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中亚-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夏国之战法拉第被李承绩有意雪藏,但因守护伊州得力,成功解决了当地几起回鹤余孽与边地部落的勾结反叛。所以在帅府成立,对军队进行大调动的时候,得到了升迁。现在被调到西波斯军管区,往后的西征之战,大有可为了。

    法拉第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傲,指了指阿拉姆特道:“我在那里等你!”。

    斯力麻力一看,阿拉姆特指的是堡中最高的宫殿。

    “呵!好啊!我也会在那里等你!”,斯力麻力像只斗胜的公鸡,仰着脖子回到自己的军营。

    而在马鲁,李承绩已经接到了西波斯军管区的加急军报。

    得知阿萨辛派这难啃的老骨头竟然在炸药的奇效下,完全成了不设防的空城。不由从内库拿出一批金银细软,让帅府作为犒赏送去前线。

    毕竟这是帅府成立后的第一仗!

    原本还想通过谈判解决,但那样的话对阿萨辛派的处置就没那么干净利落。现在武力上取得这么大的奇效!完全就可以不用考虑后果,直接将阿萨辛派一窝端了。这在随后的西征之战中,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想想哈里发和萨拉丁时代,面对阿萨辛派的多次暗杀,却都不能毁了他们的巢穴。现在大元一朝就灭了阿拉姆特,爆发出的能量足够让两河流域的地方势力感到恐惧。

    处理了这间喜事儿,李承绩来到阿依娜的宫里吃中饭。

    李承绩称帝以来,阿依娜成了宫里所有女人中,第一个有孕并生下孩子的女人。只是让花剌子密等人有些失望的是,阿依娜生的是公主。张钛铭为首的旧辽派,可心里松了口气。紧接着张芷琴那边又传来了怀孕的消息!让旧辽一派都充满了期待。

    不过宫里怀孕的女人不止张芷琴!

    还有察言!

    这位西夏的公主,入宫的时间比其他人要晚上许多,但也很快就怀上了。而且比起张芷琴,还要更早。据传闻说,是因为察言懂医理。所以才同房没两日的功夫,就很顺利的怀上了。这也让宫里的女人,纷纷拉下脸去察言那里求经。

    对此,察言似乎也不藏私。知道些什么就都说了。

    竹青就得了察言的方子,仔细调理下有了身孕。这让宫里的女人,对察言更看重一些。

    到底有子嗣,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保障。

    现在宫里的女官也都往各宫里跑得勤快!毕竟察言是李承绩的女人,和那些宫里的妃嫔,还是处在竞争关系。虽然得了察言的方子,但也不得不防着一些。这让女官的地位,倒是推崇了不少。这效应扩散到宫外,让民间从医女子地位大涨。

    有传言从宫里流出来,说是李承绩宫里有两位懂医理的女子,似乎是对医女格外看待一些。

    这倒是令李承绩没想到的。

    但这是好事儿!

    女人能更多的走出房门,进入社会,贡献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对社会生产力而言,有着不小的助力。后世常言:“女人能顶半边天”,不是说说而已。

    只是整个社会的风气还是比较封闭保守的,李承绩也不可能和整个固有的传统势力做对。那样的话,不说自己的帝位不保,国家也会乱掉。

    所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逐步改良,已经是李承绩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好在当前回教习俗里,还没有后世里那样极端。另外大元的族群多样,不少边地部族的女人在礼教上,没有文明开化族群那样的封闭保守。这对大元整体的风气,有一种冲击和带动的作用。

    而且李承绩制定的教礼上,也没有对女人的穿戴、地位进行特别的限制。只要符合大元的律法,就都在允许的范围内。

    当然,各个地方的固有习惯还是不一样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在大元同样存在。只要不影响到大元的统治,上面对地方上的应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阿依娜的宫里,已经两岁多的李嫦曦已被嬷嬷抱着和阿依娜等在宫外。这名字是李承绩取的,意思是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同时又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原本当初阿依娜还因生了女儿有些怕李承绩不喜,但后来看到李承绩对嫦曦的喜爱,她才放下心来。

