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富上前拜道“朱富见过寨主!”

    姜德见朱富真的被朱贵拉上山了,也是高兴,便道“好哇,你们兄弟二人可要齐心协力,我梁山未来要想占人先机,无往而不利,情报至关重要,你们一要细细打探江湖消息,二要注意四方州府兵马调动,三要接纳四方豪杰,这个暂字我看可以去掉了,放手去做就是,日后有了功劳,再另做奖赏!”

    朱富连忙谢过,毕竟原来的职位是晁盖几人给的,由于姜德不在,所以也只能是个暂字,现在去掉了,也代表姜德正式接纳他为梁山的一员了。

    吴用又带出来一人,只见这人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姜德不由有些兴趣,吴用说道“寨主,这位乃我的好友,原为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乃江湖腿脚最快之人,号称可日行八百里,人称神行太保戴宗便是。”

    戴宗还真的上山了,看到戴宗被吴用说是好友的时候,脸色不自然的抽动了一下,姜德就知道,这个戴宗上山八成不是一开始就是自愿的,这个吴用大概又是用了什么毒计呢,但这个姜德不管,姜德先问道“戴院长的名号,我也在江湖中有所耳闻,我倒是想问一问了,戴院长,你真的能日行八百里?这一般的马也跑不过你了。”

    后世的马拉松大概是42公里,男子的最快纪录是约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就算是速度不降低,这样一天也只能跑个250公里,也没到八百里呢,这戴宗是怎么跑的?

    戴宗抓了抓脑袋说道“这是江湖上朋友们的抬举,弟弟我就是跑的比他人快一些,耐力比旁人长一些,真的跑起来,一个白天最多也就跑个三四百里,而且。。。我也有马的,我平时能骑马,还是骑马。”

    戴宗的话,让众人哈哈大笑,姜德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才符合道理嘛,戴院长现为我寨中何职位?”

    吴用回道“由于我戴院长腿脚快,现为书信使。”

    姜德哎了一声说道“这不是大材小用嘛。戴院长的本事我还是知道一些的,这样,我们梁山之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这朱家兄弟收集来的情报都是由几位先生来判断,日后极为不便,这样吧,戴院长便暂为我梁山机要营营长,主管情报工作,日后各地情报直接汇集到戴院长这,戴院长进行初步判断后,再上报军师和我、保正判断。”

    戴宗对这个差事还算满意,便连忙拱手道“戴宗领命!”

    姜德点点头,看向吴用,吴用又带出一人,笑道“主公,这位乃济州府人,写的一手百家字,人称圣笔书生萧让的便是。”

    姜德哦了一声,看向一身长袍的萧让问道“萧先生我也听说过,一手好字连官家和太师也是赞叹过的,为何到我梁山来?”

    萧让苦笑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吴用,拱手说道“都是因为贪官逼迫,还请寨主收留。”

    得,不用说了,肯定是吴用诓上山的,姜德对吴用笑了笑,对萧让说道“我山寨之中,武夫多,文士少,先生这样的大才,我自然是要重用的,不知道先生除了四书五经外,可通军事,农商,百工之事?”

    萧让顿时有些尴尬的说道“学生却没研究过军事农商以及百工之事。”

    姜德哦了一声,叹道“本想让先生为我军师参赞,但既然不通军事,恐怕也会难为你,这样吧,我预在我梁山军中每一队都要安排一个识字员,这个人将教导我们的军士学文习字,明礼仪,知忠义,先生可为我梁山教化营营长,主管我梁山军士日常学习以及考核,先从各队中抽取一人到你这里白天学习,晚上回去教导弟兄。”

    教山贼读书?萧让简直要傻了,阮小二等人都不识字,顿时问道“寨主,为何我等还要学文识字?”

    姜德瞪了他一眼说道“难道日后我传你密令,你还要找个人来帮你看吗?我又不是要你考科举,还有日后战事起了,必会有兄弟伤亡,你难道不应该让他们在上战场前给自己的父母兄弟留个书信吗?”

