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大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啊,就说道“爹爹这次是去太师府上谈国家大事的,可没法在街上闲走,你们还愿意去吗?”

    “爹爹骗人!今日是太师生日,我们都知道了!”赵福金哼了一声,俏脸上扬,看的赵佶忍不住上前捏了一把,惹得一阵乱叫。

    赵佶松开手,看了看众人说道“好吧,你们这群小滑头啊,都等着我呢,带你们去,都带去!杨戬,我是没办法了,到时候让这群小崽子到太师府大闹去吧!”

    杨戬笑道“官家圣明,相信太师必然是哭笑不得啊。”

    赵佶哼道“就是要他哭笑不得,他要不这样大张旗鼓的,这些猴崽子谁能知道今日我的行踪?”

    ——太师府

    “大哥,这就是太师府啊,好气派啊!”汤怀对穿着一身白色锦衣的姜德说道。

    “可不是嘛,小郎君,这太师府这么老大的房子要花多少钱啊?”牛皋也是目瞪口呆的说道。

    姜德看着面前巍峨的建筑,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只看到一层层秦砖汉瓦,紫柱金梁,极尽奢华之能事。要不是上面挂着太师府的牌子,别人告诉姜德这是皇宫,姜德也会信上三分。

    其实这是姜德只看到了前面的皇宫,对后面的延福宫一无所知,否则必然不会这样大惊小怪,赵佶大修院落的同时,他的这些大臣可一个都没落下,给赵佶运来十车木料,恐怕倒有五六车都被蔡京等人瓜分了去,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诸大臣府邸了。

    “牛皋,今日此处太师府里都是达官贵人,就是外面也有不少公子王孙,你带着兄弟们万万不可造次,只等我的命令行事!”姜德对东张西望的牛皋说道。

    牛皋憋着嘴说道“小郎君就是看俺丑,不愿意带俺,如今还不信俺,俺样貌是没几位郎君俊俏,但这心,可是真真的,绝不会误了小郎君的大事。”

    姜德点点头,对旁边的许贯忠说道“许先生,看时辰也差不多了,我们进去吧。”

    许贯忠摇摇头说道“我看还是晚些好,主公此次前来是要扬名于官场,使得日后官场中人都知道主公和太师的这层关系,如此日后才能百无禁忌,所以还是晚些为好,尤其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还没来呢。”

    岳飞奇道“最重要的人?难道是梁大人?”

    许贯忠微笑道“非也,是一个可以一言定万人生死的人。。。”

    ——太师府内

    “爹爹,女儿祝爹爹长命百岁!”蔡夫人笑着和梁世杰一起对蔡京拜下说道。

    蔡京哎了一声,笑着说道“你这俏丫头,这几日可有欺负我们世杰啊?”

    蔡夫人立刻不干的嗲道“爹爹!乱说什么呢!”

    梁世杰连忙说道“太师,夫人对下官极好,极好的。”

    看着梁世杰这个样子,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蔡京看向梁世杰,满意的点点头,这几年蔡京蛰伏,梁世杰在几方势力的暗中拉拢下没有任何动摇,这让蔡京是极为满意的。

    “我说太师,你这贤女孝婿的,看的我们可是好生羡慕啊,也不体谅一下我们的心情!”伴随这句话的是一句吆喝“高殿帅贺!”

    蔡京看向那人,不是高俅又是哪个,笑着拱手说道“高大人,老夫还没来得及贺你高升呢,今日在朝堂之上,官家可是对你百般夸赞啊,相信我大宋禁军在高大人的手中,一定能成为一只能征善战的大军,届时高大人名留青史,我等也可以沾光一二啊。”

    高俅连忙拱手说道“太师大人这是什么话,要不是有太师大人的一番好话,我高俅哪里有今天。”

第九十三章 蔡京寿宴(二)() 
高俅和蔡京正说着话,蔡夫人四处张望了一会,招手对旁边的小厮问道“可有内黄来的我侄儿姜德到?”

    那小厮摇头说道“却没听到此人唱名。”

    蔡夫人跺脚说道“我这侄儿,好不知事,我三番五次嘱咐,怎么还是晚了?”

    梁世杰在旁边劝道“我看这时间也没到吉时,兴许是路上耽误了吧。”

    蔡夫人看了一眼正在高谈阔论的蔡京说道“我这爹爹最好面子,如真的晚到,却还要你我二人说和一番才是。”

    “妹妹你这是怎么了?”蔡绦走过来问道“看妹妹你的样子,似乎有什么心事啊。”

    蔡夫人连忙拉着蔡绦说道“四哥你来了正好,你可还记得我有一在内黄认得侄儿,便是送那十二生肖的!”

