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中亚-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他们嘴上说得多么狠,沙赫诸部的反叛,已是事实。且因沙赫诸部距离别尔乌丁所在的中军不远的缘故,一乱起来,就致使八米俺大军切割成两段。

    很多不明事理的将士还以为护教军已经打过来了,恐慌得向山口附近涌去。

    也是别尔乌丁对沙赫部也充满防备,所以让他们留在中军附近。现在好了,算是自食恶果。

    并不宽敞的山口通道,也瞬时出现踩踏等乱象。各种哭嚎之声,更是不绝于耳。本就惊弓之鸟的部族兵马,在后方将士的大肆逃亡与惊恐叫喊下,就更是不顾一切的往山口外涌出。

    可军堡并没攻克下来,使得他们的去路并不通畅。尤其是不少地方的火势并没扑灭,致使一些将士被挤入火团中,活活烧成了火人。

    这样的恐怖景象,再次让恐慌的情绪加倍。有的将士还以为,是护教军的援兵来了山口。

    别尔乌丁知道,再这样下去,那他的大军就会全军覆没。所以立即让各部将领快速约束各自的兵马,平定乱象。

    但这时候,沙赫部为了争功,已经向中军杀过来了。

    很多被杀得哭爹喊娘的将士,只顾着往前跑。使得别尔乌丁的亲军,也难免受到波及。有小股兵马,更是被径直冲散。

    为了不影响亲军的战斗,不用别尔乌丁提醒,底下的将领就让亲军对涌过来的将士大开杀戒。

    可是这谷口太窄了,后方的将士又在沙赫部的逼迫下,顾不得多想。所以即便亲军杀了不少乱兵,但是庞大的人海,就像海浪一样,狠狠的将他们扑倒。

    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是倒下去的人,那就和死了一样。因为成千上万只大脚,会毫不犹豫的向那人的身体踩去。

    于是等到沙赫部凿穿乱兵,与亲军兵刃相接时。已有大半亲军,活活被自己人踩踏而死。

    之前被逼入军堡内的波斯军团前营兵马,也都趁机出来阻敌。虽然有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但只要双腿能动,手能拿刀,就都跑出来了。

    这促使士气大跌的八米俺军队,已完全成了一盘散沙。

    如此过了近一个时辰,阿卜·莱伊斯派去八米俺寻求援兵的将士,已带着近一万的护教军赶了过来。但是希巴尔山口的战斗,却已经结束。

    原是在护教军的双面夹击下,八米俺大军简直乱无可乱。连沙赫部也在这拥挤踩踏中,损失了不少人马。所以葛日兀奇只得等通道内的乱象平静下来后,才敢继续进军。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敌军,也再没有斗志。在护教军降者不杀的疾呼下,都乖乖的成了俘虏。阿卜·莱伊斯那边,也堵住了出口。并抓住了别尔乌丁,算是立了大功。

    不过即便如此,阿卜·莱伊斯的过错,还是不能抵消。因为只这一战,前营五千兵马,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其中受伤,落下残疾的,还有数百。

    从护教军成立的那一日起,这样大的伤亡,还是头一次。所以统计结果出来后,帖木儿灭里主动向李承绩请罪。阿卜·莱伊斯也主动卸下前营千夫长的军职,愿意领罚。

    但千夫长的升降是兵部与国王的旨意,所以帖木儿灭里并不能应允。就一起写了封折子,加急送往马鲁。

    在这期间,菲斯洛固的第一路大军也与波斯军团会盟。并将北上的吉慈尼近卫军,赶回了可不里以北的八鲁湾谷地。

    李大气率领的第二路大军,则攻克了锡斯坦。并跨越了赫尔曼德河,北上绕行雷吉斯坦沙漠。南部的商业重镇坎大哈,也被第二路大军攻克。

    盘踞在吉慈尼的古尔残余势力,也就此面对北面与南面的合围之势。

    就在这当口,李承绩的命令也传到了八米俺。

    只是并没有对帖木儿灭里的请罪回应,而是让其继续带兵,攻下可不里。同时提到,自己不日便会启程,南下可不里。

    另外对全军将士的嘉奖,也都有提及。让一些将领们,都稍稍有些感动。

    不过李承绩移驾可不里,可是一件大事。这让帖木儿灭里和卡尔旺等人,都不免紧张起来。对于攻克可不里城,也就更加迫切。

第四百零八章 辽臣南下() 
    

