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呢?

    姜德等鸟羽和藤原忠实退下,留下丰臣秀吉,丰臣秀吉还没有从激动的心情中走出来,姜德笑着问道“怎么?很激动吗?”

    丰臣秀吉狠狠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小人只怕做的不好。”

    “有竹中、安倍等人帮你,你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何况我还会从宋国调人来。”姜德问道“现在我问问你,如果有贵族不满我等的土改政策,起兵造反,你会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逆臣,自然是剿灭!”

    “如果有人抗拒交税呢?”

    “杀!”

    “如果有人贪图富贵,让你黄袍加身,希望你能赶走我们这些宋人呢?”

    空气仿佛一下子被冻结了,丰臣秀吉背上啪的一下炸出一身冷汗,他晃荡一声跪下不断磕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姜德没有让他起来,而是继续说道“我们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来就是一个武夫,被当时的柴荣抬举才成为大将,他一开始也没想怎么样,但下面的人贪图富贵,他又能如何呢。”

    丰臣秀吉大口喘着气,然后道“请大人救我!”

    安静了一会,丰臣秀吉才听到姜德的声音。

    “出身贫寒的你,最了解百姓疾苦,这是我用你的原因,你日后只管行政就好,等会你把你手中的所有情报人员全部交给竹中,只要你忠心于我,我自然保你富贵一生。”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丰臣秀吉连连称是,姜德又劝慰了几句,让他下去。

    幕府将军制度很快被姜德公布了出来,同时被公布的还有关白府搬迁的消息,新的倭国体系正在快速建立,关东各地在得到白河自尽的消息后,很少有起兵抵抗的,即使有,也很快被镇压住了。

    到了十月,倭国大体平定,土改、税改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姜德将各地倭军重新定编,原来的武士也大都被招募入伍,这些倭军被分为六师,各一万人,六个师的主官分别为真田幸村、毛利胜永、坂部平太、源为义、平正盛、姜泰信,这七个人都直接向姜德负责。

    另外设立四个警卫师,主要负责守卫各地城池,清缴土匪路霸,基本相当于武警。

    这四个警卫师的负责人分别是安倍泰清,平忠盛,摄津提神,大友道雪,其中大友道雪原来是一个国守,是得到姜德命令后第一个抵达平安京的关东国守,姜德为了奖励他,不仅仅没有降低他的职位,还给了他这个一个师的兵权。

    倭国十万兵的编制,但要填满并且将装备、训练都达到平阴军的水平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行政方面,由竹中、安倍等人负责,同时准备进行第一次倭国科举,好提拔大量官员。

    建立幕府将军府,由丰臣秀吉担任幕府将军,全面负责军政事宜,但对军队没有指挥权,只是负责军队的供养。

    另设立直属于姜德的谛听营,担任倭国谛听营营长的是丰臣秀吉原来人马中最为优秀的一人,姜德出于恶趣味,特赐名猿飞佐助。

    一直没有被倭国拿下的北海道,也被姜德从枯叶岛两路出兵占据了,日后的日本全境基本被姜德全部占据,自此,姜德所占据的土地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过千万。

    在和玉藻经过一场大战后,姜德舒缓的躺在床上,玉藻温柔的不断用舌头清理姜德每一处肌肤,姜德闭上眼睛,进入自己久未进入的系统,准备下一步发展。

    。

第四百四十四章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打开系统,姜德先是看了一眼积分。

    姜德的积分此时正在飞快的增长,倭国虽然名义上全部归降,但真正要想占据却还要不少时间,这些增长的积分就是真正被姜德掌控土地和人口带来的积分。

    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千万的人口,虽然当中还有不少并未真正的被纳入姜德的统治,土地上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也有不少,但大部分还是被计算为可得积分的范畴中。

    姜德不断的浏览可兑换的商品,现在姜德的积分已经超过了一千万,积分级别到达荣耀黄金,很多原来被封锁的物资都被解开了,最让姜德心动的是,其中一类解开的大类是书籍。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姜德从未如此信任此句话。