    蔡绦敲了一下脑袋说道“想起来了,爹爹可是对那十二生肖爱不释手呢,怎么了?他可是有什么麻烦?”

    蔡夫人哼道“现在没有,等会就怕有了,这小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到现在也没到,我怕他等会到了爹爹生气!”

    蔡绦笑道“我说什么事情呢,如此小事,无需放在心上,爹爹必然不会为一小子生气。”

    正说着,又有人高唱道“官家到!”

    一声叫,众人惊,蔡京的脸上充满了喜色,众多前来贺寿的大臣却有喜有怨,如同一场大戏。

    只看到杨戬走在前面开路,赵佶笑着走在身后,在赵佶的后面,是十个长相无一不清秀的娃娃,蔡京连忙上前拱手说道“老臣何德何能,小小诞辰,还劳烦官家亲至!”

    赵佶抚须笑道“太师为国为民,劳苦功高,这寿诞一事,朕怎能不来呢?朕今日也匆忙,未带什么寿礼,就赐爱卿千亩良田吧,待他日爱卿年老,也可以依靠这些颐养天年了。”

    蔡京感动的两眼落泪说道“微臣叩谢官家!”

    “爹爹这是作甚?官家爱爹爹才会如此的,说来爹爹年纪也确实大了些,最近看字都有些看不清了吧?”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人从赵佶的队伍中走出来,扶起蔡京说道。

    蔡京一看这人,顿时心中火起,哼了一声,甩开衣袖,说道“蔡攸,你也来了?”

    蔡攸笑道“爹爹的寿诞,孩儿怎么敢不来呢?孩儿听闻爹爹身体一向不好,特带来从北地来的百年雪参为爹爹固本调元呢。”

    赵佶也知道这对父子一向不和,笑道“好啦,好啦,太师啊,蔡攸也是来为你贺寿的,你就消消气吧,你们之间的误会啊,太深啦!”

    太师府外,许贯忠对姜德说道“主公,可以进去了。”

    姜德微微点头,拉着许贯忠说道“许先生,这是我们在东京的第一战,可愿意随我同往?”

    许贯忠笑道“许本自跟随主公,便愿和主公赴刀山火海,何况一酒宴?请!”

    “请!”

    ——太师府

    赵佶劝和蔡京和蔡攸后,便和众亲密大臣说着话,只等酒宴摆下,就在此时,听到一阵唱名。

    “内黄姜德贺!”

    “内黄姜德贺!!”

    “内黄姜德贺!!!”

    赵佶听着有些奇怪,对旁边的杨戬问道“这姜德可是那日你和我说的姜德?”

    杨戬有些拿不准的说道“应该就是此人了,但此子怎么如此失礼?都快开宴了才到?”

    众人齐齐看去,看到一个少年郎走在前面,一个儒生和几个小厮走在后面,众小厮扛着一个一人高的巨物,上面盖着红布,看不清到底是什么,最后跟着的又是几个少年郎,不禁都有几分好奇。

    “三哥,你最博学,你说那红布下会是什么?”赵福金对自己旁边的赵楷问道。

    赵楷皱了思考了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来,旁边最为年长的定王说道“四姐莫要为难三哥了,他才多大,能有什么见识?依我看,恐怕是什么木器。”

    赵楷由于长相清秀,又极为聪明,所以在赵佶的众子中最为得宠,也最为定王赵桓忌惮,只要一有机会,赵桓便会想办法扫赵楷脸面,还小的赵楷虽然还不明白为什么,但也对赵桓心有不服,时常针锋相对。

    赵楷哼道“我却不这么看,此子敢如此晚到,必然有所依仗,我看此物必然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性子柔顺的赵玉盘、赵金奴连忙打岔说别的事情,反而是七岁的赵金罗有些不依不饶的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下个赌注,如谁说的对,东西都归他!”

    赵楷看向赵桓道“你可敢来?”

    赵桓回道“怕你怎地?”说着,就从自己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说道“这是我娘赠给我的玉佩,你该下注何物?”

    赵楷笑道“好,这是爹爹送给我的玉佩,我就下注此物!我说此物必定比金银还贵,价值千金!诸位哥哥,你们来不来,九哥,说你呢!怎么又躲到后面了?”

