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纯汉-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兵之时,丁家竭力相助,如今丁冲也位居显赫,曹操也不好将丁夫人处置太过。

    来回晃悠了一阵子,曹操不禁长吁短叹起来,曹昂谦仁果敢的形象又在脑中浮现。曹操倾注在曹昂身上的心血远超其余子嗣,一心希望着他能够成材,父子联手一道为大汉天下尽忠。

    没料想年仅二十岁的生命竟陨在了宛城外的淯水,死后连尸体也寻觅不着。曹操自责愧疚,时常为当日在宛城的孟浪之举而后悔。

    “主公……”在曹操茫然晃步时,门外走来一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他一身墨色长衫,头戴进贤冠,风流倜傥潇洒不羁。

    曹操闻声望过去,烦闷忧愁的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熟络地说道:“是奉孝来了。”说着走过去一把拉住郭嘉。

    郭嘉始终面带浅笑,随着曹操走了两步,而后问道:“主公看似心事重重,可是遇到甚子烦心事?”

    曹操叹息一声,闷头走入一间屋内,吩咐下人添置些酒水吃食,这才揉着脑袋苦笑着说道:“东方吕布、袁术蠢蠢欲动,南方张绣桀骜不服,西方关中之地大小势力林立,更别说北方袁绍实力强绝。我这心里着实是忧心似火呀。”说话间有下人端来酒水,曹操举起酒樽一饮而尽,咂咂嘴后神色变得复杂难明,低低说道:“况且这许都之内也不甚太平和谐……”

    郭嘉微笑着倒了酒水,神采飞扬说道:“袁公路冢中枯骨不值一提;吕奉先匹夫之勇难有作为;关中诸人小打小闹,只需派遣一得力者坐镇威慑,便可暂时安定;至于张绣,不过无根浮萍,难成气候。”

    曹操心知郭嘉很大程度上是在安慰自己,但仍止不住地点头赞同,面上露出赞赏之色,忙举起酒樽邀饮。

    酒干之后,曹操脸色变得悲戚起来,低沉说道:“奉孝是我军中智士,又比操年轻甚多,操原本还想着由奉孝辅佐我的后人,只可惜我那苦命的子脩孩儿,年纪轻轻竟命丧沙场,实在可悲可叹。”

    郭嘉心中腹议不已,面上却露出惋惜之色,连忙劝解道:“主公莫要太过忧伤,大公子时运不济,只能怪这乱世,主公若愿大公子在天之灵安歇,当发奋扫平天下,彼时想来大公子也定当无比欣慰。”

    曹操沉默一阵,不住地往嘴里倒酒,过了许久后,缓缓说道:“昂儿心智最似我,向来以报效朝廷为志,或许安定天下便是对他最好的祭奠吧,但愿他在天之灵莫要怪我这当父亲的。”

    曹营中人对曹昂的死因无不知晓,但此事涉及曹操,向来没人敢提。此刻曹操说出这样的话,郭嘉也不好接口,索性沉默着喝酒。

    曹操叹息过后,倏地话音一转,变作极其无奈,道:“操相信昂儿定会原谅我这个做父亲的,可是奉孝不知,我这后院之中,可是大火焚天,万难扑灭,我这整日忧闷烦心却又无可奈何呀。”

    郭嘉更不敢接口这个话题,闭口不言一个劲儿喝酒。

    曹操自知失言,这样涉及主公、主母的私事教郭嘉怎好插言,当即干笑一声连连举起酒樽邀饮。

    就在这时,九尺来高的许褚从外面粗鲁地撞开门扉,三两步跑到曹操身旁。

    曹操眉头微皱,许褚向来尽忠职守,没有曹操的召唤根本不会贸然闯入,更何况见他举止失常,想来定是有大事发生。

    来不及等曹操发问,许褚便万分激动地说起来:“主公,大公子有消息了。”

    曹操一怔,脑子里好似有千万霹雳惊响,愣愣地看着许褚,眼神茫然空洞。一旁的郭嘉神色微微一顿,而后露出由衷的喜悦。

    许褚仍在一旁喋喋不休个没完,曹操却一句也听不进去,过了片刻后猛地站起来,一把揽住许褚的胳膊,颤抖地说道:“仲康你……说甚?”

    “襄阳有人带来大公子的消息了。”许褚与曹昂相处甚是融洽,对曹昂多有教导,说他是曹昂的半个师傅也不为过,得知曹昂战死后,许褚难过了好一段时间。此刻骤然之下得知曹昂竟还活着,真真是无比激动。

    “走。”曹操一挥手,猛地朝外走去。

    就在这时,曹丕低着头走了过来,正好与曹操装了个满怀。曹操心中激动兴奋,也不责怪,一把扶起年仅十岁的曹丕,道:“丕儿所来何事?”

