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中亚-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依我的看法,令郎进入军中磨练,乃是极好的去处。虽有凶险,但更能建功立业。日后统帅一军,亲征一方之地,如何不能成?”。

    便别过脸,看了看李大气道:“之前听你所言,尼沙布尔一战,军中兵员,似乎损耗颇多。”。

    “是!”,李大气应了一声,接着道:“赤炎一营折损过半,雄鹰一营折损了三成。不过如今赤炎一营,已有俘军充入。只是雄鹰一营,须得稍加训练,才能运用自如。”。

    长弓又长又重!即使用了弓弩简化一二,但依然不是寻常的射手能挥使的。所以雄鹰一营的兵员补充,比赤炎一营要缓慢数倍。

    不过道理虽是这个道理,但其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并没显露出来。

    李承绩与李大气共事有些时候了,自是知道意思。便想了想,出声道:“那就雄鹰一营吧!”。

    也是雄鹰一营乃是负责远程进攻的营盘,和赤炎相比,安全性要大大增加。

    即便亲临战场,也总是‘躲’在赤炎身后。

    而杨吉尔灭里身为帖木儿灭里之子,该当持的也需要当持。去雄鹰,就极为合适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也里之城() 
    但杨吉尔却并未起身,而是有些遗憾的应声道:“可是小子擅使斧!若骑射,总督赐的战斧,就派不上用场了。”。

    到底是少年心性。见李承绩一直对自己和颜悦色,原本紧着的心思,也不禁舒缓下来。

    这语气上,就不似先前那番顾忌了。

    李承绩虽因上位者的缘故,无法直性子处事。但他却极喜欢性子耿直之人。尤其是杨吉尔灭里的脾性,很合自己的心意。便觉得他这番言语,是关系亲近的表现。

    但是帖木儿灭里就没有杨吉尔灭里这么惬意了。本就紧绷的心弦,更是又紧了几分。扑通扑通的心跳,更是快到嗓子眼上。

    “哈哈···那你是想去赤炎了?”,李承绩有些意外的笑问道。

    杨吉尔灭里应了声请总督成全,显然心下已定。

    如此,李承绩也只好成全了。

    便命人取来自己的铠甲,赐给杨吉尔灭里。只是尺寸上,有些不合身。好在军中有随军的工匠,让其照着杨吉尔灭里的身段改动一二,还是十分简便的。

    这让帖木儿灭里等人意外的同时,又感念其对杨吉尔灭里的宠信。

    紧接着,李承绩又安排了他们的去处。不仅让他们独自带领一个营盘,底下的兵马,也以原有的俘军居多。

    不过内里的将领,都出自护教军。因而他们即便有异心,也很难让军队变节。

    这么到了晚些时候,李承绩是着实累了。便让外面的人先下去歇息,等明日有了空闲,再行召见事宜。白等了许久的乌达阿黑麻,不由有些垂头丧气。但是李承绩的身份,使他不敢有所怨言。便只能闷闷不乐的回到营房,情绪低落。

    如此到了次日,李承绩又为整军的事儿,忙活不已。

    尽管在来马鲁之前,俘军都已打散重编。但是李大气所带领的护教军,终究是少数。所以被打散后,俘军的比例就过重了。并且护教军的军力,也因俘军的加入,而大大削减了不少。

    为此,李承绩又将自己所带的两万护教军充入进去。

    当然,这还不够。马鲁原有的俘军,也有三万余人。在剔除老弱之后,可用之士依然有两万余。再在尼沙布尔郡的俘军中,裁撤一万余人。

    从而使得整个护教军,达到了九万人的规模。再加上留守蒲华的两万护教军,留守尼沙布尔之地的两万整编后的俘·军。更是达十三万人。三大军团的编制,也跟着在原两万人的规模上,扩充到四万人。只有赤炎,比其它军团要多上一万人。

    在呼罗珊的地界,这已经是穷兵黩武了。

    李承绩在高兴自己兵力扩张的同时,也不禁为护教军的军费发愁。因为先前杨府地下的宝藏,已经被他交由李大义,变卖得差不多了。

    所以接下来,护教军的军费,就只能从呼罗珊之地搜罗。

    只是李承绩并不是竭泽而渔之人,所以他也不会干这种杀鸡取卵的事。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了。