    “那么该选择什么呢。”

    十九世纪之后的几百年,是人类科技爆炸发展的几百年,从宇宙出现到姜德离开的时候,都从未有过如此快速的科技发展,这期间,人类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杰,这些人杰们纷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记载在书本中,以便让后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好在科技道路上爬的更高。

    姜德现在可以翻阅历史上1910年之前的所有书籍,当然了,这些书籍的价值也都极高。

    例如姜德面前的这本《电学实验研究》,这是法拉利在十九世纪中叶写的著作,里面有大量对电学的解释,这一本就要花费姜德一百万积分。

    嗯我果然还是个穷人,姜德无奈的自嘲道。

    书籍兑换中,越是有跨越式发展的科学类书籍,需要的积分越多,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积分需要的反而要少。

    想想也是正常,很多哲学思想,姜德自己也了解一些。

    “太贵了而且农业书太少了。”

    姜德有些苦恼的翻阅着书籍,农业科技主要在几方面,一个是化肥,一个是杂交,一个是基因工程,其中科技含量最低的其实是杂交,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效果最好的是化肥,但化肥可真的不好做。

    要严格的说,历史上第一种化肥是1828年德国发明的尿素,但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尿素的作用,使得第一个本使用的化肥是1838年英国发明的磷肥。

    浮现在姜德面前的便是这两种化肥的制作方法,每一本所需的积分都是八十万点。

    姜德有些紧张,他最怕的不是花积分,而是浪费积分。

    谁知道这本书里记载的东西,以宋代的科技能力能不能生产出来。

    就像姜德知道燃油机是好东西,但就以现在蒸汽机都没搞定的科技能力,直接上马燃油机,你咋不上马核动力呢。

    之所以把科技发展叫做科技树,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是需要很多其他科技能力达标为基础条件的。

    但如果有这两本书,真的能生产出尿素和磷肥,粮食的产量就会有一个飞跃提高,有粮食在手,姜德就可以依靠这些粮食,活活的砸下整个地球。

    “兑换!”

    姜德最后还是选择了弗里德里希·维勒的《论尿素的人工制成》

    八十万积分灰飞烟灭,一卷薄薄的书籍出现在了姜德的手中。

    姜德举起自己的手,正在服侍姜德的玉藻奇怪的看着姜德手里的书,不明白这样美好的时刻,姜德为什么会拿起一本书。

    “没事,你继续。”姜德按下玉藻的脑袋,一边享受玉藻的服侍,一边翻看了起来。

    书很薄,这其实是一篇论文,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尿素的人工合成的方法。

    其实说这个方法简单也简单,不过是将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就好。

    好了,下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这氰酸和氨水是什么东西。

    姜德敲了敲脑袋,拼命的回忆自己那贫瘠的化学知识。

    氨水好像和尿液有些关系,那氰酸又是什么东西?

    姜德最后长叹了口气,玉藻连忙问道“主人,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

    咳咳,不许任何人质疑平阴侯大人的性趣。

    “没,你做的很好,累了吧?累了就休息一会。”姜德拉着玉藻躺在自己的胸口,玉藻那两团柔软让姜德的小兄弟又不禁有了些反应。

    氨水什么的,姜德实在是做不出来,一咬牙,干脆再兑换了一本《论磷肥的人工制成》

    这一看,姜德顿时两眼冒光了。

    和尿素不一样,磷肥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酸法磷肥,一般系用硫酸、硝酸、盐酸或磷酸分解磷矿石而制成的磷肥或复合肥料。还有一种是热法磷肥,在高温下加入硅石、白云石、焦炭等或不加入其他配料分解磷矿石而制成的磷肥。

    这两种可都不难啊,硫酸、硝酸什么的,梁山已经实验成功了,至于那几种矿石在一起加热的热法,更是简单。

    “终于可以有化肥了。”姜德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边,开始继续翻看系统中的其他书籍。

    “工业要走的路实在是太多了,再看看其他的东西吧。”

    氪金这条路一旦走了,那么就是一条不归路。

    第二天,姜德黑着眼圈,拿着几本书走出了房间,看着姜德休息不好的样子,花雕责怪的对玉藻说道“玉藻妹子,我知道你爱侯爷,但也要克制一下,你看侯爷那眼圈黑的。”

    玉藻无比的委屈的憋着嘴巴说道“花雕姐姐,昨晚昨晚侯爷看了一夜的书,你信么?”