    这些年曹操征战四方,与曹丕等年岁幼小的儿女并没有多少亲近时间,曹丕对曹操也始终怀着畏惧之情,这时正惶恐不安,突闻曹操和风细雨似的话语,顿时心中一热,眼巴巴看着曹操,道:“父亲,邹夫人怀有身孕,我母亲按照父亲的吩咐,给她安排了一间尚好的房间,可是……”

    曹操脸色微红,邹夫人正是张绣的婶母,征战宛城时被曹操强纳,如今已怀有身孕。正妻丁夫人因曹昂之死而迁怒于她,对她百般苛责,连个像样的住所也不给安置。曹操心知曹昂之死罪过在他自己,邹氏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况且此刻她又怀了自己的骨肉,便托付卞夫人妥善安置,只是没想到丁氏竟仍不依不饶。

    曹操眉头微微皱起,很快又松了开来,看着曹丕道:“你只管教你母亲安排便是。”

    曹丕低垂着头颅,稍作沉默后,低低说道:“我母仁善有意照顾好诸位少母,但家中诸多事情毕竟是嫡母主持,嫡母坚决不同意妥善安置邹夫人,我母也不好越俎代庖。”

    曹操猛地心中一颤,站在原处盯着曹丕,见他低垂着脑袋神态甚是恭谨,猛地打心底升起一股凉意,暗自思忖着:“丕儿的心机如此浅显教人一眼望穿,但他如此年幼的一个少年竟对自己的父亲玩弄起心机,这些年我征战四方,连儿子都对我生分了。”

    曹丕在曹操愈发凌厉的目光下变得如同羊羔一般温顺,心中却惴惴不安起来,心知适才自己的言语过火,不知是否引起了曹操的不喜。

    曹操盯着曹丕许久,得知曹昂生还消息的喜悦稍稍冲淡了些,低沉着声音说道:“你且去吧。”

    曹丕如逢大赦,连忙施礼离去。曹操看了一眼他慌乱的身影,转身招呼郭嘉与许褚:“走,先不管这些,昂儿的事情重要。”

    许褚心无所念,紧跟着曹操,郭嘉却面带深意露出神秘莫测的笑。

    张强自受了曹昂的吩咐,立刻变卖家中粮食,到襄阳城中买了一匹马,一路上风餐露宿昼夜兼程,终于在出发两日后抵达许都。张强来不及休憩,忙按照曹昂的吩咐前往司空府求见。原本以他身份,根本不会有人通禀,好在竟然巧遇许褚。许褚听了张强的一番解释后,又瞧见曹昂的书信,心中八成确定那所谓的曹脩便是曹昂,当下急吼吼地给曹操通报去了。

    当曹操三人出来时,张强已经在门外倚着墙壁睡着了。曹操心急如焚,一把拽过张强死死攥着的书信,迫不及待地展开起来。

    一瞬间,曹操脸上涌现按耐不住的喜悦,眉飞色舞地下去,不多时又阴沉了脸。看完了书信,曹操浓眉紧蹙,看了看兀自熟睡的张强,道:“仲康好生安置这位壮士。奉孝着人请军师等人前来,某有军议。”

    郭嘉心中一惊,但见曹操神色不善,也不多问,连忙吩咐左右去请人。

    不多时,军师荀攸、董昭、卞秉以及诸多将校纷纷前来。诸人尚没来得及向曹操询问,便听曹操沉声对着众人道:“某决意发兵荆州,诸位商议一番该如何行军。”

第三十七章 母亲() 
堂下的众人纷纷变色,曹军刚经历宛城之败不久,后勤不足、军心不振,四周虎狼环伺,眼下最要紧的是休养生息,而非贸然动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荀攸身上,虽然他加入曹营的时间并非最长,但在座诸位无疑以他的地位最高。

    荀攸轻捋着颚下长须,白净俊朗的脸庞上波澜不惊,点漆似的眸子幽深地好似深邃的苍穹,微微沉吟一番后,起身对曹操作揖说道:“不知明公打算兵发何处?”