    想到这,他不免有些头疼。

    不过眼下他也不用担心太多!因为尼沙布尔与马鲁两地的缴获,已经满足近两年护教军的军费了。

    并且接下来,还要攻占也里。到时候,又是一笔大收获了。

    因此在护教军整编告一段落后,他就立即命大军开拔。同时路途上勤加操练,使整编后的护教军,尽快恢复到整编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也里城。在后世,它的名字是赫拉特。乃是阿富汗赫拉特省的省会,如今是大呼罗珊省的四大郡城之一。

    与后世阿富汗的首府喀布尔,现称可不里的城市,相距600余公里处。坐落在哈里河中游的右岸,水源充足。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此地就建立了城镇。并先后被阿拉伯、波斯、河中与天竺等势力占据。也是其位于中亚、南亚、西亚三方势力的交界处,有着天然的交通、贸易枢纽功能。

    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商业地位,都异常紧要。

    这也是阿拔斯帝国时期,大呼罗珊省为什么会成为帝国的三大财源之一了。

    当下城内有人丁三十余万人,在呼罗珊的地界,算是人口最多的城池。就是古尔国境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城。且因古尔国时局糜烂,以及李承绩对呼罗珊之地动武的缘故,逃亡也里的百姓更多。

    使得也里城的人丁,已经突破了四十万人。

    要知道,也里的城池规模,已经有近百年未再扩建。这突然涌入这么多人,使得城内有些人满为患了。

    并且这些逃难来的百姓,大多身无分文。他们想要存活,便不得不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在饿极了的情况下,这也是常态。

    当下贾米清真寺,数万信徒,正在顶礼膜拜。这是也里城内,标志性建筑。始建于两百年前,呈八角形。有二十三根铁柱,上面描绘了大量几何、飞鸟走兽的图案。

    顶上镶嵌着大量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五彩的光芒。远远看去,还有些美轮美奂。

    地上则平铺着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的混合砖石,并在中央,有一层地毯。

    “总督,普尼班汗明日要见咱们了!”,一个穿着宽大袍服的近卫,冲着额格纳齐沉声道。

    做了个朝拜的动作,已带着头盖与面巾的额格纳齐,应声道:“什么时辰?”。

    自从逃离马鲁,他就一路向西逃窜。期间九死一生,追随的近卫,也死伤了大半。还活着逃到也里的,仅有六七人。路上为了活下去,他们还不得不吃人肉。

    那种感觉,简直就是种折磨。原本还算精壮的额格纳齐,也消瘦了不少。

    现在回想着那段经历,他都忍不住后怕。

    只是活虽活着,但他并不甘心。因而希望从也里总督普尼班汗手上,借兵夺回城池。

    不过万事还是小心为上!在没得到普尼班汗的准信之前,还是不敢如此狼狈的上门寻求援兵。就派人试探了数次,确信普尼班汗不会对自己不利后,才终于下定决心与其见面。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黎明时分() 
    “平旦之时!”,近卫应声道。对应汉人的十二时辰,也就是寅时。那时候,太阳未出,天色也未亮。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辰。选在那时候见面,不得不引人遐想。

    “不若,改日再会?”,近卫见额格纳齐并未说话,建议道。

    随着信徒们拜了拜,额格纳齐才起身道:“不用了!普尼班汗既要在那时辰见面,就见吧!”。如今正是求人之际!不同以往,自己还身居高位。在普尼班汗跟前,也不能摆着总督的架子了。

    近卫见此,便不好再劝了。

    而这时候,正在举行朝礼的伊玛目,已经开始颂到最为高昂的段落。所有信徒,都跟着齐声呼应起来。宽大的贾米清真寺,也瞬时人声鼎沸。

    额格纳齐跟着高颂着,希望真主护佑自己心愿达成。

    这么到了次日,额格纳齐在天色未亮之时,就起身离开了居所。一路上,席地而睡的逃民,随处可见。并且地面尽是污秽之物,十分不洁。

    若不是为了掩人耳目,他是绝不愿住这样的地方。并且还要与这些下等人为伍,实在有损身份。

    “该死!”,鞋尖碰到了一点秽物,气得他低声喝骂道。距其不远,躺在角落里的逃民。似是嫌他动静大了,不由撇撇嘴。

    这让额格纳齐感到了蔑视。

    立时走过去,一把拎起那人的脖子。再狠狠用力,就让其丢了性命。再将鞋尖的秽物往这人身上擦了擦,才心下稍稍解气。

    反正这些逃民,是没人理会的。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死了,城内也不会有人追究。像冬日,冻死了那么多人。也里总督府,也只派人将尸体运出城。

