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大明-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汝贞陪着笑,道:“大人,当年朝廷为什么要重开海禁,无非就是为了给沿海创造平和的贸易环境,让那些从事私贩的生意人们转而成为公贩,让那些为了生计而沦为海匪的人回头是岸,如今沿海各省在此惠政之下,显然都大受其利,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商业链条,大人何苦为了区区一纸法令,就让眼下这好不容易形成的海贸系统崩散呢?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啊!”

    张汝贞一片苦心婆心的话,听在朱钦相耳中甚感烦躁,但他知道张汝贞这个左参政,掌管着福建全省的账簿钱粮收支,如今他出言反对,倒不是随便能够呵斥了事的,紧紧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张参政,非是本府想要断绝海贸营生,而是朝廷法度尚在,我等身为天子臣民,岂能置天子谕令、朝廷法度于不顾,如果大明各省官员都如我们一般欺上瞒下、有令不施的话,那么朝廷威严何在?往后朝廷再有明令下发的话,我等还要不要遵从朝廷意思行事?”

    众人见他擎起了大帽子来压人,一时间都默不作声。允许海商自由贸易、私自开放各处港口本就是明文不许之事,一切只不过是在默许之下而为,如今朱钦相竟然要按原则办事,这让他们都感到难以辩驳。

    朱钦相见众人无语,以为他的话在理在心,更是信心大涨,接着说道:“方才张、陆二位所言,本府也不是没有考虑过,都是在担心禁止自由贸易后,府库的税银将会减少大半,海盗更会肆虐无忌。”顿了顿,续道,“这一点正是本府要明告在座各位,既然海税减少,我们可以从其它如商税、农税等稍为增加即可,纵然比不上海税,起码也不会有很大的落差。至于海盗肆虐于陆,这就是为什么本府刚才授予重任给孙副使了,只要孙副使和俞都督精诚配合,全力打击,本府相信海盗根本就难以形成气候,不可能为祸沿海城镇。”

    孙越陵听到此时,心中已经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朱钦相这是要大刀阔斧,改变眼下现状啊。

    正当他暗自猜想之际,朱钦相忽然转过脸来,对着他说道:“孙副使,打击海盗强贼,维持府县治安清平,对此你可有信心?”(未完待续。)

第226章 送礼() 
孙越陵闻得巡抚发问,不能不答,只能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尽全力维持地方安宁,做好自己的本分。”

    朱钦相点了点头,又道:“那么对于本府决定禁止私自海贸,恢复正常秩序,你认为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朝着他看来,想知道他会如何回答。

    孙越陵心中一愣,顿感为难。朱钦相这是明摆着逼他表态啊,难怪他甫来福州便被赋予重任,还绕过了一把手蔡善继,直接成为了按察使司衙门的实际掌权者。朱钦相对他如此厚爱,原来就是为了这一出作铺垫,让自己旗帜鲜明地支持他的改革。

    孙越陵犯难了,莫说他初来乍到,并不十分了解情况,就在刚才,左参政张汝贞和知府陆文衡等人都对这个观念表示反对,他要是贸然表态支持的话,恐怕立时便要得罪不少人;可是,他要是不表态,朱钦相这边又不好交代,要是触怒了他的话,自己想要在按察司衙门里干出一番成绩,没有他的支持将会困难重重。

    孙越陵佯作咳嗽了数声,心中下定主意,反正自己刚刚上任,总不能一来就忤逆上司的意愿吧,这让他往后如何履行职责?再说了,朱钦相对自己如此看重,他又怎好辜负其的一片苦心?

    于是,他环顾众人,貌似一脸忠心体国的神色,朗声说道:“下官认为抚台大人的这番话十分在理,又契合朝廷法度,当按照抚台大人所说尽早施行才是。”

    他话音一落,席上又炸起了一片嗡嗡之声,冷哼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议论者有之,不一而足。

    朱钦相铁青着脸,喝道:“都给我安静。”待着众人都不再说话,他又转向俞咨皋,皱着眉问道,“俞都督,你认为本府刚才所说如何?”

