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德看着抽出望远镜,站在马背上一看,差点吓得掉了下来,只见上千重骑正向自己这边冲来,那可是上千的重骑,而自己这边的大军已经在冲杀中失去了原来严整的阵型,要是被冲杀进来,刚刚的小胜马上就会变成大败。

    “快撤军!撤军!!让秦团长断后!!”

    正陷入困境的呼延灼先是听到金锣声大作,然后就感觉到四周压力一减,正疑惑着,看到彭玘催马赶了过来,一脸喜色的说道“将军,我军援兵到了!”

    呼延灼问道“何处援军?”

    “是将军部下的重骑,一员小将带着上千骑赶了过来,那小将当真了不得,下官亲眼看到起击杀四五员梁山贼骑!”

    呼延灼哦了一声,喜道“我军中还有如此虎将?待会倒是要瞧瞧,先竖起大旗,聚拢众军,缓缓而退,待回到大营,再说其他。”

    两军从清晨厮杀到了中午,两军各自退军,清点伤亡,救治伤员,姜德走在伤兵营中,和伤兵说着话,有高度酒精消毒和后世简单的外科知识,虽然无法做到伤兵全活,但也大大增加了生存率,就是没有破伤风这点让姜德一直有些头疼,你可别想着两军交战的兵刃都是干干净净的。那可都是铁质兵刃,有点铁锈对于一些保管兵刃不严格的军队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而承平百年的宋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怎么样?这一仗打的怕不怕啊?”姜德看着面前的伤员,发现是被马踩断了腿,知道不是长枪手就是金枪营的,这些人面对重骑的冲击,是整场战役中压力最大的,因此姜德坐到他旁边问了起来。

    “回寨主。。。”大概是第一次和姜德说话,这伤兵有些激动,还想坐起来,姜德急忙按住了他,说道“你很虚弱,慢慢说就好。”

    伤兵点点头道“开始是很怕,那骑兵冲过来的时候,我就感觉他们像一座山,但后来打起来,也就不怕了,他们也会被刺死,战马也会被我们搁倒在地,我脑子里就剩下杀死他们一个念头了。”

    姜德点头笑道“好,好好养伤,不要害怕,山上不会对你们弃而不顾的。”

    “哎!多谢寨主!”

    姜德站起来,朱武走了过来说道“寨主,数据都统计出来了,要不要召集众将?”

    “去大帐!”

    大帐之中,众将正说着话,朱武率先进来喊道“寨主到!”

    众将分列两边,姜德来到主位,看着众多头领没有一个损伤,点头喜道“此战我军虽未获全胜,但也算是小胜,呼延灼此战之后必定不敢小看我梁山!”

    “就是,他那先锋都被我们拿了呢!”牛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功劳一样,满大帐的吆喝着,众人看他这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嗯,黑牛此战功劳不小,不过我想先说说敌我两军损失,朱武!”

    朱武拿出册子说道“此战我军阵亡一千五百人,重伤三百余人,轻伤一千四百余人,战损接近了三成。。。。”

    说着,朱武看向徐宁道“此战我军损失主要都是被呼延军的重骑兵所伤,尤其是挡住敌军的金枪团以及各部抽调出来的长枪手,损失都不小啊。”

    徐宁的脸上有些哀伤,那都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兵,此战为了抵御重骑兵,光阵亡的就有小两百人,受伤的也有三百多号,可以说,整个团几乎躺了一半,要是再来一次,他可不敢说还能挡得住那重骑兵的冲击。

    “不过敌军损失更大,虽然不知道敌军具体伤亡人数,但光我军招降俘获的就有一千四百多人,相信其最终伤亡人数不会小于五千之数。”

    朱武收起册子,站到了一边,姜德问道“我们留下了他们多数重骑兵?”

    朱武回道“根据战场打扫,不下五百骑!”

    五百骑,姜德一点都没觉得高兴,反而觉得心疼,这可是呼延灼不知道练了多久的重骑兵啊,在姜德眼中,已经是半个梁山的家产了,就这样报销了,也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才能补回来。

    “牛皋,你抓的那将呢?带上来!”姜德对牛皋说道,牛皋应了一声,出去说了几句,没一会儿,一将被带了上来,只见这将依旧穿着战甲,神情狼狈,姜德在阵前见过此人,走下来,抽出腰间匕首,韩滔看着姜德拿着匕首走下来,闭着眼睛,伸直了脖子喊道“祸国奸贼,要杀就杀,我韩滔绝不皱一下眉头!”