    听到姜德这样说,其他人再也说不出什么,这件事情便也这样定了下来。

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化营() 
等吴用介绍完人,姜德也把朱武、牛皋、李忠等人介绍了一遍,并委李忠为大寨守将之一。

    等诸位都认识了,姜德突然看到后面有一人正坐在那里低着头,仿佛在生气,仔细一看这人,不由一笑,说道“陈先生可是在生我的气吗?为何连个正脸都不愿意给我?”

    那人抬起头,看向姜德,正是姜德在江宁府时遇到的陈旉,陈旉抬起头看了一眼姜德,哼道“这里是你的山寨,我如何敢生你的气?”

    姜德哈哈一笑,指着陈旉说道“陈先生果然是生我的气了,罢了,诸位今日先散了吧,让我和陈先生说几句话,晚上在一同吃酒。”

    众人应了一声,尽皆退去,姜德走到陈旉的旁边交椅上,对陈旉笑道“陈先生莫要生气,实在是陈先生大才,如遇而不用,如入宝山而空手,岂不是要被天下英雄笑死?”

    陈旉哼道“我不过是一老农,你们山寨要我做什么?还请寨主放在下下山,让我去种地养老吧。”

    姜德哎了一声说道“先生说的是哪里话,我要是让先生这样走了,恐怕日后再无英雄愿来了,何况先生大才,哪里会无事可做呢?”

    “大才?还请寨主告我我能做什么?”陈旉好奇的问道。

    姜德回道“先生所学的农学,可是能造福万民的宝贝啊,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什么是民心?民心就是粮食,是土地,是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而先生所学的,正是可以让天下人吃饱的绝学啊。”

    说着,姜德手一挥道“梁山旁边有一县,为郓城县,那里也有不少良田,我想请先生去指导他们种田,那里的官吏会全力配合先生,那里的百姓会听从我们的命令,还有那棉花,不是已经开始试种了吗?先生也可以去研究指导。

    先生非是帮我,帮梁山,而是帮天下百姓啊。还请先生三思。”

    陈旉想了想,问道“难道你们已经打下了郓城县?”

    姜德摇头说道“郓城县依旧飘扬着大宋的旗帜,那里的县官依旧为宋家官家任命的臣子,你说算不算我们打下来了呢?”

    陈旉奇道“既然如此,为何那里的官吏愿意听从你的指令,那里的百姓也愿意听你们梁山的呢?”

    姜德笑道“先生也在山上待了一段时间,觉得我梁山如何啊?”

    陈旉叹了口气说道“其他的不说,这军纪却是严格,我第一次见到过村不入,过店不进的军队,我当时和梁山的军队一起行动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一只贼寇。”

    姜德呵呵的说道“什么贼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陈先生又如何能知,几十年后,会不会有人叫我们王师呢?”

    “你想造反?”陈旉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姜德对这句话简直要翻白眼了,为什么这些人都觉得上山当强人和造反是两回事,真的是不反赵天子就不算什么大事是吧?

    姜德轻咳了一下说道“你安心,开封城上一天不被外军攻破,我一天不会反对赵官家的,他对我,其实还算的上恩重。”

    “恩重?”陈旉疑惑的问道。

    姜德挥挥手,表示不再谈这个,继续说道“那么陈先生是否愿意为了百姓而委屈一下自己呢?”

    陈旉叹道“不用你说,只要有棉花和田地在我眼前,我哪里不会这样做呢?只是我无法以一个贼寇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情。”

    姜德笑道“这个容易,那就以官家的身份好了,来人啊!”

    门外立刻走进来一个卫兵,对姜德拱手道“寨主!”

    姜德嗯了一下说道“去让吴军师过来。”

    那卫兵应了一声,没多久,吴用走了进来,对姜德拱了拱手,又对陈旉笑道“陈先生和寨主谈的如何了?”

    姜德笑道“陈先生说了,不愿意以梁山的名义做事,我看就让陈先生以官家的名义去做好了,去和时大人说一声,我觉得郓城县少了个县丞,我看陈先生不错,就主管郓城县的农桑之事吧。”

    陈旉愣了一下,吴用已经应了下来,然后对陈旉说道“陈县丞大可放心,此事并不为难,一天之后,就可以下山去赴任了。”

    这是朝廷命官啊,怎么说的和门口看门似的,随口一任命,简直和官家一样了。

    姜德又问道“那么陈先生可还有疑虑?”