    马鲁,经过近似野蛮性的扩张,马鲁已修建了四道城墙。加上原有的内外城,现在算是长了两圈。并且随着跨河石桥的修建,河对岸的土地也迅速纳入了城区。

    穆尔加布河,也名副其实的成了马鲁的内河。

    原本分散在马鲁周边的城镇、村落,也都在马鲁城的扩张下,与城区连成了一体。有名的埃米尔大道,也在改名为呼罗珊大道后,成了贯穿马鲁城的中轴线,绵延近一百余里。

    路上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兴盛之景,直叫人叹为观止。很多刚踏上马鲁土地的商贾,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时前大辽南枢密院直学士王殷志、前大辽敌烈麻都司的石抹特烈、前大辽近卫司统领以及随行数人,乘坐马车,缓缓驶近马鲁的凯旋门。

    这是马鲁城最北侧的城门,就在沙漠边缘。除了一座高大·阔气的城门,两旁就只有一排象征性的低矮土墙。与繁盛的城区,也隔着好远一段距离。

    一个营的边军驻扎在这里,负责维护此地的安宁与稳定。城门内外有一些房屋,比较低矮,数量不多。所以边军在这里的意义,更多是象征大于实际。

    “请问车内,坐的可是石抹先生?”,拉比拉西恭候在城门外,迎上前道。

    在马鲁,先生的敬称指读过书,有学识的人。这是随着一系列学校的兴建,渐渐传开的。据说最早,是从国王口中传出来的。

    发展到现在,先生已经是对人的美称了。

    以石抹特烈曾是大辽礼官的身份来看,学识是少不了的。所以先生的敬称,正好合适。

    “在下正是石抹民安,不知阁下是?”,由于担任特烈麻都一职太久了,很多人都忘了他的本名。从而以石抹特烈相称,都成了习惯。

    眼下既已卸任官职,那么特烈二字,也就不再适宜了。

    “在下是呼罗珊国近卫司司务拉比拉西,奉国王之令,特来此地恭候先生。”,瞥见马车内还有其他人,又分别见了一礼。

    “那有劳司务了!”,石抹民安回了一礼,温声道。

    自从接到李世昌相邀的信函后,他就立即动身南下了。并且将王殷志他们,也都邀请了过来。还有一些旧友,也都在南下的路上。

    也是大辽的日暮之气,已经彰显无疑了。他们这些在大辽为官的,自然看得明明白白。再加上耶律子正在朝堂上的排挤,他们或贬或罢官。

    对大辽的国运,也就越加心灰意冷。

    面对李世昌这个旧主的邀请,他们就没多少犹豫,主动赴邀。

    这对李承绩来说,自然是大喜事。因为随着呼罗珊国的进一步扩张,新纳入的疆域,急需要人治理。大辽旧臣的投效,刚好填补了这个缺口。

    尽管石抹民安他们来马鲁的名义,还只是探望李世昌。但事实上,彼此都一清二楚对方的目的。况且李承绩相信他爹的能力,绝对能让石抹民安他们,为呼罗珊国效力。

    所以在面子上,李承绩也尽量给足了。

    随后拉比拉西便在前面引路,领着众人前往圣宫。

    一路上,石抹明安虽见过寻斯干与浦华二城的繁盛,但还是被马鲁城的兴盛之景惊讶到了。尤其是笔直宽阔的埃米尔大道,连续经过的四道城门,让他们对马鲁城的宽广,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并且他们还注意到,第四道城墙外面,还有大片连绵的房屋。一些街市的雏形,也都露出了规模。所以可以预见,城区还在向外扩展。

    而且第四道城墙,也修得十分简略。强基是河底的砂石,并不牢靠。且墙面也很薄,只有两尺来宽。高度的话,仅一丈有余。

    说实话,这样的城墙连很多百姓家里的院子都比不过。

    但是这反而让石抹明安他们心生震撼!