    曹操面露兴奋潮红,鹰眸似的眼睛里闪亮亮的,希冀地看着荀攸,道:“某要发兵襄阳。”

    众人神色又是一变。襄阳深处荆州腹地,从许都南下,要攻克宛城、新野等重镇才可抵达。兵发襄阳也就意味着与荆州全面开战了——这是目前绝不可能办到的事。

    “主公,别的我不知道,但是眼下军中武备不足,不论攻防器具都不足以支撑与荆州全面地开战。”说话的是管理曹军军械的卞秉,也是曹操夫人卞氏的弟弟。

    “主公,前番宛城之战损耗颇多,眼下虽有新麦收割,但要与荆州全面开战,现有的粮草却远远不够。”卞秉说完后,任峻又站了出来。他是曹操的妹夫,协助荀彧管理曹军的后勤补给。

    这两个管理后勤装备的要员表示反对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反对仓皇用兵。

    曹操的眉头紧皱一起,他本就是知兵之人,自然知晓众人所说很有道理,但是爱子曹昂身处荆襄虎穴,怎能置之不理?

    当下目光看向荀攸,诚恳地问道:“军师也反对曹某用兵吗?”

    荀攸淡淡一笑,轻抚着胡须问道:“主公有明略于心,虽有吞吐荆襄之志,但绝不会急于求成。此刻主公既有攻伐荆襄之念,定然事出有因。敢问主公究竟因何事要与刘表大起干戈?”

    曹操目露赞赏,面庞攀上压抑不住的喜悦,哈哈笑着说道:“曹某得到消息,我儿曹昂并未身亡,如今被困襄阳受蔡家迫害,我身为人父岂能置之不理?”

    曹操此言一出堂上众人纷纷大吃一惊。曹昂平素与众人关系融洽,为人又谦逊有礼,颇得众人好感。此刻闻知曹昂活着,惊讶过后无人不感到喜悦。但是喜悦之后,众人又感到一阵阵为难。

    曹昂必须要救,但他身处荆襄腹地,怎么派人营救又成了挡在众人面前的大难题。

    智谋之士纷纷苦思对策,军中骁将却嚷嚷起来。

    “某愿提兵一万南下襄阳,定救回子脩贤侄。”说话的是曹洪,昂首抱拳大声请命。

    曹操暗中翻翻白眼,对他置之不理。矮壮的乐进又挑出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末将只需将兵五千,便可一路南下救出大公子。”

    乐进一出声,站在他身旁的于禁可不乐意了,连忙也跨前一步,请命道:“末将也愿提带兵马直下荆襄,为主公排忧解难。”

    战将们纷纷出言,说着说着竟攀比起来,堂内一片嘈杂。

    站在最前方的夏侯惇见状不由面色一冷,一拍桌案瞪着众人,训斥道:“一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说出的话自己不嫌害臊吗?曹子廉你最后说什么?两千人就能干翻刘表?来,你立一个军令状,某立刻为你调兵。还有乐文谦,你能扛着大刀独自一人从许都到襄阳杀个来回?某也不用你杀到襄阳,你杀到宛城就行了,现在就去,某率领三军为你呐喊助威。”

    夏侯惇是曹营中除了曹操外的军方第一人,向来不苟言笑,但威严甚重,此刻冷着脸拍着桌子一通斥责下来,起哄的诸位战将竟然安静下来。

    曹操憋着笑意,对诸位将领噤若寒蝉的模样视而不见,捋着胡子看向夏侯惇问道:“元让有何高见?”

    夏侯惇面色清冷,目光在曹操身上稍作停留,随后又投向荀攸身上,毫无感情地说道:“还是听军师的吧。”

    荀攸眼皮轻跳,心中苦笑不已。在荀攸加入曹营之前,曹操的军政集团内文官以荀彧为首,武职以夏侯惇为尊。但随着荀攸的加入并任军师一职后,这个局面便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荀攸属于文官序列,但参赞军议,曹操对其百依百顺,地位又在诸位武将之上。夏侯惇心高气傲,面上虽不曾与荀攸闹出矛盾,但心底还是十分不服气的。

    “主公兵发襄阳的打算不过是为了营救身陷其中的大公子,”荀攸暗自苦笑后站起身来对曹操作揖,侃侃而谈,“既然如此,则完全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刘荆州虽是裹足不前之辈,但荆州富强,攻打荆州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夏侯惇心中暗自赞同,但仍冷眼旁观,想瞧一瞧荀攸到底有何能耐。

    “要救大公子,只需派遣三百虎豹骑轻装简行直奔襄阳即可。此外,主公可着人招降张绣——大公子既然并未身亡,咱们与张绣也就没有解不开的仇恨。若能招降张绣,使他暗中相助,营救大公子之事则希望大增。”

    曹操听后怦然心动,锐利的眼神扫过众人,略微沉吟后高声叫道:“好,便以军师之言,先派曹洪统率三百虎豹骑直奔襄阳。另外何人愿意招降张绣?”

    众人一阵沉默,招降之事与武将无关,一众武将只是看着热闹。文官里任峻、卞秉官职低微分量不够,荀攸身为谋主岂可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