    陈旉叹道“愿为郓城县百姓效力!”

    姜德等陈旉离开后,对吴用说道“吴先生,等会派人去各个村寨传个消息,陈旉的意思就是我们梁山的意思,谁要是不按照他的意思进行农桑安排,那么就是挑战我们梁山的权威!”

    吴用拱手称诺,再道“主公,这陈旉不愿意以我们梁山的名义行事,其实是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我看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我听说他在南方还有一些亲朋,不如。。。”

    姜德摇摇头说道“算了,他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可以说,有了他,我们未来就多了十万精兵,先不要做任何对他不利的事情。。。”

    吴用应了一下,姜德问道“现在梁山情况如何?我在青州看到了宋江,这是怎么一回事?”

    吴用说道“回寨主,我们山上一切都还正常,那宋江正是看到了我梁山日益壮大,大概是觉得日后必当牵连到他,所以连夜出走,走之前,晁盖还去劝阻过他,我让公孙先生一路跟过去的,听公孙先生说,宋江是死也不愿意上梁山。”

    姜德笑道“那是,上梁山当贼寇和他的理想差距也太大了些,这样也好,也许他会帮上我们什么忙也不一定,多派探子打听青州消息,我会在山上待一段时间,走,我们去找许先生、朱先生,再叫上公孙先生,对了,还有萧让,我此次西行南游,看到了不少东西,也有了不少想法,我们一起议一议。”

    ——

    众人到齐坐下后,姜德正想说话,门口就传来敲门声。

    “报!青州急报!”

    姜德嗯了一声说道“进来吧。”

    一个黑衣汉子走了进来,见到姜德立刻拱手道“谛听营编号238见过主公,青州发生大变,这是急件。”

    许贯忠上前接过后,打开一看,上面都是乱七八糟的话语和数字,便点点头,拿到后面好一会儿后,许贯忠拿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递给姜德说道“主公,这是译文。”

    姜德接过看了看,笑道“我们的宋押司这次去青州还真的是去对了,你们看看,这才多久时间,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成就。”

    几人接过传递看了看,朱武点头说道“往日都听主公说起此人,现在看来还真的不简单,青州三山短短时间里被平定了两座,而且几乎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此人真的做大,日后也许会成为我等大敌啊。”

    这些人当中,吴用对宋江是最熟悉的,便说道“宋江此人和我是同乡,我对其较为了解,此人平日里喜爱结交豪杰,心里却是一心想当官封侯,昔日也是在郓城县看到我们梁山开始做大,害怕被我等连累,才连夜逃奔青州的。

    这人要说文攻武略,却是不多,但对人心的把握和权术利用,却是此中高手啊。”

    公孙胜一甩拂尘,念道“无上道尊,主公勿忧,我对那慕容彦达有所耳闻,此人乃是一个无甚本事的人,而且他身边还小人环绕,据说有一师爷,姓刘名高,最为贪财。

    此时宋江在青州屡立奇功,恐怕已经招人妒忌,我预计只要有人使坏,在青州只有花荣等人辅佐的宋江必定会被一把拿下。

    而且青州的山贼的存在和地方上的一些权势人物都有关联,他如此作为,不日就有大祸!”

    姜德摸了摸下巴说道“说的有理啊,238,你先下去吃些酒肉,休息一日,拿上十贯铜钱奖资,再回青州打探,如有变化,速速来报!”

    那人拱拱手,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姜德又对吴用说道“谛听营毕竟不是梁山人马,吴先生还是要和戴宗等人尽快再拉起一只情报人马出来,毕竟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吴用应了一声,姜德继续说道“我在西北、川蜀、江南等地游历数月,看到各地贪官污吏横行,文恬武嬉,但民心依旧思定,并未到大举之时,所以近年我等战略依旧不变,多招兵马,多积粮草,如无巨变,便不大举。”

    许贯忠点头说道“主公的判断和我是一致的,我等先期的发展依旧应该在海外。”

    姜德叹道“说起海外扩地,我只担心我们的军士无法理解啊,毕竟故土难离,此时并非汉唐,百年多来,我大宋军队从来没有远征异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