窍生烟,阿济格等都是老粗,如今就算明白了,但是已经晚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是善待汉臣,因为他们对大清崛起都是有重要作用。

    如今这群人都已经退缩。

    “还不全城捉拿刺客,只要捉拿到,就地处死!”多尔衮指着阿济格等人大骂。

    多尔衮也没有继续早朝,准备去范文程府上看望,还是要自己出面把这个汉臣给请出来才行,大清了少不得他们。

    但还不等多尔衮出宫呢,奴才就已经慌忙的上报,“皇上,大事不好,辽东的难民造反了,不仅冲击官府,还烧了送往大军的草料。”

    “什么?”多尔衮大叫。

    这次连范文程都顾不上了,因为这可要了命了,大军在明朝缺少草料,多尔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此事,没想到如今被这反贼都给搅和了。

    “皇上,不好了,辽东难民反了,如今已经杀了当地旗丁,对外张扬要自成一国。”阿济格急匆匆的跑来,脑门子都是汗水。

    多尔衮只感觉到天旋地转,差点一头栽倒,仅仅片刻,这辽东和吉林等地就反了。

    “完了,我们都被这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