    “噗呲!”韩滔等待的剧痛没有降临,反而感到一轻,睁开眼看到姜德把匕首插了回去,而自己身上绑着的绳子已经被割断了。

    “韩将军,久闻你百胜将大名,今日得见,当是幸事,可愿意待会和我等共食一鼎?”姜德笑着说道,韩滔看着姜德虽然带着面具,却语句真诚,不由心生感动,但还是低头说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寨主不杀之恩已是大德,只求一囚室安身即可。”

    姜德拉着韩滔道“我在军前看到韩将军的陈州兵甚为骁勇,只是因为此战你我两方心态不同,故而你军小败,非你之罪也,现还有上千的陈州兵在我寨之中,不知道韩将军可愿继续率领你的那些兄弟?”

    这是要招降?韩滔有些犹豫,他还有家眷在地方,他要是从了梁山,那家眷该怎么办?

第三百五十七章 姜子君打姜信之???() 
姜德看着韩滔有些犹豫不决,笑道“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将军可自行在我寨中行走,只要不去一些禁地即可,来,请将军坐在一旁休息,我等继续说说军事。”

    说着,姜德拉着韩滔的手,让他坐在一旁的位置上,韩滔一时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姜德也不管他,回到主位继续说道“此战呼延灼损兵折将,必定也是急需修整的,但我等不可以给他们修整的机会。

    这里是梁山,是我们的主战场,这附近的所有乡镇都有我们的眼睛,此次我等之所以能防备住呼延灼的重骑,也是多亏了附近的乡亲们。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让呼延灼陷入到我们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

    看着下面一脸不解的表情,姜德咳嗽了一下,然后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袭扰呼延灼的军马,他的骑兵损失了不少,而且又是重骑兵,追不上我们的骑兵,黄信,此次袭扰战你主持,务必要打的他不敢有百人以下的部队出寨!”

    骑兵虽然是秦明总管,但姜德实在不放心秦明的性子,而黄信本是秦明的徒弟,将骑兵借给黄信,秦明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故而如此安排。

    韩滔见姜德居然如此不避着自己,心中感动,只是想着家人,而且也不觉得梁山有什么前途,故而依旧不肯言降,让姜德好是郁闷,不时摸摸自己的脸,难道自己真的和宋江的魅力差了那么多?怎么宋江一说自己名字,到处都是倒头就降的,到了自己,收个人就这样难呢

    ——呼延灼军大寨

    “好厉害的梁山贼啊”呼延灼看着伤亡的名单,不由叹道“没想到韩将军居然也陷于阵中了。”

    呼延通一边接受旁边医者的包扎一边赞同的说道“我本以为依靠我那三千重骑,天下哪里都可去得,却没想到居然打不穿这些梁山贼人的防线,反而陷入他们的阵中,幸有小将军在啊,否则我军危矣!”

    呼延灼一脸满意的看着在一边的一个小将,小将长相清秀,连胡须都没有长出多少,腰间也是双鞭。

    呼延灼又咳嗽一声道“呼延钰,你可知罪?”

    呼延钰本来还在得意,一听呼延灼这样说,顿时心中一苦,拜道“末将知罪!”

    “你所犯何罪啊?”

    “末将违背军令前来,便是大罪!”

    “原来你还知道!我命你在汝宁府待着,你却瞒着我隐在军中,要不是此战看你有功,就凭你此等行事,就可斩了你!”呼延灼吹着胡须,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说道。

    “将军息怒,小将军也是立功心切罢了。”旁边的王书记劝道,众人也知道呼延灼这是在做戏,也跟着劝了几句,呼延灼这才作罢。

    原来这呼延钰是呼延灼的独子,此时不过十七八岁,使得双鞭,用得硬弓,武艺不凡,和呼延灼不一样的是,此子还有些采,因此呼延灼更希望他能弃武从,甚至把呼延钰送到叔父呼延庆那里学习。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呼延钰却一心想在马上取功名,呼延灼又见他的确在武事上有天赋,便作罢了。