    花雕愣了一下,摇摇头道“你说我信不信?”

    玉藻跺脚道“我也不信啊,昨夜侯爷也不知道从哪里不断的找到书,然后念念叨叨的,就这样一晚上了。”

    不说花雕和玉藻在这边窃窃私语,姜德在大殿中召集了许贯忠等人议事。

    倭国大体已定,接下来就是让倭国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了。

    “侯爷,按照侯爷的指点,吾等已经在倭国各地探勘,的确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矿,现在已经将那些地方控制起来,并且召集当地民众,准备开采。”许贯忠首先给了姜德一个好消息,倭国的银矿多是后世众所周知的,姜德在基本控制倭国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矿产给挖出来。

    “很好,这些金银矿日后将成为我军的军费来源,一定要加大采集,幕府这边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不得懈怠!”姜德对边上的丰臣秀吉说道。

    丰臣秀吉跪坐在一边,低头道“请大人放心,倭国上下必然为大人效死!”

    “死可不行,要是死了,谁能为我效力呢。”姜德笑着说完,又道“倭国人多地狭,虽然我等已经准备轻徭薄赋,但要想让百姓吃得饱,吃的好,却不仅仅是减少赋税就可以做到的,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田地的产量。”

    说着,姜德对丰臣秀吉问道“幕府现在想到了什么提高田地产量的方法吗?”

    丰臣秀吉先是磕了个头,然后说道“回大人的话,多亏了许大人带来的各位先生,我们已经准备将各种农具推广下去,想来明年各地农业都会丰收。”

    “工具自然重要,但肥料也很重要。”姜德说道“我曾经得到过一个方子,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待会找几个有过冶炼、炼丹经验的人来,一起试一试这个方子。”

    许贯忠皱眉道“侯爷,农乃国之大事,可不能儿戏啊。”

    “许先生放心,此法必然有效!”姜德胸有成竹的说道“另外我还有一冶炼之法,军械之法,准备在高丽试验。”

    丰臣秀吉急道“大人,请恕在下无礼,不知道高丽是否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二法必须在那里才能试验?”

    姜德摇摇头道“这倒也不是。”

    丰臣秀吉便道“那必然是大人还不够信任倭人了,如果可以的话,请大人把这些新法都在倭国试验吧!”

    姜德皱眉眯眼的问道“怎么?难道我在哪里试验我的新法,还要听你的不成?”

    丰臣秀吉吓得连滚带爬的来到中间,不断的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好了!起来吧!”姜德哼了一声道“我做事自然有我的考量,你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

    丰臣秀吉跪在地上不敢说话,姜德停了一会才说道“倭国的矿产种类虽然多,但产量却不高,而高丽却不然,你可明白?”

    丰臣秀吉不敢再说,只是磕头,他其实心中已经后悔了,之前竹中等人劝他要在姜德面前多多表现,这才有了今天的一幕。

    “好了,接下来,倭国的政策是一手抓新农业,一手抓矿业,另外还要兼顾海船的打造,吴家会派大匠进驻摄津,倭国的林木众多,要利用起来!”

    “是!”

    姜德在倭国试验的新农业,其实就是使用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磷肥的各种矿物在倭国都能找到,使用热法生产出来的磷肥,很快就在平安京附近的农田上试用了,而没有使用新化肥的地方也学习中原使用新式农具和耕种技术,同时由于中央高度集权,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成为了可能,倭国呈现出一片大生产的气氛。

    与此同时的黄山光明顶上,却是另外一股气氛。

    本来叫做搁船尖的地方,此时已经被方腊更名为光明顶,并且在这里屯兵冶铁,制甲修兵,还建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