    孙越陵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这个满脸皱纹、须髯及胸的老将军闷哼一声,目光并未看向朱钦相,而是直视着前方,淡淡说道:“督抚大人是福建一省之主官,集军政要务于一身,本将又能说些什么,自然是赞成便是。”

    孙越陵听出来了,虽然俞咨皋表面上附和了朱钦相,可是内心却似乎并不是十分赞成,他的回答显得有些勉强,只不过没有像张、陆二人那么坚决反对而已。

    朱钦相见俞咨皋表了态,心中大喜,再次对着众人说道:“既然俞都督和孙副使都赞成此事,那么就按照本府方才所说的去做。”对着巡抚衙门里一干官员说道,“你们去拟个具体可行的章程出来,尽早给我批阅。”

    那些官员们只有点头答应着,不再忤逆他的意思。

    于是,这么个一件海关要事,就在这个酒局之上,被朱钦相三言二语定了调子,容不得半点其他人的反对。

    散席之后,孙越陵等一干人被安置在了临时寓居的驿馆之内,那些擒来的海盗们,除了颜珂和郑一官,都被送去了按察司的牢房。

    孙越陵之所以向朱钦相要求将此二人留了下来,是因为他不忍心颜珂一介女流被关于牢狱受苦,而郑一官正是让他十分纠结的所在,他决定找个机会好好和他谈上几句。

    朱钦相听到他要亲自对这两名海盗问话后,自然全力应允,于是这两名海盗暂时被他安置在了驿馆的僻静角落里面,由他几个手下兄弟轮番看守。

    接下来的几日之内,孙越陵正式到位于屏山南面的按察司衙门上任。屏山南面一带坐落着许多官府衙门,属于城北的范畴,各路衙门间只是相互间隔着几条街,倒不是很远。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孙越陵也想烧上个三把火,可是经过他多日来的观察了解,发现这按察司衙门竟然萎靡不堪,士气不振,倒不好下猛药。别的不说,光是他手下两名提刑佥事便纯粹是在混日子,没有丝毫斗志。其中的一个叫李准星的年迈老头自不必说,另外一个年富力强、武艺过人的佥事付大鹏由于刚被他夺了权,心中十分不爽,所以许多事务便敷衍着他,没尽全力。

    这些孙越陵胸中都了如指掌,所以他决定慢慢来,逐步改变眼前的现状,绝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他也只不过是受朱钦相任命的临时负责人,万一要是正使蔡善继回来了,他大权旁落的话,又得罪了太多人,恐怕往后在按察司衙门里就完全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他在按察使衙门里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整肃纲纪——所有大小官员一律要按照朝廷规定的法纪来点卯,不能散漫无忌,甚至一天到晚看不见人影,倘有违反的话,一律罚禄并全衙通告。

    这个举措,虽然看上去严厉,但最终处罚也不过是罚钱和通报而已,只能让被罚的人出点银子、丢点面子,不会伤及他们的根骨,但又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警示作用,可谓是妥善之法。

    这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就好比后世中的公安厅和检察院,负责一省之刑名、诉讼事务,兼具司法和监督智能,但凡兵备、巡海、刑狱、驿传等事皆可管制,权柄不小。

    孙越陵在按察司衙门呆了一个多月后,了解到衙门里督办的各府案件不少,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沿海州府的海盗劫掠百姓一事。这件事情,他可以管,当地驻军也可以管,因为这些年以来,劫掠百姓的海盗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身后各自有其它势力撑腰,规模不在少数,更有比之明军也毫不逊色的武器和大炮,所以非得多个衙门、镇卫精诚配合不可。

    这一日他正在衙门里处理公文,忽然心腹东方胜平从门外进来,附耳对着他说道:“许心素遣人送了一批礼物到驿馆,说是要孝敬大人,略表心意,一谢大人当日搭救之恩。”

    孙越陵皱了皱眉头,这许心素还真是念念不忘,上一次就护送着他来到巡抚衙门,这一次又要给他送礼,他这是要干什么,遂道:“送了些什么?”

