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其实此时的三口镇也已经是强弩之末,虽然三口镇有很多守城军械,但一旦肉搏,缺乏战斗经验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自从金兵开始登上城头后,面对那些重甲金兵,三口镇往往要付出三到五倍的人命才能杀死这些金兵,要不是完颜宗弼经验不足,三口镇又动不动使用火油阻拦后续的金兵,三口镇早已被拿下了。

    完颜宗弼吸了口气,问道“哈迷蚩,是你让二殿下下令的?”

    哈迷蚩拜道“殿下,内黄不过一隅之地,我军背后还有数座宋城在坚守,如我军久顿,宋军四处连接,我军就要陷入腹背受敌之危了。”

    完颜宗弼闭目思考了一下,站起来对哈迷蚩拜道“要不是有先生,我险些误了大事,还请先生日后多多进言,保我大金永昌!”

    哈迷蚩急忙扶着完颜宗弼起来,二人四目相对,惺惺相惜。

    等完颜宗弼带军回到大名府,才知道大名府军居然夜袭了大寨,不禁感叹宋军并非无人,只是君昏臣慵罢了。

    进入大寨,完颜宗弼看到一个汉人官员正在账外求见,不由问道“你是何人啊?”

    那人见到完颜宗弼拜道“见过四殿下,在下武汉英。”

    完颜宗弼拍着脑袋道“我想起来了,你是原来宋人的官,叫什么监督?”

    武汉英道“正是下官,不过下官原来的官职是都监。”

    “四弟来了?进来吧。”完颜宗望在里面喊道,武汉英低着头躲到一边,完颜宗弼拉着他说道“一起进去就是。”

    武汉英慌乱的被拉着进了大帐,完颜宗望看着完颜宗弼和武汉英还有后面跟着的哈迷蚩,问道“武汉英,你进来做什么?”

    武汉英拜道“特来进言!”

    完颜宗望问道“你要进何言?”

    武汉英回道“大帅,我军南下以来,即使是我这从军之人也不明白大金用兵之意,何况中国百姓臣民,这也是为何诸城不敢降的缘故,还请殿下派人四处张贴告示,广告国意,下官愿四处联系旧部,当可使宋人纷纷来投!”

    完颜宗弼拍掌道“正是如此啊,大帅,小将此次出战不力,想来是因为当地军民不知道吾等之意,以为吾等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故而死战,如告知其吾等不但不会杀他们,还会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如何还会为宋国皇帝效死呢?”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言之有理,那武汉英,此事就由你去办。”

    武汉英称谢退下,完颜宗望再对完颜宗弼说道“我军已在大名府耽误太久,不可再待了,吾准备继续南下开封,此处就由你看守,不能让大名府兵马坏了我军大事。”

    说着,完颜宗望又招来一宋人,将其介绍给完颜宗弼,完颜宗弼听其身份,大喜道“大帅,既然城中已有内应,为何不里应外合,拿下大名府?”

    完颜宗望摇头道“不可,那人已经不再掌握军权,而且我军目标当是开封,四弟,你日后带军务必要坚守自己的目的,不可轻易改变,否则很容易被小利所诱惑导致大局败溃。”

    完颜宗弼点头称是,完颜宗望便让其来到位前,细细叮嘱。

    ——开封

    李纲接到了姜德的书信,想着如果没有王命,姜德的确不好出兵,便再次找到赵桓希望赵桓下令。

    大殿内,赵桓此时正和耿南仲议事。

    原来那日陈东回去后,就联合了太学院学子联名上书,赵桓其实对蔡京等人也久有怨恨,但蔡京、童贯等人都紧随着赵佶南下了,要他下令去追杀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况赵佶还在呢。

    但王黼却是在开封,王黼多次想让赵楷代替赵桓,赵桓深为怨恨,想借机除掉,又担心议论纷纷,故而早耿南仲商议。

    耿南仲也对王黼有怨气,便出主意道“开封府府尹聂山和王黼有怨,可令其送王黼,再以暗示,必能除之!”

    赵桓暗暗点头,刚刚答应,就听到李纲求见,和耿南仲对视一眼,耿南仲趁机上眼药道“官家,陈东等人先上书给李纲,再上书给官家,可见其今日的声势,官家将全城兵马托付与他,虽是为抗击金国,却也要考虑制衡之道啊。”

    赵桓心中点头,但还是说道“此言不可在外言语,来人,让李纲进殿。”

    李纲入殿后,将姜德之事说了出来,赵桓刚刚被上了眼药,听闻李纲又要请外军,便问道“如今西军将至,平阴军一直以来桀骜不驯...这...”