    现在因皇后有孕,她便和奥利萨一起协理后宫。德古娜巴本来也被李承绩派了这样的差事,但德古娜巴只对军营感兴趣,对别的都没了心思。所以李承绩也不忍她成了笼中鸟,就特意允她在宫外带兵。

    只是就在马鲁附近,不可能有上战场的机会。那些女兵也都是原来的巾帼军班底,现在虽扩招了,可也规模有限。并且她们的训练任务,实际不是战场冲杀。而是敌后救援,算是后勤兵。女子的心思细腻,照顾伤员也不会像男儿郎一样大大咧咧,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另外那些军营的男儿郎,看见女人心情也会格外好一些。这便有异性相吸的道理。

    现在军营中和医护女兵成婚的例子不少!他们会受到大元的特殊嘉奖赠送房屋,许给一个月的婚假。女人还有一年的孕假,男方也有半个月的陪产假。其他钱财、田地方面的奖励也不少,就算退伍了,安排地方上的工作时,也会尽量将夫妻二人安排到一起。

    这也使得军营里的女兵很抢手!

    “圣上!”,阿依娜领着一干宫人行礼道。

    “阿爹!”,嫦曦则奶声奶气的看着李承绩笑道。

    “我不都说了以后不用行礼吗?”,李承绩轻握阿依娜的手臂,同时从嬷嬷怀里抱过李嫦曦。

    阿依娜温柔看着李承绩对嫦曦满脸宠溺的神情,跟着进了殿里。

第六百五十章 后藏行省() 
皇家的天伦之乐,时间短暂却令人享受。尽管李承绩知道以后随着宫里的孩子渐渐增多,渐渐长大,这份来自于亲情的满足与温馨感会逐渐淡去。可是在当前,还是尤为令人迷恋。便在阿依娜的宫里吃完便饭后,又小憩了一会儿。

    如今因内阁成立的缘故,很多公务都得到了有效的分摊。再加上有六部从旁协理,李承绩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就行了。

    不过内阁的权势却是不断增强了。即便六部和内阁是同一个品级,可是很多决断权,还是被内阁把控。这也是李承绩慢慢推动的变革!

    内阁往后便是大元的中央决策机关,而六部则是执行机关。至于他自己,则处于最高的裁决地位。但是他也很少推翻内阁的决议。

    尤其是现在这种内阁威势还在树立的阶段,他推翻内阁的决议,很容易被外界认为对内阁的不满。而六部各司中,已经有官员因内阁的高高在上而产生不满了。

    只是碍于事务司的威名和李承绩对内阁的维护,这些人都不敢放肆。

    相交而言,帅府倒是纯粹了许多。大权集中在大元帅之手,而大元帅又只听令于李承绩。虽在大元帅之下还有几位副元帅,但他们是一个整体。对外也没有六部积威,算是运行得异常顺利。

    但各地驻军的调动换防比较麻烦!不过经过这两年的轮调,已经结束了。

    醒来时,光线透过青萝丝帐,柔和中又带着几分慵懒。

    “圣上醒了!”,睡在李承绩身侧的阿依娜感受到李承绩的动作,半支起身子道。

    作为跟随李承绩较久的老人之一,阿依娜已经不是当初见到的那个胆小、谨小慎微的小女孩了。几缕海藻般的长发垂到胸前,从李承绩的视线看去,可以看到奶白色睡衣下的一抹春色。

    或许是生了孩子的缘故,似乎比以前要更丰满一些。

    “圣上!”,感觉到膝下盯着的某物越来越火热,阿依娜带着几分*****又似呻吟道。

    李承绩一把将其扑倒,丝帐内随即响起阵阵kang奋似的呻吟。

    一些守在外面的宫人则往后退了些距离,但那动静,还是时不时的传来。

    等李承绩穿戴整齐的走出宫殿,阿依娜的脸上还带着运动后的潮红。

    “圣上,释竺僧多枢密使在南书房求见!”,穆尔果上前道。

    一般李承绩和朝臣见面的地方,都设在勤政殿。但新建的南书房光线敞亮,又布置相比勤政殿而言,更加宽敞舒适。当然更重要的,是靠近内阁的办公点……中枢楼。

    随着水晶宫的投入使用,很多行政机构都已转入了水晶宫。只有内阁还留在宫里,独自占据了从前六部各司的办公地。

    李承绩又命人重修了一遍,改为中枢楼。

    现在水晶宫那边,就是六部居首。但内阁的旨意,还是压得那边踹不过气儿。值得一提的是,枢密院也留在了中枢楼。他们既像内阁的秘书机构,处理一些公文的撰写和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准备。