    “将军,我军此战损失不小,恐怕要修整一段时间,才能再战了还有将士抚恤,要是不能快点下来,军心恐怕不稳啊。”彭玘拱手说道。

    呼延灼点点头,的确,他带来的军士都不是本地人,并没有因为梁山贼而愿意死战的意志,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要是粮饷抚恤不能快点下来,即使以自己的威信,也最多能支撑一个月,将士就要哗变。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最大的区别便是精神上不知道为谁打仗,在古代军士心中,很少能有国家的概念,更多的是食君之禄,为君效忠,故而如果没有了禄,那对不起了,叛国叛军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古代军队才能做到不为钱财打仗,而呼延灼所带的部队,恰恰不再这些军队之中。

    想想后世的明军就知道了,要是没有开拔费,就是京城也敢不守给你看!

    呼延灼当下让书记官写下战报,急报给朝廷要援。

    ——开封

    蔡京在朝堂上听着新的任命,恨恨的看着前面正兴高采烈拜谢之人,郑居中被任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而刘正夫被任为少宰,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是和他对付的。

    尤其是这个郑居中,蔡京可是知道他之所以上位,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不停的上书说自己的不是,什么不恤民力,大兴土木,擅改法度使得天下无所适从,简直把他蔡太师说的是天下第一奸臣一般,他还记得,上一个被这样说的,还是王荆公吧。

    蔡京偷偷的抬起头看向上面的官家,他已经连续上书三次要求告老了,全部被打了回来,甚至还给看自己一月只许上两朝的恩宠,好像在告诉天下人,他赵佶离不开蔡京一般。

    官家毕竟是官家啊,无论怎么爱玩闹,能把大宋天下坐几十年而权柄在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手腕。

    赵佶看了看下面各个脸色不对的百官,心中暗自得意,不断打拉百官,可是为君之道啊。

    朝散后,蔡京发现原来时常围绕自己的不少人,都去恭贺郑居中和刘正夫去了,不由笑了笑,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习惯了,却是不再在乎。

    正走着呢,蔡京突然听到前面一阵骚乱,然后就看到两个内官扶着一个军士一路往里跑,不由皱眉暗道“这是哪里来的紧急军情?”

    周围的百官也不由议论纷纷,待在了原地,想看看官家会不会重新召集百官论事。

    自古以来,军情如火,那些带着紧急军情快马加鞭回朝却要在宫外等待召唤的事情,除了绝世昏君之外,就是那些后世的编剧胡乱编的。

    赵佶当然是昏君中的典范人物,但前世的制度依旧在,因此倒是没人会阻拦,最少现在还没有

    “宣郑居中、刘正夫进宫面圣!!”一个内官大声的喊道,郑居中和刘正夫对视一笑,又嘲弄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蔡京,抖了抖衣冠,便重新进宫去了。

    蔡京不屑的笑了笑,轻轻咳嗽了一下,然后慢慢的往宫外走去。

    ——

    “你们二人对此事如何看啊?”赵佶又穿起了道袍,对下面的二人问道。

    郑居中和刘正夫对视了一眼,郑居中把战报还给旁边的梁师成,然后拱手说道“回官家,微臣以为,梁山贼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强大,呼延将军这是轻敌所故,应当一边给予抚恤,一边严词警告,另外还要再备大军为援军才为上策。”

    刘正夫也点头说道“官家,呼延将军虽为将门之后,但毕竟只是武将,只知沙场厮杀,官家最好为其选一谋主。”

    郑居中看了刘正夫一眼,二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已然有了默契。

    既然已经按照约定被运作到了太宰和少宰之位,也该对那些人有所回报了。

    “谋主你等可有人选?”赵佶问道。

    郑居中拜道“臣曾闻一人,天生奇才,可二八唱名于京城,武能十四杀贼于荒野,更有百般机谋,鬼神莫测,如此人愿意为官家效力,梁山贼指日可灭!”

    “哦?还有这样的人物?”赵佶好奇的问道“是何人啊?”

    郑居中眼中挣扎了一下,最后寒光内敛的说道“此人便是新科进士,内黄姜德姜子君!”

    姜德?姜子君?

    赵佶有些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郑居中会推荐姜德,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