    李纲急道“官家,正是因为朝廷和平阴军久有误会,才当邀其勤王,金军来势汹汹,多一军,开封便多一分安全啊,何况此次平阴侯亲自写信请战,如不答应,恐自此离心了。”

    赵桓奇道“姜信之写信了?我为何不知?”

    李纲才知多言了,哎哎的道“给朝廷的正式奏折,恐怕还在路上吧。”

    耿南仲哼道“看来天下将帅,此时只知李相公,不知朝廷了。”

    李纲怒视道“耿大人此言何意!”

    赵桓急忙打岔道“勿要如此,既然李大人觉得无碍,就令平阴军也来勤王吧。”

    李纲急忙称谢离去,耿南仲担忧的道“官家难道还嫌这李纲不够狂妄吗?平阴军本就是一群反贼,和董卓无异啊!”

    赵桓不开心的问道“枢密使是觉得朕是少帝吗?”

    耿南仲连称不敢。

    赵桓眯着眼睛,他心中自有打算,如西军入京后,开封就将西军一家独大,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引来平阴军,自有制衡之意,何况李纲性格刚正,只要他略施手段,不信西军能和李纲一条心。

    从某种程度来说,赵桓还真的是赵佶的儿子,这帝王手段是信手拈来。

    ——梁山

    姜德将李纲的书信放在桌上,站了起来,聚义厅内,众将云集,姜德大声喝道“金国无故兴兵南下,天下百姓有倒悬之势,我梁山自起兵起便聚义兵,救百姓,此时不出兵,又待何为?传我军令!”

    “哗啦啦!”左文右武数十号人齐刷刷站了起来。

    “董平何在!”

    “末将在!”

    “你率骑兵两千为先锋,限你两日内到宛亭,并控制沿途要隘渡口!”姜德大声喝道。

    “末将领命!”

    “徐宁何在?”

    “末将在!”徐宁出列道。

    “你率两千精锐步兵,紧随董平,我限你三日到达宛亭,待你二队集合于宛亭后,立刻出兵过东明抢占牟驼岗,徐宁你是开封人,应该知道牟驼岗的重要性,你们四千人只要守住两日即可,我大部必到!”

    徐宁拱手道“末将听命!”

    “卢俊义!李应!”姜德又喝道。

    卢俊义二人出列道“末将在!”

    “大名府有岳飞等兄弟在坚守,不得不救,何况大名府还是内黄屏障,卢俊义,我命你带唐斌前往救援,另外我再让李应、史进二人助你,两个师两万人加上大名府本来就有的守军,应该足以击穿守在大名府下的金兵了。”

    “遵令!”

    “成闵、魏定国、单廷珪、武松、石秀、鲁智深、秦明!”

    “末将在!”哗啦啦站起来一大片将领齐声喝道。

    “你等各带兵马,随我出战!”姜德挥手喝道。

    “遵令!”众将齐喝。

    “其余将领,各守本寨,等待我的将令!另护卫舰队做好后勤运输,不得有误!”

    “听令!”

    ——开封

    开封的气氛此时比前些时候要放松了一些,黄河有大军守卫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西军的援军到了。

    开封城门大开,李纲站在城门口,一大队兵马从远处出现,人吼马嘶,一股悍勇之气冲天而来。

    “来了!”李纲拍掌笑道。

    只见这只兵马,为首一员老将手持大刀,背后一杆大旗,上书一个种字,后面跟着几员大将,各树旗号,有折,有姚,均是西军将门,再看兵马,骑兵居多,足有数万,浩浩荡荡,如同蟠龙。一眼看去足有数万。

    那老将见开封城门下有几员文官,急忙下马,牵马而行,李纲也迎了上去。

    “下官李纲,见过老种相公!”李纲早就仰慕钟师道,当先拜下,钟师道心中感动,也拜下道“末将钟师道,见过李大人。”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李纲指着西军道“有如此兵马,开封无忧矣,还请诸位和我去见官家,官家已经在宫中等候多时了。”

    二人走在最前面,后面西军大将姚平仲、折彦质等紧随左右。

    “将军此次带来了多少兵马?”李纲见左右无人,低声问道。

    钟师道也低声回道“实不过一万,不过多打旌旗罢了。”

    李纲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钟师道抚须道“金兵突至,此战对金军是再快,对我军便是再慢,想来各路勤王兵马都已快到,金兵犹豫一日,我军胜算便增加一分。

    我已经在各地张贴告示,说我带了西军百万前来勤王,想那完颜宗望恐怕得知后也要犹豫数日不敢进兵了。”

    李纲赞道“老将军还未至便已知胜机,彩也!”