    而不会派发粮食,施以援手。

    直到逃民们为了活下去,争抢粮食,引起了乱子。才招致总督府的疯狂清剿!

    如今还活着的,早已被吓破了胆,混吃等死了。

    如此转过几条臭气弥漫的小巷,才来到外面的街市。因时辰还早,街市上只有送菜、送柴的小贩。各个商行,却是还没开门。

    这里是见不到逃民的!

    因为一列列沿街巡逻的兵丁,会将所有在街市上徘徊的逃民,尽皆赶出城去。若是动作慢了,就只能见着一具尸体了。

    这么走了好一会儿,他才来到也里总督府。

    这里与贾米清真寺相距不远!巡逻的兵丁,也是街市上的数倍。

    “站住!”,穿着深灰色袍服,将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额格纳齐,突然被一列兵丁喝止住。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脾气暴躁的额格纳齐,只好站在原地不动。

    “什么人?”,一个领头的兵丁,来到他跟前,语气很不耐的问道。也是这大晚上的,额格纳齐又是这番装束。实在令人,不得不起疑心。

    “总督府!”,额格纳齐拿出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印了普尼班汗的波斯语简写。

    那兵丁似乎怀疑金牌的真实性,拿在手上掂量了些许,才打量着额格纳齐,任其往总督行去。

    随后他又接连撞见了六列巡逻的兵丁,被他们盘查了六次。如此,才终于来到总督府门前。

    就敲了敲门,等着内里的回应。

    须臾,脚步声响起,侧门被打开一道正方形的小窗口。

    “你是?”,见额格纳齐装扮得这么严实,那人充满警惕的问道。

    “求见总督。”,说罢,就将自己的牌子递了进去。那人细细端详了一会儿,才出声道:“去后门吧!总督说了,在天色未亮之前,不准任何人从这里经过。”。

    话音刚落,那人就将窗口合上。额格纳齐有些不悦的紧了紧拳头,终是放下了。

    由于总督府很大,所以总督府的后门,要相隔数条街市。他饶了很大一圈,才来到一条相对狭窄的巷子。此时来往行人不多,巷子安静极了。

    便有些警惕的看了看周围,才拎着心思走了进去。

    路上撞见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却是往总督府送菜的农夫。

    这么来到总督府的后门!

    与正门相比,这里极不起眼。只有一道小门,又低又矮。从前他的府上,也有这样的门扉。只有身份极低的下人,才从这里进出。

    想到这,他就难免有些生气。

    若是依照往日的脾性,他定然是不会进去的。但是现在有求于人,就不得不拉下身段,低声下气了。

    这样想着,他就克制自己心里的怒气,四处打量了一番。见没有旁人,才敲了敲紧闭着的木门。

    “咚咚咚”,边敲着门扉,便用力将地上的菜叶碾碎。

    “谁呀?”,敲了近十次,内里才慢吞吞的问话。并且听语气,还极为不耐。

    “送菜的!”,想到之前送菜的,额格纳齐沉声道。

    “刚不是送过一次么?怎么又来了?”,里面的下人没好气的嘟囔道。

    “有东西落下了,赶着送来了。”,额格纳齐解释道。

    那人似乎并未听出额格纳齐声音的不同。就来到门后,咯吱一声,架开门栓。

    “咿!你不是那个送菜的?!”,一个挺着大肚子,肥头大脸的下人。刚一打开门,就疑声道。

    “我是来找你们总督的。”,说罢,再次从怀中掏出镶金的牌子。这是总督府的信物!一般是极贵重的客人,才会被总督亲自赏赐。若是一般人,却是没那个福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