    赵枢挥挥手有些嘲笑的说道“三哥你干嘛为难九哥,九哥能有什么好东西?”

    赵福金看向赵构,有些可怜他,但也不说话,皇子皇女之间差距很大,赵构的母亲不过是一个宫女,因为在做宫女的时候和郑贵妃交好,结为姐妹,然后由郑贵妃引荐才被赵佶宠幸,即使生下了赵构,也不过位居郡君,直到今年才刚刚升为了婉容,并不得宠,这一不得宠,赏赐也就少了,子以母贵,赵构的母亲不受宠,自然赵构也就不受宠了。

    这群皇子说着话,那边的姜德也上前对蔡京拜道“孩儿姜德见过太师,祝太师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赵佶抚须轻言“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哈哈,好词,好语啊!”

    蔡京眼睛微眯,也不上前,直接说道“你便是内黄的姜德?”

    蔡夫人看到姜德来了,连忙上前对蔡京说道“爹爹,这便是我那侄儿。”

    蔡京嗯了一声,对姜德问道“老夫过寿,你为何晚到?”

    姜德笑道“孩儿本是内黄小子,父母皆不在人间,蒙姨娘不弃,待我如姐如母,今日得知太师过寿,早在数日前便已到达东京,只是为了等寿礼,故而晚了一些。”

第九十四章 蔡京寿宴(三)() 
赵佶走上前,对蔡京说道“太师,我看你这孩儿不错,是个少年英雄,我可是得到消息,你这孩儿刚出内黄,便剿灭了数百山贼,端的了得啊。”

    赵佶一说,顿时众人议论纷纷起来,剿灭数百山贼?这是一个少年郎该做的事情?甚至有人暗中猜测,这大概是有人想拍蔡京马屁,特地给这个少年郎送的功劳吧。”

    蔡京也已经得知此事,对赵佶笑道“官家错赞了,老臣看,这是因为贼寇感官家恩德,故而不战自散的缘故啊。”

    听着蔡京的话,在姜德身后的岳飞等人不禁窃窃私语起来。

    “这个鸟官,我们打生打死,他却说是那皇帝老儿的功劳,这是什么道理?”汤怀低声哼道。

    “休要胡言乱语,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岳飞低声喝道。

    王贵低着头不说话,张显倒是怒视着蔡京,许贯忠看着四人,暗暗点头。

    蔡攸看着姜德,脸上写满了不屑,对赵佶说道“官家,既然此子远道而来,又说带了寿礼,不如一起看看?我也想知道,我爹爹千里之外收到的义孙到底有多么不凡,也看看这寿礼是否值得官家一观。”

    姜德慢慢抬头看去,认真打量在前站着的诸人,无论是年老的蔡京,儒雅的赵佶,挑衅的蔡攸,旁边站着的杨戬还有众多大臣,这是姜德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的权力核心,心中不由的有些激动,自己终于开始了第一步。

    “好哇,那姜德,你便在众人面前扯去红布吧。”赵佶笑着说道。

    姜德施礼道“是!”说着,一挥手,众小厮一起用力,只看到红布慢慢落下,先是一道金光四射,接着众人便感到一阵亮光。

    “这。。这是何物?”

    “从未见过啊!”

    只看到一座奇物,有一人多高,四周是一圈黄金包裹,有祥云朵朵,中间是一块晶莹透明,在灯火下闪闪发光的东西,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姜德上前说道“新唐书有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有此三鉴,太宗终为一代明君,得天下,今日官家有满朝文武,人才济济,都可为鉴,而太师便是陛下众鉴中最为明亮的一面,今日小子从异域耗尽一半家财求得此宝,献给太师,便是希望太师能以此为鉴,日后能和往日一样,辅佐官家,中兴我大宋,大宋一兴,百姓安宁,小子也才可以在内黄小县寻山玩水,快活一生了。”

    “说的好啊!”高俅拍掌笑道“太师,你这孙儿倒是会说话的,官家,正是如此啊,正是因为有太师辅佐,官家圣明,使得我大宋中兴,百姓安宁,我等才可在此欢庆啊。”

    赵佶看着面前的奇物道“姜德,你说此物是镜子?”

    姜德拱手道“正是镜子,此物乃海外奇工巧匠所制,可使人纤毫毕现,如同人眼。”

    赵佶最爱天下奇珍异宝,听得喜道“真有此物,我来看看。”

    说着,赵佶带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