    众人入宫,赵桓早已等待多时,诸多大臣分列左右,李纲带着钟师道等人朝拜过后,赵桓立刻问道“老将军此次带来了多少兵马?”

    钟师道看了一眼李纲,大声说道“末将此次共带大军十万,先头部队一万已经进城,后续兵马不日就到。”

    众人顿时大喜,一片吐气之声,李纲不由高看了钟师道一眼,知道他这是在安满朝的心,这时,一个内官急急忙忙进来报道“启奏官家,原燕山府都监武汉英宫外求见!”

    “什么?武汉英回来了?”赵桓一惊,看向边上的耿南仲,耿南仲出列道“武汉英必是从金军中来,正好招来得知金军虚实。”

    赵桓点点头,让人带武汉英进宫,不久,武汉英进殿拜道“罪臣武汉英拜见官家。”

    “武汉英!听闻你已经受了金国官位,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官家?”吴敏第一个出列大声喝道。

    武汉英看向赵桓道“罪臣一心为国,燕山府陷落,罪臣不过是效仿朱序罢了。”

    朱序是东晋名将,曾经诈降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暗助晋军,使得前秦大败。

    “那你先说说,金军虚实。”李纲问道。

    武汉英立刻回道“罪臣一直在完颜宗望军中,对金兵虚实知晓七八,此次东路金兵统帅为完颜宗望,自得了燕山府等地降军后,此时拥兵十余万,战将上百员,均为能征善战之兵,悍勇多智之将。”

    众人倒吸了一口气,但又想到如今已有西军十万来援,不由又有了些信心。

    赵桓又道“我已派人去谈和,金国可能答应?”

    李纲吃惊的看向赵桓,赵桓却不看他,武汉英点头道“如能击败金军,谈和自然是可能的。”

    赵桓点头道“这就好,这就好,能谈就好。”

    武汉英又细细说了金兵一路南下的细节,当听闻金军的凶悍时,赵桓等人都深有惧意,钟师道看的暗暗摇头。

    等散了朝会,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到了兵部商议军事部署。

    李纲先介绍道“京城禁军经过我的清点梳理,有可用之兵四万五千,另有各地勤王兵马近十万,城中钱粮军械无数,可给城内一年之用。”

    种师道点头叹道“高俅无能,败坏我禁军啊,我等带来了八千骑兵,但我路上已经写信给马忠、范琼,这二位都是大将,想来不日就到。”

    李纲点头道“如此就好,不知道种相公可有什么破敌之策?”

    钟师道点头道“金军虽有十万,但我勤王兵马已近二十万,我守敌攻,不用惧之,当扼守关隘渡口,待敌军深入后,断绝其运粮后道,以骑兵阻其劫掠,在以重兵逼近其军,坚守不战,步步为营,仿效昔日周亚夫围困七国之战,等其锋锐尽折,便可放其北归,择一地而伏之,可大胜!”

    李纲大喜道“有老将军在,可无忧矣!”

    ——当夜黄河北岸

    何灌和梁方平分别守卫在黄河的南岸和北岸,其中梁方平率军七千在浚州驻扎,守卫北岸,何灌率军一万余,守卫南岸。

    浚州渡口在黄河北岸,此处不仅能够供人下河横渡,更有一座浮桥连接两岸,这是最为重要之地。

    此时的梁方平正在和众人喝酒,一将从大门进来,看着这场景,心中叹了口气,来到中间,对梁方平道“梁大人,我军斥候发现有金兵探马出没,还请大人下令备战吧!”

    梁方平抬眼看了一眼,笑道“原来是宋将军啊,宋将军立功心切,我能理解,不过金兵还在大名府呢,恐怕只是一些山贼吧,宋将军多虑了。”

    这人原来是宋江,宋江在梁方平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