    东方胜平压低声音道:“很多,足足有三大车,都是上好的犀角、玉器、茶叶等等,价值不菲。”(未完待续。)

第227章 拉拢() 
俞咨皋一指满桌的菜肴,笑道:“孙大人,这些可都是福建有名的特色,尤其是这‘扁肉燕’、‘蛎酥饼’,可是太平燕的招牌吃食,你可要好好尝尝。”

    孙越陵用筷子夹起一块蛎饼,放入口中咀嚼,但觉香酥味美,十分爽口,不由赞道:“不错,果然是美味。”

    俞咨皋哈哈大笑,道:“孙大人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笑谈之中,众人纷纷举筷开吃,觥筹交错起来。

    一番互敬之后,俞咨皋对着孙越陵说道:“大人,前些日子督抚大人说是要禁海,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沿海一带的商贩们纷纷叫苦,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孙越陵心想果不其然,俞咨皋终于说到正事了。上次在巡抚衙门,俞咨皋就对朱钦相禁海的措施感到不满,只是没有当面忤逆,难道这一次他请自己来赴宴,是打算劝喻自己么?又或者是想通过自己来劝朱钦相?

    孙越陵笑了笑,道:“老将军,禁海一事是朱大人铁了心要变革的东西,巡抚衙门里的官员们正在拟定详细的举措,相信很快就会公诸于世,这有什么不好吗?”

    俞咨皋环眼看了看在座的诸人,叹了一口气,到:“孙大人,你这是有所不知啊。整个福建沿海一带城镇的商贾,十有八九从事的就是海贸,如果恢复海禁策略,这些商贩们恐怕多数要破产,这是其一;其二,督抚大人说是要从商税、农税收入来冲抵海税,可福建一地多山多水,商业全靠海贸带动,只要海贸一停,商税随之减少。再者,福建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农夫们少的可怜,本来就收不上什么税,如今一旦再向这些农户收税,恐怕要引发变故。”

    说道这里,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第三点,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点,如果这些商贩、农户门难以糊口自足,又要缴纳重税的话,恐怕就会铤而走险,纷纷转为私贩,更或者是直接沦为海盗,如此一来,整个福建将会大乱,盗贼们剿不胜剿,根本就难以平息。”重重叹了一口气,道:“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的话,恐怕形势又会成为以前般一团乱象,朝廷没有公信,百姓肆意而为,成为恶性循环……”

    众人听他说完之后,都纷纷点头附和,说起朱钦相这个施政的恶劣之处。

    听得他们议论纷纷,孙越陵心中暗叹。这些日子以来,通过他的一些了解,也确实是感受到了纷纷民意,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禁海的,且依照目前局势来看,禁海必定会导致福建局面的恶化。可是朱钦相是他顶头上司,委他以重任,他又怎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和他作对?

    想了想,孙越陵道:“老将军,你们的意思我明白。本官虽然不才,但也知道如果禁止海贸,恐怕福建的民生要大受影响。”顿了顿,续道,“可朱大人一心如此,我也是丁点办法也没有,只能顺着形势发展,慢慢劝喻了……”

    李旦忽道:“这……要等到朱大人回心转意,恐怕整个情形已经恶劣到不能挽回。况且朱大人性情孤烈,未必变会改变心意,只会按照朝廷的部署来做决定。”

    孙越陵苦笑一声,道:“如此,我也没有办法,毕竟本官乃是朱大人的下属,又怎能改变他的想法。”

    他如此一说,房中诸人都沉默了下来。

    许心素笑了起来,对着满桌之人道:“在下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该不该说……”

    俞咨皋轻叱一声,道:“都什么时候了,有话就说。”

    许心素赔着笑脸,缓缓道:“方才诸位大人也都说了,这禁海一事显然是对福建百姓不利的,但抚台大人一意如此,我们这些草民也是没有丝毫办法。”话锋忽然一转,道,“但是,自古以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朱大人虽然一心要改革海贸,但只要在座诸位大人们精诚合作,想必就是朱大人也将会有心无力……”

    “你胡说什么,难道叫我们对抗上命么?”俞咨皋故作愤怒,大声喝道。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许心素连忙说道,“小的岂敢叫大人们对抗上司,请俞大帅让小的把话说完。”看着一脸严肃的俞咨皋,小心翼翼道:“其实,朱大人既然要禁海,那就让他去禁好了,他要酌量发放船引,也就让他去发放好,跟我们半点关系都没有。难道朱大人禁海,又控制船引,就能绝了这闽海远跨东南洋的贸易吗?”

    许心素眼神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