    因为这样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反而露出了呼罗珊国的底气。且扩展的城区,也显露出呼罗珊国急速上升的国力。

    就在他们陷入对马鲁城的深深震撼之时,圣宫内。张钛铭、阿尔子密、阿利·不剌、弗拉特、郭槐等一部主官或是司务,都齐聚一堂。李承绩坐在上首,脸上带着苦笑。

    因为张钛铭他们聚在一起,不为别的,而是阻止他南下犒军。

    “国主!自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古尔之地兵荒马乱,适在不宜亲临啊!”,戴维·古里安苦口婆心的说着,似是李承绩不答应,就有死谏的准备。

    当然,以李承绩对戴维·古里安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有死谏的勇气。并且这出自汉朝的典故,也不会是戴维·古里安这个一心钻钱眼里的犹太人能懂的。

    如此,显然是有人教戴维·古里安说的。

    再看其额头上的虚汗和躲闪的目光,李承绩就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便出声道:“此番南下,是犒赏三军。戴维司务,怎能如此不通情理!”,李承绩说这话时,语气稍稍有些严重。

    早就将自己比喻为李承绩一条狗的戴维·古里安,立即面色一白。身子也像筛糠一样,抖得厉害。到底他明白,自己有今天的地位,都是李承绩赏赐的。而且自己的家族利益,也与李氏商行纠缠太深。

    特别是守着钱库司这个肥差,引起很多人眼馋的情况下。他只能拼命抱住李承绩的大腿,好使自己的位子坐得更稳当一些。面对李承绩时,便很难有底气。

    今日若不是其他主官和司务,一起向他威逼。说不得,他连宫门都不会踏一步。

    便颤颤巍巍的应声道:“臣…臣………”。

    一旁的张钛铭见其如此不堪,马上向郭槐使了个眼色。就见其上前一步,抢声道:“国主身份尊贵,理应坐守马鲁。犒赏三军之事,只需一道旨意即可。”。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连串的附和之声在大殿上回响,显然是早就商量好的。

第四百零九章 灭国在即() 
    李承绩看着众人如此齐心协力,有些不好反驳。

    就说了句容后再议,便直接离开大殿。张钛铭他们还想再劝,但李承绩已经走远了。

    “国主莫要气坏了身子,大狄万他们行事是冒失了些,但也是一片好意啊!”,穆耳果瞧着李承绩的脸色不大好看,小心翼翼的劝道。

    不过李承绩正在气头上,并不想说话。就领着人,直接奔赴城外的猎场。

    只是心不在焉的缘故,准头很低。打到的猎物,也是少得可怜。

    正是这时候,阿利不剌与戴维古里安寻了过来。

    “国主!”,两人都带着小心,行礼道。

    “张钛铭没找你们商量着,怎么给我添堵?”,李承绩心里不爽快,嘴上也就没什么好话。

    “哈哈”,阿利不剌讨好的笑了一声,应声道:“国主想岔了!张大狄万政务繁多,哪里有空顾及这事儿。”。

    跟着李承绩有些日子了,他也大概熟悉了李承绩的性子。知道其生气时,越是表现出来,那就越不往心里去。反而一言不发,才真是较上劲了。

    戴维古里安可是很摄于李承绩的威严,因而没敢像阿利不剌这样故作轻松。便赶紧道:“事关国主安危,大狄万他们不敢大意。便邀为臣一起,阻止国主南下。”。

    虽没说是张钛铭他们逼迫自己的!但脸上的神情,却是委屈极了。李承绩何尝听不明白!且以戴维古里安谨小甚微的性子,也不敢明着阻拦自己。

    所以戴维古里安一进言时,他就知道不是戴维古里安的主意。

    不过理解归理解,心头的不快还是没那么容易消除的。就僵着脸,懒得出声。

    阿利不剌瞧着,又出声道:“其实国主亲自犒军,也不是没有法子。”。

    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既然李承绩要南下犒军,那么只要帮其达成,就可化解了心病。同时在李承绩心中,还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因此阿利不剌,私下里就想好了解决的法子。

    果然,一听这话,李承绩的神情就温和不少,问出声道:“什么法子?”。

    “呼罗珊国成立有段日子,但并不是所有郡县,都有幸得到国主巡幸。比如近在咫尺的班城郡!如今国主有意犒军,何不移驾一二。当地的百姓,也好沐浴国主的恩德。

    想必张大狄万他们,也不会过多拦阻!”,阿利不剌说到这里,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承绩愣了几秒,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