    同时又像被裁撤的参赞司,时而会担任李承绩的行政顾问。在一些公务上,给予李承绩一些意见。

    但是他们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内阁的。

    不过能有幸面圣,也是一个指望。说不定哪天被李承绩看上,从而在官场平步青云。因此枢密院的职位,也成了很多家族争抢的热门目标。

    可惜枢密院的官员只从帝国大学的优秀生中挑选,其他门道,都不得进入。而且还要经过严苛的考试,才有进入的资格。第一批枢密使已经进入工作近两年了,按照每年换一半,季度性考核,末位淘汰制的方式。

    枢密院的枢密使们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了。

    从始至终还留在内里,不超过两人。

    原本对枢密院还并不怎么重视的达官贵人们,看到李承绩如此重视,才跟着对枢密院重视起来。这也使得枢密使的位子成了香饽饽。

    而这释竺僧多,则是枢密院的诸多枢密使里,唯一留下的两人之一。且他还是后藏行省人,出自边地。对于百分之九十都是呼罗珊学子的帝国大学而言,他算得上是一个另类。

    说起来,他的经历也是一个传奇。

    本是桑麻郡的一个寺庙小喇叭,一次吐蕃将军塔阳谷在当地平叛,遭到了反叛势力的暗算。然后刚好被释竺僧多所救!投桃报李,塔阳谷就将其收为义子。后来送到马鲁,因身份的缘故,得到了进学的机会。

    现在释竺僧多已彻彻底底的成了回教徒。

    本来他就是为一口饭吃才被爹妈卖到了寺庙,就宗教而言,本不虔诚。后来到了马鲁,见识宽广又耳闻目染后,便皈依的回教。

    除了肤色相对普通大元人要黑一些外,一言一行都与大元人没有区别。

    李承绩对释竺僧多也有提携的心思。

    因为释竺僧多很聪明,并且好学。在枢密院做事,也都很一丝不苟。另外就是大局观上,有很不错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敢于坚持己见。在身边多是应声虫的情况下,这样的年轻人倒是很合李承绩的胃口。

    尽管就年岁而言,李承绩其实比释竺僧多大不了多少。

    这么到了南书房,远远便见一身着白袍的年轻人侯在门外。

    大元尚白,所有朝服都是以白色为主色。上面会有一些花鸟图案,但掩盖不了白色。释竺僧多头上抱着头巾,面相柔和。高原反应下的高原红经过马鲁的几年修养,已经淡了不少。但是相对大元人,他的肤色还是显黑。

    “圣上!”,见到李承绩走近,释竺僧多行礼道。

    “嗯!进来说吧!”,李承绩大步进入南书房。

    地面没有铺地毯,而是木质地板。里面放了几排书架,上面都是各种波斯、回鹤、拉丁语和汉文的书册。大门正对着的墙上还挂着一副大元全图,中间有一大片是红色。释竺僧多不自觉的看向地图的东方,哪里用大字标着后藏行省和前藏行省。

    再想到今天来的目的,他就暗自吸了口气。

第六百五十一章 发行宝钞() 
“宝钞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李承绩坐下后,就径直问道。

    经过两年的准备,大元银行终于在李承绩的授意下,准备发行纸钞了。面额以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其中一金币等于十元宝钞。并且大元银行,已经在开始回收市面上的金币了。

    按照李承绩的预想,往后市面上的流通货币以铜币、宝钞为主,银币为辅,金币则作为贵重金属,存放于国库。

    现在除了即将到来的西征外,宝钞的发行也成为了大元的头等大事之一。

    并且因这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的钱袋子的缘故,受到的阻力不小。

    就是在内阁,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但是李承绩王权独揽,在大元有着超然地位。

    因而即便内部有反对之声,还是阻碍不了宝钞的发行。

    现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宝钞就要正式进入市面上流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